LG公司要推他们的等离子彩电时,在中国选中了我和陈逸飞做他们的代言人,三天的拍摄完成之后,LG公司邀请我和陈逸飞到韩国的济洲岛度假。陈逸飞可能是工作太忙没有去成,我和LG的朋友一起住进了济洲岛的乐天大酒店。到济洲岛的当天,我参加了LG公司新产品的发布会,与我们不同的是,参加发布会的绝大多数是公司的员工,也没有媒体记者参加。董事长在上面讲话,常常被下面一阵阵高呼的口号打断,喊的什么我不太清楚。我问LG的韩国朋友,他们说就是员工在重复董事长讲话的后面几个词,就是喊quot;等离子,等离子quot;,或者quot;大彩电,大彩电quot;。我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在这几千人的高喊中感到不知所措。这让我想起当年我和妻子张欣在法国南部度假的情形。我们住在一家高级饭店,饭店的沙滩是私家的,男男女女在沙滩上全都脱光了衣服,只有我一个人穿着衣服在看一本书。张欣给我拍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上,大家在沙滩的阳光下都很放松,只有我像一棵弯曲的豆芽菜一样拘谨,与周围的环境很不协调。等到新闻发布会接近尾声的时候,我深深地体会到,这种高喊的口号声,把大家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了。我也常在电视上看到韩国人在街上喊口号,但亲历现场时才体会到这种口号的威力。中国人在quot;文革quot;期间喊口号喊伤了,现在再也没有人喊口号了,这点可能是今天中国和韩国不同的地方。
LG的老板吃饭时对我说,韩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大国,韩国的发展主要依靠中国才能够发展起来。他举了一个例子,说中国有13亿人口,如果中国人每人早餐吃一个鸡蛋,韩国人只要给中国人养鸡就足够了。我也不知道这个算法确切不确切,却很能反映他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市场的依赖性。
在我们公司聘请的设计师中,有一位韩国的设计师叫承孝相。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设计师,有一期《SO;我知道如何做诗。quot;而另一个说:quot;你会做诗,但我知道为什么做诗。quot;这篇文章引发了我好多的思考。由此,我们可以一连串地想下去:你会盖房子,我知道为什么盖房子;你会写文章,我知道为什么写文章;你会吃饭,我知道为什么吃饭;你知道活着,我知道为什么活着;quot;你知道quot;的更多的是技术、科学、工艺上能够解决的问题,而quot;我知道quot;的是在哲学、宗教层面才能回答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追寻quot;意义quot;。
我们需要时而从生活中抬起头来,问问为什么,这样生活才不会失去方向,才不会与伟大的精神领域越来越远。问过了,得到解答以后了呢?我看还是得继续埋头苦干,进入到工作的乐趣中去。简单的成功法则
对于成功,我没有什么技巧可谈,苦练技巧是没用的,就像那些苦练武功的人,一招一式地比划,可是后面突然来一个人,一板砖就把他拍倒了。很多东西,越做得具体、越讲究技巧就越容易教条化,我倒是觉得无为而治更好一些。无为而治,说的是无为,却很有效果,这里面就有一个营造气场的问题。用quot;气场quot;这个词语,是想比喻这种无形力量。一个有修为的人,即使在静止状态,也能影响到他人,这种影响的效果,其实就是无为而治。所有的事情都要以修炼自身作为基础,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尤其需要修炼的。
第一是要具备信任他人的品质。人要生活得坦然、舒心,需要相信很多东西,相信生活的基本驱动力是善的,相信幸福是需要分享的,尤其重要的是,你应该相信别人。在今天的社会中,任何一个单个的人都无法做成事情,都需要大家的帮助、合作,需要大家团结在一起。你需要他人,并不是你就比别人差,或者受控于他人了。你需要他人,他人也需要你,事实上这种处境是公平的。
信任是有逻辑依据的,不是被迫的和空想的。你要信任对方,也要信任依据,信誉制度中的种种依据。合同、《合同法》也好,信用证明也好,都是人类真正有智慧的发明。这些伟大的发明,建立和完善了社会的信誉系统,目的就是令人们可以信任他人,信任他人是安全的。
即使是在信誉制度不甚健全的情况下,信任也是有力量的。《星球大战》里面有一句台词:你相信民主,民主就会到来。套用这句话,可以说:只要你相信信誉,就会有信誉。我们这个社会,有一些不好东西的残留。比如看人看恶,以保护自己为主导思想,这都是贫穷险恶的过去害的。因为过去灾难深重,人人都在生存的最底线上,拼命保护自己,我们的社会责任心消失了,道德感消失了,大家没有原则了,乱了,这些历史中的负面经验迄今还在影响着我们。很多岁数大的人,还在把过去的经验传输给现在的孩子和学生。他们就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吃亏上当。而往往用这种观点去看待他人和做事,又特别容易吃亏上当,这实际上是做事情中最可怕的一点。如果陷入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看不到信任的力量,只看到吃亏上当的事件,你就会失去信任和团结带给你的力量。你防范别人,别人也会防范你,这样就会把精力和聪明才智都用在相互的猜疑上去。所以,在当今社会要想做成事情,就一定要相信别人,这将会给你带来威力无比的力量。相信别人,包括相信欺骗过你的人,自己的胸怀是敞开的,自己的耳朵是倾听的,这样才能够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第二是简单。做事力求简单,繁杂会让我们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繁杂一方面来自于我们旧的习惯、旧的规则、旧的礼仪,也有一些来自于我们对知识、技能的卖弄。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是很容易的,多余的装饰、多余的构建、多余的想法、多余的语言都会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向上的时候,它总是以简单和大气为主要的风格;凡是这个民族衰败之时,从建筑、家居、服装、装饰到语言表现出来的都是繁杂和多余。能把简单作为自己的世界观,成为自己做事情的指导思想,是走向成功的一个要素。你会在简单中获得成功。
第三是透明。人要诚实,不要撒谎。当你需要隐藏一个秘密时,就需要一股比制造这个秘密更大的力量把它盖住。但坏事迟早会暴露,纸永远包不住火。成功的反面是失败,也是不安全,而安全最大的保证是透明和遵纪守法。
我曾接触到一位房地产发展商到某一个城市去投资开发,只有当他认识了当地的领导,能和当地的领导吃顿饭,心里才会觉得踏实、安全。否则,心总是在悬着,不敢轻易投资,投了资也不放心。他把安全维系在这种与领导的关系上,殊不知,最大的安全是在阳光下,而不是在黑暗中。如果放弃了在阳光下做事的机会,放弃了阳光和透明带给你的力量,你就不可能有足够的力量去做事情,并把事情做成功。即使你取得一些小的成功,也是暂时的,因为最大的成功是在安全前提下的成功。失去了安全,所有的所谓成就都谈不上成功。最后我要说的是,如果一个人觉得成功意味着做一个多大的官,这可能是一剂毒药,因为当你坐不到某个位置时你就可能觉得不成功;如果你认为成功是赚了多少钱,那也可能是一剂毒药,因为你会发现身边总有比你更有钱的人。
可以这么说,成功是一种状态,是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友善、对别人有益的状态;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带来愉快、积极向上的状态--如果这样理解成功的话,那就是我心中的成功。
第14节:先幸福后成功
先幸福后成功
人生而追求幸福,应该是普遍的真理吧。但人们往往仅从自身的感受出发,那幸福一开始也被错误地定义为quot;我的快乐以及我的幸福quot;。但不幸的是,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没有独享的快乐与幸福。快乐与幸福,绝不是仅仅一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没有朋友分享的快乐,没有家人共享的幸福,即使你已功成名就,那孤独感也会令你不堪承受。
崇尚分享幸福的原则,你会获得大量善良的支持,这是成功的前提。幸福很难说具体指什么,就像爱情一样,绝不是表象,而是个人体验。它的隐秘程度犹如禅宗所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幸福的人都有快乐的外表,这快乐能够被人看见,并且非常容易感染人。通过快乐,人们可能会分享你的幸福,快乐是幸福传播的唯一途径。
有一天我的小孩子在我们的quot;父与子工作室quot;自己做了一个木头玩具。他在我的陪伴下,长大了一点,能力强了一点,这给我了一种幸福感,于是我快乐了。后来跟朋友在一起,我想着小孩子的事,就笑了,说话风趣了,跟我在一起的朋友也获得了快乐。我不能把我小孩子自己做的木头玩具分给我的朋友,但快乐却传播了,幸福就是这么被分享了。
我发现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一个时常获得幸福感的人,很容易传播快乐,因此能够得到朋友,能够获得朋友的人才能成功。
第15节:年轻时要放弃自我,年老时要懂得超脱
生活始于磋商
年轻时要放弃自我,年老时要懂得超脱
我的孩子6岁时,有句口头禅是:quot;你必须!quot;和我们说话时总爱说quot;你必须怎样怎样quot;。我发现这个问题,马上给他纠正,告诉他quot;你必须quot;不是一个好的词语。如果一个人经常说quot;你必须quot;,那人们就会离他越来越远,他就得不到别人的帮助,也无法接收到来自周围的力量。小孩子不太明白,问:quot;为什么这个词不好呢?为什么这样说话就不能得到帮助呢?quot;我说,因为它背后没有协商的精神。遇事大家一定要有协商的精神,如果用命令式的口气,使用类似quot;必须quot;这样的词,必然会引发别人的敌对情绪,一定不会聚集力量,达成团结去完成一件事情。没有协商的精神,什么事情都很难办成。
我说的这些,孩子不一定听得懂,但却引起了我的思考。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孩子身上看到的quot;自我quot;。在他这个年龄,自我是生命意识的核心。小孩子最早的自我的信号其实就是表达需求的索取信号,大自然就是这样安排的,弱小的生命必须时刻关注自己的需要。肚子饿了,害怕了,都要及时发出求救信号。这求救信号对于父母来说,就是绝对命令。等他慢慢发现大人对自己每每有求必应,并且学会使用语言的时候,他就学会说quot;你必须quot;。而这种quot;你必须quot;的说话方式如果不及时得到纠正,很可能会在小孩子的心里越来越膨胀,最终远离磋商和团结。
我也看到孩子在十三四岁的时候总喜欢说quot;不quot;,尤其喜欢对自己的父母说quot;不quot;。这看起来好像是小孩子的逆反,是一种普遍的忘恩负义。我想不是这样的。这quot;说不quot;里面,有一种稚嫩的人生观,一种渴望独立的强烈愿望。那也是自我,渴望独立的自我。为什么人类的自我会从弱小的依靠者迅速转变成独立意识如此之强的叛逆者?这一点我想了很久都没有想明白。
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有了独立的自我意识,而且急于表现出来。他的表现也很quot;悖论quot;:一方面要在小朋友中间表现自己quot;像个大人quot;,模仿大人的行事、说话;另一方面却表现得不听父母的话,最怕别人说他是quot;爸爸妈妈的乖孩子quot;。其实他们还是急于长大,模仿大人当然是quot;急于长大quot;。不听父母的话,是因为大多数父母都把他们当孩子对待,没有跟上孩子心智的发展,该叫他学名的时候还在叫他的乳名。
到了青春期,尤其是男孩子,似乎有一种集体性的quot;对长辈的叛逆quot;。这种青春期的叛逆,核心是表现自我,需要社会的承认。这年轻的自我信号,依然是以索求为主。他们想法很多,但实现想法的现实资源却非常少。占据社会资源的主要是功成名就的中老年人,如果对年轻人的需求信号表现冷漠,不满就很容易成为年轻人的情绪主题。
年轻人与中老年人的矛盾,是任何一种社会的最常见的矛盾。假如年轻的索求过强,而中老年人占有太多,这矛盾会变得可怕。我觉得平衡之道是各打三百,年轻人要适当放弃自我,中老年人要懂得超脱,大家都应该学会磋商--这是我从小孩子说quot;你必须quot;想到的。我喜欢想问题,但我是一个忙碌的商人,经常感到对很多问题没有时间去深入思考,我有太多想到但却没有想出答案的问题了。这一本书,应该就是这许多问题的集合,希望读者朋友看到时,也和我一起思考。如果觉得其中的问题有意思,也可以和我一起讨论,我们共同来找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