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的帝京,天气愈发燥热。过了晌午,人人都躲在家中乘凉,巷陌街衢间便不大有人。槐树,远处似闻得轻雷隐隐。
锦衣卫的服色过于惹眼,高芝庭换了一件轻简的细葛道袍,扣上一顶方笠便出了门,骑马绕过半个皇城,在鼓楼边的一家老字号酒楼门前停下。早有相熟的堂倌儿上来接着,一面唤着高千户,一面麻利儿地将他引到楼上僻静的雅座里。客人已经先他一步到了,正立在窗下贪看帝京风景。两人拱手见礼,分宾主坐下,高芝庭三下五除二吩咐了点心酒水,便命堂倌儿放下帘子,半只苍蝇都不许放进来打扰。
那青年黝黑沉黯,唇角眉间隐隐有风霜之色,一双眼睛却灵秀无匹,带着些湖水似的清透,教人一时看不出他的年纪来。高芝庭一边咕嘟咕嘟喝着凉茶,一边悄悄掂量对方,嘴上却寒暄说:“小陆将军这是有十多年没回来了吧,觉得帝京景物比旧时如何?”
听了这话,陆文瑾从容道:“高大人有所不知,当年我在帝京只停留了半天,就往北边去了,哪里还记得什么旧时景物呢?这趟奉旨调任入京,才领略到皇都气象,教我这边塞野民大开眼界。”
高芝庭呵呵地笑了几声:“小陆将军何时上任?”
“刚回来,有几天假。”陆文瑾道,“上峰交代七月十五日之前去神机营报道。”
高芝庭笑着替他斟上酒:“如此说来,小陆将军的逍遥日子可不算多了。说了半天,竟忘了先敬你一杯,小陆将军多年疆场杀敌、劳苦功高,高某敬服得紧。”
陆文瑾亦含笑回敬了一杯。到了京营,可没有那么容易出来会见官员了。若非高芝庭本身就是锦衣卫的不大不小一个官儿,像陆文瑾这样的刚刚从边塞回来的武将,岂有不被盯梢的。高芝庭一边劝酒,一边向他讨教了一些北地的风土人情,又道:“这次换防,陆老公爷把将军转荐到了神机营。人人都知道陆家军兵强将勇,老公爷最倚重的臂膀就是尊兄和将军。可惜去年尊兄在北海受了伤,今后是不能再上沙场了,现在将军又留在京中。敢问难道老公爷是真打算再度出山,亲自去北海吗?”
“正是,还要带着家兄的长子去。”陆文瑾道,“父亲和家兄都以为,舍侄年岁既长,须得带出去历练历练。”
“原来是带着世孙去。”高芝庭问道,“如此说来,北海尚且太平?”
陆文瑾点了点头,淡淡道:“是可以太平几天了。”
其实帝京这些养尊处优的官僚权贵,哪里想得到北疆年年征战之苦,若不是一代代戍边将士在北海上筑起的白骨之墙,眼前这繁华温柔乡怕是早就被蒙古的铁蹄踩平了。国朝与蒙古订有和约,开放边贸,茶马互市。但蛮夷少讲信用,和约也只在水草丰美的夏季才有效。一到寒冬,风雪席卷北疆,蒙古各部断了粮草,便踏着北海封冻地冰面直冲入肥沃的乌苏河流域,非得掠够了一冬的食物才肯撤退,关外百姓不堪其苦,而国朝的北军亦不得不年年与凶残的蒙古铁骑抵死拼杀。去年冬天的大雪来得特别早,北海的战事也就异常惨烈。陆文瑾的兄长,名将陆文瑜亦身负重伤,断了一条腿。
“去年虽险胜蒙古,实则军中士气已顿挫。今年略有风吹草动,便传出了蒙古十万大军南下的谣言。据我看来,其中一半是蒙古虚张声势——他们内斗严重,哪里还聚得拢十万铁骑?一半是家兄受伤,我军人心浮动。这等状况下,换防也是当务之急。”陆文瑾道。
“有陆老公爷出马,自然军心稳定。”高芝庭道,“那么,将军以后便离开陆家军了吗?”
陆文瑾微微一笑,他知道高芝庭想要问什么。“我自然还是陆家人,不过父亲交代了些别的话。”他压低了声音,道,“要我先留在京中,神机营锦衣卫各处都历练历练,这是皇上的意思。将来或许会调往潦海。”
高芝庭眼中一亮:“重建水师吗?”
陆文瑾不置可否:“一时还谈不到那个吧。”
“皇上不愿东南只有徐家军,再建水师是早晚的事!”高芝庭肯定道,“没想到皇上相中的人居然就是你。”
陆文瑾淡然一笑:“军中除却徐党,不也只有我陆家了?”
高芝庭深然其言,又听陆文瑾道:“重建水师,也没有那么容易。朱宝良整顿海防,才刚是第一步,再往下就要打硬仗了。到底还要过了忠靖王这一关,才谈得到后面的事。”
听闻“忠靖王”三个字,高芝庭似不经意地和他对了一眼,望见那原本清明的眼底似燃起了一簇火苗。高芝庭心中了然,也就不再深谈,斟酒笑道:“如此说来,这几年你就都在京中了。这也挺好,大家多多切磋!”
两人又碰了一杯。陆文瑾忽道:“我入京几日,已听到一些不利的传言……他如今可安好?”
“你放心。”高芝庭笑道,“有机会时,他会想法子出来见你。”
陆文瑾从怀中摸出一个鱼皮袋子,里面滑出来一把珍珠,大的有如鸽蛋,小的亦有豌豆大小,光华璀璨,绝不是寻常铺面中那些俗品可以比拟的。高芝庭一时看得眼睛都直了。
“这是东珠。京中视为罕物,在北海那边倒不算难得。”陆文瑾解释道,“四年前他给我写过一封信来,说夜间难以入眠。”
高芝庭心想居然还曾通信,真是不要命了。
陆文瑾似看出了他的想法,淡然道:“十多年也就写过一封信,不曾让人察觉。我幼时听人说,珍珠可以安神助眠,遂攒了这些下来。高大人是见得着他的,烦你带去送给他吧。”
高芝庭应了一声,小心收了。又见陆文瑾偏着头,似朝着门口说:“我还有一桩心愿,要请高大人助力。”
“别客气,请讲。”
“当年我的性命……是琴督师救下的。”说到这个名字,他的语声忽然变得柔软起来,“我在军中十多年,总想着要报答救命恩人。可惜,琴家已经完了。听说琴督师留下的那位千金,如今在掖庭之中?”
高芝庭愣住了。这话要怎么讲呢?
“呵呵,据说是如此。”他打着哈哈道,“但我一个锦衣卫,也不知道其中底里。”
“哦。”陆文瑾似乎冷笑了一下,高芝庭忽然发现,他的眼睛一直没有看自己,却盯着对面的一张门帘。高芝庭忽然悟了过来。
送走了陆文瑾,高芝庭悄悄回到原来的包厢,只见白发的老内官端坐如钟,笑吟吟地瞧着他。高芝庭一边摸出鱼皮袋子呈上,一边苦笑道:“好个精细人儿,公公你定是被他发觉了。”
郑半山道:“精细还不好吗?”
高芝庭道:“公公既与他有旧,方才何不出来相见呢?”
郑半山摇了摇头。他其实并未想好如何与陆文瑾面对,十多年来他自己并没改变多少,而当年的文弱不堪的孤儿已经脱胎换骨,人皆称其刚勇决断、心机深沉。依照他的脾气,还是躲起来先看清楚了再说。
高芝庭试探道:“郑公公,小陆将军问的最后那件事情,该怎么说?”
郑半山不以为然道:“这有什么?下次再见面,你将实情告诉他就是。”
郑半山大致猜得出陆文瑾何以有此一问。想到琴家那些琐碎旧事,郑半山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将东珠收起来,施施然起身。
“郑公公这就回宫吗?”高芝庭殷勤道。
“不,我还有点事情。”郑半山含笑欠身,算是跟他道别。
所谓事情,便是回宫的路上绕道同春药堂一回。老药师与郑半山是老交情,他将一把东珠捻在手里,对着放大镜看了半天,确定无毒无害,果是难得好物。“这样上好的珠子,都是夫人小姐们用来镶首饰的,谁舍得磨成粉吃了啊?你们宫里人也太阔气了。”
郑半山笑道:“若是好药材,当然是治病救人要紧,首饰物件又算得什么呢?”
杨楝少年时经历过几番变故,落下一些小病,时而五内失调,尤其不易安眠。他常年服药熏香,莫不是为了这个缘故。珍珠固然是安神的好药,但郑半山心里却觉得,陆文瑾存下的这一斛明珠似乎并不是为了这个。
这日早起下了一场大雨,太液池上烟水茫茫,白浪翻天。立秋将至,约莫下了一个时辰,看看雨势渐收,杨楝便叫人备马,自己却撑了油伞拖着木屐过玉带桥那边去了。
虚白室内清寂无声,支摘窗半撑了起来,斜风卷入丝丝细雨。素屏上订着一页页稿纸,被风吹得簌簌作响,如一行白鹤齐举羽翼。杨楝捉下了一页稿纸,看出来是青词,读了几行觉得颇有些眼熟,才想起这原是他自己写的。又随手翻了几篇,无一不是前几个月他涂抹了来应付坤宁宫的诗作。看来他叫琴太微照猫画虎,她就把猫儿全都描出来做花样子了。莫非每次填词,她都是对着屏风左抄一词右截一句地凑数吗?他瞧着屏风上隽秀如花的行行小字,心中无声地笑了半天。
琴太微没有品秩,身边伺候起居的只有两个小宫人,此时都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杨楝轻轻踱进卧房里找人。因贪吹凉气,两幅罗帐皆高高挂起,只见那女孩儿蜷着身子,面朝床里睡得正酣。单纱里衣裹了半边雪白身子,一卷青丝一双纤腿都胡乱撂在芙蓉簟上,粉团团的足趾如猫爪上的肉垫,刚刚被他碰了一下,就猛地缩了回去。
琴太微颇不耐烦地翻身坐起,呆呆地与他对视了一会儿,忽然抓过床头的衫子把自己盖住。
杨楝退了一步,随口道:“你也太懒了,已经巳初了,还不肯起床吗?”
琴太微背过身一边结着衣带,一边慢吞吞道:“昨天那篇青词,弄到四更才写完,连夜送了过去。这才将将睡了两个时辰而已,殿下还要嫌我懒。”
杨楝听她语中带怨,便想起昨晚程宁提起的事:“我还要问你呢,到底什么题目这么难写?”
“是太后老娘娘的事儿。”她溜下床走到书案,把青词的草稿翻了出来。
“你又不是第一次应付太后。”杨楝一边笑着,一边拿过稿子细看。看着看着,脸上的轻快笑意渐渐收了起来。
琴太微也不多话,自家闪到妆台前坐下,支起一面西洋小玻璃镜,慢慢梳着长发。谆谆自屏风后面探了探脑袋,见两人这般光景便不好打扰,琴太微悄悄比了个手势,她踮着脚进来,放下一盆清水就跑了。
昨日皇后递过来的题目,却是太后有意命二皇子杨樗聘娶徐三小姐,教皇后问问凶吉。
琴太微挪了挪身子,虽是背对着杨楝,却恰好能从镜中窥见他的神情。皇后隔三岔五地往清馥殿送青词题目,有意无意地泄露出内廷的第一手消息。他们婶侄之间想是有某种默契。琴太微心知肚明,但凡送来的题目有些异样,她便立刻抄一份再送到杨楝那里——可是,昨晚她却没这么做。
对这桩事,琴太微心中存了小小一点幸灾乐祸之意。虽然当初是杨楝自己拒婚的,只怕他这时仍会不快。镜中偷眼瞧去,他倒也没有露出意外或生气的模样,只微微抿着嘴唇不知在盘算些什么,最后却朝镜子这边扫了一眼,冲她道:“你的字越发秀逸了。”
琴太微心虚地垂下眼帘,问:“殿下觉着措辞可还得体?”
“都写好送走了,就是不得体也来不及了。”
琴太微咬住了嘴唇。
昨晚题目送来已是戌末,坤宁宫那边催着天明前就要交出稿子,许是趁夜传递消息不欲令旁人知晓。清馥殿的小内官却没长心眼儿,仍把题目直接送到了虚白室。琴太微看了题目有些作难,便提了灯去清馥殿请杨楝示下,不想扑了个空。内官们说王爷去了林夫人那里,琴太微先还不解其意。见内官们似不肯去通报,她才悟了过来,登时红了脸。
杨楝从不在姬妾房中过夜,无论多晚都要回来安歇。彼时已近三更,程宁估着那边也快完了,遂把琴太微引到书房中坐着等候。琴太微喝了半盏茶,心神不宁地坐了一回,忽然听见窗外隐隐有人声浮动。她只觉必是杨楝回来了,心中不知哪来的一股血气上涌,想也不想起身便走。程宁拦着诧问,她只说已打好腹稿,就不打搅殿下了。趁黑溜过玉带桥,回头只见对面水岸上几盏珠灯远远地浮动,她竟暗暗舒了一口气。
如今他这样说,想是怪罪她不肯耐心等候。琴太微心中不服,遂道:“既这样,将来还教他们先把题目呈给殿下就是了。”
杨楝似乎嗤笑了一声:“你是说,教他们把题目送到清馥殿的书房,然后我再唤你去那边去写?”
琴太微顿住了,左思右想接不了招,只得讪讪道:“那又何必呢。”她一向是宁肯缩在虚白室里再不出去的,何况有了昨日那一遭。她狐疑地看了看杨楝,见他微笑如常,并无问罪之意却有作弄之心——莫非……
“殿下早就知道徐三小姐的事情?”她忽问。
杨楝微微点了点头。
她心里微微空了一下,却是白紧张了一回。也是,清宁宫当然有他的人——譬如郑先生,未必消息都要从坤宁宫来。
一时通了头发,琴太微想唤谆谆进来帮她梳髻。杨楝袖手默坐,盯着她往死里看。琴太微目光不慎触到了那深不见底的眼神,心中顿时长了一层毛,只得硬生生问道:“殿下特意过来,就是因为这青词吗?”
“那倒不是,”杨楝道,“今日要出门,前几天你说起的那本书,我一时记不起书名了。过来问问你。”
琴太微瞧着他怔住了。
前几日,因为父亲的笔记她想起旧时看过的一本书,只是随口和他提了一句,不想他居然还记得。她放下梳子,低了头走到书案边,倾了几滴水把昨夜剩在砚底的一点残墨化开,蘸着淡墨在一张素笺上细细地画出了书名。
杨楝偏过头看她卷着袖子俯身写字。
不知何时云收雨散,天光半开,湖上风平浪静,檐下犹有残雨打着铁马叮咚作响。树杪间漏出的星星日光透进窗纸,映得女孩儿玉雪的面颊微微透明。几绺软软的碎发在胸前晃来晃去,偏是不肯停下来。
“这书怕不怎么好找呢,”琴太微喃喃道,“当初还是一个西番和尚借给我爹爹的,市面上再没见过。殿下费心了。”
“别人找不到,我是有办法的。”杨楝将纸笺对折起来放在袖中,又含笑道:“还有什么想要的没有?”
她听见这话竟有些恍惚,一时间却也想不起要什么东西,只好摇了摇头。他似有些遗憾,顺手去拢她耳边那几根散碎头发。琴太微略低了一下头,想躲又不敢躲,到底被他的手指抚在脸上。
“都睡出印子来了。”
手指沿着芙蓉簟印下的浅淡花痕轻轻画了下去。她从脸到颈脖霎时间涨起了一片血色,连退了几步。
杨楝瞧着有趣,想要再逗她一下,却见她沉下了脸似乎真有些不太高兴,便收了手朝外面走去。琴太微松了一口气,送他出了门,回屋拧了帕子洗脸。
才洗到一半,却见听他折了回来,隔着窗户说:“昨天林绢绢跟我说,今日七夕,想请你晚间过去和她们两个一起过节。我已答应了她。你休要忘记了。”
琴太微猛然一惊,帕子掉到了水里。她胡乱抹了抹脸上的水痕,只觉得心里堵得慌,待要分辩两句,推窗一看,他又不知去向了。
父亲留下的那卷手书,是他在杭州水师十年间的札记。其间涉及时政评议、官场应酬、人物臧否、番邦风习、天象水文、精算推演……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后面还附有大段的西番文字的草稿——故而琴太微需要一部辞书以便读懂父亲的文字。
她本来希望父亲的笔记中会多提到自己幼年情状,却没想到自己的出场次数寥寥可数,倒是临安郡王三天两头地出现在父亲笔下。虽然用语极为隐晦,也能看出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
只是杨楝绝少对她提起往事,偶尔谈话中涉及父亲,态度也像是不甚熟识。也许是因为顾忌——藩王结交手握军权的外臣,往大处说就是谋逆。
她心中不是不疑惑的。有好多回,她几乎就要向他问起来,却又生生忍了回去。札记写得极其零碎又语焉不详,她在心中梳理了几遍,发现父亲不仅教过他经义,还约他密会过军师武将、地方名士、海上船主乃至外方传教士,甚至还带他去海上看过水师的大船队,她简直有些嫉妒……可是,这真不是谋逆吗?
从西华门出来,沿着皇城根儿绕了一圈,先教马车停在了海日阁门口。因为下雨,书铺这时才刚刚开门。顶着东坡巾的矮胖掌柜正在叫人打扫门前积水,一眼瞥见来客,不免唬了一跳,连忙支开伙计,亲自把人往后面引。
“没有什么,”杨楝微笑道,“就是问你这里有没有这个。”
曹渠眯着眼看了看他手中的便笺,不觉讶异:“殿下也对这个感兴趣了?”
“是一个朋友要找的。”
便笺上写的是西番文字,曹渠认了半天:“这是早年间一个澳门船长霍若望编纂的辞典,书名的意思是‘西字奇迹’,在葡萄牙海商之间通行过一阵子。都是手抄本,从未付梓。殿下定要这一本的话,小的就托人去南方寻去。”
杨楝听着便皱起了眉头:“那有没有类似的书?”
曹渠嘿嘿一笑,转身从架子上摸出一个抄本:“巧了,前几天刚得了一本。有个刚进京的番僧来我这里逛,留了个抄本,说是他们一群番僧自己编的辞典,问我有没有办法在帝京刊印出来——倒像是在这儿等着殿下似的。”
手抄本的封面是柔软的新羊皮,装订极为精美,想来作者颇下了些心思,封皮上还记了一个书名“西儒耳目资”。杨楝大略翻了翻汉字的内容,问:“你打算替他刊印?”
曹渠摇头:“此事不易,我还在斟酌中。殿下若觉得还入眼,请先拿去吧。”
杨楝笑着称谢,又道:“原先说的那本书,还要麻烦你留意下。”
“包在小人身上,”曹渠连连应承着,却又小心提示着,“殿下但有吩咐,只管遣田公公过来说一声就是。”
“我自有分寸。”杨楝随口应着,袖了羊皮抄本便辞了出去。
别了海日阁,一径往北又往东,一直到东直门内的北居贤坊,在柏林寺门口下了车,带着一个亲兵入寺。这日是七月七,进香的妇人女子偏是不少,莺莺燕燕人潮涌动。杨楝压低了大帽,随着人群穿过几间殿,却从观音堂的后门溜出庙去。这一带远离皇城,街巷不甚繁华,往来行人寥寥,深槐高柳之间偶尔露出几个朱门大院,是京中几户世家巨族的府邸。
戴学士的两进小院夹杂这些府邸之间显得有些寒酸。师生之间揖拜了一番,少叙了一些闲话。杨楝自十四岁离京后,再没有见过他的师父。当年戴纶居礼部尚书,授文华殿大学士,一度入阁。太子身故之后,朝中官员多有洗换,戴纶因年高德韶,又一向谨慎少言,那些抄家、流徙之刑就没有落到他头上,不过迁了个南京钦天监的闲职养老去了。做了一年闲官,戴纶索性告病辞官,回老家松江府闭门著书,去年才以遣嫁独女为名而重返帝京。戴小姐嫁给了兵部右侍郎葛坚的次子,不久便有喜讯。戴夫人放心不下,暂居京中以便时时看顾女儿。
“还不完的儿女债,”戴纶捋着长胡子笑道,“刚过知命之年,就一心只盼着抱外孙了。”
杨楝以为他说的不全是真心话。按冯觉非的说法,皇帝正在暗暗与太后党较劲。顾有容受重用之后,紧跟着皇帝又得到了没有徐家血统的皇三子,朝堂上的风向立刻起了变化。从前的那批太子旧臣不免闻弦歌而知雅意,在蛰伏的冻土中悄然活动起来。戴纶滞留京中,当然是在等待机会。
一时戴夫人遣人传话,在花厅摆下家宴款待徵王。因是师生小聚,并没有摆什么排场,戴夫人亲自下厨做了几样精致小菜,有笋丝拌鸡松、清蒸鱼脯、虾油豆腐、蓬蒿菜……皆是南省风味。因杨楝不喜饮酒,斟了家酿的玫瑰露上来。
布了一回菜,戴纶又称赞起杨楝不与权奸勾结,毅然拒婚徐氏。朝中那些受徐党排挤的清流官员,虽不敢公开议论,私下里对这位长年云山雾罩的小王爷忽然间刮目相看起来,更有人盛赞他有其父之风。
杨楝也知道,与徐三小姐的婚事横竖是不成的,太后出面拆解或者他自己拒绝,效果肯定是不同。他听见“其父之风”几个字,不免多心了一下。他隐约记得,当年自己的母亲被禁足,迁居于阳台山别院,曾有人提议另立太子妃——那是他人生中面临的第一场巨大威胁,好在父亲坚意保住了母亲。莫非当年拒绝的也是一个徐家女?他忍不住问出了这个问题。
戴纶摇了摇头:“不是,那一回太子拒的是熙宁大长公主的女儿谢氏。”
杨楝慢慢放下筷子,沉声道:“是后来……琴督师的夫人?”
戴纶见他脸色微微发青,意识到有些不对了,遂道:“谢氏是先帝的外甥女,又深得徐太后宠爱。当年甄选太子妃时,她亦在名单之中。所以后来有此一提,并不奇怪。”
杨楝隐隐听人说过,这位谢家表姑是个举世无双的美人,宫中前后三十年无人可匹敌。按说幼年时应该见过她,如今他想来想去,眼前却只有琴太微那张怎么也称不上绝色的猫儿脸。他默算了一下年月,道:“听人说谢夫人出嫁极晚,难道是因为这个缘故?”
“臣实不知。”内廷秘辛不出宫墙,戴纶一个外臣不过听了些片言只语,“臣请恕罪,况且——这是太子的家事,臣原不当议论。”
杨楝摇了摇头:“天子无家事。”
戴纶默了一下,道:“臣只知谢夫人与太后老娘娘渊源极深。这些事情,殿下或者可以择机问问郑太监。他侍应清宁宫多年,没有什么不知道。”
白日一场急雨,晚来空气新凉。琴太微睡午觉一直睡到日落时才醒,想起杨楝走时的交代,只得起来梳头匀脸,披了件凉快的天水碧单纱小衫,系一条白绫挑线裙,提溜着轻罗小扇,摇摇地往清馥殿去。
夜宴设在临湖的水云榭,槅扇大开,角灯四悬,凉风挟着幽幽荷香从水上拂来。月台上摆好了香案,陈列香炉、瓶花、雕瓜和各色巧果,几只魔合罗笑脸团团。旁有一只高几单搁了紫铜水盆,盆中清水映着灯影瑟瑟,是白日里投针验巧用过的。
文、林二位夫人正倚着美人靠闲话。琴太微自忖是来迟了,遂先拜二位夫人,才行了半礼就被林绢绢一把扶住,强挽了她入席,姐姐妹妹地叫了一遍,又闹着要罚酒。至酒过三巡,琴太微才得空看清这两位的容貌。林绢绢果然生得容色鲜妍,意态可人,与皇帝后宫那些拔尖儿的美人们相比也不差什么,顾盼间竟有几分淑妃的味道,看得琴太微直发愣。相比之下,文夫人倒是相貌平平,连鲜亮衣裳也没穿一件,又低声细语的不大肯多言,唯其眉目间流转的淡淡书卷气,却与林绢绢不太一样。
琴太微闲来无事,曾听谆谆将这王府里的上下人等品评过一番,说这文夫人的来路有些莫名。两年前徵王刚返京时,皇帝便在接风宴上放出话来要为他聘娶继妃,还特意提了右佥都御史文冠倬家的女儿。那时谁都知道徵王与徐家有约定,文冠倬哪里敢应这门亲事?但天子的金口玉言又不能收回,还是徐皇后想了个法子,将文家送入后宫应选女官的一个庶女指给徵王做侧室,总算圆过了场面。文氏生性懦弱,嫁进来以后一直泯然无息,杨楝从没进过她的房门。府中的内官宫人对她便多有轻蔑之意,陈烟萝亦不甚过问,任由那些人欺凌。后来被杨楝知道了,将起头的几个打的打,撵的撵,又责陈烟萝治家不严,禁足了一月,众人才知这文夫人只有王爷本人可以冷落,旁人是绝对不能不尊重的。而说起林绢绢,却是太后郑重其事挑来的良家子,特意赏给徵王的,难道怕徐三小姐太过骄傲,须得有个乖巧圆融的美妾铺垫一下?
她的父亲不曾纳妾。舅父谢凤阁倒有两个偏房,俱无所出,长年关在后院里吃斋礼佛。她远远地见过几回,只觉那两个姨娘都枯槁如活死人一般,看着比舅母还要老上十岁……正胡思乱想着,忽然听见林绢绢说:“我描的这花样子姐姐可还满意?”
文粲然的袖子被林绢绢捉在手中,似在参详着什么。琴太微定睛细看,才发现文粲然那件香色云纱宫袍上绣着云肩通袖襕,璎珞攒珠八宝团凤纹极为繁复精巧,却是用蜜色丝线绣出,灯下隐隐绰绰,须得细看才见其妙处。她心中不觉暗暗赞叹。
“文姐姐的针线是极好的,绣的飞鱼活脱脱能从衣襟上跳起来,可比那针工局的流水活计好上百倍。如今殿下的衣衫鞋袜都是她亲手打理。”林绢绢一边解释,一边撺掇,“我平日里央求她替我绣个香囊,总推没工夫——你何不向她要个见面礼?”
替人索礼就有些不像样了,琴太微正不知如何回应,却听文粲然轻声道:“我本就有这个心,却不知琴娘子喜欢什么花样,不妨去我那里照着本子选一选?”
琴太微忙谢过,又听文粲然说:“女红乃是闺阁本分,不足夸耀。是林妹妹的画样出色,才成全了我的绣品。”
林绢绢听得桃腮泛红,轻轻敲了文粲然一下。她生在画师之家,自己也是个丹青妙手。只是徵王对这个没兴趣,她平日里亦不好过于摆弄,这点画技多半却是替文粲然效劳了。听见文粲然这话,琴太微心里似又清明了一些,不禁瞪着那张粉光脂艳的鹅蛋脸儿,越看越觉得有七八分像,心中冒出一股森森凉意……
林绢绢留意到她盯着自己出神,不知其故,遂莞尔一笑:“咱们两个且别互相抬举了,羞也不羞?当着这么一个龙女似的妹妹——”
她牵起琴太微的手上下打量着,不知为何眼色忽然一黯,旋即依旧笑道:“——只把我们几个都比成烂泥朽木了。难怪殿下一时一刻都放不下。”
琴太微再听不得这种话的,忍不住别过头去看文粲然。那一位却低头剥着龙眼,恍若未闻。
“竟这么害羞吗?”林绢绢却没有放过她的意思,继续打趣道,“昨晚我求殿下开恩,让我们和你聚一聚,他还千推万阻的不情愿。难道怕我们吃了你吗?从没见他这样护食过。”
琴太微忍不住问道:“那他后来为什么又肯了?”
“呵呵。”林绢绢用团扇半遮粉面,偏是不肯回答,两只璎珞流苏坠子在耳边金晃晃地打着秋千。
姐姐取笑我,姐姐最坏了——琴太微无端端想起从前,她多少次跺着脚咬着牙对沈端居大声抱怨,捂着耳朵不肯听谢迁的名字。可是,这个人不是那个人,这个地方不是自己家里,流年偷换,连她自己都不是从前的那一个,这样娇嗔的话怎可能还说得出口。
文粲然推过来两只斗彩小碗,碗中冰块上顶着一小簇晶莹的龙眼肉。林绢绢并不与她客气,琴太微却只好又起来拜谢。
“文姐姐的镯子是新打的花样吗?可否让我瞧瞧。”林绢绢忽然道。
“旧镯子罢了。”文粲然将一只嵌松石錾莲花纹银镯递了过去,颇觉怪异。
林绢绢随口称赞了几句,又索琴太微的镯子看。琴太微嫌金钏沉重不堪佩戴,只在右腕上套了一根端午打的红丝带子,少不得褪了下来递给她瞧。林绢绢两根指头掂起那根带子,高高地举到文粲然面前,勾着嘴角笑道:“这可是了不得的好东西。”
丝带上穿着一枚珍珠,足有鸽蛋大小,浑圆剔透,英华内蕴,夜色下如手中一捧小小的圆月,确是罕见的宝物。林绢绢忽道:“拿我头上这支七宝镶十二层的楼阁挑心,跟你换这珠子,好不好?”虽是依然在谑笑,眼神却有些尖锐了。
琴太微再怎么愚钝,这时也明白了。前几天郑半山上岛,携来一兜上好珍珠。杨楝因见她在跟前,挑了一个最大最圆的给她玩,她顺手就穿在了腕带上。林绢绢如此不满,莫非她的珠子不如这个大?
“簪子贵重,想必是夫人的心爱之物。妾不敢掠美。”她微笑道。
“原来你这么小气。”林绢绢嗤笑着,手指一松,珍珠落在了文粲然的袖子上。
文粲然连忙接住,转身替琴太微系上,只道:“珍珠质软,禁不得磕碰摩擦,不好这么戴的……况且你皮肤白,这珠子反倒不显了,不若打个络子挂在项圈上吧?”
“那样好看吗?”琴太微奇道。
“好看的,”文粲然顿了顿,似偷看了林绢绢一眼,又道,“我那里正有现成的,待会儿取一个给你。”
林绢绢亦没有再说什么,只用小银勺子碾着冰碗里的果子,一勺一勺往嘴里送。旁边一个贴身宫人却颇有些焦急,低声道:“娘娘,不好吃冷的……”
这话却被文粲然听见了,猜想她大约身上不畅快,遂笑道:“是我疏忽了,你们还不快撤了去。”
琴太微原本就没有动勺子,听见这话,立刻默默地放下了冰碗。
“不妨事!”林绢绢忽笑道,“冻不死我的!”
竟把半盏冰镇的龙眼肉尽数吃了。冰碗虽冻不死她,场面却着实冷了下来。文粲然想起昨晚杨楝是去她那里的,心中有些狐疑,然也不能问什么,便起身看了看天,道:“月落了。”
其时已近中夜,夜色深沉如水,蝉声都寂静了下来。湖上瑟瑟水光,楼中几行宫灯,草中星点流萤,皆不敌漫天琼英碎玉,一痕河汉滔滔。看了一回双星,有内官捧了剔彩大盘过来,内陈一排五彩丝线,又有九尾针数枚,这是要穿针乞巧了。
林绢绢拈了一枚针在手中打量着,忽展颜一笑,笑容颇为促狭,却是问琴太微:“你来不来?”
戴学士一味热情,硬是将杨楝留过了晚饭才送出家门。彼时天色已晚,杨楝趁着暮色悄悄回宫,一路上琢磨着这一天的收获,虽然还未问出什么,但戴纶已经承诺在离京之前将他所记得的万安末年旧事一一梳理写下。而那两位传教士的言论,亦令他心中萌起了一些不太清晰的冀望。
所以,当他回到寝殿更衣梳洗之后,竟颇有兴致地绕到云水榭的岸边瞄了瞄。阁中两位美人正在把酒闲谈,另一人倒不在其中,他正要抬脚离开,倒被林绢绢一眼看见了,笑吟吟地赶上前来,生拉到了水阁里坐着。
杨楝绝少肯陪姬妾们玩乐,是以两位夫人都有些喜出望外,一个立刻拣了缠丝玛瑙小酒盅儿,斟了甜酒递到唇边,一个却忙着说殿下不善饮,吃些果子罢了,一个又说不妨事,殿下若肯饮了,我便说一件好事给殿下听听。杨楝见她们如此,倒也不好十分摆架子,遂接了酒,一边又命人将戴夫人送的莲子糕端过来,请两位夫人分食。
“这不像寻常市买的莲子糕。”林绢绢拈了一块糕,“这般精致花样,都叫人舍不得吃呢——殿下哪里寻来的?”
杨楝听她追问心中就有些不悦,面上却笑道:“画院寻来的。”
林绢绢嗔道:“我好意奉承,倒被殿下打趣了。难道画院人家是该给人打花样的吗?”
杨楝没接她的话,转问文夫人味道如何,文粲然谨慎地称赞了两句。
“是吗?”杨楝怅然道,“我倒是觉得太甜了些,盖过莲子香气了。”
幼时嗜甜,有回药碗端到书堂里,他见乳母不在身边,就赖着不肯喝那酸苦的药汁。戴先生在一旁看不过去,叫人寻了几枚糖莲子来才把他摆平了,却没想到从此以后,每进书堂授课都得带着糖莲子来。直到太子听说此事,罚他在至圣先师前跪了半日,方才绝了恶习。略大一些懂事了,这事儿还被师父们当作笑话来讲,连琴灵宪都听说过。
想来戴夫人至今记得这一出,着意在糕里加了许多石蜜,却不知他早就转了性了。后来郑半山亦教导他,饮食嗜好,均需竭力克制。不咸不淡,不偏不倚,中正调和,是为养生永年之道。不过他的理解是,若是一时酸苦就要依赖极甜来敷衍,那么内心的空乏与黯淡,又能用什么去抵御呢,还不是只有忍着吧……
想到此处,一仰脖子喝掉了杯中物。文夫人忙递上一碟剥好的桂圆和荔枝,他皱着眉头尝了一口,便推身上困乏要告辞了。
文林二人站在水廊上,瞧着他飘然消失在蕉林后面,一时默默无语。文粲然忽问道:“你不是还有什么……事要说吗?”
“哪有什么好事,”林绢绢淡淡道,“一出笑话罢了。”
文粲然心中狐疑,却见她满面的娇笑早已消弭无踪,眼神凉得像冰。
杨楝晃悠悠地回到清馥殿,总觉得心中有事未了,看见案上那卷新得的羊皮书才想起来,立刻叫人打了灯笼往蓬莱山去。
初秋夜里,岛上愈见清寂,深林中涌出清凉的草木芬芳。灯影照见石径,槐树的落花细如金沙。忽有松鼠从枝头落下,转瞬又踏着泥鳅脊跑掉了。迎面看见古碑体书写的牌匾,想起“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语,心中油然生出淡淡的欢喜。
院中火烛泰半熄灭,只有卧房的窗纸上映着一圈黄晕。两个小宫人合力抬着一盆洗妆残水,叽叽喳喳地往外走,一头撞见徵王,吓得说不出话来。杨楝挥了挥手让她们走开,随手将羊皮书搁在了正厅的条案上。
他早望见月亮罩里背坐着的人影,披了中单斜倚在妆台前,似是在写什么。一听见外面动静,连忙团了纸往里面藏。杨楝手快,抢过来就瞧,却是红笔写了半个“僊”字(僊:仙的繁体),再看她手里还捏着一管小羊毫笔,笑道:“你不出去穿针乞巧,却躲在这里画符?”
琴太微原本惊得脸色发白,听见他这话里并无责备之意,方才渐渐缓过神思,一时又桃花泛面,哑了半晌终于冷冷挤出一句:“我是活该被你们取笑的。”
杨楝在她对面坐下,低声问:“是不是被她们欺负了?”
琴太微不是自怨自艾的人,虽然被太后打坏了手,从不曾在人前抱怨伤感,伤好之后写字大致无碍,只做起针线来却禁不住手抖。只是今晚林绢绢故意叫她穿针,当着一众宫人内官的面揭了她的短。若非文粲然帮着圆场,当真要难堪了。若说她心中毫不郁结,那是不可能的。
“没有谁欺负我。”她低声道。
“那你怎么早早就溜了?”
“又不早了。”琴太微随口道,“我多饮了两杯,头疼。”
杨楝知她不屑说,只得笑笑过去了。却见纸上红字色泽清透,似非寻常胭脂,又见妆台上一副白瓷杵臼,里面半盏稠稠的深红汁液,不认得是何物事。
“这是什么颜色?”他拈起瓷杵拨了一下。
“是凤仙花,捣碎了染指甲。”
“怎么染?把手指头伸进去浸一下吗?”
“亏你想得出……”琴太微扑哧笑了,却左手拾起原先那管小羊毫,在花汁里蘸了蘸,“是用一种小刷子。我一时找不到,只好用毛笔了。我们南省的习俗,七夕用凤仙花汁涂染红指甲,若能一直养到年尾,来年便能平安顺遂。去年的红指甲就没能留住,在浣衣局洗了几天衣裳,颜色全洗掉了。”
右手五枚指甲已经涂作圆圆的一串珊瑚珠,左手却还空着没画,他从她手中拿过画笔,道:“我来试试。”
他握定她的左手的五根指头,将毛笔蘸饱了花汁,一笔一笔地描画,如工笔画般细致小心。她一时怔住了,只觉时间忽然被笔锋牵住,变得无比缓慢。他一心沉溺于为美人勾画妆容的乐趣之中,唇间笑意全无一丝杂念,鼻息平静而轻柔。鸾镜中折现灯影曈曈,柔光笼住了小小的一方妆台,将他的额角与长眉皆映得分外清明。她一向知道他生得极好,只是那样好的容颜从来自成一统,就如同画里的古人、云间的白鹤或空中的圆月一般高邈离尘,与旁人扯不上半分关系。以至于此时此刻,他的脸距她不过半尺,眉眼低垂,气息相近,她竟至于惶然不解起来。
他忽然抬起眼睛,正与她四目相撞。琴太微吓得一缩手,最后一笔画到了他手心里。他却也呆住了,半天才放下笔擦手,一时皆默然无语。
“殿下这时候来做什么?”琴太微忽然道。
杨楝听她这样问,反不知该怎么说,只好笑道:“我多饮了两杯,头疼。想找你讨碗茶吃。”
琴太微觉得他又在嘲笑自己,嘟着嘴起身去拿茶筒茶杯,指甲上还沾着花汁,只得翘着十个指头去寻谆谆。侍儿们见王爷进了内室,哪敢打扰,早就躲出去了。杨楝拖了她坐下,笑道:“我自己来。”
茶叶普通,全赖莲花一点似有若无的幽香。琴太微幼时在笔记中读到一位前朝画家制莲花茶,于日出之前将茶叶藏入将开未开的白莲花花蕊之间,一夕之后连花摘下,将茶叶倾出焙干而得莲花茶。西湖夏日莲花最多,琴宅后园亦圈入一片僻静莲塘,她便兴兴头头地如法炮制起来。制茶是假,借这个名目坐船游湖是真,琴灵宪乐得有茶喝,也不戳破女儿这点小把戏。事隔数年,今见太液池亦有莲花盛开,与西湖参差可比,她便借了小船下湖,又做了一回莲花茶。杨楝尝过赞不绝口,又说荷香遇热亦散,不妨用井中新汲的凉水浸开。一试果然更好,因又知道他是贪凉怕热的。
凉水浸茶颇费些辰光。琴太微歪在椅子里懒懒道:“上次做的就剩了这么些。待要再弄一些,今年的莲花又要开尽了,何况这茶存不长久,左右不过一个月香味就散尽了,如今吃得一盏是一盏吧。”
说者无心,杨楝心中却隐隐起了些流水落花怅然之意。推窗望去,莲叶亭亭如盖,其中零散点缀着几朵半垂的红白荷花,比六月里接天映日的情景已是寥落许多。他忽然道:“此间虽有荷香,眼界却不开阔。我带你去楼上看看。”
虚白室的后院连着一带粉墙青瓦的苏样长廊,延到水中连着一座四角攒尖棋亭,忽又转回岸边竹林,依山势徐徐上攀,一直连到天籁阁的后披檐下。他们提了一盏角灯,只叫了一个小内官在后面远远跟着,沿着爬山廊拾级而上。此时月落西天,却有零散星光从树杪间漏下,照见衣摆飘飘浮浮。暗中走了一会儿,眼里反而清明,渐渐地山石草木都看得清楚了。
西苑一带原是前朝禁城之所在,主要宫殿多集于蓬莱山上。多少雕梁画栋、华宫广厦,改朝换代之后尽皆废弃了,国朝风习尚俭,诸帝亦不大经营此山。琴太微在皇史宬翻看地图,记得山中原有一处极恢宏的广寒宫,宫室鳞次栉比,峨峨森严;又听年长宫人说,那山中最高处,还有一座梳妆台,是前朝一位冤死的皇后揽镜簪花之处。曾有个看守宫室的小内官夤夜起身,听见梳妆台上有清亮的琵琶声。此时夜色深沉,登高望去,莽莽林木之间,似隐隐能看见那传说中废宫的十字脊歇山顶,正中还有一座残塔,塔身倒了半截,剩下一个黑黝黝的刹座,如有人抱膝蹲在殿顶上。琴太微不禁驻足看了片刻。
“我告诉你,”杨楝轻声道,“沿着这条路上来,绕过天籁阁,有一条小径直通广寒殿的平台。你要是不怕,可以白天上来逛逛,那间大殿没有上锁,里面颇有些好玩的东西。记着多叫几个内官跟着,别只带着谆谆一个小丫头。”
琴太微面上发红,只庆幸天黑他瞧不见。她闲来无事,早就自己偷着上来过,却是走到天籁阁找不到路了。
杨楝命小内官开了天籁阁,一时烛光铺地。阁楼不大,里面不过一案,一椅,一榻外加一壁图书而已,收拾得极为精洁。琴太微一眼瞥见长案上放着一株光华灿烂的珊瑚树,顿时凑了过去:“从前父亲也有一个,是一位番僧送的。”
杨楝心中掠过一阵阴霾。他不欲再提琴灵宪,便拉着琴太微径直走到外面的月台上。
入秋后的中夜透彻清凉。湖风挟着淡淡荷香与水湿气,令人神思清远。莲花散落于暗森森的半湖莲叶之间,如水中浮出一缕缕游魂,随着黝黑的湖水起伏不定。白玉阑干的丝丝凉意,透过菲薄的纱衫缓缓浸入肌骨深处。
琴太微忽然道:“自入帝京以来,从未见过这么清亮的天河。”
杨楝顺着她的话抬头看去,果然碧空如水,迢迢银汉横过天穹,云涛翻卷溅起漫天星子,河中琼英碎玉光华盛极,隐约可闻千帆摇曳之声,一时看得人都痴了。
两人默默望了一回,杨楝忽问道:“总听你们说牛郎织女。这么多星星,究竟是哪两个呢?”
“殿下不认得吗?”琴太微吃惊道。
“不认得。”
鹊桥双星是闺中女儿们话题,他自幼离母,大约真没人讲给他听过吧。她观望了一回,将河鼓、须女一一指点给他看,顺便又指了一回牛宿女宿诸星。
“你认得天上星宿?”
“爹爹从前跟着一个钦天监博士研习天文星象,我跟着他们看过星图。”
杨楝颇好奇地问:“那你可会占星?”
“这个却是不会。他们没有提过占星术。”
“既不占星,弄这个做什么?”
“爹爹说,海上行船,不辨东南西北,要靠天上经星的方位来确定航向,有时也要靠观星来预测风向和天气。长年行走海上商路的那些老船工,个个通晓天文,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只是他们西洋通行的星图与我国不同,经星纬宿的划分皆不一样。爹爹是想把将两者对照起来研习,将西洋星图里新提到的一些经星补充进来。”
“是这样。”杨楝点了点头,意味复杂地说,“令尊为了水师真是殚精竭虑。”
一时间她的话都到了嘴边,却仍旧咽了回去,只道:“我听说,无风之夜,乘木兰巨舟出海,水中天上星辉相映,如身处天河之中,情境更为壮丽。”
少年时偷读易安居士词,见“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而神往不已,苦求着父亲带她去大船上看看,可是父亲总说要等海上太平了才行,所以这个心愿从来没有实现过。她望了望杨楝,只见他的侧脸一半明如白玉,一半隐没于黑暗中,网巾圈上的猫睛石在星光里一闪一闪,秘而不语。
杨楝忽道:“你既认得星宿,一定念过,背来我听听?”
琴太微颦眉道:“那个也忒长了。”
杨楝扯着她的袖子道:“那就先拣要紧的念给我听听。艺文志上说,这里包含了天上所有星辰共一千四百多,每枚星子都有官职,与人间的格局一一对应。是怎么对应法儿,我好奇得紧。你就念给我听听吧。”
琴太微无法,只得从头慢慢背起来:“中元北极紫微宫,北极五星在其中。大帝之作第二珠,第三之星庶子居。第一号曰为太子,四为后宫五天枢。左右四星是四辅,天一太一当门户,左枢右枢夹南门,两面营卫一十五……”
或是因为需要一句一句地想,她念得很慢,声音清稚甜美,如滴滴甘露坠在水晶盘上。碧天如水,远山横黛,皇城殿庑墙垣都陷入了长梦中,天地间唯有清音入耳。不知哪里来的一缕幽香忽然撩动了人的神思,似桂花的清甜,又有沉水的幽寂,他心想此间并无桂树,何况到桂花时节还早些,遂又疑心是她抹的头油,见她头发半散着,便绕到背后,拣起一缕青丝闻了闻,却又不是。
“做什么呀。”琴太微停了下来,有些气恼地扯回头发,“我辛苦背了,你又不听。”
杨楝笑道:“谁说我没听,不是‘更有三公相西偏,即是天戈一星圆’吗?”
琴太微悟了过来,冷哼一声再不肯念下去。看了看天河的方位,遂道:“太晚了,这就下山去吧——只怕他们等急了。”
“也罢……”杨楝俯在她耳边轻声问,“你只告诉我……太微在哪里?”
她抬眼见他笑容柔如春水,几乎要浸透自己,一时间心中全然空了,连忙扭过头去看天。茫茫银汉,不辨上下,晕乎乎看了很长的时间,她才找到太微垣的位置,指了出来。
“竟是这么大一片。”他惊讶道。
“太微垣有五帝座、五诸侯、左垣右垣、太子少微、九卿三公等诸星,”她解释道,“五帝座排成十字,七月在西——这时不大看得到了。四月里五帝座正位于天顶。”
“所以你叫太微。”
“嗯……”
她怔了一下,手臂停在了空中。注意到她腕间微微发红,他便捉过来察看,却是丝带勒出的一丝红痕,遂问:“珠子呢?”
“挂在脖子上了。”先时被人一说,她立刻给那颗大珠换了地方。
他才留意到她的领间半掩着一条红丝,遂拨开衣襟察看。那颗东珠在颈脖下的雪玉肌肤上面滚了滚,珠光鲜莹悦目。忽想起当初于枕席间所见的那具身体是何等纯洁无辜,岂不比这颗明珠美好百倍?这般回味着,不觉探入她的袖管中,由腕至肘慢慢抚摸上去,手掌所及之处是绵绵不尽的温馨柔腻。
琴太微只觉自己连指尖发梢都红透了,摇摇晃晃退了半步,一横心抽回了手臂。
杨楝见她害羞,索性伸臂圈住她的腰肢,笑道:“咱们别下去了,就在这里好不好?”
“不好。”琴太微几乎喊出来,又不敢推拒,急得心都快要跳出腔子来了,两足却已悬在了空中。杨楝将她打横抱起,径直走入房中,放在榻上。她绷着身子不敢动,一时想起新婚之夜痛得昏死,不由得抱着膝缩起来。
她猛然想起一桩事情来,连忙正色道:“妾身上不便,请殿下恕罪。”
他脸上的笑容凝住了,慢慢放下了她。
她死命低着头,但那种幸免于难的神情还是一丝不漏地落入他眼里。他想起前几天也听她说起身上不好,那么总有一句是假话吧……
“是真的呀。”像是猜到了他问不出口的疑问,她居然颤着声音补充了一句。
“这样啊,”他忽然觉得自己真是活该,然而却只是轻轻笑了笑,“那就好生歇着吧,我叫人送你下去。”
琴太微敛衽拜过,逃也似的离开天籁阁。挑着灯笼的小内官反倒追不上,不得不连连叫喊,她这才停下来。树影间露出月台的一角,似有人仍在那里站着——她疑心自己看花了眼。
回到虚白室,谆谆她们早就熬不住睡了,檐下还留着一对纸灯笼,幽幽地照进空洞的厅堂。就着微光她看见条案上有本书,抓在手里柔软厚实,顺手拿到灯下一看,竟是没见过的一本《西儒耳目资》。
她这才记起早间和杨楝说过要辞书,没想到他当真记得。这么快就找来了。草草翻过书页,一时心中百转千回,颓然倚在廊下出神。
她必定要睡不着了。拾起凤仙花汁写过字的纸,慢慢走回水亭里,将那半个“迁”字一点一点撕掉,抛在荷塘中。一夜繁星尽皆坠落,化作莲叶上的露水清圆。她扶着沉重额头,呆坐在水边,想起前事渺渺,眼前茫茫,听着远处更鼓长长地敲了五下。长夜易消,长河渐没,竟不知东方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