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前6世纪中叶开始,在大希腊(南意大利)的爱利亚城邦逐渐形成了一个哲学派别。这个学派的先驱者是克塞诺芬尼,主要代表是巴门尼德;巴门尼德的学生芝诺捍卫和发展了他老师的理论。他们的哲学与以前哲学家的观点大不一样,他们认为存在是一,是不动的。
1.克塞诺芬尼:希腊第一个说出“一”的人
克塞诺芬尼(约公元前565年-前473年)是一个游吟诗人。他本是伊奥尼亚的科罗封城邦人,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被驱逐出母邦,到西西里度过了一生。他在贵族举行的宴会上吟诵荷马、赫西俄德的诗和他自己创作的诗篇,换取贵族的施舍果腹。他写的诗篇有哀歌、讽刺诗,还有关于科罗封和爱利亚城邦的叙事诗。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118行诗。
克塞诺芬尼并不只是一个游吟诗人,也是一位反传统的哲学家。在保留下来的一个残篇中,他说,应该赞美那些在饮酒之后仍然表现出高尚思想,并且记住美德的人。不要去歌颂传说、神话和史诗中所传说的宙斯和泰坦、巨人们的斗争,因为那些都是先辈们的虚构;也不要去歌颂城邦里那些无益的纷争,唯有崇敬神才是善行。克塞诺芬尼在他的哀歌、讽刺诗和叙事诗中批判了在赫西俄德和荷马诗篇中表现出来的希腊人对神的传统看法。在当时希腊人的心目中,神并非像我们东方人认为的那么神圣。相反地,他们认为神不只是具有人的形象,还具有人的各种属性,和人一样干各种坏事,偷盗、奸淫、彼此欺诈。克塞诺芬尼尖锐地讽刺了对神的这种看法。他认为,人们都是仿照自己的样子塑造神的,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神是狮子鼻、黑皮肤;色雷斯人说他们的神是蓝眼睛、红头发。他甚至讽刺说,倘若马和狮子都有手,而且像人一样都能用手画画和塑像的话,马一定会画出或塑成马形的神像,狮子则会画出或塑成像狮子的神像。他认为,人们传颂的神干的各种邪恶的事,都是无稽之谈,是荷马和赫西俄德把人间的无耻丑行加到诸神身上的。克塞诺芬尼的这些思想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们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表明了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神创造了人。
但是,克塞诺芬尼只是批判了希腊人对神的传统看法,他并没有否定神的存在而走上无神论的道路。他仍然承认有神,不过不是许多神,只有一个神。这个神在形体和心灵上都不像人。它根本不动,但它能看,能听,也能知。它甚至能用心灵的思想力使万物活动。这样,克塞诺芬尼就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神的观念。
当时的希腊人很难弄清楚这个全新的神究竟是个什么,所以很难把它接受下来。克塞诺芬尼自己也估计到这一点,说:“没有人,也决不会有人知道我讲的关于神和一切事情的真理,因为即使有人碰巧说出了完满的真理,他自己也不会知道。对于一切,所创造出来的不过是意见罢了。”那么,他所说的神究竟是什么呢?亚里士多德说过:“克塞诺芬尼是第一个说出‘一’的人(因为巴门尼德据说是他的学生),不过他并没有说清楚任何事物。看来他没有把握这些的本质,只是凝视整个天空,说‘一’就是神。”许多学者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和克塞诺芬尼的残篇,认为克塞诺芬尼说的神就是宇宙。克塞诺芬尼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泛神论者(泛神论认为宇宙就是神,到处都有神性)。
2.巴门尼德:存在是唯一的和不动的
巴门尼德(约公元前515年-前445年)是爱利亚城邦人。据说,他曾经为爱利亚城邦立过法,爱利亚的执政官每年都要遵循巴门尼德所立的法举行公民宣誓。他的立法使爱利亚城邦秩序井然。
史料上讲,巴门尼德是克塞诺芬尼的学生,但是巴门尼德本人曾经说过,他虽然接受过克塞诺芬尼的教导,却并不是他的信徒。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巴门尼德只是接受了克塞诺芬尼关于“一”的思想,但是并不认为它就是神。
巴门尼德写过一部长诗《论自然》(原来没有名称,《论自然》是后人加上的)。全诗由“序诗”、“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三部分组成。巴门尼德在序诗中讲,他乘坐驷马高车,由太阳的女儿们引到白天和黑夜的道路分开的地方。这个地方有一座大门,由正义女神守护着。少女们用恭维的言词劝说女神将门打开。于是,他进了大门,来到女神身边。女神向他指出了两条认识道路:一条是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和舌头为准绳的道路;另一条是用理智把争辩判明的道路。女神要他远离前一条道路,而遵行后一条道路。在这里,巴门尼德借女神之口教诲人们不要用感觉器官去认识变化不定的自然事物,而要用思想去寻找永恒不变的真理。巴门尼德所要寻找的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既然他在认识时要排斥感觉,单纯用理智,他说的存在者就不会是山川风光和飞禽走兽。由于它们都是生灭变化的,他把它们打入“非存在者”的领域。他说,存在者既不是产生的,也不会灭亡,是永恒的,唯一的,不动的,是一个滚圆的球体,是思想的唯一对象。十分明显,在客观世界中并没有这样一个存在者。它既然是脱离开具体事物的,就只能存在于人的思想中,所以只是精神性的东西。不过,它也不全是精神性的东西,因为它还有形状,是一个球体。精神的东西不可能有形状,只有物质的东西才会有形状。因此,说全一点,巴门尼德的存在是一个具有物质特征的精神性的东西。这是一个矛盾。”它表明古希腊哲学家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十分发达,虽然已经开始把精神与物质对立起来,但是还没有把二者完全区别开来。
巴门尼德对西方哲学发展的贡献就在于他把“存在”作为的哲学的核心范畴,并开始用逻辑方法加以论证,开创了西方哲学中本体论的历史(本体论就是研究存在本身的学问)。
可是,巴门尼德的存在论问世后,他的唯一的、不动的存在者不仅没有被人接受,反而受到人们的嘲笑。他的学生芝诺回敬了反对者的攻击,捍卫了老师的学说。
3.芝诺:飞矢不动
芝诺(约公元前490年-前430年)是爱利亚城邦本地人。据说,他在政治上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他蓄谋推翻僭主的统治,失败后被抛到臼子里用杵捣死。在他的感召下,城邦的公民后来推翻了僭主的统治。在哲学上,他坚信他的老师巴门尼德的哲学,因而受到巴门尼德的特别宠爱,被收为义子。他曾经写过一部《反诘或辩驳》的著作,“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反证法,从相信“多”和运动的前提推论出比坚信“一”和不动的前提更为荒谬的结论,以捍卫他的老师的存在论。他的这些论证使他赢得了“辩证法的创立者”殊荣。
芝诺提出了许多反对“多”和运动的论证,其中最有名的是反对运动的四个论证:二分法、阿基里斯、飞矢不动和运动场。我们只介绍他的第二个和第三个论证。
阿基里斯是荷马史诗中攻打特洛伊的英雄,全希腊跑得最快的人。芝诺论证说,这个快跑如飞的人追不上乌龟。他假设阿基里斯和乌龟之间的距离为AB。如图所示:阿基里斯为了追赶乌龟,首先要跑完AB这段路程。当阿基里斯到达B时,尽管乌龟爬得很慢,但它总会爬过一段距离,达到t1。当阿基里斯从B开始追赶到达t1时,乌龟又爬到t2;接着阿基里斯又从t1开始到达t2,这时乌龟又爬到t3 这样追赶下去,阿基里斯距离乌龟越来越近,但是永远不会赶上乌龟。
十分明显,芝诺这个论证得出的结论是十分错误的。实际上,跑得快的总会追上跑得慢的,只要时间允许。在我们看来,芝诺的这个论证是建立在空间和时间可无限分割的基础上。实际上,空间和时间都是既可无限分割的,又不可无限分割的,从可能性上说,它们是可无限分割的;从现实性上说,它们是不可能被无限分割的。正因为这样,运动才是可能的。芝诺只承认它们是可无限分割的,因而得出了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结论。
“飞矢不动”的论证是这样的:如果某物处于和它自身的量度相等的空间里,它就是静止的。飞行的箭头在每一个瞬间都占据着这样一个空间,因此,它是静止的。芝诺这个论证是建立在时间是由不可再分割的一个一个的“瞬间”组成的基础上。他认为飞行的箭头这个瞬间在这个点上,那个瞬间在那个点上。这样,它在每个瞬间都是静止的。实际上,芝诺这里说的是箭头运动的结果,而不是运动本身。运动本身是指物体在同一瞬间里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运动本身就是矛盾。芝诺看到了这个矛盾。但是,他认为凡是有矛盾的,就不是真实的,所以,运动是没有的。
芝诺论证的本意是反对“多”和运动。这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反对辩证法的。但是,他的论证表明,他不是停留在我们直接感觉到的现象上,而是触及到现象背后的矛盾。他的论证在客观上揭示了时间、空间和运动本身所具有的矛盾。因此,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都称芝诺是辩证法的创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