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期希腊,在社会矛盾激化,危机公开暴露,希腊哲学也由繁荣走向了衰落,产生了怀疑主义、神秘主义和宿命论。但是,正是在这个时期,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做出这一重要贡献的有两位哲学家,他们叫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我们这里只介绍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伊壁鸠鲁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而且由于把偶然性纳入原子论的体系中,从而打破了命运的束缚,建立了反对宿命论的快乐主义的伦理学,为伦理学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1.花园哲学家
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年-前270年)出生在雅典的一个乡村里。他的父亲是一位乡村教师,母亲是一位女巫。后来他随父亲移居到雅典的殖民地萨摩斯岛。据说,他从14岁就开始研究哲学。他受教的第一位教师是属于德谟克利特学派的人。18岁时,他回到雅典,听过柏拉图学派的讲学。当他在雅典的时候,萨摩斯发生了驱逐雅典移民的事件,他的全家逃到小亚细亚。后来他也到了那里,并在那里教授哲学。他35岁时,又回到雅典,买了一块场地,开办了一所学校。这个学校后来被称为“花园”,因而伊壁鸠鲁学派也就被称为“花园哲学家”。
伊壁鸠鲁的学校不仅是传授理论的地方,而且也是实践通过推理和反省思考给人以幸福生活的行为的团体。学校成为培养人生美好行为、优良品德和高尚职业的场所。在这个学校里,人们不受教育程度、种族和身份的限制。有的娼妓在他的学校里也求得心灵的安宁,因而得到幸福。
伊壁鸠鲁的著述很多,据说有300多卷,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准则》、《物理学》等。可惜大部分没有保存下来。保存下来的只有三封信和《格言集》。三封信是:《致赫罗多德的信》,论物理学的;《致皮多克勒的信》,论气象学的;《致美诺寇的信》,论道德的。其中第二封信的真实性还是可疑的。
伊壁鸠鲁认为哲学的目的就在于使人过快乐的生活,享受幸福。凡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否则就不需要。因此,他把研究应选择什么和避免什么的伦理学看成哲学的最主要部分,其他都要服务于伦理学。在他的哲学体系中,除了伦理学,还有准则学和物理学。准则学是研究标准、本原和哲学最基本部分的学问。物理学研究的是生成、灭亡以及自然的学问。所以,他认为这二者对人过快乐生活也是必需的。
2.准则学:感觉主义的认识论
准则学是伊壁鸠鲁哲学体系的入门。在准则学中,为了建立起“生活的规律”,他研究了真理的标准和认识的途径。因此可以说,认识论是准则学的主要部分。
在认识论上,伊壁鸠鲁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影像论”。他认为坚固的物体放射出一些“影像”。这些影像具有稀薄的结构,保持自己以前在坚固物体中原有的位置与秩序。这样一些影像不断地从物体表面流出,按照它们各自的大小进入我们的视觉器官,因而产生了视觉。这就是感觉产生的外在原因。从认识主体来看,他认为,灵魂是散布在整个身体中的一团精细的微粒,所以它与身体的各部分保持密切的接触,被身体的各部分包住,因而灵魂才会产生感觉。其他感觉和视觉一样,也是灵魂通过身体的某一部分接受从物体表面流出的影像而产生的。从伊壁鸠鲁对感觉产生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毫不怀疑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在他那里,客观存在的物体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德谟克利特曾经说到物体本身不具有颜色、滋味等性质,关于颜色、滋味等感觉完全是从俗约定的。伊壁鸠鲁不同意德谟克利特的这种观点,批评他是想“颠倒着用头走路”,或者是无根据地想“动摇”我们得救的基础。他认为,颜色、滋味等是必然伴随原子的形状、重量和大小的一些可感知的性质。我们之所以形成颜色的感觉正是由于影像在颜色上与物体本身的颜色相似。
正是基于这种对感觉对象的客观实在性的承认,伊壁鸠鲁认为感觉是确实可靠的,不会有错误。推理不可能证明感觉有错误,因为推理本身也是来自感觉的。各种感觉也不可能彼此之间证明有错误,因为每一种感觉都被封闭在特定的范围之内。同样的,各种感觉也不会证明自己有错误。因此,伊壁鸠鲁认为感觉是“最初的确实性”,是一切真理的“基础和奠基石”,而且是真理的最初准则,一个识别真伪的标准。
伊壁鸠鲁认为在感觉的基础之上会产生一种名之为“预想”的认识活动。他认为预想是对多次从外面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事物的一种回忆,也是在我们之中形成的普通思想。例如,当有人在我们面前说到“雪”时,即使在我们面前不存在着雪,我们也会立即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这是因为以前我们多次知觉到它,在我们的心中已经形成一个关于雪的“概念”。在他看来,概念正是感觉多次重复的结果。感觉是真实的,概念也就应该是真实的。因此,伊壁鸠鲁认为,认识在这个阶段也不会发生错误。
认识的第三阶段就是把我们心中所具有的普遍的概念联系到一类对象上去,形成意见。他说的意见实际上就是判断。他认为意见有真也有假。判断意见真假的标准就是感觉。因为一些判断可以通过感觉到的事实加以“证实”或“取消”;另一些判断虽然不能用事实直接加以证实,但也不能与事实相矛盾。
总之,伊壁鸠鲁的认识论是一种典型的感觉主义。他认为感觉是确实可靠的,是一切认识的基础和标准。他的这种认识论是直接为他的快乐主义的伦理学服务的。
3.物理学:对原子论的发展
伊壁鸠鲁在物理学中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唯物主义。他在坚持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同时,也作了一些重要的补充和修正,对原子唯物主义的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
伊壁鸠鲁认为,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不会从不存在的东西产生出来,同样的,任何东西也不会变成不存在的东西。因此,整个宇宙没有开端,是永恒的。而且宇宙在空间上也是无限的,存在着无限数目的世界,其中有的像我们的世界,有的则不像我们的世界。
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伊壁鸠鲁认为是由物体与虚空构成的。物体的存在是由我们的感觉所证实,而虚空则是物体存在和运动的场所。在物体中有些是复合物,有些则是构成复合物的东西,构成复合物的东西是不可分的,这就是原子。
我们知道,德谟克利特为了说明事物性质上的差异,除了承认原子在组合时存在次序和位置上的不同,还承认原子本身有大小和形状的不同。这些,伊壁鸠鲁都同意,但是伊壁鸠鲁不同意德谟克利特认为形状有无限多的说法。他认为原子在形状方面有数不清的差别,每一种形状的原子都是无限的,正是这样一些原子构成丰富多彩的事物。对原子有大小之别,伊壁鸠鲁也提出了修正。据说,德谟克利特认为有些原子是很大的。后人说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可能和世界一样大,这可能有些夸张。伊壁鸠鲁认为德谟克利特的这个观点不仅是没有必要的,而且也和我们的感觉经验相矛盾。他说,我们从来没有看见过原子,为了解释事物里的性质的差异,不需要设想存在着各种各样大小的原子,我们只要设想有某些不同的大小就行了。他所说的某些不同的大小是指在不可见范围内存在的大小。
有的资料讲,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没有重量的,它们是由于彼此冲撞而在虚空中运动起来的。伊壁鸠鲁好像发觉德谟克利特并没有说清楚原子运动的原因,因为原子在冲撞之前已经运动了,否则它们就不可能冲撞。他正是为了说明原子的运动,认为原子有重量,正是这种重量使原子产生向下的运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伊壁鸠鲁认为在原子向下的运动中,当没有东西与它们相遇时,重原子并不比轻的原子运动得更快。它们都是以相等的速度运动的。这是一个天才的思想。到16世纪,伽利略才以实验证实了这一思想。在伽利略证实之前,事实上由亚里士多德最先提出的重的东西比轻的东西下落快的观点占统治地位。
如果原子只有因重量而产生的垂直下落运动,它们就会像雨点一样地经过无底的虚空各自往下落。那时候,在原始的物体之间就永不能有冲突,也不会撞击,这样自然就永远不会创造出什么东西。由此可见,只承认原子有垂直下落的运动,还不能说明世界万物的生成。伊壁鸠鲁为了解决这个困难,他又假定原子有偏斜运动。正是由于这种偏斜运动,才会使原子相碰撞,因而产生第三种运动,即后退的运动,这三种运动使不同形状、不同重量和不同大小的原子结合起来,构成万物。
伊壁鸠鲁的原子运动偏斜论,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地受到攻击。有人攻击这个学说是“很幼稚地虚构出来的”谎言。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一文中指出了伊壁鸠鲁这个学说的伟大意义,认为它在原子唯物主义的体系中承认了偶然性的存在,从而打破了“命运的束缚”。我们已经知道,德谟克利特只承认必然性,而不承认偶然性,结果走上宿命论。相反地,伊壁鸠鲁认为原子除了由于它的重量而产生的垂直下落的运动外,“在极不确定的时刻和极不确定的地点,它们会从它们的轨道稍稍偏斜。”这意味着伊壁鸠鲁在承认必然性的同时,也承认偶然性的存在。因此可以说,这个理论不仅用朴素的观点说明了事物是怎样由原子组合而成的,而巨也是直接反对宿命论的,为他的快乐主义伦理学提供了哲学根据。
4.伦理学: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
伊壁鸠鲁的伦理学主要是讨论如何对待生、死和神的问题。我们首先谈伊壁鸠鲁对生的看法。他批判了当时在一部分人中间存在的厌恶生存的思想。当时有的人甚至认为最好不出世,“如果出世了,就赶快进阴曹地府去吧”。针对这种悲观厌世思想,伊壁鸠鲁特别强调人生的意义,要人们学会过幸福生活。什么是他说的幸福生活呢?他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当然,他也不是把一切快乐都看成是幸福。当某些快乐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痛苦时,我们就应该放弃这些快乐;相反地,如果我们忍受一时的痛苦可以换来更大的快乐,我们就认为这种痛苦比一些快乐还好。基于这样一种考虑,他反对放荡者的快乐或肉体享受的快乐。他认为,不断地饮酒取乐,享受童子与妇人的欢乐,或享用有鱼的盛筵,以及其他的珍馐美馔,都不能使生活幸福,所以这些快乐都是不足取的。他要人们选取的快乐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在快乐的选取上,他要人们谨慎。他特别强调谨慎的作用。他说:“谨慎是最高的善。”没有谨慎就不可能有幸福生活。
为了求得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必须对欲望加以取舍。对既非自然又非必需的欲望,如荣誉,决不能屈服;对自然而非必需的欲望,如对一些高级食品的渴望,偶尔可以顺从一下;对自然而又必需的欲望,如饥渴时对面包和水的需求,是要满足的。他认为,只要对这三种欲望采取这三种态度,身体就有可能无痛苦,灵魂就有可能无纷扰。
为了求得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各种美德也是需要的。伊壁鸠鲁认为,各种美德都与愉快的生活共存,愉快的生活是不可能与各种美德分开的。在美德中,友谊对人生的幸福特别重要,因为友谊最能增进人生的安全。同样地,他认为只有正大光明地、正当地活着,才有可能愉快地生活。伊壁鸠鲁本人不仅以这些思想教导他的学生,而且他本人也努力实践这些思想,甚至反对他的人也承认他是一位热忱的朋友。许多学者对伊壁鸠鲁的温和,以及他对长辈的尊敬,对兄弟的慷慨,对所有人的仁厚,给以热忱的赞扬。为了求得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伊壁鸠鲁认为,人们相互约定避免彼此伤害和尊重相互利益是非常必需的。有了这样一个约定,也就有了公正。人们就可以惩罚那些违反相互约定的人了。他的这个思想是“社会契约论”的萌芽。马克思曾经指出,国家起源于人们相互间的契约。这种观点就是伊壁鸠鲁最先提出来的。伊壁鸠鲁虽然把求得个人快乐作为生活的目的,但他决不像攻击他的人所说的那样,既不是一个纵欲主义者,也不是一个唯我主义者。应该肯定,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的伦理学,与当时在一部分人中间存在的骄奢淫逸或悲观厌世的人生观相比是有积极意义的。
其次,我们再谈谈伊壁鸠鲁对死的看法。当时许多人把死亡看成最大的灾难,整日渴望着不死,对死亡的恐惧经常挂在心上。他认为死亡是整个身体分解了,灵魂分散开了,所以,要习惯于相信死亡是一件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因为一切善恶吉凶都在感觉中,而死亡不过是感觉的丧失。人们应该对人生有死亡这件事愉快起来,从对于不死的渴望中解放出来。据说,伊壁鸠鲁本人就以十分平静的心情对待他自己的死。在他死的那天,他还给朋友写了信。信中说道:“在我一生中真正幸福的这个日子,在我即将死去的时刻,我给你写这封信。”他洗了个温水澡,喝了一杯酒,就安静地死去了。我们看到,伊壁鸠鲁既不把死看成是最大的灾难,也没有把死看成是摆脱人生灾难的最好途径。他是以一种比较正视现实的态度来看待死的。
最后再谈谈伊壁鸠鲁对神的看法。他认为使人们恐惧的一个是死,另一个就是传统的神灵观念。他认为,人们之所以对神产生恐惧感,是由于人们把降到恶人头上的大祸和善人头上的大福都归之于神灵。事实上,人们关于神的这种看法不是从感觉得来的概念而是虚妄的假定。因此,他对人们所信奉的神灵是持否定的态度的。尽管如此,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不敬神灵的,相反地,他认为把众人关于神灵的意见加在神灵身上的人才是不敬神灵的人。伊壁鸠鲁本人还是相信神灵的存在的。他认为神是一个不朽的幸福的实体,凡是与不朽和幸福相矛盾的东西,都不属于神。神灵也是由原子构成的,不过构成神灵的原子最精致罢了。神灵具有人的形体,不过比人更美丽而已。神灵居住在各个世界之间,他们既不创造世界,也不干预人世间的事情。因为在伊壁鸠鲁看来,不那样的话,就会破坏神灵们的安逸的生活。神既不会发怒,也不会为献祭所动。人们敬神不应该以从神那里得到好处为目的,而应该单纯地出于神的本性的圆满。
可以看出,伊壁鸠鲁尽管没有彻底否定而是仍然承认神的存在,但是,他的神是物质性的实体,与人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可以说他实质上是否定了神的存在。无怪乎从古代一直到近代,许多神学家都把他当做头号无神论者加以攻击。相反地,马克思则对他的无神论思想给以高度的评价和赞扬。马克思指出,伊壁鸠鲁“是古代真正激进的启蒙者,他公开地攻击古代的宗教。如果说罗马人有过无神论,那么这种无神论就是由伊壁鸠鲁奠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