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李赤然 本章:老骥伏枥

    1982年5月,接到军委空军要我正式离休的命令,不久,我搬到西安兰空干休所四号。干休所有5栋兵团级住房,我这一套紧邻马路,噪音、污染严重,闲杂人员来往穿梭,极不安全。当时垃圾成堆,苍蝇老鼠横行。

    按照军委总后的规定,我的住房面积应为270平方米。而这套亟待维修的房子是180平方米。1992年,兰空又增加了70平方米,每平方米给240元的修建费。这只是当时实际修建房屋所需费用的若干分之一,同兰州军区规定的每平方米600元的标准也有很大距离。

    我自参加共产党,把生命都交给了革命事业,从不追逐名利地位,否则,按照我的资历和功勋,我也可以去争当个中将、上将。我信奉共产主义事业,注重共产主义者的人生实践。这绝不是一时一事,而是一世。所以,在我的生涯中,我能够面对威胁险阻和对我的不公正,也能够面对赞誉、成就和功勋。之所以谈及一些不公正的待遇问题,是感到许许多多已近风烛残年的为革命奉献了终生的老同志,应该得到有些部门的应有关爱与重视。

    虽然离休了,我还是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晚年再做些工作。

    我被聘为陕西省老年书法协会名誉会长,曾于1987年12月赴京筹备陕西省老年书画展,其中还有我的作品:“老骥壮怀千里志,书画珍品现精神。高寿耄耋仍努力,皆为中华巨龙腾。”

    我还被聘为陕西省航空联谊会名誉会长,参加了航天航空展览馆的筹建工作。

    1986年,在我和几位老红军的呼吁倡导下,得到了西安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西安市关心下一代协会成立了,我亲任副会长和革命传统报告团团长。

    1989年9月我被推选出席在河南安阳召开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并参加筹备“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被选为副主任。

    1989年10月,被西安市聘为“西安市校外辅导员”。

    我还担任了20多家政府部门或群众团体的义务顾问,如旅游中心、省老年大学、省老龄委、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等。

    我多次到大中小学或党政军各单位做报告。向青少年宣传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教育青少年一定要重视树立人生观,这是我一生中体会最深的。每个人都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只要胸怀此坚实信念,无论多凶残的敌人都能战胜,无论多险恶的环境都吓不倒,无论多严重的病魔痛苦都不在话下。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我视关心下一代为一个老兵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邀请,我从不计条件,风雨无阻。只要我所讲的,能使青少年更珍惜今天的幸福,更自觉的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就感到很欣慰了。

    离休后,我只不过做了一些应尽的努力,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崇高的荣誉。

    1983年1月1日,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宣传部主办的《支部生活》月刊中,连续5期登载了宗宝泉、张增等的有关我的几个小故事《胜利属于革命到底的人》。

    1987年9月和1989年10月,我两次被评为西安市关心下一代协会优秀会员和先进个人。

    1988年7月28日,我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8年10月,我荣获陕西省政府颁发的“老有所为精英奖”。

    1991年,我荣获兰州军区空军“先进离休干部”称号,并通报部队学习。

    1993年1月,在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会刊《爱心——创刊号》中有一段关于我的报道:

    “李赤然老红军老将军生在陕北,当年跟着谢子长、刘志丹闹革命。李赤然参加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后来成为红军八十一师最年青的政治委员。1990年7月,李赤然老将军已76岁高龄了,可他又一次同西安市中、小学夏令营奔赴延安。他和师生们一起漫游延水河畔,登临宝塔山,参观枣园、杨家岭、王家坪、中央大礼堂……旧地重游,心潮起伏,往事象电影一样从他脑海里浮现出来。他曾经在这里听过毛主席讲哲学课《矛盾论》、《实践论》,参加过整风和大生产运动,以正式代表身份出席过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党在延安时期的重大事件,他几乎全部亲身经历过。他对师生们讲:延安精神是我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的升华,延安精神是随着时代精神的发展不断丰富的;延安精神永远是我们的传家宝!”

    “在宝塔山上一座石碑前,李老向同学们一句句讲解朱总司令一首诗‘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耕者有田风俗厚,仁人施政法刑宽。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陕北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同学们一边听,一边记,一边在想,他们觉得,眼前的这位老将军,正是人民的公仆啊!”

    1993年1月25日,《陕西日报》刊登了杨子青写的《一面镜子》,是有关我的一段历史。文章认为“光明磊落,刚直不阿,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可以概括为我一生的写照。

    1993年,兰州军区空军西安沣镐路干休所,发表了题为《革命无止境,晚霞照后人》的文章,编印成册发至部队。

    1993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我“全军先进离休干部”称号,颁发了证书和一把景泰蓝宝剑。全军共有132人受表彰,登载在1993年9月26日的《解放军报》的“光荣榜”上。

    在我私人珍藏品中,有不少战友、同志亲题的诗、字等,我非常看重这些发自肺腑的由衷之言。

    1978年1月31日,原高级防校党委秘书徐琦烈赠诗一首:

    征人昨夜下长安,千里烟波忆旧颜。

    桃李不言采自有,芝兰独秀立出岩。

    将军白发春犹在,处士丹心志更坚。

    四海生平谋大治,神州又喜换新元。

    、《金沙江畔》等小说的作者陈靖,打倒“四人帮”被“解放”后,曾到家中看望我,“劫后”重逢,都无比激动。他离别时赋诗赠我:

    孟飞在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四军组织科长,后任空军干部部处长,空九军后勤部政委等职,他于1993年2月8日也为我写了诗:“叱咤风云力未摧,老兵解甲志未馈。沣镐东路添新舍,骊山东麓品旧醅。有兴方能寻韵律,无私始得画松梅。年华虽老犹余热,皓首讴歌经世才。”

    原空军第二高级防校政委张卓之于1993年2月赠诗一首:“贺寿宗当贺贵高,坚贞不屈数英豪。十年陕甘殊功立,千里冀中胜券操。河防两延出智勇,驰骋西北破敌曹。京沪军校育桃李,夕阳赤然照今朝”。1994年春节又赠诗两首:“革命生涯六七年,陕甘驱雾换新天。披荆斩棘驱魍魉,坚贞不屈斥贼奸。苦口婆心教后代,誉满三秦人民间。老骥伏枥犹壮心,同仁敬仰贺南山。…革命征程肝胆红,战甘陕,多智勇。身负重伤,彭、刘嘉奖功。德寿双高谁不钦,尚艰苦,树正风。老骥伏枥,犹见情操红。”

    原陕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主任杨鸿章同志于1993年2月28日亲笔为我书写了“金戈铁马气吞山河如虎”的条幅。

    1993年2月28日,520多人联名赠给我一副屏风,给我题词为“德高望重,刚直不阿”。老战友、老同事和子女,非要为我庆贺八十寿辰,这一天,260多人欢聚一堂,大家忆想当年峥嵘岁月,畅谈未来美好前途,并合影留念。

    祝寿的《贺辞》对我称颂有加,可我想到的是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牺牲了的战友、同志。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从不敢有丝毫居功自傲之想,只有永远奋发努力,才能告慰英灵于九泉之下。


如果您喜欢,请把《李赤然将军回忆录》,方便以后阅读李赤然将军回忆录老骥伏枥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李赤然将军回忆录老骥伏枥并对李赤然将军回忆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