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各部门争先恐后地在各项计划指标上“放卫星”,陈云心怀疑虑,尽可能委婉地纠正“大跃进”运动中违反科学的做法。
批评反冒进,为冒进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经济上的冒进急速升温,建设规模急剧膨胀,形成“大跃进”的狂潮,使陈云关于二五计划要着重解决人民吃穿问题的设想落了空。各个地方、各个部门都相互比着,争后恐后地往上涨,就这样层层加码,一个高指标没过几天就不灵了。
在这种节节拔高生产指标的过程中,陈云的处境很困难。陈云主张制定计划要搞综合平衡,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从建国以来他就领导经济工作,这两年又亲自到各地看了看新建厂矿。国家有多大家底,他心里已经有了一本帐。
在这种全国性的狂热中,陈云是较早清醒的一个。他迅即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尽可能委婉的方式,在自己负责的基建工作,组织纠正。
北戴河会议后,9月19日,中央成立基本建设委员会,接收计委原有关基建的工作,由陈云负责。10月12日,陈云担任了国务院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负责领导全国的基本建设工作。他一上任,就组织召开了几大协作区的基本建设工作会议。
当时基建战线热度也很高,计划1959年一年的基建投资就有500多亿元,而“一五”时期整个投资规模才400多亿元。基建投资规模陡然加大,必然会造成物资全面紧张。基建战线盲干浮夸风也开始漫延。陈云多年搞经济工作,对此是有清醒的认识的。但迫于“大跃进”环境,又不便明言,只能委婉地告诫大家注意配套,注意质量。
基本建设工程质量问题也十分严重。为了图快图省,有的工厂建设连地基也没有打好;有的地方在年产5万吨的炼钢车间也用砖木结构,在水利大坝上用土水泥、用不合格的钢材;还有些工程,土法施工,居然连勘察设计的基本程序都不顾了,画张草图就敢上马,工人不经培训,一窝蜂上岗。
这样做的后果是付出生命的代价,还留下了无数的隐患工程,不知道哪天就要死人。据统计,1958年,由于强调快速施工,随意修改设计和建筑结构,随意使用代用材料,随意破除规章制度,发生了许多严重的质量事故,倒塌了不少新建的厂房,死亡人数直线上升。仅建筑工程部系统就死亡435人,而上年是135人,死亡人数增加2.2倍。在这些死亡的人员中,由于工程结构倒坍而死亡的有117人,而上一年只死亡3人;高空作业跌落而死亡的有70人,而上一年只有38人。在因结构倒坍而死亡的人员中,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倒坍的46人,木结构倒坍的50人,砖结构倒坍的21人。这些问题,大多数发生在10月以后。
面对这些严重问题,陈云十分痛心。他于1958年底在杭州专门召开全国工程质量问题的现场会议,采取补救措施。
陈云召集杭州现场会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全国、全党对工程质量急剧下降的注意,采取措施补救和改变这方面的严重问题。所以,12月27日至31日,陈云又在上海,出席了工程质量补救办法的现场会。
12月31日,陈云回到北京后致信邓小平,送上杭州现场会的材料,并指出:目前在基本建设中,总的趋向是不适当地片面强调节约,只图数量,不顾质量。
由于及时发现了基建工作中的问题,各地按照中央的布置采取了有力措施,使“大跃进”造成的损失有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