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女人比男人更接近上帝,因为她们更懂得爱。没有什么比孕育和生养一个小生命更能让人体会这神秘的力量。当助产士把呱呱坠地的婴儿捧到眼前,他是那么完美,让你只有崇拜和敬畏;他又是那么脆弱,一切仰仗你的哺育和呵护。剪断脐带,放他自由,从此牵挂,唯死分隔——
杨澜
人们常把女人的婚姻称为第二次投胎。其实在女人大多有独立经济收入的今天,生儿育女,才是一个女人脱胎换骨般的改变。当然,有人决定做丁克一族,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但在这方面,我绝对还是鼓励女人要孩子那一派的。孕育生命真是太美妙了,能无保留地去爱真是太美妙了,孩子的成长真是太美妙了!但是今天的女性面临的一大身心焦虑,就是社会心理成熟越来越晚,到大学毕业了还是少女心态,可是身体还按老节奏走,生育特别是生育头胎的黄金年龄依然在22至30岁之间。以至于我有时跟公司里超过30岁还未嫁的女孩子们(她们当中有相当多的人还喜欢HelloKitty)说:“不如先解决孩子问题,再解决老公问题,时间不等人啊!”她们因为我的这番言论而大跌眼镜。
《天下女人》做过不少妈妈经,有谈怀孕的,有谈生产的,有谈母乳喂养的,有谈产后抑郁症的……第一次出现妊娠反应,第一次在超声波上听到孩子的心跳,第一次与婴儿目光相对,第一次听到“妈妈”的呼唤……都足以产生热泪奔流心潮澎湃的效果。从此无怨无悔,乐于奉献,又爱屋及乌,小吾小以及人之小,胸怀世界,博爱人类,也皆顺理成章!女人说起这个话题的毫无节制,从编导们惊人的片比(成片与素材之比)就可以看出来。如果说今天的妈妈与过去有什么不同,一是她们的知识结构不同了,不太相信坐月子不许洗澡那些规矩——人家美国女人还喝冰水呢;她们会主动地(有时是过多地)学习育儿知识,并且在网络上相互交流。二是动手能力大不如前,没有妈妈、婆婆、月嫂、阿姨的帮手,简直寸步难行——过去女人一人生养七八个孩子是怎么做到的?三是自我认知不同,做了母亲仍然可以性感时尚,爱孩子,也要有自己的空间,一个乐活的母亲是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示范。四是职业女性多,产假之后一边上班一边还要做背奶妈妈,真是辛苦。遇上出个差加个班什么的,孩子在家里哭,妈妈委屈得哭,奶涨得生疼啊。
不过好在,今天的父亲们决定出手相助了。大概是终于认识到给baby喂食洗澡讲故事换尿布,是多大的一种幸福,同时又不忍心看妻子们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被搞得筋疲力尽,爸爸们开始忘我地投入到抚养孩子的伟大事业中。也许是因为没有经历孕育生命的过程,爸爸们有着天然的争宠心,总爱问孩子是更爱爸爸还是更爱妈妈。妈妈们反而不常问这种问题。黄磊喜欢给女儿多妹讲故事。有一天多妹突然问他她有没有翅膀。黄磊说有啊!在哪儿啊?什么颜色的?多大?你怎么没有啊?黄磊就拿出超级编剧的本领一路狂编,什么翅膀是隐形的啦,什么现在是白色慢慢就变成彩色的啦,爸爸的翅膀给了你啦……真能编!女儿,让老爸想象力无限。胡军常年在外地拍戏,一回家婴儿车里的女儿不认他,还大哭大闹不许他睡在亲爱的妈妈身边,害得他只好抱着铺盖睡到沙发上去。过了一个月,有一天胡军正在吃饭,突然听到有人叫“爸爸”,接着又是一声!一回头,那个小不点正扒着婴儿车的边框朝他张望呢。那个醍醐灌顶、那个头晕目眩啊——做父亲的幸福!董余庆是位室内设计师,可现在没人叫他的大名,反而是叫“木朵爸爸”。他给小女儿画的成长日记,萌翻众人。只要一提起女儿,满脸就是溺爱的神情。因为爱得热切,几乎在女儿一出生就开始担心她出嫁那天啦,那个未来要娶我宝贝丫头的人,靠不靠谱啊?他说孩子对他的改变是让他对世界多了一份信心和乐观。说到底,是孩子拯救了我们。
孩子带给我们希望。当灾难超出我们的想象,更超出想象的是人的韧性和生命的顽强。2008年我认识了不少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子女的母亲。痛不欲生实在不足以形容她们的绝望。但是生命是如此顽强坚韧,2010年,灾区的新生儿数量迅速增长。黄长蓉来自绵竹,在地震中失去女儿和外孙女。她说地震后每天晚上,她都会梦见自己的孩子,然后哭醒。她的丈夫跟她商量再生个孩子,于是她在已经可以做外婆的年龄再次怀孕。生产时她大出血,几乎性命不保,而她在极度的虚弱中唯一的信念就是把孩子生下来!她来到《天下女人》时,正逢母亲节。后来,当我第五次去到灾区,访问汶川孤残儿童救助基金在绵竹建立的康复中心时,碰巧遇上她带孩子查身体。只见她抱着胖嘟嘟的儿子,一边喊着一边挤到我面前,脸上油光光的,不知是因为兴奋还是天气炎热。“杨澜,看看,我的孩子!”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咧着嘴笑,全是骄傲。对于母亲而言,那是一种新生。我看到在废墟上新建的城市,更看到在心灵废墟上倔强发芽的新绿。
对于子女健康的父母来说,操心的内容通常跟教育有关。在诸多教育理念中,我认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因为妈妈通常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更长,不仅影响着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更对他们的情绪管理模式产生一辈子的影响。虽然我常常因为陪伴孩子时间短而自责,但也安慰自己说,如果他们看到自己的母亲勤奋地工作并且从中获得很多快乐,交到很多朋友,是否会让他们更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享受生活的精彩?正如夫妻关系需要给予彼此成长的空间,孩子也应该被当作独立的个体去尊重。父母最重要的工作是帮助孩子找到真正的爱好和特长,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将自己的某种意志强加于他们。人们常常过于关注一些孩子取得的“成功”和父母采用的“手段”,如获至宝般地加以传播,却不去研究他们与子女更深层、更个性化的沟通。无论是虎妈还是狼爸,都要视孩子的天赋和心理承受能力而为。还有一些广泛传播的理念,什么“富养女儿,穷养儿子”,根本经不起推敲,不论儿女,都要培养对待财富的价值观,穷有穷的尊严,富有富的节制。溺爱女儿会让她骄纵跋扈,苛压儿子易让他屈从权威。
坊间曾流传的《杨澜给女儿的14个忠告》的文章,其实是有人杜撰的。如果真让我给女儿提一些忠告的话,以下倒是我的真正版本:
1.你是独一无二的,做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2.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3.健康的身体会给你带来许多快乐,善待它。
4.做自己热爱并且擅长的事,享受它。
5.你的朋友必须是尊重你的人,否则不管他有多大魅力,远离他。
6.爱的过程中有时你会受伤,这不是爱的错,不要害怕去爱。
7.爱一个人要用他能接受的方式。
8.你会尝试很多失败,但最大的失败是不敢尝试。
9.有时不是你不够努力,只是还不到时候,耐心等一等。
10.世上有许多我们不了解的事,保持开放的心灵和疑问的能力。
11.人性有黑暗丑陋,也有光明美好,不要寄过高期望,也不必太过悲观。
12.成长是一辈子的事,能成长的人永远年轻。
13.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所以不必在这方面花太多精力。
14.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当然我无法预设她的人生,以及她所要面对的所有难题,况且她已经显露出很强的个性,大概也不一定稀罕所谓的忠告。毕竟,那是她的人生。记得我上中学时,北京城里人们还大多穿着灰、绿、蓝。学校里要是有哪个女孩穿了红色连衣裙,那不仅是招摇,简直是示威。于是爸爸去美国做访问学者省吃简用给我买的一件红色大衣,平时只有挂在衣柜里的份儿。那是多么柔软的羊毛、多么漂亮的红色啊,在各种灰暗的颜色和粗糙的质地中,它像太阳一样散发光芒。在牛仔裤还被当作象征资产阶级思想的年代,我不敢穿着它上学,只有周末全家去公园时我才穿上它,在路人投射过来的目光中紧张而陶醉。我的女儿对色彩有着自己的看法。过12岁生日时她把我请到她的房间,要求把衣柜里红色、粉红色的衣服统统清除,因为“它们实在太幼稚!”“那以后买什么颜色的衣服?”“黑色的。灰色的也行。”她酷酷地说。
哦,这是她的宣言。她跟我不一样!
孩子是女人原创的作品,女人却无法原创孩子的生活;孩子在母亲的各式经验中滋养长大,却在岁月的行进中距离母亲越来越远。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焦虑别离,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亲密。走近孩子,接触纯真,保持好奇,缔造亲密,让我们重获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