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3 方法 第九章 心理动机

类别:综合其他 作者:石勇 本章:Part3 方法 第九章 心理动机

    1、我们就是要诛心

    心理分析在方法论上属于直捣黄龙,直击要害,绝不在事物的表象上兜圈子。

    常有人说不要玩诛心之论。那是用在辩论上,说一个人不能违反辩论的游戏规则,无视别人说什么,却去猜测别人的心理动机,并扣上一个帽子。这在逻辑上是犯了人身攻击谬误,比较低级。犯这种逻辑错误的人,或者比较阴险,或者比较弱智。

    但是,在非辩论的很多场合,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人的智力结构,而是人的心理结构,我们就是要诛心!

    诛心的意思,是破译他的心理动机,即他行为的意图。最高境界,就是一眼看穿,然后瞬间有应对之策。

    破译心理动机的第一条路径:用身份、地位情境的公式去套0

    2、只要你不认为一个人是傻子,那就千万不要认为,他所说的每句话、所玩的每个动作,背后都没有心理动机。

    很久以前,在一所中学里,一位老师正在给一群学生讲一篇叫《孔乙己》的课文。

    我当时是这些学生中的一员。

    课堂上有两分钟左右的时间,用来分析课文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当然,谁都知道,答案一定很教科书。

    不过,在完成了洗脑的常规程序后,老师发表了他的独家意见。他请我们去想象:同学们,孔乙己是出现在一个有长衫主顾光临,但更多的却是短衣主顾吃喝找乐趣的地方啊!

    我的初中语文老师估计没有想到,很多年以后,他有一个学生从乙己兄这儿找到了一条破译一个人心理动机最简单的办法:把他的身份、地位放到某个和别人打交道的情境中。

    原理很清楚:当A和B在打交道时,他们的头脑和心理都不是空的,而是携带着身份、地位、利益诉求、爱好、价值观、认知、欲望等诸多背景。用我的话说,这些东西,构成了他的心理背景。

    这些心理背景,会驱动一个人在某个情境中进行自我认同,或者和别人进行利益竞争、心理竞争。所以,当我们和一个人接触时,实际上是和他的整个存在,他看上去是什么样子以及他的心理背景接触!

    这就意味着,A和B所说的话,所玩的Pose,表达的,如果不是他的自我认同,就是利益诉求,或者心理诉求总之一定会受到他的心理背景的影响!

    相信我,只要你不认为一个人是傻子,那就千万不要认为,他所说的每句话、所玩的每个动作,本身都无意义,背后都没有心理动机!

    我想说,身份、地位-情境,即心理背景-情境是一个破译心理动机的简易公式,在一些情况下,把它一套,我们甚至可以预测到一个人会说什么话、会做什么事。而如果他已经说了、做了,往前一推,就可以知道他的心理动机何在。

    最熟悉和简单的例子,莫过于一个销售员向客户推销产品了,他所说的话、所玩的花样无论是什么话、无论是什么花样,心理动机一目了然:搞定客户。他的身份就是销售员,所处的情境就是销售时和客户的互动,就是为了利益而推销的。

    再来看另一个同样很简单的例子。

    有一个在体制内的人,和上司平时关系不错,私下里走得很近,称兄道弟的。但是,在公开场合,上司对他的态度就完全变了,官架子十足,让他非常郁闷。

    这句话不用我说了吧?他的上司其实只是在向观众表演时,委屈他配合一下而已!

    把上司的Pose翻译成内心的语言,就相当于对他说:兄弟啊,在别人面前,我要装啊,显得自己大小也是个领导啊,知道不。你呢,应该配合我表演,在我命令你干什么时,要赶快服从,给老大我一个面子,明白不?

    在这类情况下,无论是基于人道主义精神,还是利益的考虑,我想很多人不会拒绝配合一下的:

    在语言、动作上传递出(不是直接说出)这种信息嗯,你是老大,你有权力,这一点我从来不打算否认,尤其是在别人面前!

    可以不配合一个人装吗?可以,在一个人对你没有利害关系,同时礼貌也没有要求你应该这样做的时候。

    3、有的事情会作为心理背景,陪伴我们一生

    有的情况稍微复杂些。但仍然请记住身份、地位-情境,即心理背景-情境这个公式。

    我们要做的是:抓住到底是什么构成了一个人的自我认同,身份、地位、价值观、爱好、利益诉求、欲望、认知还是别的什么?

    一个富人,按照他的身份和利益,应该是为他的阶层说话,鄙视穷人的,对不对?但是,有的富人,所做的恰恰相反,他背叛了本阶层。这如何解释?

    我们来看一个在20世纪非常牛,名叫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群体。

    法兰克福学派现在还存在,名称叫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位于德国的莱茵河畔。它成立于1923年2月3日,在20世纪30年代纳粹上台后,因为迫害犹太人,而被迫搬到美国。二战后,又从美国搬回德国。世界级思想大师哈贝马斯,就是它的第二代掌门人。

    但我现在要说的,是它的第一代掌门人霍克海默,以及他的同事。

    这群人的名字有: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弗洛姆、马尔库塞、本雅明,等等。马尔库塞我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弗洛姆我更是多次提到。

    他们几乎全是犹太人,而且几乎都是富二代。然而,他们不会去飙车,不会去对穷人叫嚣老子用钱砸死你。相反,他们毕生都致力为穷人的尊严而呐喊。没有谁比他们批判那个曾造成严重的社会不平等、肮脏、黑暗和污浊的社会,以及富人阶层更为彻底和深刻了。

    这种良知、教养从何而来呢?

    答案在霍克海默目睹了在他家工厂里打工的一个女工的遭遇里。

    霍克海默家开有一间工厂,生产人造棉。在这间人造棉工厂打工的女工,名叫卡塔琳娜克雷默尔。

    克雷默尔出生在一个贫寒之家,在受尽家庭和社会的侮辱中成长。后来,她不体面地怀孕了,并被卖给了一个酒鬼。苦难如影随形。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这个酒鬼丈夫被派去打仗,一去不回。她们母子二人的生活陷入了危机。

    她跑去要求救济,而救济局却恶作剧地一天才给她家发一马克。公务员们根本不理她,甚至放肆地羞辱她。吃了十多天的土豆后,穿着破破烂烂衣服的她终于在霍克海默父亲的工厂里找到工作,发薪时,她可怜的、嗷嗷待哺的孩子们终于可以喝上一点牛奶了。但马上疾病又把她整垮了。她和她的孩子只能永远以土豆为生了。

    霍克海默当时正被父亲安排在这间工厂里学管理。他看到了克雷默尔的悲惨状况,被极大地震撼了。于是,在给克雷默尔写救济证明时,他无法压抑自己,给自己的表兄弟写了一封信。

    信里这样说:我们是食人者,我们在抱怨被宰割者的肉弄得我们肚子疼。你享有安宁和财产,而他在遭扼杀、在流血、在痛苦地挣扎,内心还要忍受着像卡塔林娜?克雷默尔那样的厄运。你睡的床,你穿的衣,是我们用我们的金钱这种专制统治的鞭子强迫那些饥饿的人为我们制造的。而你并不知道,有多少妇女在制造你那燕尾服的料子时倒在了机器旁,有多少人被有毒的煤气熏死,这样你父亲才能赚到钱,付你疗养费。而你却为不能读两页以上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著作而牢骚满腹。我们是群怪物,我们吃的苦太少了。一个屠夫在屠宰场会为自己的白围裙沾上了血迹而感到心烦,这实在太可笑了。

    是的。在这个世界上,利益之上还有正义,社会价值排序之上,还有良知。

    这封信,是法兰克福学派成立的最初源头。而克雷默尔这位可怜女工的遭遇,构成了霍克海默一生的心理背景。他和他的同事们选择批判,而不是选择做一个无良的富二代的心理动机,是因为作为富二代,他们面对克雷默尔们,有负罪感、道德感、正义感!

    为穷人说话,成为他们的自我认同。

    4、好哪一口,也许就是驱动我们行为的神秘符码

    在这方面,我还没有讲完。有更复杂的情况,比如我们看见一个人干了一件坏事、蠢事,但不知道他为什么那样做。

    这个时候,我们的原则是:综合梳理和他有关的信息,看哪些能够和他的行为联系起来。就是说,看哪些心理背景最容易激活、驱动他的行为。如果这些心理背景可以在心理上合理地解释他的行为,那么,这便是他行为的心理动机。

    比利时有一个叫阿姆拉尼的电焊工,有一天跑到一个城市广场里,突然对人群大开杀戒。他先是用手榴弹炸,然后用步枪、手枪向人群开火,制造了5人死亡的重大人身安全事故。

    这位阿姆拉尼先生也自杀了当然,肯定是畏罪自杀。

    而在前往广场杀人以前,他把自己的现金全部汇入老婆的账户,还留言说我爱你。于是,血案发生后,有媒体说,他这是在表示,他恨其他人,但爱老婆。

    由于阿姆拉尼已经死了,他的杀人动机成了一个谜,警察表示不知道。但我们能破译他的心理动机吗?当然能!

    注意一下这些细节:这位仁兄平时喜欢玩枪。他曾因私种大麻和收藏武器而被捕入狱。当时警方在其家中查抄出一支冲锋枪、一支带瞄准器的狙击步枪、一具火箭发射器、数百发枪弹和一些消音器。

    再记住这个细节:他杀人前是先用手榴弹炸,然后才开枪。

    想一想,枪的功能是什么?射击、杀人对不对?

    再想一下,一个人整天拿一杆枪瞄来瞄去,拆来拆去的,却又杀不了人,是不是非常地郁闷、压抑?

    所以,用我们的身份、地位-情境公式套上去,就可以看到,在这样的情境里,他的爱好被刺激起来了,构成了杀人隐秘的心理动机,内心里,始终有一股强大的欲念,推动他去向人群开火!为此,他甚至可以用死来做到这一点。

    我想说,爱好、价值观、自我认同所有这些东西,无不是驱动我们行为的神秘符码。一个人好哪一口,如果是好事情,就会成功在哪一口上;如果是坏事情,也许就栽在了哪一口上。

    当然,像阿姆拉尼这种人,被爱好驱动要去玩真的,要大开杀戒时,内心里当然也会有犹豫和恐惧,人毕竟都不想死。正因为如此,他为了让自己完全放开,就选择了用手榴弹爆炸,来营造氛围,让自己进入角色。当爆炸声响起,就像演出的音乐响起,他登台演出,从一个只是把枪拆来拆去过瘾的人,成了一个真正的枪手。

    破译心理动机的第二条路径:看到一个人在玩心理保护。

    5、一个人装的时候,他一定是想要去掩饰、包装什么

    到这里,我们要问一下:这么一个凶残的、已经没有人性的人,真像媒体所说的那样很爱老婆吗?

    这就涉及了我们破译心理动机的第二个杀着:看到一个人在玩心理保护。在本书的第一部分,我已经爆料,在很多时候,当一个人说什么、做什么(不管是正常的、怪异的),其意义可能只有一个:对自己进行心理保护。

    如果一个人的语言、行为很怪异、很夸张,你要高度注意了。因为,他等于把自己高调地暴露了。他的语言、行为和事实或情境不协调,因此显然是要去掩饰、逃避什么;或者,他有点不自然和夸张,肯定是要掩饰、包装什么东西!

    掏出小本本把这一点记下来没有?有些话,虽然是我说的,但还是具有一句顶一万句的威力的。

    来看电焊工是否爱他老婆。回答当然是:不。

    他根本就没有爱任何人,包括他自己。他之所以对他老婆说爱,完全是说给自己听的,向自己证明,自己还是有爱心和人性的。

    也就是说,在心理上,他要保护自己,要体验到行为的意义,不想承认自己就是为了去杀人。他要表明他的动机很单纯,只是想实施成为一个真正的枪手的伟大抱负而已!

    很多人干坏事时,往往会这样辩解:我只是想而已。

    6、有时候,所谓的个性,不过是我们想掩盖自己的虚弱而已

    强调一下,我们用看到一个人在玩心理保护这个杀着来破译心理动机时,可以适用于很多情况。但是,如果你发现,某人说话、做事好像比较怪异、反常,或搞得很夸张,那就坚决用这个方法!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碰到一个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的人。区区一件小屁事就让一个人这样,很夸张对不对?

    那他想干什么?觉得自己很牛吗?

    如果你碰到这种人,马上可以判断,他是在对自己进行心理保护。他玩出这种火气大的Pose,其实是通过愤怒,来掩饰内心的无力和失败。由于玩成习惯,玩成个性,已经成为一种他意识不到的自动反应机制了。

    如果你保持淡定,注意他的眼睛,看他那张扭曲的脸,一定会发现这一点。

    再来看另一种情况。

    有一个女生在网上问过我一个这样的问题:当一个人把世界看得那么透彻的时候,活着是不是很累?有时候会觉得,看得越透彻,生命越没有意义,或者越不是我们原来认为的意义,这样想是不是太危险?

    你知道她这句话到底是想说什么吗?

    她不敢面对自己,想阻止自己去知道更多的真相!我是如何知道这一点的呢?很简单,一个人累不累,和他是否看到了世界的真相在逻辑上没有关系,只是在心理上有关系。而她这句话,表现出了一种对真相的害怕。

    那情况就清楚了:她被人伤害过,但伤害不深,知道这个世界有时候比较残酷。但因为缺乏防御能力,所以不想去知道世界的真相,因为世界在自己的心里面越模糊、越简单、越美好,自己似乎就越不会受到伤害,不会很累。为此,她甚至宁愿活在虚假和幻觉之中,不想从曾经给了她安全感的地方走出来。

    7、一个敏感的人,是一个害怕被人伤害的人

    我归纳出了一些从心理保护入手去破译心理动机的简单公式。就此来结束这一章的讲述。

    这些公式,在你学会了运用破译心理动机的方法时,其实也可以自己归纳的。

    a、当一个人对别人的话非常敏感,总是在怀疑别人说自己的坏话时,请相信,他害怕被别人打击。要阻止自己遭受打击,他必须先发制人,在心理上认定别人对自己搞鬼。

    b、当一个人看起来在语言上攻击性很强,那只能证明一件事:他觉得自己很失败,但不敢面对。因为,一个人对外的攻击,正是他的内心被破坏的结果。

    c、当一个人对谁都不信任,他的心理动机就非常清楚:被熟人伤害过,没有安全感。

    d、当一个人喜欢出风头,越是热闹的地方他越玩得起劲,而只要单独让他一个人静下来就受不了,答案是唯一的:他非常空虚、焦虑。


如果您喜欢,请把《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方便以后阅读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Part3 方法 第九章 心理动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Part3 方法 第九章 心理动机并对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