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大连软件园:软件中国造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李翔 本章:四七、大连软件园:软件中国造

    有“东北亚软件外包服务中心”的大连软件园和中国软件领军城市大连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另一种可能。位于中国东北的大连称自己为中国北方最开放、最具活力的港口城市。因为它同日本、韩国、俄罗斯远东地区相邻,大连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城市。1998年,大连深思熟虑,为自己选择了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而没有像绝大多数中国城市,选择能够迅速产生经济效益和解决就业问题的制造业和工业。这让大连发展出一种无污染且附加值极高的行业,其优美的人居环境也得以不受破坏。它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全球500佳城市,也被称为中国的“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

    1998年农历新年大年初三,孙荫环乘坐一辆黑色奥迪车从大连出发,前往沈阳。

    49岁的孙荫环的正式身份是大连亿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房地产商人。1984年,35岁的孙荫环组建了一支建筑队,进入房地产这个行业,当年他就赚到了350万。4年之后,他跟人合资成立了一家房屋开发公司,正式进入房地产行业,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外围的装修和施工上。在这个利润丰厚的行业,孙荫环用了10年时间成为大连房地产业的三巨头之一,亿达开发的桃山小区是大连的第二大居民小区。孙荫环还涉足了机床制造行业。他组建的大连渤海机床厂和日本平富山株式会社合资成立的大连渤海日平机床有限公司是中国组合机床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公司。孙荫环本人获得无数企业家荣誉,在大连商界成为一名举足轻重的人物。

    但是坐在疾速飞驰的奥迪车上,孙荫环却内心忐忑。1993年,大连市政府将孙荫环公司所有的红旗镇由家村纳入了大连市高新产业园区的范围。作为红旗镇上最好的房地产公司,亿达接受了大连市政府的委托,包片开发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由家村产业基地。孙荫环先是在这里为自己的机床公司盖了一片厂房,作机床制造之用;然后又盖了栋楼当研究所。但是,其它的地方仍然是荒草丛生,孙荫环四处寻找新项目,几年来一直没有如愿。孙荫环自己的想法是,最好找一个可以持续的,同高科技相关的项目,而这个项目,最好又是由一家行业内领先的公司来做。

    大连高新技术园区的副主任谷源德有一次告诉孙荫环,沈阳的软件企业东软集团想过要在大连建造一个软件开发基地,其董事长刘积仁曾经亲自到大连来看过。大喜之下的孙荫环当即请谷源德代为联系刘积仁。这场漫长的约会从1997年的10月开始,一直到1998年农历新年的这一天,刘积仁和孙荫环的时间才终于约好,于是孙荫环和谷源德就在这一天结伴前往沈阳,去拜会刘积仁。

    由于仍是新年,大连通往沈阳的高速公路上车辆极少,孙荫环和谷源德乘坐的奥迪车一路畅通无阻。不过这位经常耳闻却素未谋面的软件业大人物会对自己的提议做何反应,孙荫环内心却毫无把握。

    1955年出生在中国东北的刘积仁是一位由教授转变成的企业家。高大英俊的刘积仁在学术上一直前途无量。他在1980年获得了东北大学电子系计算机软件专业学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是在美国国家标准局计算机研究院完成的。33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一名教授。当他回国的时候,他梦想着要建立一个同美国国家标准局计算机研究院相似的研究机构。“我能否建立这样一个机制,使中国软件行业能够跟我的研究中心建立起一个很好的连接。我们提供基础研究,他们从商业上获得利润,然后给资金支持我们的研究”,刘积仁回忆说。但是他失望的发现国内的软件产业是如此脆弱,那些公司自顾尚且未暇,更别提要为大学的软件研究提供支持。

    结果是,刘积仁自己于1991年在东北大学的一间教室内,在东北大学的支持下,和他的同事们创立了一家名叫东软的公司,在当年和日本阿尔派公司合资,并且在第二年成功配股,成为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中国大陆软件公司。

    在孙荫环看来,刘积仁正是他想要寻找的那种人物,他所处的行业以及他在这个行业中的地位,都让他和他的公司成为入驻由家村的不二人选。但是刘积仁却有自己的顾虑,后来回忆时,刘积仁说:“这之前,民营企业家我没打过交道,可能也有点清高。那几年确实有些房地产商做事很不规范,靠的是乱七八糟的关系,他(房地产商)信任谁?就信任钱,而且还得是快钱。”

    后来的记录说,这两个人谈得相当投缘。刘积仁觉得孙荫环不同于他所认为的那些房地产商,表现得有远见,而且朴素真诚。《计算机世界》的记者高丽华出版的书《超越中国制造:软件领军城市大连的崛起》中说,不善言辞的孙荫环当时说了两句话,很是打动刘积仁,第一句是:“我有一块地,谈软件我也不懂,咱们一起干,我听你的,你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第二句话是:“该我做的事情,我绝不让你有半点操心,半点不放心”。

    二人第二次见面时,孙荫环请来了当时的大连市主管科技的副市长夏德仁。

    当时的大连市市长还是薄熙来,中国最有个人魅力也最知名的政治家之一。1997年的时候,薄熙来和他的同事们正在为大连寻找一条新的经济发展之路而困惑。位于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大连,周围城市包括大连本身都以重工业起家。但是这些重工业带来的是浓重的污染,这和薄熙来想要的大连显然不同。薄熙来想要创造的是一个花园般的城市。与此同时,1997年时,老的国有企业改造,带来的员工下岗和由之而生的失业问题已经开始让薄熙来和他的同事们头疼不已。而其它城市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扶持那些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又可以在短期内快速造成城市的繁荣表象。大连要走这条老路吗?

    在会见泰国正大集团的来客时,薄熙来向这家泰国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谈及了自己的困惑。客人的建议是,薄市长可以考虑下在大连发展软件产业,它不会带来污染,可以造就大量的白领员工,而且,附加值极高,这些都是寻常的制造业所不能带来的。

    薄熙来当即拿出10万元的预算,让大连市计划委员会和大连理工大学论证这一项目。报告出来之后,刚刚从新加坡访问回来的薄熙来当机立断,提出大连要“建设大连软件园,发展信息产业”——新加坡正是花园城市和把握城市产业升级的典范。

    然后,1998年1月10日,夏德仁从东北财经大学校长的职务上调任大连市主管科技副市长——见到刘积仁时,这位副市长刚刚上任三个月。1998年5月,大连成立信息产业局,当时全国各地区没有任何以此称呼的政府部门,国家信息产业部也刚刚成立不久。薄熙来对信息产业局的官员说:“硬的你们别管,就管软的,一个是信息化,一个是软件产业”。

    当刘积仁来到大连时,这座城市已经做好了准备。而夏德仁正是推动这一项目的最佳人选。他和刘积仁一样,出身于高校,刘积仁是东北大学的副校长,他之前的职务是东北财经大学校长,刘积仁33岁就成为教授,43岁的夏德仁离任之前,则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学科评议人,相当于学部委员。而且,和孙荫环四处为他的园区找项目一样,夏德仁正拿着软家园的项目到处找入驻公司和开发企业。当孙荫环请夏德仁来参加他和刘积仁的签约仪式时,夏德仁突然想到,他的软件园和这个“由家村产业基地”,太为相似。

    当天本要签订一个意向协议,结果三人见面,相谈甚欢,孙荫环和刘积仁索性直接签订合同。但是,孙荫环和刘积仁希望将“由家村产业基地”的名字改为“大连软件园”,而政府部门则认为,大连作为一个城市的名字不适合作为一个由民营公司开发的园区的名字。

    这时,夏德仁站了出来。这位年轻的市长说:“关键要看谁能发展起来,这才是硬道理。既然亿达和东软有这个积极性,我们也相信他们能做好,就要尽权力给予支持,就叫它‘大连软件园’”。夏德仁还让交通局把通往由家村的指示路牌全部更名为“大连软件园”。在薄熙来市长批准软件园的建设方案之后,日后的大连软件园就诞生了。

    随后,这片园区吸引来了包括GE、IBM、埃森哲、惠普在内的国际客户。东软还在大连软件园内创立了一所软件教育学院。

    大连软件园和软件行业成为大连的新的骄傲,而大连也成为了中国的软件外包之都。“大连之于日本,就像班加罗尔之于美国”,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盛赞大连说。中国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对大连和大连软件产业赞不绝口。

    在2007年,大连更是吸引来了英特尔25亿美元的投资,这家微处理器和芯片巨头要在大连兴建其在亚洲的第一座芯片制造厂;2007年达沃斯经济论坛夏季论坛将会场选在了大连。大连的美丽和它的软件产业让每一个来访的客人都为之赞叹,因为没有人会想到在世界工厂的东北角,竟然还有一个类似于硅谷的城市。这一年,大连软件岸与信息服务产业规模达到了215亿元,并且仍在以每年50%的速度在增长。&lt;bdo&gt;htt<a href="p://&lt;/bdo&gt;" target="_blank">p://&lt;/bdo&gt;</a>


如果您喜欢,请把《共和国记忆60年·成长地标》,方便以后阅读共和国记忆60年·成长地标四七、大连软件园:软件中国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共和国记忆60年·成长地标四七、大连软件园:软件中国造并对共和国记忆60年·成长地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