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强盛,必要打倒列强,铲除军阀,对外武力御敌,对内武力统一,舍此无他途。
卢德铭(1905~1927年),又名继雄,字邦鼎,号又新,四川自贡人,中共党员。红军早期的高级将领。
经孙中山推荐考入黄埔军校
卢德铭1921年考入成都公学。学习期间受五四运动的影响,阅读了《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面对帝国主义加紧瓜分中国,军阀连年混战,人民苦不堪言的现实,卢德铭决心学习军事,以武力打倒列强和军阀。1924年秋,卢德铭经孙中山推荐,被黄埔军校破格录取,进入第2期学习。进入黄埔,卢德铭如鱼得水,他刻苦学习,勤勉操练,严格要求,成绩优异,曾被孙中山先生誉为学生的楷模。更庆幸的是,他在这里遇到了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党的教育影响下,他的革命觉悟提高很快,勇敢地参加了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并于入校当年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跟随叶挺北伐建卓越战功
1925年2月,卢德铭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战役。他机智勇敢,多次化装潜入敌营侦察敌情,为夺取战役胜利做出了贡献。毕业后留校,在政治部组织科当科员。1925年11月调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任第四连连长。
1926年5月,独立团担任北伐军先锋,从肇庆出发,挺进湖南。6月初,卢德铭率部坚守安仁县城以北的渌田镇,不仅打垮了进攻之敌,还主动发起反击,全歼残敌,为主力部队夺取攸县创造了有利条件,受到叶挺的称赞。在平江、汀泗桥、贺胜桥等战斗中,卢德铭指挥果断,身先士卒,英勇奋战,屡建战功,晋升为第一营营长。攻克武昌后,独立团改编为第七十三团,卢德铭任参谋长。
担任警卫团长响应南昌起义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在武昌成立警卫团,卢德铭受中国共产党的委派担任团长。他深感责任重大,决心一切听从党的指挥。此时,“马日事变”后的湖南一片血雨腥风,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遭到屠杀。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上级党组织把在湖南工作的一批领导骨干陆续转移到武汉。卢德铭利用职务之便,将宛希先、何挺颖、何长工等人安排在警卫团担任各级干部,既保存了革命力量,又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对这支部队的领导。
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起了鲜明的武装斗争的旗帜。8月2日深夜,卢德铭决定:坚决响应南昌起义,立即带一、二、三营去南昌参加起义。8月4日,卢德铭率警卫团两千多人,乘船离武汉沿江东下,前往南昌,但侦察员报告说,南昌起义部队已撤出南昌南下,卢德铭考虑到与南昌部队相隔太远,追赶不及,决定改变计划,折向西进到湘鄂赣三省交界“三不管”的地方——修水、铜鼓一带活动,同时与江西、湖南党组织联系,确定今后发展方向。8月下旬,警卫团和平江、浏阳农民军等单位的负责人在修水山口镇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把这几支武装力量组合为一个师。为了养精蓄锐,麻痹敌人,并便于从江西军阀朱培德处获得一些枪支弹药,把部队番号改称为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卢德铭任师长。
参加秋收起义受命担任总指挥
1927年9月,在“八七”会议上新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的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在江西安源张家湾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具体部署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会议制定了秋收起义计划,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并决定将参加秋收起义的警卫团和各地的工农武装统一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由卢德铭任总指挥,余洒度任师长,下辖四个团,总计五千余人,准备兵分三路取浏阳会攻长沙。
起义受挫后,9月19日,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当天晚上,毛泽东在里仁学校教室内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讨论部队的进军方向问题。在这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上,围绕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和道路的重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会上,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和起义已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提出了放弃攻打长沙和占领中心城市,到湘赣边界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山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保存和积蓄革命力量,走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政权道路的主张。
但师长余洒度、三团长苏先骏等人则不同意毛泽东的主张。他们不承认会攻长沙的计划已经失败,反对向农村退却,不顾实际情况顽固坚持执行原计划不变。在这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争论不下的关键时刻,卢德铭再次坚决地站在了毛泽东一边,拥护毛泽东“向罗霄山脉进军,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正确主张,反对余洒度提出的“取浏阳直攻长沙”的错误路线。他恳切地说:“现在敌人集中兵力来打我们,我们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如果还去攻打长沙,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这一意见,对于会议统一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会议经过激烈争论,最后通过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决定部队沿罗霄山脉向南转移。
掩护部队突围不幸壮烈牺牲
9月20日,起义部队在毛泽东、卢德铭率领下,从文家市向井冈山进发,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转变。是夜部队宿营萍乡县桐木镇,第二天到达小枧,22日进入萍乡芦溪镇。23日清晨,部队从芦溪更田村出发沿芦溪河行进,毛泽东和卢德铭率领指挥部走在前面。但爬上离芦溪镇15里的山口岩时,突然遭到江西军阀朱培德的特务营和江西第四保安团的伏击。
起义部队毫无准备,仓促应战,损失很大。混乱中,许多参军不久的农民战士四处逃散,部队有被打垮的危险。在此危急关头,总指挥卢德铭挺身而出,将生死置之度外,亲自率领一个连折向队伍的后面,占领路旁高地阻击敌人,掩护毛泽东和部队转移。在这场恶战中,敌人一部占领了附近的一个山头,居高临下,雨点般的子弹疯狂地向卢德铭所在的阵地扫射。卢德铭全然不顾,继续指挥战斗,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毛泽东虽然同卢德铭只相识了不到一个月,但相互间已十分信任,两人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当毛泽东听到噩耗后,痛惜不已,他悲愤地大呼:“还我卢德铭!还我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