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实在有普及之功——多数内地70后知道张爱玲、白先勇,是通过三毛的书,1948年的电影《珍妮的画像》,也是因为被三毛在、中屡屡提及而为人所知,豆瓣网上,《珍妮的画像》的标签之一,就是“三毛”。
落魄画家遇到来历不明的女子,在一年之内目睹她由小女孩长成熟女,情爱被启迪的同时,灵感也渐渐苏醒,怎奈人鬼殊途最终酿成生别离,他最后在海边亲历了她当年遭遇的劫难。这部阴郁、迷离恍惚的电影,由米高梅公司在1948年拍摄,导演威廉·迪亚特尔是德国人,早年参演过表现主义电影,这可以解释整部电影的气氛情趣为何与好莱坞电影迥异。
第十四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1949年),把最佳男演员奖给了这部电影的男主演约瑟夫·科顿,1949年的奥斯卡,则把最佳特效奖给了它,后面这一奖项,多半是因为影片最后那段海边风暴场景,三毛在中看到海边黑色的礁石和扑天的浊浪,就会想起《珍妮的画像》,也是因为这一幕。
《珍妮的画像》改编自罗伯特·纳森的同名小说,他出身显赫,为了结婚,为了创作,从哈佛辍学,后来成为小说家、诗人和作曲家,是好莱坞黄金时代最后一段繁荣时期的焦点人物,然而,这位焦点人物,身上却满是阴郁的气息,他曾说:“我竭尽所能地成为世界的安慰者,不是通过我所知道的,而是通过我不知道的、无法知道的一切,试着提出这个世界的奇异和神秘之处。”
他由此成了某种阴郁文化的代表人物,《寂静岭》系列游戏中,那个湖南岸的十三条街道之一,之所以叫纳森道,就是因为他,另外一位著名作家彼特·毕格也视他为导师,他的许多小说,都有向罗伯特·纳森致敬之意,直到晚年,他的小说里,还有《珍妮的画像》的痕迹,主角也叫珍妮。
三毛是在这部电影问世不久的时候看过它,十年之后,电影重映的消息唤醒了她的记忆,青春期的阴郁情绪,和这部电影里四十年代的阴郁有了共振,她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在那首著名的主题歌里,她陷入疯狂:“我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风呼呼地吹,海哗哗地流,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气氛,战争、经济危机伤害下造成的时代气氛,六十年代的青春,惨绿少年的青春,我们都没经历过,但《珍妮的画像》却像黑匣子,把这一切都保存了下来。黑匣子打开,我们没经历过的一切,全都呼啸而至。电影或者歌曲,有时有写实之责,得认真保留时代的种种细节,有时却也担负更大的职责:将时代气氛,完整保留在某个无形的黑匣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