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岭之战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度阴山 本章:野狐岭之战

    1211年阴历二月,成吉思汗在克鲁伦河上游誓师,宣告南下伐金,报父祖世代之仇。大蒙古国所有士兵除三千骑兵留守老家外,全部出征。成吉思汗本人率领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和幼子托雷组成中军和右军,木华黎领左军;早已出发多日抵达阴山地区的侦察兵团哲别、耶律阿海为前锋;汪古部首领为向导。十万骑兵浩浩荡荡奔向金国边境。

    成吉思汗兵团行进方式是奇特的。它不是以传统长纵队的方式,而是在一辽阔的区域上,分几批依次展开前进。传统长纵队行军方式有个致命弱点,以东晋时期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为例,前秦百万大军征讨东晋,先头部队已在安徽和东晋军队交火,可后备部队刚出首都陕西长安。成吉思汗兵团的进军方式其效如神,首先,能给牲畜提供充足的牧场和水源;其次,可以给士兵增加打猎的机会;最后,可以给侦察的敌人以震撼,当敌人看到如此庞大的行军阵容时往往会不寒而栗。

    行军过程中,成吉思汗的中军居中前行,右军掩护西侧,左军掩护东侧。一支小部队担任军队前卫,而另一支军队则行走在后方,护卫军队的后备牲畜。大分队中,万户长居于其千户部队的中央前进,在他的周围环绕着九个千户长和其部队,这种行进中固定的模式可以让熟悉该模式的人迅速地找到指挥部。

    蒙古兵团所以能快速机动,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辎重,伴随士兵左右的只有马匹,每个士兵可分配两三匹马,前进途中,他们挤动物奶解渴,并且宰杀它们作为食物,或者通过打猎和抢劫自给。一个平常的蒙古骑兵可以连续行军十天而不必停顿下来生火做饭,渴饮马血,每人随身携带10斤干奶团,每天的食物就是一斤干奶团。有人认为,蒙古士兵从不生火做饭,这是扯淡。他们只是在黄昏时刻、天地一色时生火做饭,这样可以用周围的环境掩藏他们的炊烟,当然,这种情况很少。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以干奶团和干肉为食物。当他们休息时,会三五成群,隐蔽在低洼处,第二天早早就起床,先不动,认真地观察周围情况,然后才整理兵器,拍醒战马,情报人员此时已经回来,报告前方的情况,依据情况,指挥官作出决策。

    这就是成吉思汗兵团的特征,这一特征使他们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成为地球霸主,也为人类军队史注入新的传奇。

    成吉思汗兵团就是用这种方式无声无息地穿过了800公里的戈壁,来到了金国边境。所谓金国边境,实际上是一条绵绵千里的长城。

    金国北部长城东起布西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旗),西南过庆州(今内蒙古林西县)北境,经化德(今内蒙古化德县)直到河套以北,长达1500公里。金国在长城的关键地段修建了防御堡垒,派精兵守卫。但1500公里的边防线太漫长了,金国的兵力有限,所以求助于长城之外的部落。塔塔儿人、汪古人,包括成吉思汗的娘家弘吉剌部都为金国守卫过长城。汪古人守卫的地段是金国长城的西北,当成吉思汗跨过阴山和汪古部汇合时,金国根本不知道汪古部已经和成吉思汗联合了。

    由此可见金国政府的颟顸。当成吉思汗在阴山制订作战计划时,金国才知道了汪古部的站位。皇帝完颜永济惊慌失措,在龙椅上浑身发抖地看向群臣。

    绝大多数臣子对成吉思汗的突然兵临边境大为诧异,他们实在想不到成吉思汗真的来挑战他们了。从前,他们可以和皇帝一样冷笑,质疑成吉思汗的力量,可现在,他们没有这份勇气了。完颜永济要臣子们拿出建议,有臣子说:“长城西北一直是汪古人替我们守卫,现在汪古人叛变,门口洞开,我们毫无准备,只能先求和。”

    有臣子附和说:“成吉思汗大概就是要点东西,给他点东西,很容易就打发他了。”

    完颜永济马上派人去向成吉思汗求和,得到的却是成吉思汗冷酷的答复:“此次为复仇而来,你们不要胡思乱想,还是擦拭你们的武器,到战场上来交流吧!”

    完颜永济问使者:“成吉思汗军容如何?”

    使者摸着脑袋想了半天,才回答:“都是骑兵,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像是乡巴佬饭后聊天,没啥大出息。”

    完颜永济刚要放下心来,宰相独吉思忠叫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并非等闲之辈,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副宰相完颜承裕也说:“成吉思汗狡诈多端,这是‘以能示之不能’,我们必须早作准备。”

    完颜永济马上焦虑起来,独吉思忠急忙为他分忧:“蒙古兵团都是骑兵,不善攻城。我们只要修筑要塞,顽强坚守,他们就会知难而退。”

    按独吉思忠的思路,可在两个地方加强防御力量。一个是西京(今山西大同),另一个则是抚州(今河北省张北县)。完颜永济完全同意独吉思忠的建议,独吉思忠抵达抚州后,把防御线向北推进到30公里外的乌沙堡(今河北省张北县公会乡)。为了把蒙古人完全阻挡在防线之外,独吉思忠又在乌沙堡西南方修建支援基地乌月营,乌月营储备大量粮草,完全可以支撑到世界末日。

    独吉思忠经略抚州防线时,完颜承裕也在西京加固城池,一方面迎接蒙古人的进攻,另一方面可在合适的时机出兵同独吉思忠一道夹击蒙古人。

    对于金国经略抚州防线,成吉思汗从情报人员那里早已得悉。所以1211年三月初,他下令左军统帅木华黎对乌沙堡发动进攻。乌沙堡被金国经营十年,城墙坚固,尤其是面对不善攻城的蒙古兵团时,它就成了不可摧毁的城池。木华黎猛攻三个月,独吉思忠顽强死守,乌月营的支援源源不断,木华黎寸功未取,独吉思忠气定神闲。

    木华黎垂头丧气地对成吉思汗说:“金国很难搞啊!”

    成吉思汗说:“中原人有句话叫釜底抽薪,独吉思忠能坚守乌沙堡这么久,全因为乌月营源源不断的供给,只要我们抄了乌月营,独吉思忠就没戏唱了。”

    成吉思汗的分析很对,早在攻打乌沙堡之前,他就派出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去围攻金国的西京,金国西京不可能分兵出来支援乌沙堡,此时的抚州防线,只有乌月营是独吉思忠的强大靠山,失去了乌月营,独吉思忠就等于失去了利喙的老鹰。

    这并不是个妙计,否则成吉思汗不会在围攻乌沙堡三个月后才想到这样的计策。乌月营在乌沙堡西南方20公里处,通过一条暗道向乌沙堡运送粮草、军械和兵源。的确,作为支援基地的特质,乌月营没有坚固的防御,可它异常隐蔽,甚至连独吉思忠的下级军官都不知道它的确切位置。等于说,袭击乌月营并不难,难度在于找到它。

    成吉思汗原本不想在寻找乌月营上浪费时间,然而乌沙堡久难攻克,他不得不浪费时间来寻找乌月营。耶律阿海出谋说:“那么大个军事基地,不可能完全隐蔽。我们可派小股骑兵四出搜集情报,只要捉住当地百姓,他们纵然不知道乌月营在什么位置,也会提供一些情报的。”

    很快就有情报传来,乌沙堡西南方大约20公里处时常能见烟尘滚滚,当地百姓最近几个月内经常可看到金国军队赶着大车向东北方向前进。成吉思汗当即断定,乌月营就在那里。负责突袭乌月营的任务交给了哲别和耶律阿海,两人带领三千骑兵,趁夜色黑暗,衔枚疾进,在拂晓时分突然兵临乌月营。乌月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轻易攻占,消息传到独吉思忠那里时,他正在向乌月营写一道运送粮草和箭矢的命令。听到消息后,独吉思忠大惊失色,笔掉到桌子上,瘫软在椅子里。

    “太快了,太不可思议了!”他语无伦次地念叨。

    军官们都站在他面前,面色凝重,人人都明白丢失乌月营意味着什么。十分钟后,独吉思忠终于缓过神,气息奄奄地问众将:“计将安出?”

    众将只有一计:“南逃!”

    独吉思忠笑起来,笑得温情脉脉,这个时候他还能有这样的笑容,可谓有大将之风。他笑完,就把嗓门最大的两个人推了出去斩首,然后他对众将说:“必须要把这场戏在乌沙堡唱完!”

    独吉思忠要把戏在乌沙堡唱完,简直是异想天开。乌沙堡的确坚固异常,可成吉思汗兵团已改变了进攻战术,这一战术是蒙古兵团最残忍也最有效的攻城战术之一。他们把在乌月营捉到的俘虏驱赶到战场,走在最前排。这就是人肉盾牌,乌沙堡的守军面对的是他们的战友,甚至是亲人,如果他们大义凛然向他们射击,那就是在屠杀同胞;如果他们顾及同胞之情而不动手,那就是叛国。总之,任何人在蒙古兵团这种进攻方式面前都想不出可行的方案,怎么做都是错。

    独吉思忠现在就面临这样的问题,在扭扭捏捏的抵抗下,乌沙堡多次面临被攻破的危险,又加上粮草、弓箭的断绝,独吉思忠最后决定,这场戏不唱了,放弃乌沙堡,放弃抚州防线后撤。

    独吉思忠南撤在金国中都(今北京)引起轩然大波。有人指出,独吉思忠贪生怕死,还有人说,独吉思忠根本不懂军事,他应该在恒州(今内蒙古正兰旗北)、昌州(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抚州重新组织防线,这三地城墙坚固,三面有山,完全可以阻挡住成吉思汗的骑兵团。

    独吉思忠是有苦说不出,三地固然有防御优势,可兵力稀少,又无后援,一旦被围困就是死路一条。金国的主力都布置在豫陕前线,防御南宋,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抽身来防御北面。至少在独吉思忠看来,成吉思汗十万骑兵是帝国北部边防的几万人无法抵挡的。所以,独吉思忠不但带领乌沙堡军队后撤,还把恒、昌、抚三地的主力守卫部队带着后撤。成吉思汗心花怒放,连下三州,而且还招降了定州(今河北定州)守将郭宝玉。此人是名门之后,祖宗是唐朝大名鼎鼎的抵抗外族英雄郭子仪。郭宝玉为金国在河北地区效力十余年,对河北了如指掌,他的投降使成吉思汗如虎添翼,蒙古兵团在郭宝玉的指引下趁势南下,攻克白登(今山西省阳高县),打通了通往金国西京的道路。

    金国三州尤其是恒州的丧失,使其永远失去了和蒙古兵团分庭抗礼的资本,因为恒州是金国的牧马场,当时恒州至少有十万匹战马被成吉思汗笑纳。成吉思汗就用这些战马快马加鞭,加速度地向南挺进到长城要隘野狐岭(今河北省万全县西北)。

    野狐岭山势高峻,风力猛烈,大雁飞到此地,遇到强风都要坠落,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金国在此处的守将是名将定薛,人数大概在一万人左右。不过凭借地势,这一万人可当十万人使用。三州丧失后,金国皇帝完颜永济撤销了独吉思忠的北方防御司令职务,改由看上去很有智慧的完颜承裕接替。完颜承裕到野狐岭召开军事会议,有人提议,蒙古人正在纵兵大掠,可以派一支轻骑兵趁其不备猛攻成吉思汗大营。完颜承裕魂不附体地摇头说:“你们不知蒙古骑兵的厉害,怎么可以有这样不现实的想法?”

    他的想法很现实,把兵力遍布野狐岭长城各个地方,他则坐镇中央,凭借山势和长城之险要,阻挡蒙古人。山势和长城固然能加强军队的防御能力,但同时也分散了兵力。他不知道成吉思汗最善于集中兵力实行中央突破战术,所以他的这一布局等于是给成吉思汗送上了一道晚餐。

    完颜承裕做完这样的布局后就望向远方,有人告诉他,三州和周边的地主豪族都派人来要求和他合作,共同对付蒙古人。完颜承裕摇头说:“他们有个屁用,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留好退路。”

    这种论调让野狐岭的守将定薛大将军大为沉沦。他知道,失败已注定,只是不知道失败何时会来。失败的到来迫不及待,成吉思汗大军一抵达野狐岭就发动了进攻。蒙古骑兵全部下马,木华黎亲自率领敢死队冲锋在前。成吉思汗采取的是集中突破战术,所有力量都用到了完颜承裕的中军大营。完颜承裕面对成吉思汗的猛攻,意识到了自己的布阵失策,然而要挽回已来不及,因为兵力过于分散,联络调度已大成问题。

    在城破的最后时刻,完颜承裕流着眼泪放弃抵抗,带领残余灰溜溜地退出野狐岭战场。当他继续南逃前,站在狼烟四起的战场边缘,对身边的人沙哑着嗓子说:“天亡我也。既生了我,又生成吉思汗干甚啊!”

    完颜承裕的托大改变不了任何事。成吉思汗一占领野狐岭,一刻未停,如雪崩一样南下进击。

    野狐岭之战其实没有震天动地的战斗,完颜承裕本无必战之心,在成吉思汗的中央突破战术面前毫无抵抗之力。这场战役之所以名留史册,是因为野狐岭的长城为南北分界点,也是金国和草原力量的分水岭。如今,它被成吉思汗控制在手,金国的大门已经敞开一条缝隙,成吉思汗已进了金国的大院。

    金国此时才深刻认识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继续为金国加深这一印象,猛追野狐岭溃退之敌。

    完颜承裕从野狐岭带走了至少3000人,但路上逃亡了一大半,走到野狐岭百里外的浍河川时,手底下只剩了1000余人,完颜承裕失魂落魄,就在他黯然神伤时,成吉思汗兵团驾到,双方未等厮杀,完颜承裕已丢下他的士兵逃之夭夭。当他逃到浍河堡(在今河北省怀安县)各寨后,兵力突然又得到了恢复。因为在这里驻扎了一支一万余人的精锐兵团,兵团成员由女真人、契丹人和汉人构成,在北方以能打硬仗驰名。

    这支兵团的确非同小可,成吉思汗兵团在猛攻数轮后,仍动不得其分毫。但完颜承裕面对如野兽般的蒙古人,不由得慌张起来,他摊开地图,寻找继续后撤的最佳位置。这种行为直接导致军队士气低落,木华黎故技重施,亲率敢死队千人,猛攻浍河堡的中军大营。成吉思汗也亲自上阵,带领三千怯薛军在各个堡垒前制造烟雾,主力军随同木华黎的敢死队奋勇向前,浍河堡杀声震天,十几公里外都能听见。

    终于,木华黎的敢死队在敌人防御最脆弱处撕开一个小口子,敢死队在前,主力纵队在后,猛冲进对方阵营,然后如鲨鱼进了沙丁鱼群,左冲右突,金国这支精锐被冲得七零八落,完颜承裕大叫一声,带着卫队几百人向东南方的宣化溃逃。

    浍河堡战役是野狐岭战役的延续,它本身的意义证明了金国在北方的机动部队已不堪一击,从此后,成吉思汗的骑兵进金国北境如入无人之境。


如果您喜欢,请把《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方便以后阅读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野狐岭之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野狐岭之战并对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