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篇 “施术护肾”救治“黄金水道”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何建明程贤章 本章:第08篇 “施术护肾”救治“黄金水道”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昔日这首经典老歌,曾让烟波浩淼、波光粼粼的微山湖声震华夏,名扬四海。它东临煤城枣庄,西濒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沛县,南扼苏北名城徐州,北连孔孟之乡曲阜、邹城,既是苏、鲁、豫、皖四省的交汇地,又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黄金水道”,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刘少奇、罗荣桓、陈毅等,当年曾从此道安全往返于延安与华东。然而,遗憾的是连年的围垦和淤积,使浩瀚的北五湖永远地消失了,只留下南四湖寂寞地独对黄河,昔日“一龙戏九珠,九珠洒南北”的美丽景色已不复存在。幸运的是,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曾因边界矛盾、南北水患等引起多年纷争的微山湖,被称作“东线之肾”,成了天然的调水水库。梁济运河与微山湖的航运业也将成为新的亮点,在化解用水紧张矛盾的同时,素有“日出斗金”之说的微山湖,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如果说1957年南四湖湖西大堤的修筑是微山湖水利治理的开始,1998年河道及堤防加固工程开辟了苏鲁两省共同治水的先河,那么2002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山东段的开工就可以说是微山湖的一次重生。

    一、微山湖长吟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而位于山东省南部的微山县和微山湖,虽然是因《铁道游击队》而闻名天下,但其实自古以来这里就有众多美丽的神话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微山原本是一座又高又长的大山,山腰上住着以开荒种田为生的祖孙二人,一个深秋的傍晚,小孙子在即将成熟的大豆地里,看见一个放羊的白胡子老头,便很生气地向前质问:“您怎么能在俺豆地里放羊呢?”老头笑道:“因为这里很快将变成一片汪洋,反正你的豆子也收不成了,还不如喂了我的羊。”孙子赶忙跑去告诉爷爷,爷爷非但不气,还说这是神仙点化,便携孙子邀乡邻迅速逃离。不久,周围真的变成了一片汪洋,微山最高峰也变成了一个小岛,静静地泊在汪洋中,后来这片水被人叫做微山湖,这小岛便被人们称作微山岛。

    据史料记载,微山则是由宋国的始祖,殷商时期的殷微子而得名,微子,名启【又作开】,乃殷商帝乙之子,纣的庶兄。曾因纣王的淫乱及昏庸无道,而屡次劝谏不果,愤而出走,隐居于宋国留邑,死后葬于宋国【留县治,今微山岛西湖的东山上,即今微山岛上】,后人为了纪念他,便把埋葬他的地方称作微子山。

    明代万历年间,经日月轮回,沧海桑田的变迁,原本清纯明净的黄河水带着蒙娜丽莎般的祥和,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蜿蜒东流,恰如一位含羞带怨的少女,穿雪域、跨高原、涉盆地、越川谷,欲以水做的柔情,拷问岩石的坚硬,以从容优美的姿态完成这次长途旅行。然而,不能。命运偏偏安排它以“恶”的名义去造就“齐鲁明珠”——微山湖。她亦只能听天由命,愤怒地撕下了羞怯的面纱,霎时化作万钧雷霆,在一片浑浊与迷茫中开始咆哮、奔腾,不顾华北儿女的声声责骂,执意诞下了九个子女,它们分别是:安山湖【即东平湖】、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马场湖【合称北五湖】;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合称南四湖】,其中南四湖周长306公里,总面积为1266平方公里,南北全长120公里,宽4.5公里至24.5公里。最大库容量47.31亿立方米,可控蓄水量为17.3亿立方米。由于南四湖姊妹相连,微山湖为长,因而此四湖多以“微山湖”名之。凤凰山、桃花山均依湖而立,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森林山泉融为一体。独特的地理风貌,使微山湖形成了“景以水润、境以山幽”的特色之美,而埋葬着宋国始祖殷微子的微子山却被困在了湖中,人们就把它叫做“微山岛”。直到1953年国家为解决湖区纠纷,依湖成立了微山县。

    微山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地灵人杰、物华天宝,文化底蕴相当丰厚,南阳古镇风韵犹存,我国诸多汉文化历史遗迹在这里得以完好保留。最早的要算传说中在此生活过的伏羲与女娲兄妹,他们为了繁衍人类,结婚生子,并教人们学会以渔猎为生,后人为纪念他们,在此修了伏羲庙。而微山岛上的殷周微子墓、汉初张良墓、春秋目夷墓和马坡梁祝墓、鲁桥仲子庙等,大量的古墓庙宇、古碑刻石、汉画像石等人文古迹,都具有较高的考古与观赏价值。

    微山湖作为江北第一大淡水湖,则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有无数先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流血牺牲。在微山湖南边的徐州市历史上古称彭城,有着6000年灿烂文化,夏禹治水时,徐州即为九州之一;微山湖北边的曲阜是殷商故都,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诞生于曲阜寿丘,在4000年前,这里还是炎帝神农氏营都聚居的“大庭氏之墟”。而微山湖的所在地济宁则在7000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及神农、少昊、皋陶、舜及商的始祖契等,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据历史记载,明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夏朝中兴之主少康,清代著名廉吏仲永檀出生在鲁桥;汉末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王叔和,东汉名将、荆州牧刘表,魏晋玄学奠基人王弼,东晋思想家张湛,东汉末年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仲长统等均出生在两城。这些历史名人,乃是永远镶嵌在中华文明史上一颗颗耀眼的明珠,光耀着齐鲁。

    微山湖还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的“微湖大队”、“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等革命武装,曾把此地作为浴血杀敌的好战场;曾以微山湖的千顷芦苇荡作为天然屏障,出神入化地演绎了“芦荡飞舟、巧设鱼钩阵”等战略战术;曾通过微山湖这一“水上交通要道”活跃于津浦铁路线上,炸桥梁、扒火车,创造了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由刘知侠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改编的电影,更使微山湖家喻户晓。为了纪念这些抗日英雄,微山岛上于1995年挺起了一座铁道游击队纪念碑。这纪念碑造型独特,活灵活现,碑体由帆船和人物组成,其中有三尊铜铸的铁道游击队队员,他们有的持枪而立,有的怀抱琵琶,气宇轩昂地站在船头,犹如当年铁道游击队员们凯旋。如今,这片红色的热土,已被命名为济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称号,微山湖也被列入了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今天的人们尤其不能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据《路史》记载,微山县境内曾有座历史名城——古留城。此城在春秋时即为宋国的重要城邑,是鲁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唐代以前一直商贾云集、空前繁茂。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把留城分封给了著名谋士张良。传说当时城里有个杀猪的屠户,每天习惯在门口那尊石狮子的身上磨刀,每逢年节也在石狮子前烧香礼拜。有一日,当屠户再次挥刀欲磨时,却看到石狮子泪流满面,屠户有点胆怯地自言自语:“难道是哪位神仙在此显灵?请问神仙老爷你为何哭得这样伤心?我平日供你香火,不曾亏待于你,莫非是在你身上磨刀伤到了你吗?”哭诉良久,那石狮子终于开口说话,只听它长叹一声道:“唉!我哭不是为己,是哭留城气数已尽,将在今夜子时被大水淹没,看你平日为人和善,思来想去,我得冒险告诉你留城有难,助你赶快逃命。”屠户听后大惊,便急着要去告诉城里成千上万的居民,石狮子却阻挠说:“天机不可泄露,否则会有杀身之祸。”可屠户不忍看着万千乡邻就这么丧生,便挨家挨户去说服乡亲搬离此地避难,但没人信他,都说他这是在说疯话,屠户无奈,只得自顾自含泪领家人逃难。屠户刚到门口时,石狮子忽然变成了一艘大船,急招屠户上去,屠户刚上船,大水便铺天盖地地冲进留城,刹那间,留城内哭叫声一片。石船带着屠户一家向南驶去,经过一夜漂泊,天亮时屠户发现自己躺在一座小岛上,而那只石狮子却因为泄露了天机,被永远压在了岛的下面,那岛便是今天的微山岛。这些传说中的故事扑朔迷离,令人遐想,至今在周边地区还有古留城60年一现的传说。不过,据江苏铜山县的一位老人讲述,在他们的族谱中,就曾经注明先人是从留城迁移而来。

    微山县处处有传说,地地有故事,仅马坡镇一地就曾演绎了很多传奇故事,什么赵匡胤下河东,路经马坡屯兵歇马,而被称为马卧坡;宋代名将呼延丕显下代曾居住此地,而在秦坑附近留下了呼家宅子的遗址;还有说马坡镇丁集村北的地形复杂,田块没有标准的南北方向,是因为穆桂英曾在此摆过迷魂阵……然而,时过境迁,这些亦真亦假的传奇都已随着岁月的流逝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唯有深刻揭露封建婚姻悲剧的梁祝爱情故事,通过民间诸多传说及艺术家们的加工演绎,在我国流传甚广,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优美旋律,越剧的生动情节更是跨越了国界,传播至世界各地。

    为了争打《梁祝》这张旅游文化名牌,有关梁祝故事的发源地一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一说在浙江的宁波、杭州、上虞,一说是河南的驻马店,还有一说是在江苏省的宜兴……可就在各地为此争得不可开交时,2003年10月27日,在山东省微山湖畔的马坡乡出土的一块墓碑引起了轰动,也使山东的微山身不由己地加入到了这场纷争中来。因为这块墓碑出土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的梁祝祠内,碑上刻有“梁山伯祝英台墓记”,为便于考证,现把碑文全文转录如下:

    丁酉贡士前知都昌县事古邾赵廷麟撰

    亚圣五十七代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元额

    《外纪》二氏出处费详。迩来访诸故老传闻:在昔济宁九曲村,祝君者,其家巨富,乡人呼为员外。见世之有子读书者,往往至贵,显耀门闾,独予无子,不贵其贵,而贵里胥之繁科,其如富何?膝下一女,名英台者,聪慧殊常。闻父咨叹不已,卒然变笄易服,冒为子弟,出试家人不认识;出试乡邻不认识。上白于亲:“毕竟读书可振门风,以谢亲忧。”时值暮春,景物鲜明,从者负笈,过吴桥数十里,柳荫暂驻,不约而会邹邑西居梁太公之子,名山伯,动问契合,同诣峄山先生授业。昼则同窗,夜则同寝,三年衣不解,可谓笃信好学者。一日,英台思旷定省,言告归宁。倏经半载,山伯亦如英台之请,往拜其门。英台肃整女仪出见,有类木兰将军者。山伯别来不一载,疾终于家,葬于吴桥迤东。西庄富室马郎亲迎至期。英台苦思:山伯君子,吾尝心许为婚,第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成室家之好。更适他姓,是异初心也。与其忘初而爱生,孰若舍生而取义,悲伤而死。少间,愁烟满室,飞鸟哀鸣,闻者惊骇。马郎旋车空归。乡党士夫,谓其令节,从葬山伯之墓,以遂生前之愿,天理人情之正也。越兹岁久,松揪华表,为之寂然。俾一时之节义,为万世之湮没,仁人君子所不堪。矧惟我朝祖宗以来,端本源以正人心,崇节义以励天下。又得家相以之佐理,斯世斯民何其幸欤?时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奉敕总督粮储新泰崔公讳文奎道经,顾兹废基,其心拳拳,施于不报之地。乃托阴阳训术鲍恭干,昔有功于张秋,升以爵禄,近有功于阙里,书以奏名,授今兹托,岂无用其心哉!载度载谋,四界竖以石,周围缭以垣,阜其冢,妥神有祠,出入有扉,守祠有役。昔之不治者,今皆治之;昔之无有者,今皆有之。始于十年乙亥冬,终于今岁丙子春。恭干将复公命,请廷麟具其事之本末,岁月先后,文诸石。不得已而言曰:土帝降哀,不啬于人,惟人昏淫,丧厥贞耳。独英台得天地之正气,萃扶舆之清淑,真情隐于方寸,群居不移所守,生则明乎道义,殁则吁天而逝。其心皎若日星,其节凛若秋霜,推之可以为忠,可以为孝,可以表俗,有关世教之大不可泯也。噫!垂节义于千载之上,挽节义于千载之下。伊谁力欤?忠臣力也,忠臣谁欤?崔公谓也。不然,太史尝以忠臣烈女同传。并皆记之。

    大明正德十一年丙子秋八月吉日立

    从碑文看,尽管整个梁祝故事并没有裂墓、入坟、化蝶等神话色彩和艺术加工,但它记录的却是民间发生的真实爱情故事,其故事中的有关描述也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环境基本吻合。事实证明这块碑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因为它是在全国九处梁祝墓中唯一一个有文字记载梁祝故事的碑,并且故事内容详细真实、立碑时间最早。再加上至今马坡乡“梁、祝、马”故居村庄和家族后裔还尚在,在孟子故乡邹城的峄山上仍然存有梁祝读书洞、梁祝泉、梁祝读书处等遗址。不管各地争论的结果如何,梁祝墓碑的出土与存在,都将为梁祝的落户问题埋下伏笔,也将使世人对微山湖更加地关注。梁祝到底能够花落谁家,人们也将拭目以待。

    尽管诸多的民间传说及贫乏的史料记载,让微山湖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然而,几千年间的地壳变化、水害频仍,曾令显赫一时的古留城,沉眠在茫茫的微山湖水中,永远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只留给人们无尽的反思与警醒。这不争的事实时时警告着人类,悠悠岁月,水可鉴史,治理水患,兴修水利必将成为一个亘古的话题。国人从大禹治水,到三峡工程,再到南水北调,事实证明,兴修水利,强国富民,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诚然,为了今天的悔悟与觉醒我们曾付出了诸多高昂的代价,痛定思痛,今天的我们必须放下掠夺的手,善待环境、善待生命,常怀仁爱之心,常感责任之重,方能求得天地间万物共生的永恒。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忆过往,曾经,那湖湾幽深、岛屿点缀、芦滩广袤、荷叶田田、白帆点点的微山湖,被古人称作桃源仙境,清代诗人赵执信有诗赞曰“舟前湖泱漭,湖上山横斜”,“疑是桃花源,参差出人家”;乾隆皇帝曾沿运河几下江南,写下了《韩庄观湖》等多首律诗;征战南北的陈毅元帅,途经此处,面对钟灵秀丽的微山湖风光,挥笔写就了“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人画图”的壮丽诗篇。这融名胜古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于一体的微山湖,数十万亩荷花竞相开放的夏日盛景更是蔚为壮观,堪称世界之最,曾赢得游客“黄山归来不看岳,微湖归来不赏荷”的慨叹,湖区的人民更是将荷花奉为“神花”、“救命花”一样去敬奉。80年代末,胡耀邦到微山视察时,也曾倍加赞赏美丽的湖光山色。

    水,至清,至美。从一勺,至千里,利人利物,时行时止。然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湖区人民“靠水吃水”,多以打鱼为生,衣食住行几乎全在船上,因而这些长年漂泊在水上的点点帆船又有了一个温暖的名字,被当地人亲切地叫做“连家船”,每当夜幕降临,各连家船相聚而泊,湖水舒缓的起伏声和着船上的荧荧渔火,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定会让人想起“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诗句来。但这“连家船”上的生活并不太平,也如他们赖以生存的微山湖水一样,时而起伏不定,在日积月累的渔猎生活中,为了利益与面子,船与船之间也会出现争斗,且常有渔霸欺负渔民的事情发生。据说在清朝末年,微山湖渔民为反抗渔霸的欺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带有游猎性质的四大船帮。“帮主”则由民众推选的长者担任,各帮有各帮的帮规,且纪律严明。

    和平年代的微山湖人民也得益于这妩媚灵秀、物产富饶的水资源,曾醉心于春夏水天一色时的泛舟垂钓之乐,曾留连于秋冬万物萧索后赏冰封雪落的惬意……或许青山不老,绿水长存是湖区人民共同的梦想。然而,在这四季美景的转换更迭中,仅80年代以后,微山湖就面临了五次大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比历史上任何一段时期都厉害得多,曾经出现过占山东淡水总面积45%的南四湖所剩水深还不到20厘米,1200多平方公里的湖面内,仅剩0.4亿立方米库存水量,181万亩水域已干涸160万亩的严重旱灾。一度导致航运中断,鱼塘见底,饮水困难,经济衰退,生态急剧恶化。尤其是2001年微山湖遭遇的那次百年大旱,湖水全面干涸,京杭大运河断航,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仅微山县全县受灾人口就高达32万,120个自然村20万人吃水困难,农作物受灾30万亩,渔业干涸面积20万亩,10多万渔民失去以渔业为生的条件;历史上梁山好汉聚义的八百里“水泊梁山”,也曾经一度难觅水的踪迹。许多水利专家因此忧虑,他们呼吁:要坚决搞好水利治理,进一步合理调配、利用水资源,绝不能让“北五湖”消失的悲剧在南四湖重演。

    幸运的是,严重的旱情惊动了一位心系民生的慈善老人,2002年的夏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视察了当地旱情后,毅然作出了决断:“给南四湖以抢救性生态补水,以满足湖区生态链的最低用水需求,保护生物物种的延续和多样性。”于是,微山湖才没有步北五湖的后尘离我们而去,它不仅奇迹般地“复活”了,并以保护南水北调水质而受到各方关注。

    二、问诊施术

    水是生命之源,是维系人类生息的命脉。自古以来,如何给“水”把脉问诊、综合治疗,从而使水害变为水利,乃是上到官员下至百姓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然而,纵观历史,“治水”涉及的问题却非常庞大复杂,因为治水问题不光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资金、技术问题,还是直接关乎国计民生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同时也是关乎人类文明的起源,及人类社会为了调整与大自然的关系所衍生出的文化和制度,是关乎中国传统文化制度性特征及与现代化关系的基本认识。

    在中国,“水利”一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孝行览·慎人》中叙及舜的事迹,到了西汉武帝时期,司马迁为写《史记·河渠书》,曾考察了许多河流和治河、引水工程,总结了当时黄河瓠【hù】子决口和堵口的经验教训,他在书中写道:“甚哉,水之为利害也”,“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由此看来,中国的水利自古以来就在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水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所决定的。

    拥有长江与黄河“两条巨龙”及众多江河湖海的大中国,得益于水也曾被水所伤。相传自尧舜时代,黄河流域经常发生特大洪水,那时的人们就开始采用“堙障”之法,修筑堤坝围堵洪水。而治水功臣大禹更是中华民族广为传颂的英雄,他成功治理水患的故事,及在治水中所体现的独特人格魅力与公仆精神,不但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启示,同时也造就了千古传承的大禹文化,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所谓“茫茫禹迹,划为九州”。自古以来,凡有洪水的地方,就多有大禹传说。相传古时有个叫冯夷的人,整天妄想成仙无心耕种。在听说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转化成仙的说法后,更是舍下一切,不惜跋山涉水到处寻找水仙花。在东奔西跑寻找水仙花的过程中,冯夷看见地面上的沟沟道道里流淌着的全是黄河水,因为那时候的黄河还没有固定的河道,只能到处漫流,搞不好就会泛滥成灾。但受黄河水滋润过的水仙花倒是汁液饱满、鲜艳欲滴,令冯夷大为欣喜。转眼已经过了九十九天,眼看就要成功了,冯夷只要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喝上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以变成神仙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得意忘形地蹚过黄河水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时,河水突然猛涨,将他吞没在河中间不见了踪影。

    带着一肚子委屈死去的冯夷,恨透了让他丧命的黄河,借着生前吸吮九十九天水仙花汁的功力,他斗胆跑到玉帝那里告了黄河一状。他告黄河缺少管教,四处撒野奔流,祸害百姓。玉帝看着这个功力已就将要成仙的人,心里也在为黄河的肆意妄为而头痛,就随口送了个顺水人情。封冯夷为黄河水神去治理黄河。为了报被淹之仇,冯夷高兴地走马上任,后被称作河伯,但他自知道行尚浅,又未练就什么仙术法宝,要治理黄河谈何容易?不禁转喜为忧,愁容满面,后经玉帝点化,天天查看水情,摸清了黄河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深,哪里浅。遗憾的是待到河图画好时,他已年老体弱,再也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只能奢望一天有能人来治理黄河时把图授予他,也算自己没枉费心机。直到望眼欲穿时,看到一个头戴斗笠、肩扛开山斧、手执避水剑的人对他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河伯才把黄河河图授给他后,跃进黄河安享晚年。而大禹得到了黄河水情图后,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后又因治水有功,受舜禅让而继帝位,成了夏朝第一位天子,得以流芳千古。

    这美丽的传说,只能说是大禹治水“心诚则灵”的回应。而在众多的史实面前,我们不得不承认,大禹的确是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因为他不但治理了滔滔洪水,还划定了中国国土为九州。在华夏大地从洪荒走向文明,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壮大的历史关头,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尽管迄今为止,关于大禹治水的事情尚有“堵”、“疏”之争,但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不惜耗费十年工夫,带领群众“疏川导滞”,凿了一座又一座高山,挖了一条又一条河渠。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治水成功后,他没忘记组织人们利用水土去发展农业生产,发放稻种指挥群众种植水稻等不同品种的作物,还在湖泊中养殖鹅鸭、鱼类,并种植蒲草,使水害渐渐变成了水利,继而使中国发展成一个水利大国。

    纵观历朝历代的君主和当权者,亦都把水利看成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在中国的历史上先后涌现出了诸多治水功臣,战国时期的李冰与都江堰;东晋永和元年间,荆州刺史桓温陈遵主持修筑的荆江大堤;秦朝的史禄修的灵渠;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两项伟大工程的京杭大运河;新疆特有的利用地下水通过地下渠道灌溉农田的坎儿井,以及共工治水、朴父治水、鳖灵治水等许多治水的传说,都充分印证着千百年来,全国人民在兴修水利、惩治水害的进程中,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治水史诗,孕育了灿烂绚丽的水利文化。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缓缓奔流的泗水,北从山东济宁,南到江苏徐州,洋洋洒洒汇成了面积1266平方公里的微山湖。那湖光山色、岛屿森林及荷花、芦苇荡等,处处透着野趣与柔情之美。湖内丰富的湖田、湖产、水利、矿产等资源,居全国同类大型湖泊之首,素有“日出斗金”之盛誉。现有鲫鱼、黄GFDA3鱼、乌鳢、红鳍【鱼白】、长春鳊和鲤鱼等78种鱼类;仅浮游动植物就达364种之众,水生经济植物及鸟类品种极为珍奇,被山东省定为鸟类自然保护区,其中的“四鼻孔鲤鱼”、“中华鳖”等名冠中外。曾被清朝的乾隆皇帝定为晋京贡品。

    说起这全国独一无二的四鼻孔鲤鱼,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美丽传说。相传,在早期的时候微山湖的鲤鱼也是只有两个鼻孔。只不过是在东海的龙王到人间来查看后,突发奇想要模仿人间的科举制度,也想通过科考选出一个能帮它治理水域的人才。经他的一声令下,各水域的官员们不敢怠慢,水族们也都纷纷紧抓良机,争先恐后参加本水域的选拔,部分优秀水族会被选中送到东海龙宫,参加由龙王亲自主持的殿试。而微山湖的水族们经过激烈角逐后,只有黑鱼、螃蟹和鲤鱼进入了殿试。结果也只有鲤鱼连过了东海龙王巧设的三道考试关卡,终于在成功地跃过龙门后,被龙王重用。然而,由于它来自小小的微山湖,就有一些水中贵族出身的大臣们嫌弃它出身卑微而看不起它,鲤鱼为此整天生闷气,也无心情好好为龙王效力。为了让它安心,龙王不惜将自己最小的女儿许配给了它,并以给鲤鱼增加智慧为由上奏天庭,请求上苍格外开恩,给鲤鱼开了两个天目,使鲤鱼多了两个鼻孔,摇身一变成了贵族。可有了贵族身份的鲤鱼,在和小龙女过上富贵享乐的生活后,却不适应龙宫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涯,便向龙王辞了官,带着小龙女重新回到微山湖,过起了平静安详、悠闲自在的生活,且子子孙孙无穷尽。多年以后,投胎转世到人间做皇帝的龙王之九子巡游至此处,见妹妹小龙女和鲤鱼妹夫久不出水拜见于他,才一怒之下揭开了微山湖鲤鱼是四个鼻孔的秘密,这个揭秘的皇帝就是清朝的乾隆。

    不管这传说有多大可信度,微山湖的水产资源以优质多样而著称倒是真的。也正是因为湖产资源丰富,多年来微山湖才被沿湖群众视为生命之湖,为维护各自利益,互抢湖产湖田,他们亲近了财富却薄凉了人情。为一己之私,苏鲁两岸双方曾陷入历时多年的矛盾与争斗之中。多年无休止的纷争,造成了双方只盯着眼前的利益,无心无力来兴修水利、发展经济,而导致了贫穷的恶性循环。

    为什么要争呢?划个边界,各是各的有什么好争的呢?然而,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人是定居的,而水却是流动的”生存条件,依湖而居的人民,要想划个清晰的边界谈何容易。

    新中国成立之前,微山湖西基本无堤,只以湖边为界,边界则随着湖水连年的涨落而不断变化,渐渐形成了浮动的省界,特别是在湖水较浅处,常年淤积的泥沙,在冬天水少的情况下,就有大片湖底露出水面形成湖田,人们可以在湖底种上麦子;夏天水多时,这块泥沙复又成湖面,可以用网箱养鱼;湖边湿地还可以种植大片的芦苇、莲藕等,每年都有可观的收入。而这浮动的土地和湿地就成了湖区两岸人民湖边之争的导火线,后来矛盾的焦点也从湖田、湖产扩大到水利、交通、矿产、税费征收、市场管理和社会治安等。

    苏鲁两岸群众为了点点小利,曾经颠覆了微山湖那鸟鸣鱼跃、荷花飘香、落日衔水、山岛镶金的浓浓诗意。为了争水、争田、争矿产,他们不惜动手、动棒,甚至动真刀真枪。据了解,50年代初的几年里,两岸湖区就发生大小冲突400余次,造成了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90年代起,10多年间共发生恶性争斗事件5起,曾造成9人死亡,多人受伤,有些矛盾甚至尖锐到尸体拖至10多年无法火化的地步。多年来的经济纷争,出现了群体械斗,集访闹事等影响极坏的事件,也使微山湖地区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矛盾特区”。

    诸多争斗事件,当数江苏沛县大屯镇丰乐村与济宁微山县付村镇大卜湾村的争斗最为典型。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两村隔湖相望,湖田相连,而两村村民却除了打架从没有别的往来。这两个村是湖区发生纠纷最多、死伤群众最多的村庄。据了解,在90年代中期两村发生的纠纷中,曾造成了6人死亡的悲剧,而双方受害人亲属都以要缉拿凶手为由,坚决不同意火化尸体,并且动不动就要闹着抬尸上访。在两地多次协商未果的情况下,直到2005年初,济宁、徐州两市召开第五次苏鲁接边地区维护稳定会议,专门就多年湖区纠纷死亡人员的尸体处理问题进行了协商,沛县县委书记亲自披挂上阵,安排专人专款,并要求公安及有关部门驻村处理;微山县也为此事不惜拨出50万元专款抚恤死者家属并火化了尸体,最终在双方协议规定的期限内,于2005年5月底前,彻底解决了遗留的尸体火化问题。

    边界之争如此激烈,湖下煤炭资源更是寸步不让,在江苏西北部,沛县北部,紧邻微山湖矗立着一座高塔,那是在上海注册成立的“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而统筹劳保、医保却归江苏管理的大屯煤电公司开采乌金的井塔。大屯煤电公司地下资源十分特殊,矿区沿湖分布有六个井田,其中四个在微山湖边上,两个在江苏境内,湖下西部的煤则在山东境内,由于交通和地质原因,山东又无法开采,只能从江苏地面向湖下开采。而在大屯煤电公司成立之初,从上海抽调了一批知青及干部工人,江苏和山东也支援了一批技术工人和专业人员。后来,由于资源和投资之间的矛盾,想把公司交给江苏,上海和山东却不答应,想交给山东,江苏又死活不肯,多年来双方曾为此问题争执不休。由此可见,要发展沿湖两岸经济必须先解决由水带来的利害冲突。而要彻底解决这种种矛盾,光有水利方面的高超技术还不行,还得抚“心”有术。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浮动的湖田边界是两岸人民发生争斗的根源。最终,微山湖两岸政府以人为本,追根溯源,与陆地上“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一样,他们首先琢磨的是如何筑坝固堤。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7年,苏鲁两省沿湖人民就掀起了兴建湖堤防洪工程的高潮,只不过经历了多年的风雨变迁后,部分淤塞的河道,导致湖西大堤的整体标准偏低。这个问题也一直被各级水利部门列为重中之重,摆上了突出位置,在1998年被列入19项治水重点工程之一。但遗憾的是工程尚未开工,就因边界矛盾问题,处处受阻、困难重重,后经多方协调,徐州市除19.5公里没有实施外,于2001年按时完成了境内部分的河堤修筑,但湖西大堤防洪标准仍然不足二十年一遇,这也足以表明,复杂的边界矛盾给水利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边界混沌,争而不休。依湖而居的群众无不时时期盼着能够和平共处、安居乐业,湖区丰富的水产资源及深藏的矿产能源也迫切需要一道更强大、更安全的生命堤防。在倡导边界地区和谐的大环境下,在国务院、水利部及徐州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修筑一道能维护湖区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大堤,已势在必行。苏鲁两省水利部门本着尊重史实、面向未来的态度,坦诚交换了各自的建议,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并顺利签订了《南四湖湖西大堤加固和西股引河工程会议纪要》。由于工程位于苏鲁两省交界处,地界纠纷等各类矛盾较为突出,推进的难度较大。江苏省水利厅及下级水利部门主要负责人多次到济宁市、微山县水利局走访交流,联系沟通,就有关涉及边界施工和拆迁赔偿等事项进行了友好协商,达成了共识。湖西大堤的加固需拆除重建桥梁3座,接长1座,圩口闸11座,核定总投资4346万元,顺堤河开挖41.84万立方米土方,杨屯河—大沙河段的北丁官屯段623米、小四段—鹿口河段6.23公里及大孙庄路口820米堤防加固,土方28.44万立方米。按照湖西大堤与西股引河剩余工程同步实施、同步竣工、同步发挥效益的原则,分别由江苏和山东组织实施。

    泥土薄墙、截渗加固。针对因边界矛盾而搁置多年的工程建设,多数资料已与原来标准不统一,许多技术人员已分散难聚等诸多实际困难,苏鲁两省政府及湖西大堤建管处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迅速组织现有骨干技术人员及原来重要参与者等,比较了解当时规划设计情况的人员,重新对工程进行了整体摸排复测。经过大量周密细致的排查,辛苦勤劳的工作,终于完成了工程的先期测量工作,并将导线桩和外围红线全部引放并校核完毕,水准点引至工程沿线。通过8台大型排水泵10余天昼夜不停的翻水后,两省水利局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商定,在这次南四湖湖西大堤的加固工程中,首次设计采用水泥土薄墙截渗技术进行加固。此项技术是近年来水利工作者在深层搅拌桩原理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新技术,由于此技术具有工程造价低、适应范围广、施工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工程效果良好等优点,目前已在长江、准河、松花江等流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原来堤顶高程40.30米,上级湖设计防洪水位37.5米,且堤身土质疏松、质量极度不均的基础上,采用薄墙截渗技术,墙厚220~285毫米,截渗墙进入不透水层1.0米,水泥掺入比为12%,经现场注水、室内渗透等反复试验论证,墙体渗透系数达到2×10-7~1.6×10-6厘米/秒,破坏比降大于300,满足设计要求,后经开挖验证,发现墙体完整、搅拌均匀,湖西大堤加固工程效果良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了彻底解决沿湖两岸人民群众的纷争与恶斗,消灭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变水害为水利,为子孙后代的和平相处创造良好条件。山东济宁、江苏徐州两市党政主要领导以这次湖西大堤加固为契机,共谋和谐发展大计。为了发展经济,化解两岸恩怨,维护苏鲁人民的安定团结,他们积极鼓励、引导沿湖人民摆脱对湖田、湖产的过度依赖,拓宽新视野、开辟新途径,走发家致富之路,从而把大部分精力投放到发展双方经济上来。

    如今,微山湖西大堤的成功修筑,使沿湖两岸群众携手共进,共同谱写了苏鲁两省团结治水的新篇章。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全面启动,在苏鲁两岸人民之间架起了“友谊之桥”,两省之间微山湖地区纠纷的平息,也成为了全国解决边界纠纷的成功典范。

    在黄河之水天上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洪流里,我们不得不清醒地面对我国严峻的水问题。中国地大物博,气候、水文、地理等条件复杂多变,造成降水量分布北少南多,直接导致水资源北歉南丰的局面,造成了水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不均,也决定了水利工程在不同地域的多样性,使得防洪工程越做规模越大、越多,维护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再加上我国的江河流向多为从西向东,同向的分水岭在中间形成,而南北方向却缺少沟通,这不仅对农业灌溉等水资源的利用造成不便,也对曾以水路为要道的古代交通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就有了历朝历代开凿连通流域的壮举,而纵贯微山湖全湖南北的京杭运河就是这类古代重点水利工程之一。

    据2008年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年缺水总量为300亿~400亿立方米,在全国669个城市中,就有400个供水不足,110个严重缺水,年缺水量为60亿立方米。至今还有约3亿农村人口未能使用清洁饮用水。虽然中国河流众多,但水资源总量并不丰富,全国水资源总量仅为2.8万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更低,加上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等先天不足的自然条件,有专家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人口达到高峰时,人均水资源量会缩小到仅有1750立方米,水资源紧缺形势将更为严峻。但,幸运的是,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水利技术的不断提高,昔日的“大江东去不复回”,在今天却可以人为地让水掉转头来,任意流向人们需要的地方。

    中华儿女多奇志。敢想敢做,勇于担当,是中华儿女的优秀品格。有着“万水千山只等闲”之气魄的毛泽东主席,在1952年10月第一次视察黄河时,久久凝望着滔滔黄河水,深深感动着黄河的气势磅礴,同时也担忧着黄河的桀骜不驯,继而眼角湿润。留下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是啊,“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绝不能藐视我们这个勇于奋斗的中华民族;有着“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之豪迈情怀的毛泽东,怎肯让他的子民为“水”烦忧;“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毛泽东,带领我们的民族与“水”斗,自然而然的想要让天地洞开、水流移步。就在别了黄河后,他提出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的大胆设想。沿着这一伟大构想,历届国家领导人更是把水利治理看成了重中之重的国家大事,邓小平同志曾多次视察黄河、长江,作过许多重要指示;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大力兴修水利是顺乎民心、合乎民意、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黄河花园口考察标准化堤防建设时,曾指出“要进一步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让黄河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并语重心长地对当地干部说:“国家近年来加大投入力度,下大力气解决黄河堤防问题,要抓住有利时机,扎扎实实做出成效。”

    都说“人心齐、泰山移”,在苏鲁两省官民同心、携手共进的基础上,我国的水利事业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已经具备了“南水北调”的实力和能力。本着“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以改革促发展、统筹发展、资源节约和保护、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六项基本原则;按照给洪水以出路,河道、湖泊、枢纽、蓄滞洪区并重等科学安排,重点加强蓄滞洪区建设等防洪减灾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等思路,极度关注“治水”的技术问题和现实问题,对江河治理作出了许多重大决策,加大了水利人才的培养力度,使治水方略不断完善。

    继毛泽东提出“向南方借水”的伟大构想后,“南水北调”一词于1958年首次见于中央正式文献——《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文中明确指出“除了各地区进行的规划工作外,全国范围的较长远的水利规划,首先是以南水【主要指长江水系】北调为主要目的”。基于此,在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将南水北调正式列入“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并确立了“蓄调兼施,综合利用,统筹兼顾,南北两利,以有济无,以多补少,使水尽其用,地尽其利”的南水北调指导方针,并于1979年12月正式成立了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统筹领导协调全国的南水北调工作。南水北调前期工作历时半个世纪,几代水利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呕心沥血为之奋斗,先后提出了100多个方案,最终集多种方案的优点和结晶,确定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格局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调水。而东线工程的规划实施关联着山东段的枣庄台儿庄万年闸、韩庄闸【济宁段】,经微山湖下级湖调节,通过二级坝泵站翻水至上级湖、流经长沟镇的长沟泵站,至梁济河上建的邓楼泵站,再至东平湖新湖区和柳长河,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微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致使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全面贯通。

    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步实施,东线工程最先动工,规划分三期实施。东线一期工程为山东段济平干渠工程,江苏段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输水主干线全长达1156公里,全部输水渠道的90%将利用现有的河道和湖泊。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首先从江都站开始,沿着400多公里的京杭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干线和分干线,经江都、淮安、淮阴、泗阳、刘老涧、皂河、刘山、解台、沿湖等9个梯级,将长江水送入微山湖。

    开工了,终于开工了。这项总投资近5000亿元的水利工程,终于在千百万人半个世纪的翘首期盼中开始从蓝图走向现实。这是继三峡工程之后,我国实施的又一项重大水利建设工程,这怎不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开工典礼在江苏省宝应县举行,这一刻将被人们永远铭记在心中。

    “党中央、国务院从山东的实际出发,把解决我省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纳入全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大盘子来统筹考虑,优先进行山东段的建设,这是对我省的最大关怀,也是对我省的最大考验,南水北调工程寄托着全省人民的厚望,我们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施工,打好南水北调这一仗。”开工典礼上,山东省委书记、省长张高丽激动地说。根据东线工程整体规划,一期工程需在山东境内兴建七级泵站,疏浚扩挖七条河道,兴建三座调蓄水库,防渗处理和疏通两座湖泊,打通一条穿越黄河的隧洞。面对重任和压力,省委书记、省长张高丽亲自披挂坐镇指挥,山东省委、省政府成立了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指挥部,并组建了工程建设管理机构。

    江苏是整个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起点,国家有关部委和江苏省领导出席了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为工程奠基石揭碑。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黄莉着重强调,江苏为搞好东线工程将着重治污工程以提高水质,并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用市场机制的办法来提高用水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

    “今天是南水北调开工的好日子,我们山东水总全体职工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精心施工,严格管理,把南水北调工程建成优质工程、样板工程,让党中央放心,让全国人民放心!”山东水利总公司的一位工人师傅听着200多辆施工车隆隆的轰鸣声,慷慨激昂地说。

    也许有人会疑惑,南水能北调,这到底可行不可行?水利专家们肯定地回答:跨流域调水是完全可行的。那么农民们的“水观念”又是如何的呢?在没时间去江苏进行实地采访的情况下,笔者拨通了江苏一个朋友的电话,并特意让朋友将电话转给她母亲接听,当和这位60多岁的老太太交流有关“南水北调”的事情时,惊喜地听到下面的话:“听你这意思那就是说这水往后咱能控制了,这样好啊!水多了,可以叫它走;水少了,还可以让它来,从此,不光指靠着老天爷了,那以后庄稼还不得年年丰收哇!”这并不懂水利的农民老太太有着如此进步的“水观念”,也应该是让人欣喜的了。

    然而,在调查中,笔者又了解到了令人担忧的一面,其实,现在社会上还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识,有些人认为只要我国成功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那么缺水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却意识不到要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还须特别注意节水、防污、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也不无担心地指出:南水北调最大的困难还不在于缺少资金,而是要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我们要成为节水型的社会,首先要有配套的污水处理和节水设施,使其形成一种产业。同时南水北调工程的配套工程一定要跟上。要注意发展节水农业。还要提高工业和生活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让大家都懂得经过处理的污水也是一种资源。

    事实上,就在2002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开工的前两个月,我们还从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中看到了微山湖底干裂的镜头,那大片龟裂的湖底张着饥渴的嘴巴,那断航的京杭大运河犹如搁浅的蛟龙,极大地刺痛了山东人民的心。这是北方部分地区天气持续干旱,再加上一些自然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产生的恶劣后果。静悄悄的微山湖不再宁静,干旱使湖区的鱼类、鸟类濒临灭绝,水产资源几乎丧失殆尽,一些世代靠打鱼为生的渔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弃了船到外地打工谋求生计,湖区周围的工业、农业及其相关的第三产业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幸运的是国家在南水北调工程尚未实施的情况下,为解决山东省的秋季用水及抗秋旱工作,在保证黄河不断流,确保城乡生活用水,重点照顾工业和秋种用水,同时对南四湖的生态资源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以尽量避免栖息在这里的动物灭绝的前提下。从黄河小浪底水库调至山东8亿立方米的救命水。同时轰鸣的10台抽水泵从江苏江都泵站抽取长江水,经400余公里长途跋涉、9个梯级的逐次提升,以10立方米/秒的速度,通过山东微山县古运河水道快速注入南四湖的上级湖。昔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微山湖,在长江与黄河的共同滋润下迅速解决了缺水之尴尬,也为南水北调实战演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护肾排毒

    微山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必经之地,南水北调的水源将经微山湖流向长沟、邓楼、八里湾3个泵站后被输送到东平湖。因此微山湖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成败,而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进程中,最大的难题就是治污。令人欣慰的是,微山湖因自身的沼泽湿地特征,既能够分解、净化环境物,又能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被人们喻为“自然之肾”,在东线水质净化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微山湖又成为东线工程治污的重要一环,能否想方设法保护好这颗“解毒之肾”,将关系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是非成败。

    在翻阅相关资料时,笔者发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污水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排放总量每年高达340亿吨。而且资料中注明这个统计数字尚不包括数不胜数的乡镇企业。

    340亿吨!怎不令人触目惊心?据水文专家测定,近五年来,黄河平均年径流量才达到187亿吨啊!也就是说,每年,在我国差不多就有像两条黄河一样流量的污水,从不同渠道融进江河湖海。这样的数据真的叫人胆战心惊,同时也将唤醒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面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等四大水问题时,一定要在防止水对人伤害的同时,加倍关注人对水的伤害。

    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大家最关注的也是最关键的仍然是水质问题。因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涉及南四湖、东平湖、沂沭河、小清河、省辖海河五大流域,10个地级市,输水干线487公里,流域面积达5.7万平方公里。要达到调水水质Ⅲ类标准,需要削减污染物80%以上,任务非常艰巨。一些专家、学者对东线治污成效问题有着深深的担忧,特别是对山东的水污染治理缺乏信心。因此,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环保总局、水利部、建设部等部门,把治污作为东线第一期工程建设的重点,按照“先治污、后通水”的原则,与东线涉及到的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天津等省【直辖市】联合研究,历时一年,并最终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治污规划》。规划表明:保证调到北方的水水质良好,符合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希望在3~5年内把东线工程建成一条全线输水水质达Ⅲ类标准为目标的清水廊道。

    曾经,由于微山湖流域面积广、入湖河流多的特点,一度遭到部分外来客水的污染,给治污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进程中,微山湖不仅有水库的调蓄作用,更起着净化南水北调水质的作用。这给作为重要蓄水区的微山湖治污带来了新的机遇。山东省也以此为契机,决定从2005年起,实施【两湖及省辖淮河流域】“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身为湿地保护其中之一的微山湖,也对外来项目喊出了“有污染别来”、“不达标就停”、“重环保优先”三句话,借力加快实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

    抛却洪荒无情,水又总是浪漫地与“蒹葭”、“伊人”联系在一起,曾有诗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浪漫的诗篇,令人自然而然想起湖边那莽莽苍苍的芦苇丛随风摇曳的情景,却很少有人细究这“蒹葭”到底是不是单纯的指芦苇?事实上,通过植物专家们的研究,那因营造了美丽飘渺意境而被千古传唱的“苍苍蒹葭”,实际上只是像芦苇的一种植物而并非真正的芦苇,它确切的名字应该叫做“芦竹”,也被人习惯性地称作荻芦竹、江苇、旱地芦苇等。它只是和芦苇同属“禾本科”,是芦苇与竹子杂交生成的一种非木材纤维原料。芦竹外形粗壮、茎秆挺拔,叶片鲜绿,酷似竹子,系多年生草本植物。不但有着超强的繁殖能力,还是优良的造纸原料,不仅造出的纸张质量好,生产环节也非常环保。因此微山湖沿岸为保护湿地、净化水质而引种的大面积芦竹,也将给当地百姓带来收益。如今,失去抗日战争时期那浩浩荡荡芦苇荡的微山湖,正在借力恢复往昔旖旎动人的湿地风光。

    据了解,被国家纳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总体规划的南四湖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国家计划投入5.75亿元的资金,力求2010年能将被破坏的38万亩湿地全部恢复原貌。而山东省在规划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水质保护及城市污水处理措施时,决定首先利用生态方法解决污染问题,迅速在微山湖沿岸启动推行“退耕还湿”机制,把以前围湖而造的湖田再还原为湿地。2005年始,从南方引进湿地作物——芦竹,同本地的莲藕、杞柳、蒲草、芡实等湿地作物,迅速在苏、鲁、豫、皖四省32个市【区、县】的47条入微山湖口处推广种植,以达到充分利用湿地植物的解毒功效,有效地清除污水中的“毒素”、净化水质的目的。目前仅山东境内就有近4000亩的“湿地水质净化试验基地”,在南旺镇小店子村汇入南水北调输水干线的梁济运河口处,种植了面积约400亩的芦竹、莲藕、香蒲等水生植物;在微山湖下级湖新薛河入湖口处还有3150亩试验基地。据说,试验成功后,这些芦竹、莲藕等湿地植物,将会被大面积种植在微山湖的各个入湖口处。

    目前,加上修复的原始湿地保护区,微山湖的湿地面积已经达到6.5万亩,江苏省也在输水沿线地区建设了6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1500多万亩,化肥使用量较2000年减少15%以上,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打造了一道“绿色屏障”。据检测数据显示,截止到2007年底,微山湖唯一的出湖口韩庄运河台儿庄大桥断面42周内,只有8周氨氮略微超标;微山湖下级湖岛东监测点位COD浓度仅为19.5毫克/升,已经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这证明湿地的“地球之肾”功能正在发挥排毒、解毒的功效。

    如今,通过生态补偿,鼓励农民“退耕还湿”的措施,微山湖在万顷芦竹、千亩莲藕的生态保护下,又渐渐呈现出碧水拍岸、白鹭翩飞的迷人景象。

    为搞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水污染治理,国家确定了山东省217个治污项目,计划投资86.8亿元,以确保2005年长江水进入山东段的水质将达到Ⅲ类水质标准。2001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开工后,山东人民欣喜之余,又在担心微山湖的水质污染可能是东线工程的“心腹大患”,国内专家更是把南四湖的治理称之为流域污染治理的“世界第一难”。曾被称为天然湿地的南四湖,因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工业污水,遭到了空前破坏,成了一个鱼虾不生的死湖,水质一度恶化为劣五类水。作为南水北调东线的重要调蓄区,如果其水质治理无法达到调水标准,那么污水一旦北上,后果将不堪设想,很有可能会因微山湖的治理不当而使载着国人梦想和希冀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彻底沦为一场劳民伤财的浩劫。如何向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使东线工程不会因为水质污染成为问题,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为此,苏鲁两省拿出了“壮士断腕”的英雄气魄,加大了截污导流治水力度,以确保实现“一江清水北上”,并使沿线“有河就有水,有水就有鱼”的最终目标。

    “壮士断腕”绝不是虚张声势,而是山东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及防污治污的真实写照。因为他们深深知道,斩“污龙”是挑战,也是机遇。为有源头活水来,说干就干、绝不能手软。依据《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之规定,沿着“治、防、截、蓄、导、用、保”相结合的防治思路,为确保调水沿线水质达到南水北调工程Ⅲ类水质标准,山东省采取了“五管齐下”、多举并措的方式同时治污。即:“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规定在沿线划定的生活饮用水保护区内,一级保护区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二级保护区禁止新建、扩建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加快落实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截止到2003年前建成14座污水处理厂,调水沿线各城镇也将兴建污水处理设施”;“控制城市生活和农村面源污染。包括控制网箱养鱼,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含磷洗涤剂等”;“强化监控手段,建立全省统一的水质在线监控网络”。自1996年以来,山东省累计投入工业污染治理75亿元,关停各类草浆纸厂419家。其中,仅微山湖流域就取缔、关闭了136家5000吨以下草制浆造纸企业,关停18家5000吨以上造纸厂草浆生产线。同时,对沿线的279家重点工业污染源进行了限期治理。截至目前,已有225家实现达标排放,41家停产治理及关停并转,工业COD【化学耗氧量】排放量占全国的比例却节节下降,排放量已由176万吨下降为现在的近55万吨。

    针对微山湖的水质污染治理,山东省还专门制定颁发了《山东省南四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采取“以支流保干流,以小局保全局,以辖区保流域”等三保措施,及“退渔还水、退房还岸、退耕还湿”三退三还措施,创造性地出台并实施了“治、用、保”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策略。即:狠抓治理不放松的源头治污策略;建设截、蓄、导、用设施利用,流域内季节性河道和闲置洼地,合理规划水回用工程;实行三退三还措施,形成“治理一个流域、培育一个湿地、造就一个生态地域”的新格局。

    关停力度前所未有。据了解,在微山湖的工业污染治理进程中,山东的枣庄滕州市作出了比较突出的贡献。为了维护南水北调的调水大局,他们不惜在自己的摇钱树上动土,毅然决然地关掉了枣庄滕州市华闻纸业有限公司的麦草制浆生产线。这个拥有员工2300人、资产5.6亿元的公司,当时是全市唯一拥有5万吨麦草制浆能力的村办造纸企业,并且这家企业为了使水质排污达到标准,曾先后投资了9000余万元,建设有污水处理厂,外排水质已经达到了山东省造纸行业地方标准的要求。只是因为他们的造纸原料耗水量太大,COD排放量太多的缘故,他们才不惜损失9590万元,顶着480名职工下岗待业的压力,关停了这条麦草制浆生产线。并通过这家纸业麦草制浆生产线的关闭,而彻底关闭了全市的麦草造纸生产线。为了实施企业中水回用、截蓄导用工程等,枣庄市在峄城、薛城沙河,新城郭河、薛河等河道上建起了溢流坝68座、橡胶坝21座,并先后对70余家企业配套了废水回用设施,平均年截蓄水有望达到7000万立方米以上;为使“死水变活、活水变清”,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枣庄市投资1500万元,封堵直排入河的原生活废水排放口40余个,开挖河道2300米,清理河道1150米,新增蓄水能力20万立方米。使昔日的“薛焦排污沟”,摇身一变成了鱼鸟嬉戏、清流潺潺的“小清河”。

    行笔至此,不得不说说这“成也沙河、败也沙河”之枣庄市薛城小沙河。因为它的变身,正是山东省实施污染综合治理的真实写照。枣庄市薛城区小沙河全长11公里,上游分东、西两脉支流穿过城区进入微山湖。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沿河工业的迅猛发展,沿河两岸建起了数家重点企业及高新开发区,而企业工业污水和开发区及薛城区生活污水的大量排入,使小沙河水质日益恶化,河水渐渐变浊变黑,成了一条远近闻名的臭水沟,一到夏天水就起泡,严重到河两岸连草都不长,更别说河里能有鱼存活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以来,为确保流入微山湖的水质达到南水北调要求,薛城区先后投资3000万元,实施了小沙河生态治理工程,使其出境断面水质COD浓度由原来的100毫克/升以上降至现在的40毫克/升左右,氨氮浓度也降至1.5毫克/升左右,成为了全省水质改善最好的河流之一。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张基尧在考察枣庄滕州截污导流和湿地建设项目后,曾饱含深情地说:“我深深被山东同志们在水质污染和水环境治理方面所采取的科学思路和有力措施而震撼。截污导流实际上已经跳出了截污本身的含义,在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治、防、截、蓄、导、用、保’相结合这个思路,使得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得到进一步深化。”

    是的,山东人民在水质污染和水环境治理方面的举动的确令人感动。绝不能让南水北调工程因为山东段的污染问题而成为大家的心病,这是全省人民共同的呼声。泉城济南如此,枣庄沙河如此,微山湖流域涉及的各市也都如此在行动。2001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开工建设之初,山东省就投资40多亿元,建成污水处理厂33座,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34%。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及山东省“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的配套工程——山东济宁邹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先后投资5975万元,日均输送中水6万吨,处理后的中水通过专用管道输送到邹县电厂用于电厂四期工程冷却用水,使邹城市每年减少COD排放200吨;地处邹城的兖矿鲁南化肥厂,也正在运转着投资1.17亿元建成的污水与回用水处理工程。这套工程采用先进的A/O处理工艺和超滤反渗透脱盐工艺,设计污水处理规模为2.6万吨/日,作为锅炉补水和循环水补水,减少了一次水开采量,做到增产不增污;地处南水北调东线上游的菏泽市,虽属于淮河流域,但却是南四湖水系。顶着经济欠发达的种种压力,该市先后投资7.74亿元建成了9座污水处理厂,使全市日处理中水达到了13万吨。笔者日前在走访位于济宁市境内的兖矿集团鲍店煤矿、南屯煤矿、济三煤矿等厂矿企业时,也欣喜地看到,这些大型企业目前已基本实现污水零排放。

    2008年,按照国务院要求南水北调工程“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控制单元治污方案确定的五类102项治污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其中徐州市利用现有河渠和新开部分渠道等,建立运河沿线区域尾水“蓄存、导流、回用”的截污导流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运河邳州段、房亭河等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有影响的区域尾水,也通过工程性措施进行收集、处理、回用、导流,剩余尾水将经新沂河北偏泓入海。江苏省对调水沿线所有新上项目都实行环保“一票否决”,所有高耗水、高污染的项目一律不能上马,使南水北调输水干线江苏段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并保证导流工程受水区域的水环境安全。

    船舶垃圾谨防严控。为保证南水北调东线水质达到国家要求的Ⅲ类标准,山东、江苏两省加大沿线环境整治力度,治理航运污染。首先淘汰水泥船,拆改挂桨机船,从实施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入手。山东省交通厅发布了《京杭运河山东段防治船舶污染水域环境实施意见》,并投入资金1000万元,用于京杭运河山东段的水域污染防治工程,购置回收处理设备设施和运输工具,并在京杭运河的主要地段【济宁、枣庄段】沿线选址建设了5处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大型船舶垃圾回收处理、污油【水】回收转运站。同时,船舶停泊区设置流动生活垃圾、污油【水】接收船以及从事船舶油料补给服务的船舶。此外,山东省交通厅要求,针对新建、改建、扩建的码头以及水上设施等,争取在项目立项时就规划好防污措施,沿岸港口、船闸必须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起相应的垃圾和污水接收装置,并按照有关规定,为船舶配备相应的防污文书和垃圾告示牌。同时,针对船舶污染,山东省交通厅出台了一系列硬性制度,制度规定:所有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进出港口的船舶,必须要事先向海事管理机构提交相应的申报手续,经批准后方可进出港口;在交付船舶运输污染危害性货物时,托运人必须采取有效防污染措施,确保货物到达港口时符合船舶载运和防污染要求。另外,在办理船舶打捞等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审批手续时,海事管理机构应要求申请方提交留存在船上的污染物种类、数量、作业方案、防污染措施和应急预案等,以确保船舶污染治理工作首尾呼应。

    在京杭运河山东段船舶污染防治工作正式启动的同时。2007年9月,苏北运河沿线的17座船舶垃圾收集站、43座船舶油废水回收站也正式投入使用。为保护运河水质,在配合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京杭运河航道和通航设施利用率,江苏省交通部水运司在《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行动方案》中明确规定:京杭运河江苏段岸上所有的接收处理设施建设,处理后的船舶油污水、生活污水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可用水标准。各地组织和相关部门一定要协调配合,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据了解,此次苏北运河船舶污染综合整治项目中的船舶垃圾收集站全部按一级标准设计,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垃圾回收、压缩、储运等集中处理储运技术,日处理能力达8吨;船舶油废水回收站也按陆基型、船载型和一、二级标准设计建设,经相关部门的数据测试证明,船舶油废水经处理后含油量低于15毫克/升,已达到可用水标准。如此,经过苏鲁两省的共同努力,乘船畅游一湖碧水,看鱼跃鸟鸣、赏两岸绿色的美好愿望将得以实现。

    四、涅槃重生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今夜女儿似水”。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故事告诉人们,经历痛苦磨练和煎熬后涅槃重生的凤凰,才格外地艳丽好看。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南水北调后,经过清淤、截污、亮化、美化的微山湖,景色变得更为曼妙。那久违了的大天鹅、鸳鸯、大鸨、红隼、白尾鹞、白头鹞、燕隼、白鹭等又成群结队地飞来栖息了;那不曾谋面的石鸡、蓝矶鸫、红喉鹨、白眉鸭等29种新“面孔”鸟类也来此安居了;那草青水碧、鱼游浅底、虾跳水面、荷花连日的场面再现了;那三五成群,流连漫步荡波赏柳的游客沉醉了……

    “微山湖的景色美,微山湖的鱼虾鲜,微山湖的芦竹旺。”这是最近来游微山湖的外地朋友们共同的感慨。或许光凭说词不足为证,现有相关部门统计的数字为据:微山湖保护区目前已有各种鸟类196种;木本植物增加到56种;草本植物增加到220余种,水生动物增加到78种;多年不见的毛刀鱼、鳜鱼和银鱼又重新回游至此处。目前,美丽的微山湖芦荡无际、百鸟齐鸣,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仅微山县各类水产品年加工就达6000多吨,每年出口创汇3000多万元,渔湖业总产值在26亿元以上。微山湖真正成了湖区群众的“聚宝盆”。微山县河蟹、乌鳢等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就稳定在32万亩,被命名为“中国乌鳢之乡”,经过培植的72家渔湖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注册“微山湖”系列产品商标的就有58个,并连续打进欧美、日韩和东南亚市场,使群众人均年收入达4000多元。

    南水北调成功实施后,微山湖将远离旱魃,成为四季碧波清扬的“不干湖”。“俺们这儿,有水就有一切!”这是当地老百姓自豪的心声,目前微山湖每年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门票收入近400余万元,带动相关产业4000余万元。而在这波光潋滟的湖光山色背后,我们需铭记水利人严密、科学、有效的水利治理工程建设;需理解水利人时刻胸藏“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的责任和道义;需感激国家强化以“铁心肠、铁面孔、铁手腕、铁纪律、铁任务”的治水观念及高额资金投入的力度。

    然而,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成功,这花钱买来的长江水自然是“一水一金”,接下来的水文章怎么做?苏鲁两省如何管理、利用好微山湖,将成为新的研究课题。据了解,目前淮河水利委员会下设的临沂沭泗管理局里的南四湖管理处、山东省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和济宁市南四湖水资源管理处对微山湖实施分级、分层管理,南水北调之后,各管理部门的职责将进一步明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成后,微山湖将长期保持稳定水位,水产品效益也将稳步提高,目前微山湖区水产拥有加工企业达到16家,水产冷库23座,年加工水产品能力达到27143吨;南水北调以前,微山湖的航运业,每年都会出现2—3个月湖水位不能满足航运要求甚至断航的现象,南水北调工程完成后,微山湖的航运水位有了可靠的保障,对航道通航标准、闸坝通行能力、综合运营管理手段的提升带来极大的推动,船舶的运力结构调整,大型船舶、集装箱运输船舶将逐渐取代小型运输船舶,这条水运航道将真正成为“黄金水道”;旅游景点、湖泊渔业和湖泊风光的有机结合,将极大地促进微山湖旅游产业的发展;更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水事纠纷引起的边界矛盾,促进沿湖两岸人民群众的安定团结、和谐共处。届时,通过苏鲁两省更规范科学化的管理运作,在促进当地水产品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微山湖及周边地区必将成为一个蓝天、碧水,人水和谐,自然与人文景观相融相交的人间佳境,重现微山湖区黄金水道、鱼米之乡、旅游胜地的风采。

    如今,你如果远远看见那无边无际的湖面上荡着彩旗飘扬、鼓乐声声的船儿,可千万别觉得奇怪,那是湖区人民在举行当地最具特色的湖上婚礼,说不定船头站着的是山东的新郎,迎回的却是江苏的新娘。他们在向人们宣告:昔日“君住长江头,我住‘黄河’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的境况在今日变成了现实。从此,他们就可以执手于那白帆点点的渔船、那浅水湿地的蒹葭、那芙蓉出水的荷都;可以共同欣赏北方水乡那清风梳柳、锦鲤弄波;可以一起徜徉在铁道游击队故乡那醉人的夕阳下,数湖面上的片片樯帆、点点鸥鹭,共享著名的“一都两乡”之“渔舟唱晚,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美景。

    奔流千载的长江水,跨淮河、穿黄河、涌海河,历史性地滋润了华北干渴的土地。国人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把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湖泊——微山湖,蜕变成了具有一定防洪除涝、蓄水兴利、养殖鱼禽、通航旅游等多种功能的湖泊,突破了单纯以渔而鱼生活传统的藩篱,注入了现代文明因子,一跃成为了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渔业基地和盛产水稻、小麦的商品粮基地。如今的微山湖承载着地域文化的基因,在造福人民、惠及子孙的步履中凝聚着一种文化,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在律动的波光灵韵中向历史诉说着今天水波微澜、舟楫往来的盛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依湖而居的人民从此告别了湖水的躁动不安,抚平了湖西大堤沉重的叹息。在晴昼月夜、春晨秋暮中,从“泄蓄兼筹,以蓄为主”,到“牺牲小家保大家”、“牺牲小局保大局”、“牺牲局部保整体”的治水方略中,细心呵护着微山湖,让其充分发挥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柜”的特殊作用。因为这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还是一项恩泽后世的工程。

    倚枕斜卧,帘陇月明,琵琶声声,竹荷婆娑。如今的湖区人民颠覆了那岁岁年年依湖而居,靠单纯打鱼维持生计的生活方式,拿出更多的闲暇亲近湖的柔美、解读水的韵致,在时光飞逝的年华流转里多情地看静悄悄的微山湖细水长流;在抗日战争的轰轰烈烈中慷慨地忆花开花落;在洗尽铅华的淡然下从容地叹春去秋来……在喟叹“虞兮虞兮奈若何!”时,去解读“霸王别姬”的悲壮与凄美。

    不再纠结于湖水湖产的无聊纷争,只需驾一叶轻舟,想象着中描写的此处水路交通和商品贸易之繁华,见证着优美的水乡风光,世代的渔猎生活;品味着微山湖的香酥麻鸭、松花蛋、龙虾、冰冻田螺肉等远销国内外的水产品;畅游着入选全国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穿梭于芦苇荡,驻足于荷花池;停泊在“水上王府井,湖上南京路”的“湖上水街”,静观渔鹰表演;夜宿质朴渔民家,享受散发着渔家气息的土炕,领略渔乡特有的风土民情。白天可以在荷间荡舟,在湖边渡头垂钓,赏采莲新歌,听渔歌对唱;夜晚可以临风听浪,赏万家渔火,观朗月繁星,共享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浪漫与温馨。

    【衣向东:江苏省专业作家】

    【李舍:《运河》文学主编】


如果您喜欢,请把《中国治水史诗》,方便以后阅读中国治水史诗第08篇 “施术护肾”救治“黄金水道”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中国治水史诗第08篇 “施术护肾”救治“黄金水道”并对中国治水史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