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原名福田,此后他历次更名为马忧生、马耕余,到后来用马一浮或马一佛,其心境之悲凉可见一斑。
红是樱桃绿是蕉,画中景物未全凋。
清河四月巴山路,定有行人忆六桥。
1893年,马一浮的母亲去世。母亲去世前一日,为考马一浮学业,指着庭前菊花命他作五律诗,限麻字韵。他应声而就,曰:“我爱陶元亮,东篱采菊花。枝枝傲霜雪,瓣瓣生云霞。本是仙人种,移来高士家。晨餐秋更洁,不必羡胡麻。”他母亲听后高兴地说:“此诗虽有稚气,颇似不食烟火语。汝将来或不患无文,但少福泽耳。”没想到的是,这首诗竟成了马一浮一生坎坷的先兆。
马一浮曾经历过从三姐、母亲、二姐、父亲、妻子接二连三地死去的惨痛,大姐出嫁后,他们一家七口(还有一个终身未嫁的姑姑)仅几年内、转瞬间就只剩下他孤家寡人了!
抗战期间,丰子恺向马一浮感慨,自己此生命运无常,又遇战乱,马一浮讲了一句:无常即有常。出门以后,丰子恺越想越塌实,好象能坦然面对苦难的人生了。
身在他乡梦故乡,故乡今已是他乡。
画师酒后应回首,世相无常画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