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赵奢,自然要说赵括。在后人的眼光中,他是一个“老子英雄儿狗熊”的可怜人,也是赵国的罪人。
说“罪人”,似乎没错。本来前线的仗打得好好的,换他上场,张牙舞爪地一冲,把40万军队全冲到了敌人的陷阱里,最后落得活活被秦国坑杀的结局。赵国遭到了这样的惨重损失后,从此一蹶不振,原来的“老二”一落千丈,再也不是强秦的东进威胁,被秦国平灭甚至宰割的命运,似乎已经无可避免。许多人甚至说,他是一个毁了赵国前途命运的罪人。
连赵括老爸,那位战国时期最杰出骑兵名将赵奢的话,都被人拿来佐证:“赵括这孩子,读书很好,头头是道,但都是纸上谈兵,将来却不能堪大用。”所以许多人就有理了,人家赵奢都这么说了,可见赵括打仗多么愚蠢,犯的错误多么严重。
赵奢犯错误的地方,就是山西长平,他犯错误的那场战役,就是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
<er">一
毫不夸张地说,长平之战,是一场决定秦国统一天下命运的战役。秦国击败了中原唯一能与他抗衡的赵国,通过歼灭赵国40万精锐的方式,让强盛一时的赵国从此奄奄一息,再也无力和秦国争雄。从此之后,长江以北的中原大地,秦国再无对手。
对这场战役,后人关注颇多,因为这场战役的结局让人扼腕。40万精锐的赵国军队,为什么在坚持了整整两年后,以被敌人诱入险地的方式,轻易的终结了自己的命运?主流的说法是,因为赵括纸上谈兵,轻敌冒进,导致大败亏输。难道,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
要解读长平之战的败因,或许还要从当时的战国大势说起。公元前262年左右的战国形势,已经形成了秦国一家独大,楚国遭到严重削弱,唯独赵国可勉强抗衡的局面。赵国经过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两代君王的励精图治之后,实力同样蒸蒸日上,特别是赵国的骑兵,这时期独步天下,是六国军队中唯一可以在战斗力上与秦国抗衡,并且重创秦国的力量。在阏与之战中,赵国的名将赵奢采取示弱于敌,骑兵高速突袭的方式,一举击破秦国精锐铁甲步兵,导致秦军损失上万。赵国骑兵的马刀,给秦国人留下的是噩梦一般的记忆。
到了阏与之战八年后的公元前262年,当年缔造过阏与之战辉煌的赵奢已经作古,励精图治的赵惠文王也已经过世,这时期赵国的国君,是他们的第八代国君赵孝成王。此人的才略远不及之前的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但是廉颇、蔺相如等名臣依然还在,他本人又是个性格宽厚的守成之君,他刚刚上台,秦国人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公元前266年,秦国人卷土重来发兵攻赵,连夺了赵国3座城池。赵国不得不用送王子给齐国做人质的办法,换来齐国的援军,这才平息了战祸。这次赵国之所以如此狼狈,一是因为赵奢不在,廉颇又是一个防御型将领,守卫国土还可以,主动出击却不能;二则是此时赵国的北边,正发生大规模的胡虏入侵,赵国的精锐骑兵大都开赴边地守备,对东边的秦国实在鞭长莫及。
赵孝成王虽然宽厚,却也是有血性的人,对于秦国人送来的这份“上台大礼包”,他自然不能忍受。秦国人在再次攻赵失败后,转换了思路,不再去碰赵国的硬钉子,开始猛揍赵国边上弱小的韩国。公元前262年,秦国人的攻击又开始了,这次他们的攻击点,选择在了韩国的北方重镇上党。上党是连接韩赵两国的门户,对于韩国来说,是抵抗秦国入侵的桥头堡,对于赵国来说,也是阻遏秦军入侵的缓冲地带,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秦国这次下了狠心,不惜血本要拿下上党。秦国大兵压境,断绝了上党与韩国本土的联系,大有不打下上党不撤兵的气概。事到如今,韩国国君也歇菜了。韩国君臣经过商议,准备把上党送给秦国,以求暂时苟安。但镇守上党的郡守冯亭够硬,饶是如此还是死战不降,弹尽粮绝之下,冯亭总算折中了一下:“要投降,也不能投降你们秦国,我要投降赵国。”
冯亭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赵国的军事力量,是六国里少有的能抗衡秦国的。以上党做厚礼献给赵国,可以使赵国前来援救上党,这样本来韩国和秦国的战争,就变成了赵国和秦国的战争,秦国这股入侵的“祸水”,就可以引到赵国的身上,不管俩家谁胜谁败,韩国到底是安全了。
这样一来,赵国又面临了一个和当年阏与之战前类似的问题:当年是救还是不救,现在是要还是不要。
表面看,上党这个重镇战略地位重要,现在韩国人白送过来,等于是一个免费的大礼包,自然不要白不要。但消息传来,反对声还是有的,比如当年主张不救阏与的廉颇,这次也主张不救上党,因为秦国人不是傻瓜,老子辛辛苦苦打了半天仗,怎么能让你赵国过来吃现成呢?大臣蔺相如也持相同意见,认为接受上党,就会引火烧身。但年少气盛的赵孝成王不这么想,怕人家来打,就不敢要地盘了?传出去我赵国的脸面何在?要!秦国敢来抢,就让他试试。
其实对于当时的赵国来说,要上党还是不要上党,都是有理由的,不要上党,可以暂时避免战祸,至少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如果接受上党,就必须提前做好和秦国开战的准备。赵孝成王偏偏走了一个“半路子”,接受了上党,却没有派遣重兵防御,只是派了一个小股部队来此交接。这不是分明无视秦军吗?秦军当然不干,立刻由王龁率军一通猛打,在秦国的猛烈攻势下,赵军迅速崩溃,上党活生生地丢了,赵国的残兵部队,败退到了长平一带。
事情到这里差不多就结束了,但秦军显然不罢休,敢抢我的口中食,活腻歪了?打!还没等赵军喘过气来,秦国就大军压境了,秦国够怒,赵孝成王的反应也够快。秦国这次是要玩真格的了,那咱也就陪着打真格的。
随后,赵孝成王急命廉颇率领20万大军赶赴长平。廉颇到达之后,前锋部队和秦国接触,很快就溃败下来。关键时刻,廉颇转攻为守,沿着长平一带的丹河布防,抵挡秦国的进攻。这个决定是明智的,廉颇带来的,大多是此时赵国国内用于城池防御的步兵,很少有最精锐的北边骑兵军团,秦国这边,一次性动用的军队不下20万,而且都是有丰富野战经验的老兵,这样的情景,要是敞开了玩对攻,赵国是没戏的。所以廉颇的打算很简单:就地组织阵地,严防死守,和他慢慢磨,把秦国人磨走了拉倒。
应该说这是廉颇的一个传统战术,他最大的特点就是防守,在阵地构筑和梯次配置上都颇有心得,是一个擅长打防御战的名将。以前就靠这种“磨”的战法,曾多次把秦国人磨走,这次他以为也一样,秦国人无非是想给赵国点颜色看看,现在颜色也给过了,也该拍屁股走人了。
但这次却真的不一样,廉颇够有耐心,秦国人更有耐心,你廉颇磨,我秦国人也陪着你磨。结果,从公元前262年夏天开始,双方沿着长平的丹阳河,开始了漫长的“静坐”战争,每天就是你吆喝两声,我回骂几句,对方的祖宗十八代全骂了个遍,可就是不动手开练。恐怕廉颇自己,乃至赵孝成王都绝对想不到,这一磨,就磨了整整3年。
在这3年里,围绕着长平这个小小的地方,秦赵双方大打消耗战,战略物资源源不断运输到前线。秦国动用的兵力,此时的说法各异,但以廉颇20万大军的数量,以及处于守势的地位,秦国投入进攻的兵力,应该不会少于30万,秦赵双方50多万大军,就这样天天在长平干耗着,50万人天天大眼瞪小眼地摆阵势,看着壮观,但吃喝拉撒消耗的全是钱。这三年里,秦国除了不断增援长平外,还不断地派使者出使中原各诸侯国,警告各路诸侯国不要管闲事,同时驻扎在韩国边境,监视韩国军队的一举一动。但是在作为主战场的长平,秦国人始终无法前进一步。
<er">二
漫长的消耗战维持了整整三年,长平依然在赵国手里,20万赵国军队沿着战壕与丹阳河,天天和秦国人干耗。似乎廉颇的战术是成功的,他当然有自己的理由,这个理由老生常谈:秦国强,赵国弱,所以速决战对赵国是不利的,持久战对赵国是有利的,这理由一开始大家都以为很正确,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认定这不正确。到了3年后的公元前260年,连主持赵国大政的赵孝成王也认为这理由不正确。不正确的原因,按照《史记》的说法是秦国人使了反间计,散布说秦国人只怕赵括,只要赵括出马,一个顶俩,能把秦国人打得稀里哗啦。然后傻乎乎的赵孝成王就听了,接着任命赵括挂帅,行前赵括的母亲拼命反对,说马服君赵奢临终前有遗言,赵括这小子只会纸上谈兵,不能委以重任。可惜赵孝成王不听,赵括就这样顺理成章地挂帅了,一起随他出征的,还有早已养精蓄锐多日,从北方边地调回来的精锐部队,一共20万人,赵国最精锐的骑兵军团,都在这支部队里。
公元前260年,赵括抵达了长平前线,和廉颇完成了交接,闻听赵括到来后,秦国火速做出了决定,宣布国家进入总动员,命令国内16岁以上的青壮年全部从军,准备参加决战。同时将此时秦国最杰出的将领白起调了过去。以这样的动员规模,以及秦国足够募集百万大军的战争动员潜力,这时候身在长平前线的秦国军队,总数已经不下60万,双方都动了血本了。
赵括到任后,按照《史记》的记载,就是他变更了原本廉颇定下的稳固防守战略,引起赵国将士的不满。而他玩脑袋也玩不过白起,白起到任后,对赵括采取了诱敌之计,故意在第一条阵线上,布置了大批老弱残兵,给赵括以秦国人力不能支的假象,终于让赵括下了决战的决心。之后赵军出击,赵括带来的20万北方精锐打头阵,一路势如破竹冲杀秦军,果然杀得秦军丢盔卸甲,赵括大喜之下,命令全军全线出击,企图一举扫平秦军。而陷阱就在这时候布下了,赵括一路追杀,没想到越打秦军越强,越杀秦军越多。等着明白过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身陷重围了,怎么办?突围!40万赵军以决死一战的勇气发动突围,和秦军打得难解难分,可回头一望,赵国的阵营,也早被秦军派遣的两万精锐骑兵占领了,就这样,秦军端了赵括的老窝,卡断了赵括的后路,40万大军,就这样被秦国人包了饺子。
眼见败局已定,赵括却不屈不挠。之后40万赵军一直被秦军围困了46天,断水断粮的情况下,士兵们甚至要靠着吃同伴的尸体来维持生命。赵括先后组织了四支突围部队,企图从秦军的包围圈里冲开一条口子,但是秦军也极其顽强,死战不退。这时候秦军的武器优势——弩,开始发挥出了威力,在四面的包围圈上,布满了秦军的弩箭阵,雨点般的弩箭,轻而易举地封锁了赵军的突围企图。数次突围失败后,赵括最终拿出了他父亲“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率领饥寒交迫的赵军,向秦国人发动了最后一次决死的冲锋,然而奇迹没有发生,秦国人的弩箭轻松地射穿了赵括的重甲,这位被称为“纸上谈兵”的将军就这么阵亡了。40万赵国压箱底的精锐部队,就这样成了秦国的俘虏,之后为彻底削弱赵国,这支军队被秦国人陆续杀死。一度足与秦国人争雄的赵国军团,就这样全军覆没了。
<er">三
长平之战结束了,但对于长平之战的争论,后人们却众说纷纭。主流史书上无不说赵括纸上谈兵,志大才疏,最后误国误君,甚至到今天,他依然是“纸上谈兵”的反面典型。但仔细看整个长平战争的全过程,我们不得不负责地说,长平战败,赵括至少是不能负全部责任的。
在上党太守冯亭决定进献上党的时候,危机就已经向赵国人笼罩来了。赵国国内无论国君还是大臣,对是否接受上党意见不一,但几乎没有人看到这样的事实:秦国人,上来就是为了玩命的。
秦国这次对赵国的军事行动,绝不简单地是为了一个上党,更不是为了一个长平,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要组织一场歼灭战,彻底消灭赵国的有生力量,使之不能成为秦国进兵中原的障碍。从一开始秦国重兵压境长平,到后来陪着廉颇慢慢磨,磨了整整3年,再到最后征伐全国16岁以上的青壮从军,组成规模巨大的增援部队驰援,以及最后赵国40万战俘被杀害的事实,所有的一切,都是秦国人苦心筹谋的一个过程。从一开始,他们就要和赵国打到底。
如果是这样的目的,那么早先廉颇采取的稳守战略,其实就成了一种“慢性死法”。因为廉颇的消磨战术,不仅仅在磨秦国,更在磨赵国,五六十万大军在前线对峙3年,物资军费的损耗是个瞠目结舌的天文数字。别说是春秋时代的小诸侯国,就是后来大一统的汉唐宋明等中原王朝,承担这样的军费开支也极其吃力。换句话说,如果秦国人决心倾家荡产,不惜一切代价和赵国磨到底,最先坚持不下去的,毫无疑问是赵国。
在这一点上,不但廉颇没有意识,就连赵国君臣上下也没有这个意识。如果有这个意识,赵孝成王就不会轻易做出接受上党的许诺,这样不给秦国战争口实,这场大战至少还会晚一些发生;如果有这个意识,廉颇也不会采取这种磨洋工的方法;如果有这个意识,赵国在战争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也许会先选择速决战解决问题。在人类战争史上,小国对大国的战争,采取这种相持战的手段,在人口、财富、国家战争潜力都远远不及的情况下,是注定要失败的。
正因为如此,赵孝成王最后换上赵括,就不难理解了。此时赵国的将领里,廉颇等老将都是以“持重”著称的,最擅长打速决战歼灭战的,当属赵括的父亲马服君赵奢,但赵奢此时已经作古了,子承父业的赵括,也就成了此时赵国军队中最需要的速决战类型将领。换赵括,很可能全军覆没,不换赵括,最后的结果也是被秦国拖死,很可能是整个国家筋疲力尽后的全军覆没。所以,在当时改变战术,主动出击,发动对秦国的决死进攻,就成了赵国此时唯一可以做出的选择。
除此以外,赵国就没有其他办法吗?
其实赵国此战的真正悲剧,就是以一个小国的力量,去独自对付强大的秦国。赵国的国民经济储备,固然经受不住这样的消耗,如果赵国与其他国家联盟,比如,通过向富庶的齐国等国借粮草的方式,向其他国家求救兵的方式。但从当时的列国局面看,做到这一点,似乎比战胜秦国更难,这时期的秦国,在对外政策上做出了调整,采取了范睢的“远交近攻”之计,对远离秦国的齐国等国,采取暂时通好的政策,但对邻近秦国的韩赵魏,则摁住了猛揍,即使不能灭掉他们,也要最大限度地削弱他们。在对赵国的这场决战开始之前,秦军已经把所有可能出现的因素都考虑在内,他们的使臣反复穿梭于中原六国,向中原各国游说,威胁各国不要插手。除了赵国外,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被秦国吓怕了,完全抱着看客的心态,来欣赏这一场其实关乎整个六国命运的战争。
在这场惨烈的大战中,秦国的损失也同样惨重:《史记》里秦国主将白起自己的话说,参战的秦国军队,士兵死伤过半。经济消耗也同样巨大,《吕氏春秋》里说,秦国多年来的物资粮食储备,在这场战争中被消耗一空,整个秦国,都因为这场战争被拖得“士民倦”。在这场战争期间,如果除了赵国之外,能有一个国家有胆气一点,在秦赵这个相持不下的天平上轻推一把,整个战争的结局,在历史上恐怕就是另一种写法了。
所以这正是赵括的悲剧,他在一个悲剧的时间,被推到一个悲剧的位置,完成一次悲剧的冲锋,哪怕挂帅的不是他,恐怕在那样的局面下都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如果说赵括一点责任没有,那也是不恰当的。整个战役的过程证明,虽然他是一个攻击型将领,但是在临阵指挥,兵团作战,战略预判上,他比他父亲确实差得远,更和对面的白起不是一个档次。赵国虽然实力弱于秦国,但并非没有自己的优势,赵国最大的优势,就是骑兵的高速冲击,虽然在经济实力和总兵力上弱于秦军,但是中国历史上不乏发挥骑兵优势以弱胜强的战役,赵括的父亲赵奢所导演的阏与之战,就是这样的妙笔。如果赵括可以在临战时冷静一下,有他父亲一般的睿智,能够在扑朔迷离的局面下找到对手的弱点,打开胜利的突破口,反败为胜的机会不是没有。只可惜,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