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芸专门抽了一个周末去听了个讲座,关于“幼小结合”的。在一个多小时的课堂上,蓝芸专心致志地当了一回小学生,记了一大本子笔记。课堂上,来听课的都是孩子即将入学的年轻家长。提起上学,家长们一个一个都是一脑门子官司。
讲课的老师也很年轻,但是据说很有经验,已经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很多年了。老师说,刚上学的孩子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专注力问题。有些孩子上过幼儿园,在幼儿园受过学前教育,就知道应该如何坐好、站好,如何举手、提问题。但是有些孩子没有经过这方面的训练,从家里那个完全开放自由的环境一下子到了课堂上,是一定坐不住的。
蓝芸听见周边很多人开始窃窃私语。
老师又说,即使是上过幼儿园的孩子,也会不适应,毕竟一堂课45分钟,在幼儿园不可能一坐就是一堂课。
家长们又开始小声议论。蓝芸听见有人嘟囔:“这样还有孩子能上学吗?”
老师也看出了家长的疑虑,卖完了关子开始教方法。第一,要在家里逐步练习孩子的专注力。看书也好、做游戏也好,一定要培养他的持久性,开始可能只能坚持几分钟,然后是十分钟,然后再长、再长……
老师还建议没有进行兴趣学习的孩子去学习绘画或者钢琴。据说这两样东西都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专注程度,它们都需要一对一的联系,而且练习过程中家长最好不要干预和参与。要让孩子自己完成和老师的交流。
蓝芸想,怪不得那么多孩子都去学钢琴,原来不是为了当朗朗,是为了练习聚精会神。
还有,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交流、求助的能力,集体社交的能力……蓝芸在小本上记录着,脑子里对乐乐一一对应着……一个下午下来,蓝芸突然觉得有些恐慌,老师所说的这些能力,似乎乐乐都是欠缺的;本子上记的这些,好像都要让乐乐去补补课。
晚上回到家,蓝芸给乐乐洗完澡,看着他渐渐睡去,就蹑手蹑脚地来到客厅。严道明正在看球赛,蓝芸过来把遥控器拿在手里,对严道明说:“你先停一会儿,我得跟你说说乐乐的学前教育。”
严道明眼睛没有舍得离开电视屏幕,只是支应着问:“什么事?”
蓝芸深出了一口气,把电视声音调成了静音。严道明这才转过头来,看见蓝芸一脸严肃地盯着自己,这才笑嘻嘻地问:“怎么了?这么严重?”
蓝芸把自己今天所接触到的内容大概说了说,严道明有点不屑,说:“‘小幼结合’?还怎么结合?现在你给乐乐找的已经是最好的幼儿园了吧?小学咱们也报上名了,那也是最好的小学了吧?还让他做什么?我看这对乐乐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
蓝芸叹口气说:“表面上看当然是好事、可是你想想想,就因为是最好的学校,上学以后的竞争才会最激烈。乐乐的情况你比我清楚,跟咱们生活了小一年,也只有这不到一年的时间接受了一些教育。人家幼儿园老师一直跟我说,乐乐和班里其他的孩子是有差距的。人家从三岁就开始系统学习了,乐乐从起跑线上就落后。
现在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我打听了一下,小学里,除了我们老师的孩子,还有好多全市择优考来的孩子。老师的孩子就不用说了,我们同事有小孩的,哪个不是从小就学这学那。我知道的,什么奥数、钢琴、国际象棋,应有尽有。全市择优考来的,就更可怕了,个个都是小人精。你说,乐乐怎么办?”
严道明也不得不严肃起来。看来上学的问题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原来自己觉得,乐乐能把户口办进北京、蓝芸能接受孩子,就已经是天大的幸事。能在北京上学,就比在陕西要好太多了。
没想到蓝芸接受了,而且对乐乐视如己出,而且更大的幸事是蓝芸守着这么好的教育资源。蓝芸牺牲了这么多,把乐乐办进了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本来一切都是超乎想象的好。可是自己唯独没想到,乐乐自身的问题。他能否适应这个“好”环境?他在这个环境里能否生存?
严道明想到这里,不由得说了一句:“小芸,我觉得你的担心有道理。咱们给乐乐的这个环境是不是压力太大了?要不,咱们还是让乐乐上个普通小学吧?这样压力会不会能小点?”
蓝芸低头想了想,说:“我还是觉得这样对乐乐不公平。再说,就算是普通小学,乐乐就没有问题了吗?我想的是,要不咱们亡羊补牢、临阵磨枪,让乐乐补补课吧?”
严道明诧异地问:“补课?怎么补?”
蓝芸拿出自己的小本,说:“我咨询了一下老师,如果每周上两个晚上的钢琴课,能训练乐乐和老师一对一的学习能力。这个咱们是可以办到的。还有,数学和汉语拼音、识字,这个也是要学习的。我问过幼儿园的老师,这学期,班里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训练,汉语拼音可以跟着班上学;数学就要额外下功夫了。老师说,幼儿园里的数学教育主要是让孩子建立‘数’的概念,能认识和写数字,但是加减法、包括一些数学的思维方式是不教授的,这需要咱们给乐乐找个课外学校。”
严道明觉得有点好笑,蓝芸这个计划听上去不像是给一个即将上小学的孩子准备的,倒像是要考研。严道明笑着说:“数学就不用了吧!我一个理工科的硕士,还教不了我儿子学数学?”
蓝芸也笑了,说:“你还真教不了。我相信你能教大学生,可你怎么教一个6岁的孩子呢?你能配合他的思维来讲述方法吗?最简单的,鸡兔同笼的问题,你怎么教?”
严道明想了想,也是,最简单的鸡兔同笼这种问题,自己习惯性地会用方程解;可对乐乐,肯定不适用。严道明忽然说:“还没上学呢,就鸡兔同笼!太夸张了吧!学这个干嘛?”
蓝芸又笑笑,从本子里拿出一张纸给严道明看。严道明拿在手里,看见纸上印着一副卡通画,几个小孩在排队,中间的一个孩子头上写着两个数字,一个7,一个8。下面是问题:小朋友排队,从前面数,小明是第7个,从后面数,小明是第8个,请问队伍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严道明问:“这是什么?”
蓝芸无奈地说:“这是我们附属小学去年一年级招生的考试题。”
严道明夸张地说:“不会吧!这题是考没上学小孩的?”
蓝芸更加无奈地点点头,说:“是啊!我第一次看到,都蒙了。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人家老师说了,别以为报上名了、是教师子弟就铁定收,如果要是考的太离谱了,那也有淘汰的可能!数学就考这个,和四道二十以内加减法。这道题老师是不负责读题的,需要孩子自己看题自己答。要是练字都认不全,也就不用考了。”
严道明有点生气地说:“我就不信,孩子都能答上来。”
蓝芸给他解释:“人家是有标准的。知道7+8=15的,得一半分;知道7+8=15之后,还要再减去1的,得满分。剩下的四道加减法,是抢答的,老师写在黑板上,谁答得又快有对,就加分。考试的时候三个人一组,老师分别给带进不同的班,不在一起考。”
严道明说:“数学就这么难!语文考什么?”
蓝芸说:“拼音,简单汉字,听说还有看图说话。还会有考官突然问一两个英语单词。”
严道明愤愤不平了:“这要是都会了我们还上学干嘛?”
蓝芸安慰他说:“谁让乐乐是中国孩子呢!在中国受教育就得受这份罪!而且我打听了,即使是普通小学也是要考试的,虽说是义务教育,但是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乐乐叫我妈妈,我就要对孩子负责。咱们经济条件有允许,就紧张几个月,给乐乐多报几个班,先把这入学考试给应付过去,别让孩子从一开始就受打击。”
严道明摇着头说:“我真是不明白不明白!我小时候一天幼儿园都没上过,不也读到硕士了吗!从6岁开始就这么折腾孩子,他这一辈子还有好吗?”
蓝芸只能继续安慰他:“我问过了,现在的孩子都是这么过来的。咱们是普通人家,无权无势,但是经济条件上可,就随大溜吧。乐乐以后会明白,咱们做这都是为了他好。如果乐乐是我亲生的,咱们放养,不受这些,或许我心里还能安些;可是乐乐不是,我真怕今后会被乐乐埋怨……”
严道明看得出,蓝芸的眼圈有点发红,只好过来拍拍蓝芸的肩膀,说:“就这样吧,老婆,难为你了。我和乐乐都记在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