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讲 宋金和议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袁腾飞 本章:第二十六讲 宋金和议

    <i>高宗皇帝为了屈己求和,跟秦桧定计,害死了忠良岳飞,在害死岳飞的过程当中,已经跟金国达成和议。那么宋跟金的和议,不是从这个时候才开始的,我们说历史上第一次天眷和议,就是按照宋朝的史书叫绍兴第一次和议,但是后来金国又把它给撕毁了。撕毁之后金军又一次南下,所以又有了顺昌,郾城这一系列的大战。这一系列的大战打完之后,双方都认识到自己的实力不足以消灭对方,于是就开始认认真真地谈第二次的和议,也就是按照宋朝的这个史书叫绍兴第二次和议。宋高宗不仅答应了金国提出的所有无礼要求,而且他为了讨好金国,还给金国皇帝上了一道誓表,那么,这个誓表说的是什么呢?</i>

    宋高宗接受了金国提出的全部屈辱条件,终于达成了宋金的议和。这就是绍兴和议。完颜兀术一直声称,他掌握着一个能够致宋高宗于死地的秘密武器,绍兴和议达成后,为了防止宋高宗背盟弃约,完颜兀术利用手中的秘密武器,紧紧地抓住了宋高宗的命脉,使得宋高宗俯首甘做金国的儿臣。 那么这个秘密武器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能致宋高宗于死地?而完颜兀术为什么一直到临死之前,才将这个秘密说出来?

    高宗皇帝为了屈已求和,跟秦桧定计害死了忠良岳飞,在害死岳飞的过程当中,已经跟多国达成和议,那么宋跟金的和议不是从这个时候才开始的,我们说历史上第一次天眷和议,就是按照宋朝的史书叫绍兴第一次和议,当时不是达成了吗,当然后来金国又把他给撕毁了,撕毁之后金军又一次南下,所以又有了顺昌啊,郾城这一系列的大战,这一系列的大战打完之后,双方都认识到自己的实力不足以消灭对方,于是就开始认认真真地谈第二次的和议,也就是按照宋朝的史书叫绍兴第二次和议,按照金朝那边史书叫皇统和议,因为这时候金国的年号是皇统,两次,第一次是天眷,第二次是皇统,宋朝的年号都是绍兴,按照宋朝的史书叫绍兴第二次和议,达成这个和议之后一个月岳飞才死,也就是说岳飞他在狱中的时候宋金的和议就已经达成了,从这个角度看,现在很多史学家评论这个问题,就看到了这一点,就是宋高宗不一定非是因为要达成和议而杀岳飞,这个岳飞并不碍和议的事,你把兵权给夺了,把他下狱了,他并不阻碍你和议,宋高宗杀岳飞主要是担心武将不臣,篡权跋扈,所以岳飞在狱中应该是已经听到宋金和议,他非常气愤,割地输金甘做儿臣,非常悲愤,这个和议的内容是什么呢?第一个是宋金两国边界以淮水为界,其时我们有中国地理知识的人,我们都知道这一点,秦岭淮河,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所以宋金以淮水为界正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南北朝,金在北方宋在南方,那么岳飞也好,朝世忠也好,这些大将们苦心孤诣,他们念念不忘北伐中原,迎回二圣收复故土,现在看起来这个故土永远是收不回来了,而且我们看这个淮水为界,可以明显看出什么呢,我们华夏民族的发祥地长安,洛阳,就是整个黄河流域,完全位于金战区了,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一种见解和看法,就是长长安,洛阳在谁手里谁是正统,那么现在看起来,这长安,洛阳在谁手里了,在金国手里了,所以金国成了正统了,宋朝的文人士大夫对这件事是最耿耿于怀了,就是这个地方居然被人家给占了,淮水以北的土地被金国给占了,然后每年要给金岁币,银绢各25万,白银25万两,绸缎,就是绢25万匹,除此之外南宋还要对金称臣,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就这一点,也可以说也是头一次啊,然后呢从和议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南宋这一方可是吃亏吃大了,皇统和议比起当年的天眷和议来,南宋是在军事力量占优势的情况下接受了这个屈辱的和议,原来比如说谈到的像岁贡,正朔,册命等等这些东西,宋朝所不能接受的,现在宋朝统统接受了。

    <i>宋高宗不仅答应了金国所提出的所有无礼要求,而且他为了讨好金国还给金国皇帝上了一道誓表,那么这个誓表说的是什么呢?</i>

    宋高宗皇帝给金上了一道誓表,这个誓表,奴颜卑膝,丢人到家,卑污至极,他这个誓表怎么说的呢?“臣构言,既蒙恩道,许备活藩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每年皇帝生辰并正旦,谴使称贺不绝,岁贡银绢,二十五万两匹,自壬戌年为始,每春季差人搬送至泗州交纳,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坠命亡氏,踣其国家,臣今既进誓表,伏望上国蚤降誓诏,庶使敝邑永有凭焉”。我们看赵构上的这个誓表,臣构言,他的名字在宋朝有人敢叫吗,你看他自个儿臣构言,我跟您说,我跟您说什么呢?“既蒙恩造,许备藩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不但我是您的臣子,“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您对我,您大金对我恩同再造啊,“既蒙恩造,许备藩方”,我是您的藩属,而且我世世子孙永守臣节,每年你们皇帝过生日的时候,还有元旦,古人的元旦就是我们今天的春节了,我要派人去朝贺,我每年要给你白银25万两,彩缎25万匹,从壬戌年开始搬到泗州交纳,而且后面就是赌咒发誓了,后面就都是赌咒发誓了,“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如果我要不遵守这个盟约的话,“明神是殛”,举头三尺有神明,“殛”就是杀,他们可以把我杀掉,“坠命亡氏,踣其国家”,踣就是栽跟着,让我这国家一个跟头接着一个跟头,让我这个国家灭亡,臣今既进誓表,你看我现在把誓表都交上来了,“伏望上国”,我们是下邦,你是上国,“蚤降誓诏”你赶紧给我发诏书,你来册封我,“庶使敝邑永有凭焉”,这样一来小邦才有生存下去的凭证,不敢说是敝国,说敝邦,更不能称本朝了,敝邑,使我这个小地方,我这个小城永远有凭证,这个东西堂而皇之的记载在宋朝的史书当中 ,当然《续资治通鉴》也记载了这个东西,丢人现眼到家了。

    <i>宋高宗为了自己苟且偷安,不顾国体,奴颜婢膝,摇尾乞怜,他甚至向金国皇帝赌咒发誓,愿意世世代代都向金国称臣,而当金国皇帝看到这道誓表之后,更是趁机讹诈,那么金国又会向南宋提出什么条件呢?</i>

    宋朝的大臣就带着誓表去金国,跟这个金国皇帝谈这个事情,说我们只要求迎回太后韦氏,结果金熙宗看到这个东西之后,金熙宗怎么说呢,装大,吊起来卖,说你要迎回太后韦氏,先朝业已如此,岂能更改,这东西以前谈过了,你战俘就是战俘,没有遣返那一说,岂可如此,结果宋朝大臣就跪下苦苦请求,你太不给我们面子了,我们皇帝这么做的目的怎么安天下人之心,皇上为什么要屈已求和,皇上不能跟军民百姓说咱打金国打不过,咱打他咱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咱打他咱全完了,他不能说这个话吧,皇上怎么说呢,我要不求和,我妈回不来,我是大孝子,国朝以人孝治天下,我是大孝子,所以您一定得成全我们皇上,金熙宗就趁机讹诈,成全可以,你还得给我点什么好处吧,你再给我点儿地,你给我什么地儿,川陕那边,淮水是国界的东边嘛,东部国界勘定了,西部国界还没有勘定呢,川陕那边得给个说法吧,他要的那地儿,包括前面咱们讲的吴玠大战和尚原,那和尚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啊,吴玠当年在这儿死守,流过血的,现在多国点名要这个地方,你看吴玠他在这儿挡过我,我打了半天没有打过他,我跟这儿丢了人了,我要在谈判桌上得到战场上我得不到的东西,宋朝的使臣不敢做主,这么大的事我不敢做主,请示宋高宗,高宗倍儿爽快,给他,只要我能安天下人耳目,给他,所以一下川陕那边双方以大散关为界,北边的地方就全都归了金了,连金都没有想到宋朝这么爽快,金自个儿都觉得不好意思,哎呀,他怎么这么痛快,马上金熙宗就让完颜兀术赶紧勘界定约,万一宋朝反悔了怎么办,赶紧勘界定约,勘了界定了约,双方撤了兵这事就好办了,于是勘界定约,双方各自撤军,十五六年的战争结束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看,宋金和议也是双方实力均衡的体现,中国历史进入到了第二次南北朝时代,在这个皇统和议当中,为金国立下赫赫功劳的就是完颜兀术,要不是完颜兀术撕毁天眷和议,河南陕西之地就归了宋朝了,这一次完颜兀术立下赫赫战功,所以完颜兀术的官位火箭般的上升,梁王,都元帅,太保,领行台尚书省事,后来加待中,进拜太傅,太师,领三省事,等于就是整个金国军政大权完全由完颜兀术掌握,绍兴和议达成后七年,完颜兀术病死,得以善终,要按证书演义上说,是被牛皋给气死了,牛皋骑在他身上,他一生气死了,这纯粹就说家的演绎,他是病死的。

    <i>完颜兀术一直声称,他掌握着一个能够致宋高宗于死地的秘密武器,为了防止宋高宗背盟弃约,完颜兀术利用手中的秘密武器,紧紧的抓住了宋高宗的命脉,那么这个秘密武器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完颜兀术直到临死之前才将这个秘密说出来呢?</i>

    完颜兀术在病死之前留有一道遗表,给皇帝上了一道遗表,这道遗表是这么说的,“吾分付汝等,切宜谨守,勿忘吾戒,如宋兵势盛敌强,择用兵马破之,若制御所不能,向与国朝计议,择用为辅,谴天水郡公桓安坐汴京,其礼无有弟与兄争,如尚悖心,可辅天水郡公,并力破敌”,他说如果宋朝背盟的话,我们先跟他打,咱们先打正规战,你出兵我也出兵,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这么打,打不过怎么办?“谴天水郡公桓安坐汴京”,这句话完颜兀术在临死的时候,把他对付宋朝的秘密武器点明了,也是宋高宗最担心的事儿,“谴天水郡公桓安坐汴京”,天水郡公桓是谁啊,恒是赵恒,赵恒是宋钦宗,宋徽宗死了,宋钦宗还在金国人手里,做人质呢,做战俘呢,为个时候金人封他为天水郡公,今天那个黑龙江阿城那地方还有天水郡公府,封他为天水郡公,我们把他弄到汴京安坐,让他做皇帝,做傀儡,做张邦昌,做刘豫,谴天水郡公桓安坐汴京”,他到这儿一安座的话,“其礼无有弟与兄争”,那这样一来的话,宋高宗就完全没咒念了,你当弟弟的能跟当哥哥的打仗吗,天水郡公是宋钦宗,宋钦宗是宋高宗的哥哥,宋钦宗是故主,如果再来一个岳飞也好,再来一个韩世忠也好,再来任何一个人也好,大军北上,收复中原,迎回两圣,

    现在二圣当中的一圣跟那儿做皇上,那么你怎么打,怎么动刀兵,那很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宋军成郡结伙就投靠天水郡公建立的伪政权,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完颜兀术不会这么干,完颜兀术是想有朝一日能把南宋彻底灭掉,由大金一统天下,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我不这么干,但是一旦你把我逼急了的话,我就会把宋钦宗拿出来做傀儡,这一点对宋高宗的打击是致使的,岳飞也好,韩世忠也好,他们无法体会到宋高宗的心情,他们也想不到有可能完颜兀术会使这一招,但是宋高宗一直很清楚这一招的,所以我们说宋高宗并不怕宋钦宗回来,回来你还想复辟,这种可能性没有,我们看中国历史上除了明朝,很少有太上皇复位的这种事基本上没有了,你回来之后,你就被软禁了,你自己也说了两间茅屋,几亩薄田,或者出家做道士,你就是这么一个下场,只不过在这儿,没有人虐待你了,他怕的是宋钦宗活着又回不来,什么时候金国想打这张牌了,什么时候金国想用他了,就会把他拿出来做傀儡,把他一立,在这种情况下,宋朝可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明显,完颜兀术是智谋广远,心机极其深沉的一个人,我拿什么招来对付你,我这么来对付你,你把我逼极了,我就把天水郡公抬出来,宋高宗不傻,聪明过人,他早就想到了完颜兀术会有这么一招,两个人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不用这招,我绝对不能把你逼急了,岳飞也好,韩世忠也好,再干下去就把他逼急了,把他逼急了,他就把赵恒抬出来,这对于我来讲一剑封喉,你没有任何办法来解决这件事,你从你的法统,你的出身,你的什么正义感,你的所有的口号,所以的理想,一下就都灰飞烟灭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完颜兀术这个人智谋广远,所以在评书演义当中把他刻画的也很不堪,大魔头,岳飞是忠勇,完颜兀术是狡诈,然后老在岳飞手底下现眼,老被岳飞打的惨败,实际上我们今天看起来,完全没有必要这么看,为什么没有必要这么看呢,我讲过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南北朝,做为我们祖先发生的事,我们没有必要说什么呢?我们可以有自己的好恶,我们同情谁,我们去爱戴谁,完颜兀术也好,岳飞也好,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今天总有人讲,你不能用今天的事来看历史,历史上宋和金就是两国,那魏蜀吴还是三国呢,你有必要说谁杀关羽我跟谁不共戴天,没有这个必要吧,既然他也是中国人,岳飞也是中国人,宋跟金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之间的内战,没有必要去耿耿于怀,我们中国在历史上打内战的时候太多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那不都是混战时期吗?春秋列国,那不都是混战时期吗,这个正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南北朝,所以完颜兀术他的陵墓就在房山嘛,陪葬太祖陵,他就在房山,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或者是英雄人物,我们可以这么来看待这段历史,没有必要对他耿耿于怀。

    <i>宋金和议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十几年来,南宋曾派出许多使臣前往金国议和,但是这些议和的使臣往往都被小说演义丑化了,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些出使金国的使臣们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在他们身上又发生了哪些传奇事情呢?</i>

    和议达成之后,双方就开始互相释放战俘,在多国被扣了很多年的使臣们,陆陆续续全都给放回来了,放回来这些使臣,肯定不招待见,全都被远谪,就全部被秦桧贬出朝廷,其中有一个人,咱们必要得讲讲,就是我前面提到的这位宇文虚中,宇文虚中一介文人,胆子大到什么程度,他第一次出使金营,那还是北宋的时候,他出使金营的时候,金人背盟了,不跟宋朝和好了,要打宋朝,打宋朝第一件事就是抓他,说他是奸细,金人拿绑绳捆他的时候,宇文虚中居然赋诗一首,他也不反抗,你绑我就绑,一边给他上绑绳,他居然赋诗一首,“当时初结两朝欢,曾见军中捧玉盘,本为万年依荫厚,哪知一日遽盟寒”,要捆他他吟诗,“知一日遽盟寒”,咱们本来是万年荫厚的关系,初结两朝欢,“曾见军中捧玉盘”,本来是这么一个关系,结果好你现在把我抓起来了,那就抓吧,金人不义,这次又让他去他又去,去了独留虎狼之国,金人看他脸熟,认识宇文虚中,你怎么又来了,脸熟,看来对我们这儿有感情了,得了你别回去了,不但不让他回去,还让他做官呢,他在金国官做得非常大,金国人称他为国师啊,他在金国官大到什么程度,相当于宰相一个级别的高官了,而且说金国建国初年,他为什么能够汉化,很多制度都是宇文虚中制定的,所以这个《金史》,《宋史》都有宇文虚中的传,不幸的是都把他刻画得很白脸,就不是忠臣,金宋都不以他为忠臣,这个人是非常不幸的,说他两朝做官,对谁都不忠心,但实际上宇文虚中是典型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我为什么要帮助金,我为什么要帮助金汉化,非常简单,他的快马弯刀征服了我,我的诗词歌赋征服了他,谁的征服时间是长久的,宇文虚中要达到这么一个目的,你快马弯刀虽然征服了我,别忘了我天朝上国,我们这地儿文章锦绣地,温柔富贵乡,我们这儿是中华的正宗,华夏的正宗,你打败了我,规规矩矩给我当学生,你一当学生你就变成我了,你变成我了你还能打我吗?你从马上下来,你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你也捧起书本来子日诗云了,比这个你还能比得过我吗?而且你越比这个你越自卑,你越自卑你越要跟我学,你越跟我学我就越安全,不就这么个道理嘛,所以宇文虚中为什么要帮助金国制定制度,当时其实留在金国的其他宋使比如像洪皓,很鄙视宇文虚中啊,洪皓说让我在刘豫帐下做官,我宁可死我都不干,你宇文虚中毫无气节,你还两次出使,你想想苏武,你想想这些人,你看你两出使,实际上就是这些人,都不理解宇文虚中,你真是有自己的一番苦心在里面,后来宇文虚中就经常把金国的朝廷内部的虚实通报给南宋。

    <i>宇文虚的到来,为金国带来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但是虽然他在金国已经位极人臣官至宰相,可在他心中念念不忘的仍然是他当初出使金国的议和使命,可谁也没有想到,有人却把他当做南宋时期暗通南宋的事情告诉了金国人,那么这个出卖宇文虚的是谁呢?当金国人得知此事之后,又会怎样处置他呢?</i>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宋金和议达成,秦桧这个祸国奸贼,为了自己的私利居然把宇文虚中是卧底告诉了金国,而且他给金国出主意,金国很重用宇文虚中,离开他我们大金就玩不转了,他是卧底怎么办,你杀了他太失人才,这个人才就没了,我们谁也不会制定这些典章制度,秦桧给出主意,别怕跟我们皇上说,把他家属弄走,宇文虚中家属都在南宋,跟我们皇上要他的家属,让他的家属到金国,他有家属在,他投鼠忌器,他就不敢怎么着了,宇文虚中知道这个消息后,赶紧给高宗写密信,如果金国人要我的家属,您就跟金国人说全死了,或者说全失散了,找不着,没想到宋高宗按照金国人的意思,把宇文虚中的家属全部送到了金国,送到了金国,宇文虚中就没有办法了,那家属全来了,都跟这儿聚齐了,你要再有意图的话,这事就完了,《宋史》说宇文虚中失节,《金史》也不以宇文虚中为忠臣,这个人是非常可怜的,他后来是被金国人杀害了,全家遇害,为什么被金国人杀害,为什么他全家遇害,说是因为他恃才傲物,得罪了金国,得罪了金主,说金主没有文化,半瓶子醋的汉人,其时清朝的学者写《随园诗话》的袁枚在整理宋人笔记的时候,发现一条消息,这条消息是这么说的,“绍兴十五年,宇文虚中谋挟渊圣南归,为人告变,虚中急发兵,直至金主帐下,金主几不能脱,事不成而诛”,绍兴十五年,宇文虚中想把钦宗皇帝带回江南,挟渊圣南归,渊圣就是宋钦宗,宋钦宗在北国当战俘的时候,南宋给上的遵号,挟渊圣南归,为人告变,有人把他告发了,所以宇文虚中领兵直冲皇宫,想把金熙宗杀掉,事不成被诛,所以这个大忠臣的忠肝义胆,忠贯天日。

    我们从清朝人发现的这段笔记材料里可以看之一二,这个入金的宋使,除了宇文虚中之外,还有一位咱们不能不提的王伦,王伦这个人也是百分之百的大忠臣,当然评书演义当中把他刻画成一个汉奸,把他刻画的很不堪,这实际上完全是对他的一种误解和丑化,王伦的先祖是北宋的名相叫王旦,王旦死后谥号是文正,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大臣死了之后,皇帝赐与谥号,最高等级的谥号就是文正,有清一代只有八个文正,曾国藩,曾文正公,谥号文正可见是名门之后,他年轻的时候呢,史籍上记载说他“为人任侠好义,往来京洛间,数犯法,幸免”,任侠好义按我们今天的话说,可能有点爱打抱不平,高干子弟出身,所以可能看谁都不顺眼,所以经常犯点小法,但是每一次都得以幸免,国难显忠良,疾风识劲草,靖康之变的时候,钦宗皇帝面临宣德门下,老百姓吵吵嚷嚷,然后乱民就要冲进宣德门,不知所措,当时只是一介布衣的王伦,挺身而出,臣能弹压之,皇帝一听非常高兴,解下身配的宝剑,赠与王伦立授后部侍郎,马上给他,王伦提剑下楼斩杀了几个为首的乱民,一下形式就安定下来,后来建炎年间出使金国,也是他自发愿意去的,自己去祈请出使金国,前后两次宋金和议的达成,王伦居间调停也是功不可没,当然我们强调,他调停宋金议和,想让宋跟金和议,他真的是希望和议之后达成,他跟秦桧卖主求荣为了一身安,不管国家百姓朝廷,江山社稷还是完全不一样的,特别是第二次和议达成之后,当时王伦还留在金国,他出使在金廷,金国也非常高兴啊,你别走了,授予王伦一个很大的官职,平滦三路都转运使,转运使是主管地方财政的,把地方财政上交中央,平滦三路转运使,地方财政上交中央,所以这个官职叫转运使,你把地方的钱往中央转动的时候,往自己家里转动一点,也没有人知道,所以这绝对是一个肥缺,金人想让王伦留下来,干这个转运使,等于答谢王伦你在国内享有汉奸的美誉,你还回去干嘛啊,你看大家都骂你,当时南宋的主战派,主张杀秦桧、王伦之头,挑在竹竿上,立在街上以谢天下,你回去之后万一让人杀了,挑在竿上多可怕啊,你不如跟我这儿做官,把财政往中央转运,捎带手往自己家里运一点多好啊,名利双收的这种事,结果王伦断然拒绝,王伦说什么呢,奉命而来非降也,我来这儿干吗来了,两国谈判达成和议我要回国,我不是来这儿投降的,我不跟你这儿转运,所以金主非常生气,不识抬举,于是命人杀了王伦,把王伦绞死了,时年61岁,所认宋朝给他赐谥号是愍节,王伦临上刑场的时候,非常感人那一幕,临刑之前,他跟执行的金兵说,你给我点时间,我要办自己的事,你有什么遗言还是怎样?没有,他向着南方整理整理自己身上穿的宋朝的衣冠,向着南方下跪哭拜,“先臣文正公,以直道辅相两朝,臣今将命被留,欲污以伪职,臣敢受一死以辱命”。我的祖先王文正公,以自己的直道辅佐两朝,两朝天子他做宰相,我不能给宗室丢人,我现在要被留在金国,我绝不干,因为他们要授予我伪职,在王伦眼中,金国给的官当然就是伪职了,我不受伪职怎么办,只有一死报答皇恩,所以这样的一个人,我们可以看也是忠肝义胆,完全不像有的评书演义,小说家那种泼污。

    绍兴和议虽已达成,宋金两国南北对峙也相安无事,但是此项议和,毕竟是不平等的,就协议内容来看,南宋丧失了大片江山,因此这件事情激起了当时南宋很多忠义之士的愤懑,他们以诗抒怀,道出了宋高宗苟且偷安、甘做儿臣的屈辱。

    绍兴和议达成,宋金开始和谈,淮水大散关一道界限,从此分成了南北,这一幕令中国历史上的很多仁人志士,扼腕叹息,我们知道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经有一首《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为什么跟这两个地方——淮水,大散关,正好是宋金的交界线,正好淮水以北中原故土,全都在金人手中,宋朝人陈亮在自己一首词中,非常悲愤的说,“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这地方原来是什么,尧、舜、禹的地方,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我就不相信在这地方的人,没有一个半个耻于向夷狄称臣的,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被少数民族控制的,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什么时候才能收复我故土呢,但是给了一个很光明的结尾,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胡虏无百年之运,我们坚信这一点,给了这么一个光明的结尾,也就是宋朝的仁人志士还是一心想恢复的,无奈皇上不想,宰相不想,俩人在江南偏安,小日子过的是有滋有味。


如果您喜欢,请把《两宋风云》,方便以后阅读两宋风云第二十六讲 宋金和议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两宋风云第二十六讲 宋金和议并对两宋风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