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鱼和指南龟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徐亮 本章:指南鱼和指南龟

    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可是在历史上,指南针有很多不同的形态,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指南鱼和指南龟。

    大约在北宋初年,指南鱼就被发明出来了。指南鱼用一块薄薄的钢片做成,形状很像一条鱼。它有两寸长、五分宽,鱼的肚皮部分凹下去一些,使它像小船一样,可以浮在水面上。钢片做成的鱼没有磁性,所以没有指南的作用。如果要它指南,还必须再用人工传磁的办法,使它变成磁铁,具有磁性。

    使用指南鱼,比使用司南要方便,它不需要再做一个光滑的铜盘,只要有一碗水就可以了。盛水的碗即使放得不平,也不会影响指南的作用,因为碗里的水面是平的。而且,由于液体的摩擦力比固体小,转动起来比较灵活,所以它比司南更灵敏,更准确。

    当时不但有钢片做的指南鱼,还有用木头做的指南鱼和指南龟。用木头做指南鱼的方法是,用一块木头刻成鱼的样子,像手指那样大,在鱼嘴往里挖一个洞,拿一条磁铁放在里面,使它的S级朝外,再用蜡封好口。另外用一根针从鱼口里插进去,指南鱼就做好了。把指南鱼放到水面上,鱼嘴里的针就指向南方。

    指南龟也是用木头刻成的,放磁铁的办法和木头指南鱼一样,插在尾部。指南龟不放在水里,人们在它的肚子下面挖一个洞,把它装在光滑的竹钉上面,使它便于自由转动,它尾部的那根针,也会自动指向南方。

    古代人用什么喝酒盛酒?

    在商代,由于酿酒业的发达,青铜器制作技术提高,中国的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当时的职业中还出现了“长勺氏”和“尾勺氏”这是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生的氏族。周代饮酒风气虽然不如商代,但酒器基本上还沿袭了商代的风格。在周代,也有专门制作酒具的“梓人”。

    青铜器起于夏,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铜制酒器为夏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爵。青铜器在商周达到鼎盛,春秋没落,商周的酒器的用途基本上是专一的。按用途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此外还有礼器。青铜酒器的基本组合主要是爵与觚。

    盛酒器具是一种盛酒备饮的容器。其类型很多,主要有尊、壶、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等。每一种又有许多式样,有普通型,有取动物造型的。以尊为例,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

    饮酒器的种类主要有:觚、觯、角、爵、杯、舟。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

    商周以后,青铜酒器逐渐衰落,秦汉之际,在中国的南方,漆制酒具流行。漆器成为两汉,魏晋时期的主要类型。

    漆制酒具,其形制基本上继承了青铜酒器的形制。有盛酒器具,饮酒器具。饮酒器具中,漆制耳杯是常见的。汉代,人们饮酒一般是席地而坐,酒樽放在席地中间,里面放着挹酒的勺,饮酒器具也置于地上,故形体较矮胖。

    魏晋时期开始流行坐床,酒具变得较为瘦长。

    瓷器大致出现于东汉前后,与陶器相比,不管是酿造酒具还是盛酒或饮酒器具,瓷器的性能都超越了陶器。

    唐代出现了桌子,也出现了一些适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如注子,唐人称为“偏提”,其形状似今天的酒壶,有喙,有柄,既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樽勺。

    宋代是陶瓷生产鼎盛时期,有不少精美的酒器。宋代人喜欢将黄酒温热后饮用。故发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组合。使用时,将盛有酒的注子置于注碗中,往注碗中注入热水,可以温酒。瓷制酒器一直沿用至今。

    明代的瓷制品酒器以青花、斗彩、祭红酒器最有特色,清代瓷制酒器具具有代表性的有法琅彩、素三彩、青花玲珑瓷及各种仿古瓷。


如果您喜欢,请把《知道点中国文化》,方便以后阅读知道点中国文化指南鱼和指南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知道点中国文化指南鱼和指南龟并对知道点中国文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