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鼠蒙哥马利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刘明轩 本章:沙漠之鼠蒙哥马利

    1976年3月24日,英国著名的军事家、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间英国武装部队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在他的家中去世,享年88岁。

    1887年11月17日,蒙哥马利出生在伦敦肯宁登区圣马克教区的一个牧师家庭。少年时他十分顽皮,14岁才正式上学,20岁时考入桑赫斯特英国皇家军官学校,1908年毕业,被分配到驻印度的部队中服役,任少尉排长。他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即将结束时任司令部上尉参谋。这段经历对他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回忆说:“到第一次大战结束时,我已经认清军事职业是一种终身的研究。”他潜心研究战争的科学和实践,终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大展雄才。

    第一次大战结束后,蒙哥马利体会到军事完全是一种需要毕生精力去探讨的学问,但真正理解这种道理的军官不多。他决心献身于这种行业。1920年,他正式跨进了参谋大学之门,毕业后参加了爱尔兰战争。几年的实践,为蒙哥马利日后任高级指挥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蒙哥马利任第三师师长,率部队赴法国和比利时抗击德军,1942年上半年,英军在远东战场上节节败退,在中东战场上丢城失地。在这危急关头,蒙哥马利被派往北非,出任英国驻北非第8集团军司令。

    蒙哥马利是一位谨慎从事,善于把战略、战术联系起来考虑的军事家,他亲自制订了全歼“非洲军团”的计划,并认真检查每项准备工作。这次作战计划是要骗过德国将领隆美尔,不让他发现英军主动进攻的企图,具体行动就是在阿拉曼南面佯攻,在北面准备真正的进攻。激战前夕,隆美尔加强了对英军阵地的空中侦察,蒙哥马利指挥第8集团军的坦克部队,在一夜之间将所有的战车转移出集结地,换上了逼真的假目标,英军的保密工作做得十分出色,骗过了有“沙漠之狐”之称的隆美尔。阿拉曼决战始于1942年10月23日深夜,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锐不可当,势如破竹,用十几天时间,迫使隆美尔的部队连续后退600多公里,伤亡惨重。德意军死伤和被俘5.9万人,隆美尔的助手冯·托马将军和4名意大利将军也当了俘虏。一度纵横驰骋于北非的“沙漠之狐”隆美尔遭到了他军事生涯中第一次惨败。消息传到英国,首相丘吉尔下令敲响报捷的钟声,阿拉曼大捷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危急局势,给英国人民一剂强心剂,蒙哥马利也随之升迁,翌年荣升英国元帅,并受封阿拉曼子爵。正是因为这场战役,这位“沙漠之狐”的征服者蒙哥马利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将领。

    蒙哥马利是阵地战的高手,有点像“拿破仑的终结者”英国惠灵顿公爵。他对作战的目的、步调有极清晰的概念,但也容易固守这个概念不知变通。巴顿在西西里战役中改变计划,冲向巴勒莫,再回身取墨西拿的即兴行动,蒙哥马利和巴顿易地而处是决做不出来的。因为在他看来,墨西拿才是整个战役的关键。

    蒙哥马利在诺曼底登陆后没有及时占领卡昂城,而是改为“在卡昂附近回旋”,吸引德军主力,以便美军在南翼达成突破。包括巴顿、布莱德雷在内的盟军将领都说,这是蒙哥马利为他无能攻占卡昂所找的借口。在当时,即使蒙哥马利真想占领卡昂,他可能也没有这个能力。但后来的事实证明,那是他的借口也好,应变计划也好,确实不失为上乘的变招:德军主力和全部的装甲部队都集中在英军周围,从而使美军在7月份发动“眼镜蛇”作战,突破德军防线,达成了突进。蒙哥马利是战略上和阵地战的高手,连隆美尔也承认这一点。

    蒙哥马利的问题在于他缺乏把突破变为突进的魄力,在这个问题上总是过于谨慎。有时即使有了巨大的优势,他能突破敌人防线,但不能决定性地消灭敌人,而是把敌人向后推。像阿拉曼战役以后,和“市场-花园”作战就是如此。在这一点上,他与朱可夫无法相比。蒙哥马利长期与巴顿一起作战,巴顿很看不起蒙哥马利,还经常骂娘。不过蒙哥马利对巴顿本人倒没什么恶意,只是把他们之间的竞争看作是事业上的竞争。


如果您喜欢,请把《知道点世界名人》,方便以后阅读知道点世界名人沙漠之鼠蒙哥马利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知道点世界名人沙漠之鼠蒙哥马利并对知道点世界名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