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薛芳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薛芳 本章: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薛芳

    网络刚兴起时,《纽约客》杂志上有一张颇为著名的漫画,大致含义是:“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在网名、虚拟形象为特征的网络空间中,侏儒现身为英雄,丑陋化身为英俊,羸弱者迸发出力量,黄发垂髫者温文尔雅,鹤发鸡皮者展现着青春年少……而网络的另一端,坐在电脑前的可能是一条狗。

    在中国,这种交流沟通的虚拟性和荒诞性被一个叫QQ的即时聊天通讯工具承载了。2000年9月的时候,我走在合肥城东北角一个极其破败的小路上,听见有人聊天,大概的意思,“你不上个网,聊个QQ,交个网友,谈个恋爱?”回头,看见几个打扮得非常居家的中年男人。

    2001年,大一寒假过完的时候,注册一个QQ号码变成了很艰难的事情,申请QQ号码的页面上显示的信息是正在申请服务器链接,等待了若干时间之后,页面上出现了四个字——申请失败。我和我的同学们把注册失败的原因归结为网吧的网速太慢,申请号码的人太多,网络堵塞。于是,一遍一遍地申请,一遍一遍地失败,循环往复。忽然有一天得到消息,手机申请QQ号码通过很快。但是2001年的大学校园,手机是个奢侈品,只有很少的同学有手机。于是,很多人请有手机的人帮忙申请号码,这在校园里、或者宿舍里成为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定期去上网聊QQ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自己的QQ号码绝对是一个能脱口而出的数字。

    到了2002年末的时候,有同学告诉我,有一个叫UC的即时通讯软件很不错。我尝试着下载、运行,发现UC的页面设置比QQ时尚。我隐约记得,窗口上的颜色很漂亮,界面上树叶一片一片落下,非常唯美。但是我的高中同学和一些熟悉的陌生人,都在QQ上,所以,UC我只用过几次,后来就逐渐忘记了号码。

    2003年岁末的时候,我心血来潮,决定报考厦门大学现代文学的研究生,辗转找到了当时在厦门大学读研究生的师姐,师姐很热心,给我发来很长的短信,我当时极为感动。短信最后,出现了“泡泡”两个字,后来才明白,师姐给我发的短信是通过互联网发的,我觉得“泡泡”这个软件不错,便下载到电脑上,但很少用。

    2004年11月,我到一个新成立的号称中国华尔街日报的报社实习,初来乍到,部门领导让我负责收集选题、通知开会等琐碎事物。第一天,领导就交给我一张单子,上面印着部门所有人的手机号码、MSN邮件地址。那是我第一次听说MSN这个软件,我用自己名字的全拼注册了一个地址,如同QQ的号码,又加了当时所有同事的MSN。那时候我就用两个即时通讯软件,但隐约觉得,用MSN是在工作,用QQ是在聊天。后来我在QQ上发现一个同学的头像变成了一种蓝色的小人头,不再花哨,跟MSN的感觉颇为相似,而这个同学在上班时间,他的头像也一直亮着。由此得知这是商务用的QQ,于是我也申请了一个工作版的QQ,但很少用,因为工作相关的人群还是在MSN上。

    这就是我自己与众多即时通讯工具之间或多或少的联系。后来成长为财经记者,每天读着各种各样的公司新闻、风险投资、上市、不超过30岁的亿万富翁……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和互联网相关的。

    回过头看我那段与即时通讯一起走过的日子,一些以前想不明白的问题忽然明晰了起来。2001年2月,QQ开始限制用户注册并开始推出手机注册,这个在后来被认为是错误的决策使得腾讯这个即时通讯市场的老大丢失了一部分市场份额。

    我用过的UC、网易泡泡、我没用过的新浪了了、搜狐的搜Q,均是在那个时期入侵即时通讯这个领域的,并分走了腾讯一些市场份额,至于他们为什么要做即时通讯,一个很简单的原因大概是那时候的即时通讯已经赚钱了,至于为什么赚钱,我在第六章里会有详细的分析。

    QQ先期的火暴,在2000年到2004年的合肥,可窥一斑。幅员辽阔的祖国版图上,一个二级城市,一个即时通讯软件在这里掀起了风潮。那时候很多人应该都和我一样,并不知道腾讯的掌门人是马化腾,直到腾讯上市前。

    而MSN则是剑走偏锋,定位于办公室白领,日后成长为腾讯最强劲的对手。2004年,微软占据了即时通讯市场20%的份额。有一天,微软的比尔·盖茨突然给马化腾写了一封信,信的大意如下,“QQ群不是社会网络,感谢QQ普及了中国小朋友对IM(即时通讯)的了解,等他们长大了,工作了,有钱了,就慢慢转移到了MSN,无缝切换。”当《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问及马化腾收到这封信有何感想时,他亦没有正面回应——“这件事很久了”。不过马化腾和微软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似乎一点也不轻松。对于众多即时通讯领域的入侵者,他均没有回应。他只承认MSN是一个很可怕的竞争对手。

    至于比尔·盖茨乐观预计的无缝切换,目前似乎仍未有任何征兆。易观国际发布的《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即时通讯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腾讯QQ以80.2%的市场份额排名首位。微软MSN以4.1%的市场份额滑落至第三,第二名的位置被移动飞信取而代之。

    身为中国即时通讯市场上的老大,马化腾走的是一步外有强敌、内有追兵的棋,依靠先发优势,他稳赢了第一局。无论马化腾愿不愿意,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曾向腾讯宣战。

    第一个动手的是丁磊。2003年,网易大力推广研发多时的IM工具网易泡泡。没过多久,新浪借收购、搜狐通过自主研发也都跟进了IM市场。接下来,网络游戏盟主盛大、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以及老牌软件商金山都推出了自己的IM工具。在中国即时通讯的市场上做到一家独大后,马化腾似乎就开始了不断给自己宣布对手的历史。

    2003年,腾讯开始做门户,后来又做休闲游戏、随后又进入大型网游,跟盛大的陈天桥和网易的丁磊狭路相逢。2005年年中,腾讯又在网络拍卖和在线支付上出手,追赶马云。此后,又冲入搜索市场,为自己宣布了一个新的敌人:李彦宏。

    马化腾成为行业“战争”的制造者,挑衅的结果是:马化腾创立了中国最大的三家综合门户网站之一、第二大C2C网站、最大的网上休闲游戏网站。在此期间,他使一个不能赚钱的IM创造出了盈利模式,即使是当今即时通讯软件的国外巨头,微软MSN、雅虎、AOL,也未找到盈利模式,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马化腾创造了一个奇迹。

    综观腾讯公司的十年发展史,有两个核心词贯穿始终,“先发优势”和“后发制人”,在“先发优势”下,腾讯早期虽然生存艰难,但所有即时通讯领域的侵犯者却奈何不得,铩羽而归;在“后发制人”的优势下,马化腾所向披靡。

    本书试图从腾讯公司的诞生、成长、自卫战和反击战等几个层面,展现昔日的“丑小鸭”羽化成“白天鹅”的艰难历程,试图从中国互联网十年的历史视角去展现腾讯的发展,以腾讯为主角,围绕腾讯的成长历史和多元化历史,全面展现出本土互联网企业的别样化生存态势。


如果您喜欢,请把《企鹅凶猛:马化腾的中国功夫》,方便以后阅读企鹅凶猛:马化腾的中国功夫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薛芳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企鹅凶猛:马化腾的中国功夫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薛芳并对企鹅凶猛:马化腾的中国功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