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iao Yu,pp.14~15.
[2]Ibid.,pp.19~22.
[3]RS,p.133.
[4]Xiao San,第一章第七节。
[5]毛泽东在1959年谈到不喜欢别人批评自己,见CLG,1968年第一卷、第四卷。
[6]作者将“三国时期”混同于“战国时期”。———译注
[7]tMD,p.34.
[8]原文有误,毛泽东是在湘潭求学不成后再到湘乡东山求学的。———译注
[9]Xiao San,第二章第九节。
[10]RS,p.135.
[11]辫子是当时的中国男子对半异族的满清王朝表示忠诚的象征。
[12]CB,900,p.10.
[13]RS,p.129.
[14]Ibid.,p.138.
[15]Ibid.,p.139.
[16]Ch’en,p.44.
[17]RS,p.140.
[18]RS,p.140.
[19]Li Jui,p.40.
[20]RS,p.141.
[21]Xiao Yu,pp.32~34.
[22]RS,p.141.
[23]Xiao San,第三章第十三节。
[24]RS,p.142.
[25]RS,p.142.
[26]实际上毛泽东开始是在第四师范学校就读,几个月后,第四师范并入第一师范。所以,到1913年秋,毛泽东就是第一师范的学生了。此处参见Li Jui,p.42。
[27]RS,p.142.毛泽东在第一师范学校的许多生活细节,见周世钊发表在《新观察》(北京)第二卷上的文章。
[28]Road,1,pp.34,73.
[29]RS,p.143.
[30]Li Jui,p.45.
[31]RS,p.143.
[32]Road,1,p.82.
[33]RS,p.143.
[34]Li Jui,p.23.
[35]RS,p.149.
[36]引自SS’s Mao,pp.40,46;毛泽东在一封信中(见李锐书83页)谈到西方思想和东方思想一样也有其弊端。
[37]然而———个性多么特殊!———毛泽东却讨厌学校规定的几分钟哑铃操,甚至写讽刺文章攻击那些“机械”的锻炼。毛泽东更喜欢自己发明的身体“测验”。此处参见Li Jui,pp.28~29。
[38]Li Jui,p.30.
[39]Xiao San,ch.3,XVI;cf. English Version(Bombay,1953),p.42;还可参阅CB,900,p.17.
[40]萧瑜(《明报月刊》,香港,1968-10)进一步解释说,“二十八画生”的喻意是“共产主义者”,因为“廿八”合在一起,有点像汉语中的“共”字。
[41]毛泽东的第一篇文章见《新青年》,1917-04。
[42]《中央日报》,台北,1972-11-04。
[43]学友会,由劝学会发展而来,吸收女同学参加,是一个颇有影响的组织。见萧三:《毛泽东同志在五四时期》,载《光辉的五四》,19页,北京,1959。
[44]作者将毛泽东得票最多的“人物互选”活动误作选举学友会负责人的活动。———译注
[45]《新湖南报》,1950-07-01。
[46]中文的意思是“恢复旧的制度”。
[47]CB,900,pp.21,15.
[48]Road,1,p.104.
[49]Li Jui,p.61. 以及作者的800 000 000:the Real China,p.124.
[50]毛泽东坚持记《夜校日志》,用古文形式写的。此处参见Lynda S,p.113.
[51]Li Jui,p.64.
[52]RS,p.144;Li Jui,p.74.说毛泽东得到“五六个回音”;还可参见IAS,1973/12,p.72.
[53]Road,1,p.73.
[54]“新”、“民”二字联用,似乎取自《大学》上“在新民”及《书经》上“作新民”的意思。
[55]Xiao San,第四章第二十二节。
[56]Road,1,p.136.
[57]Li Jui,p.52.
[58]Ibid.,p.82.
[59]Ibid.,p.24.
[60]Xiao San,第三章第十五节。
[61]Li Jui,p.38.
[62]Road,1,p.218.
[63]RS,p.149.
[64]Li Jui,p.330;另见Road,1,pp.419~420.
[65]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的十五年》,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