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类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李敖 本章:应用技术类

    叶德辉:《双梅景暗丛书》

    叶德辉(一八六四~一九二七),字焕彬,号郋园,又号丽廔主人,因为是麻子,外号quot;叶麻quot;、quot;叶麻子quot;,湖南湘潭人。他二十八岁就中了进士,三十岁后就quot;乞归故里,奉亲读书quot;。他的学问极好,经学、律法、小学、碑版、摹印、占卜、星命等等,都很在行。他写的《书林清话》,是中国目录学上的精品。他的藏书丰富,书架上贴quot;老婆不借书不借quot;条子,书中夹有春宫画,用来防火;他说火神是女性,看了春宫画会不好意思,所以就不会来烧书了。

    叶德辉在性格上,有点反革命。在戊戌变法时候,他编了《翼教丛编》反对新政,新党正要找他算账,忽然政变失败,他逃过一劫;在辛亥革命时候,他被捕,要被杀,经章炳麟去电力保,他又逃过一劫;在国共合作时候,他因为挺身批评长沙农民协会,被拉到教育会坪公审。他一点也不怕死,大骂不绝。于是在劫难逃,被公审以后,斩首示众。

    《双梅景暗丛书》别名《双梅暗阁丛书》,是叶德辉编著中的精品。

    佚名:《五十二病方》

    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到一九七四年初,,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二、三号汉墓,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最难得的是,其中有十二万字以上的帛书(因为那时纸还没发明,只写在帛上,故叫帛书)。帛书中有一部分是失传了的古代医书,它们没有作者、没有时代,自然不是成于一人一时之手,而是多年累积下来的医学文献。

    这种医学文献中,有一部包括了五十二种病名,和治疗它们的二百八十个医方(每个都没有方名)。每个病的医方,从一个到二十七个不等,专家们把这部书,定名为《五十二病方》。

    《五十二病方》是中国最古的医学文献,它显示出来的病名,在内科方面,有肌肉痉挛、精神异常、往来寒热、小便不利、小便异常、阴囊肿大、肠道寄生虫和中蛊毒;在外科方面,有外伤、化脓、体表溃疡、动物咬螫、肛门、皮肤、肿瘤;在妇科方面,有产时子痫;在儿科方面,有小儿惊风;在五官科方面,有眼疾。

    至于医方方面,就千奇百怪,有许多迷信的成分,非常有趣。

    佚名:《内经》

    中国的医学史,并不是什么真的quot;医学quot;史,而是一笔道道地地的quot;巫医quot;史。换句话说,中国历史上,根本没有真正的quot;医学quot;。

    中国传统上关于医的记载,最早的是神农、黄帝等的假历史,后来年代较近,产生了所谓医的始祖,quot;巫彭quot;与quot;巫咸quot;。从这两个所谓鼻祖以下,中国历代都有所谓新一代一进化的、改良的一代——人物出现,都据说是愈来愈不quot;巫quot;了,愈来愈quot;医quot;了)其实都是扯淡!他们不论怎么改来改去,不论是什么quot;华佗再世quot;quot;歧伯复生quot;,统统属于万世一系的巫医系统!

    中国的quot;医生quot;,既然如此:中国的医书,也就在迷信的大雾里翻来覆去。从汉朝以来,中国医书一直在阴阳五行的前提下演化着。这部托名黄帝著作的《内经》,就是最早的一部。它虽然有反对quot;信巫不信医quot;的倾向,但这一倾向,毕竟有它的限度。从《内经》的内容中,我们可以发现:多少和医学毫不相干的成分,都纠缠在医学的名目里!在这样的纠缠下,中国永远不会有科学的医学。只有先具备了这种认识,我们才能不为《内经》式的传统所误。

    李诫:《营造法式》

    李诫(一○三五~-一一O),字明仲,河南郑县人。他quot;博学多艺能,家藏书数万卷,其手钞者数千卷quot;,quot;性孝友,乐善赴义,喜周人之急。quot;著有《营造法式》、《续山海经》、《续同姓名录》、《琵琶录》、《马经》、《六博经》、《古篆说文》等。

    《营造法式》是李诫奉皇帝之命写的,他quot;考究群书,并与人匠讲说分明类例,以元符三年(北宋哲宗最后一年,一一○○)成书奏上quot;。这书包括三十四卷,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大成。从它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北宋晚年官式建筑的全部细节。这些细节都是其来有自的,那就是上承汉唐以来的中国建筑传统。

    中国建筑到了宋朝是一个大转折,因为宋朝以后,除了元朝建筑的喇嘛塔外,就直达明清了。对建筑法式,明朝没有编修定本,清朝在十六世纪编修《工程做法》七十四卷,是继宋朝以后的大跟进。大体说来,以因袭者多。事实上,唐朝的结构性比清朝高明,清朝只能以装饰性取,并不完全在进步。

    看了《营造法式》,我们对中国建筑的前后脉络,可有不少心得。

    宋应星:《天工开物》

    宋应星(一五八七-约一六六一),字长庚,江西奉新人。他是明末举人,做过安徽的县太爷。著有《天工开物》、《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巵言》等书。《天工开物》是宋应星五十岁的作品,那时是一六三七年(明思宗崇祯千年),距离明朝之亡,只有六年了。宋应星在乱世里,不肯怀忧丧志,沉潜实学,努力不懈,他的志事,是令人起敬的。

    《天工开物》是总结中国人农业、工业生产技术的专书,内容包括农业机械、农作栽培和病虫害、纺织工业、造纸技术、食品化学、水利工程、陶瓷工艺、金属冶炼、兵器工业、造船工业、采矿技术等等。把自古以来,到明朝未年的中国传统科技,做了系统的总整理。这一总整理,是中国科技的一部最好的纪录、最好的百科大全,是最难得的。

    《天工开物》的伟大,尚不止此。它是对中国传统不务实学空谈心性习惯的一个挑战。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只会搞八股教条,从这种僵化刻板的八股教条造出来的书生,是误尽苍生的废物。一九七七年,大陆发现了宋应星的《野议》、《谈天》、《论气》、《思怜》四种著作,他的怀抱,在《天工开物》以外,更得到新的证明。

    贾思勰:《齐民要术》

    贾思勰(六世纪),山东益都人,曾在北魏末期做过山东的地方官。

    《齐民要术》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农业书,也是世界最早的一部农业书,它成于六世纪的三○年代。贾思勰写它的时候,先搜集民谣农谚、访问老农老圃,做好实际的准备,然后再印证古书。他印证的古书有一百五十多种,这些书今天大都失传了,但靠着贾思勰的印证,许多一鳞半爪,却得以保存到今天。

    《齐民要术》共分十卷、九十二篇,内有正文和自注。正文有七万字,自注有四万字。内容包括农艺、园艺、森林、畜牧、渔业、农产品制造各方面的每个细节。细节细到讨论土壤的特质,观察入微。他举山西并州为例:并州没有大蒜,也没有芜青,从外省移来种子,种下去,大蒜愈种愈小,芜菁愈种愈大,这都是观察入微的例子。

    《齐民要术》的白话意思,就是民生重要方法。贾思勰以quot;君子所以仁育天下quot;之心,做了这部quot;王政之实quot;的大事,使我们深刻感到:在虚浮的中国著作里,毕竟还有有心人在做实事!


如果您喜欢,请把《要把金针度与人》,方便以后阅读要把金针度与人应用技术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要把金针度与人应用技术类并对要把金针度与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