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窗读书录
笔记和杂学
我国的笔记,实在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不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散
文小品集,也不是论文集。我在西洋的文艺作品中,就找不出有类似这
体材的著作。回忆录、札记,或是逸话集,都不似我们的笔记那么包罗
万有。从诠释经史、考证碑版,以至诗词歌赋、野史逸闻、谈狐说鬼都
可以包括在内。有的学术价值极高,有的简直不值一笑。我国从汉魏以
来,以至明、清人所写的笔记,内容的广博,简直象是一个大海,里面
蕴藏着无数的财富,使你取用不尽。
然而笔记在过去却一向不被人当作正经书,往往quot;笔记小说quot;并称,
好象只是供茶余酒后的消遣,不足供正经治学之用。其实,我觉得无论
研究我国哪一部门的学问,若是不涉猎笔记,一定所见不广,错过了许
多有用的资料。如研究历史的,无论是专治哪一代史,若是不看看那些
专载有关野史和宫闱掌故的笔记,以便互相印证,那研究一定是有缺漏
的。
我一向就喜欢看笔记一类的杂书,有一位朋友称赞我很有quot;杂学quot;。
若是真是如此,那也不过由于我平时所看的以笔记一类的杂书为多而
已。
当然,前人的笔记著作,好的有用的固然很多,而无聊的辗转抄袭
的也不少。这只要看得多了,就渐渐的能辨别哪些是第一手的资料,哪
些是改头换面,抄袭别人的东西。这类情形,在清朝中叶以后一些人所
写的笔记里最多,因此也最为不可取。大抵宋朝人的笔记,以记载掌故
旧闻见长,明朝人的多偏重史料制度,清朝人的以记载异闻奇事的最多。
同时由于外国势力开始侵入了,有许多清人野史笔记也保留了不少近代
史的重要资料。
要利用前人的笔记来补助治学,除了多看之外,还要自己随手作札
记。若是不能将自己认为有用或是有趣的资料抄下来,至少也该记下书
名作者卷数和有关何事的一个简单摘要,以便要用到这些材料时可以查
阅。若不是如此,日子一久,虽然仿佛记得某事曾在某书中见过,要查
阅起来,往往就要大费精神了。
从汉魏以来直到清末为止,属于quot;笔记quot;这一类的著作,共有多少
种,从来没有人编过书目或是统计过,但那数量一定是非常庞大的。不
过,我想一个人若是很耐心的将这类著作择要看过一千种左右,大约对
于我国古往今来的一切,上自经史政治、天文地理、文章艺术,下至虫
鱼狐鬼,都可以有一点门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