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茶具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陈宗懋 本章:四、茶具

    我国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既有实用价值,又富艺术之美,所以,驰名中外,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

    在中国饮茶发展史上,无论是饮茶习俗,还是烹沏方式,或是茶类加工,都经历了许多变化。作为饮茶用的专用工具,必然也有一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1.茶具的发展在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简单朴素。韩非子《十遇》及《五蠹》等篇,说到尧的生活是茅草屋、糙米饭、野菜根,饮食器是土缶,以后才发明使用黑陶等。可见茶叶最初的利用阶段,不可能有专用的茶具,大都是和其他食品共用的,一器多用,以木制或陶制的碗,兼作为饮茶的器具。

    茶具的发展与陶瓷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而陶瓷的产生和发展是先陶后瓷,瓷是由陶发展而来的。浙江省余姚河姆渡第四文化层出土的陶器——夹炭黑陶,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了,是新石器时代很早的陶器之一。

    茶的烹用方法,也随着茶叶生产技术的改进和茶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最早发现野生茶树时,是采集鲜叶,在锅中烹煮成羹汤而食,这时候的烹饮方法和器皿很简单。春秋时代,茶叶作为蔬菜,与煮饭菜相同,没有什么特别的烹饮方法和器皿。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奴隶主和贵族阶级的出现,形成有闲阶级,饮酒喝茶有了发展,对器具也有了新的要求,从而出现了专用于茶的贮茶、煮茶和饮茶的器具。

    茶具的产生,始于奴隶社会,当时主要茶具为煮茶的锅、中国茶经饮茶用的碗和贮茶用的罐等。随着时代的演变,茶叶消费日广,因消费的茶类不同,习俗不同,消费对象不同,不论茶具的形式、茶具的配套或茶具的用料等,都不断发生变化。

    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交替时期,由于以压制饼茶为主,这时除上述所举煮、饮和贮藏用的茶具外,又添了炙、研末和浇汤用的器具。

    秦汉时期,泡饮方法是将饼茶捣成碎末放入瓷壶并注入沸水,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饮茶已有简单的专用器皿。从秦汉到唐代,随着饮茶区域和习俗传播的扩大,人们对茶叶功用认识的提高,促使陶器业飞跃发展,瓷器也已出现,茶具越来越考究,越来越精巧。

    茶具又称茶器。最初都称为茶具,如王褒《僮约》的“烹荼尽具”,指烹茶前要将各种茶具洗净备用。到晋代以后则称为茶器了。到了唐代,陆羽《茶经》中把采制所用的工具称为茶具,把烧茶泡茶的器具称为茶器,以区别它们的用途。宋代又合二而一,把茶具、茶器合称为茶具。现在也大都统称为茶具。

    唐朝中叶,北方消费茶增多,引起了各地瓷窑的兴起,尤以烧制茶具为中心。据陆羽《茶经》记载,当时产瓷茶器的主要地点有:越州、岳州、鼎州、婺州、寿州、洪州等,其中以浙江越瓷最为着名。此外,四川、福建等处均有着名的瓷窑,如四川大邑生产的茶碗,杜甫有诗称赞:“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陆羽说:煮茶与烹茶同,但用锅较大,又说:每炉烧水一升,酌五碗,至少三碗,至多五碗。若人数多,要十碗,就58分两炉。说明茶具应与饮茶人数相适应。

    据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所列,连同附件统计,煮茶、饮茶、炙茶和贮茶用具共有29件,可见唐朝时茶具的发展已很可观。现分述如下:

    (1)风炉:铜或铁铸成,也有泥烧成的。形状像古鼎,下有三脚。炉壁厚3分,上口有9分厚的边,边的6分宽的部分在炉壁内方,以便用泥墁于膛壁。炉下方的三只脚,共有21个古字:一脚是“坎上巽下离于中”,另一脚是“体均五行去百疾”,第三脚是“圣唐灭胡明年铸”。在3只脚间各开一窗洞,底下的一个洞用以通风漏灰。3个窗口上并排有6个古字,一是“伊公”,一是“羹陆”,一是“氏茶”,意为“伊公羹,陆氏茶”。内设“墆嵲”,有3格,一格有长尾野鸡的图形,这是火禽,画有离卦;一格有彪,是风兽,画巽卦;另一格有鱼,是水虫,画坎卦。巽表示风,离表示火,坎表示水。风能助火,火能把水烧沸,所以要有这三卦。另有花木、山水等图案作为装饰。据说此炉由陆羽设计。

    风炉

    (2)灰承:接受灰烬的用具,由一有三只脚的铁盘构成。

    (3)炭挝:六棱的铁棒,一头尖,稍下较粗,长1尺。细的一头系上一小,作为装饰。

    (4)火夹:另名筋,就是火钳。铁或熟铜制,长1.3尺。

    (5)竹夹:小青竹制成,长1.2尺,一头的1寸处有节,其余部分剖开,用其夹茶在火上烤时,白竹出汗,利用它的香气以增加茶的香味。

    (6)纸囊:即纸袋。用质地白厚的上等剡藤纸,做成双层纸袋。贮放烤好的茶,使不致失去香气。

    碾、拂末

    (7)碾:由碾轮和碾槽构成。最好用桔木,其次是梨、桑、梧桐、柘木。碾槽形状内圆外方,内圆以便运转,外方防止倾倒。内可放进碾轮,圆盘状,直径3寸,中心部厚1寸,边缘厚0.5寸。盘中心有轴,中方外圆,长9寸,宽1.7寸。

    (8)拂末:扫茶末用,利用鸟羽。

    (9)、(10)罗、合罗:大竹剖开,弯曲成圆形,纱或绢作底。筛下的末用合盖贮放。合,竹节制成,或薄杉木板弯曲成圆形,漆好。全高3寸,盖1寸,底2寸,直径4寸。

    78罗漉水囊、绿油囊

    (11)漉水囊:滤水工具。骨架多用生铜制成,因熟铜制的易附着青苔及污物,便于清除茶中杂物,铁则因锈而腥涩,影响水味,不宜采用。居住山村的人,有用竹、木制的,但不耐用,外出不便携带,用生铜较好。袋子用青篾丝织成,可以收卷。或用碧色的绢缝制,还加上翠钿作装饰,直径5寸,柄长1.5寸。又用绿油布袋贮放全部滤水工具。

    (12)釜:锅,生铁制成,以坏了的农具炼铸。炼铸时内抹土外抹砂。里面因抹土而光滑,锅内面易于磨洗;外面因砂而粗糙,易吸热。锅的耳制成方形,使平正;锅边较宽,使88中国茶经能伸展得开;锅脐要长,并在中心,使火力集中于锅中间,则水在锅正中沸腾,水沫易于上升,水味可醇正。洪州用瓷锅,莱州用石锅。瓷锅、石锅都雅致好看,但不坚固,不能持久。

    用银锅非常清洁,但又过于奢侈华丽。从耐久着眼还是铁制好。

    (13)交床:十字相交的木架,上板中空,支持锅。

    (14)瓢:胡芦一分为二而成瓢,或用木制成,叫牺杓。

    晋杜毓写《荈赋》,其中有一句:“酌之以瓠”。瓠,就是瓢。

    它的形状:口阔,瓢身薄,柄短。晋永嘉中,余姚人虞洪到瀑布山采茶,遇一道士对他说,我名丹丘子,改天你的瓯牺里有多的茶,给我些。瓯是小瓦盆,牺就是木杓,常用梨木制成。

    (15)木夹:以桃、柳、蒲葵、柿心木或竹制成,长1尺,两头用银包裹。

    (16)鹾簋:“鹾”即“盐”。盛器,瓷制,圆形,直径4寸,像盒子或瓶形,小口坛形,装盐用。

    (17)揭:取盐用具。竹制,长4.1寸,阔9分。

    (18)则:量器,利用贝壳,或用铜、铁、竹制的匙、箸之类。大致开水一升,用一“方寸匕”的匙量取茶末。但喜味淡的可减少,喜浓的可增加。

    (19)碗:越州产的瓷品质最好,鼎州、婺州产的较差;又岳州的好,寿州、洪州的差。

    (20)水方:用青杠、槐、楸、梓等木制,漆内方及外缝,可盛水1斗。

    (21)熟盂:盛开水用,瓷或砂制,容积2升。

    (22)涤方:用楸木制,形似水方,容积8升,洗涤茶具。

    (23)滓方:似水方,容积5升,用以收集茶渣。

    (24)畚:白蒲草编成,可放碗10个。

    (25)筥:竹子编成,圆形,高1.2尺,直径7寸。或先做成筥形的木模型,用藤子编织,有六出的圆眼,盖和底如箱子的口,削光滑。

    (26)具列:木或竹制成床或架,或竹木制成小柜,有的可开关,上漆,长3尺,阔2尺,高6寸。用以贮放陈列所有的器具。

    (27)都篮:装所有器具的竹篮,竹篾编成。内方编方眼,三角形交错。外用双篾,宽篾作经线,细的单篾编织,交替压作经线的双篾,编成方眼,要玲珑好看。篮高1.5尺,长2.4尺,宽2尺;篮底宽1尺,高2寸。

    (28)巾:类似布的粗绸,长2尺,应有两块交替使用,清洁茶具。

    (29)扎:茱萸木夹棕榈纤维,捆紧,成大笔形,作刷子用。

    可见到了唐朝煮茶、饮茶的用具非常繁杂,一般老百姓不大能办到。

    唐时,生活讲究的家庭都备有24件精致茶具,为全套的碾茶、泡茶、饮茶器具。同时还有收藏器具的精巧小橱子,可以携带,以便与人斗茶。当时皇宫贵族家庭多用金属茶具,而民间却以用陶瓷茶碗为主。那时瓷制茶碗主要的有青釉、白釉两种。

    我国古代重视品茶,使用茶具也很考究,人们把茶具列09中国茶经为品茶必要的艺术条件,也是客来敬茶的重要工具。

    唐李匡乂《资暇集》:“崔宁(蜀相,李豫大历末即公元775年入朝——作者注)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指,取楪子承之,既啜而杯倾,乃以蜡环楪子之央,其杯遂定人人为便,用于代,是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状焉。”这是茶杯有底环的开始。

    南宋时代多饮团饼茶,饮用时需要将团饼碾研,过筛,而后烹煮。南宋《茶具图赞》记载的十二先生,即备茶和饮茶时用的十二种茶具。它们是:韦鸿胪(烘茶炉),木待制(木茶桶),金法曹(碾茶槽),石转运(石磨),胡员外(茶葫芦),罗枢密(茶罗),宗从事(棕帚),漆雕秘阁(茶碗),陶宝文(陶杯),汤提点(茶壶),竺副师(竹筅),司职方(茶巾)。用紫砂作茶具始见于北宋欧阳修《和梅公仪尝建茶》诗:

    “喜见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

    紫砂茶具中以茶壶最为名贵,宋代诗人苏轼谪居宜兴时,提梁式的紫砂茶壶,被命名为“东坡壶”,沿用至今。1968年南京吴经墓中发现紫砂提梁壶是明嘉靖(公元1543年)殉葬物,已是希罕古董。

    宋时皇帝御前赐茶,皆不用盏,而用大汤,其色正白。

    但其制样,似铜叶汤耳,铜色黄褐色。《东坡后集》从驾景灵宫诗曰:“病贪赐茗浮铜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宋代民间饮茶多用茶盏,盏是一种小型茶碗,口敞小底,有黑釉、酱釉、青白釉及白釉等多种。

    宋朝烧制茶具着名的产地有五大名窑,即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各产不同风格的瓷器。官窑在杭州;哥窑19在浙江龙泉;汝窑在今河南省临汝县(古属汝州);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古属定州,故有定窑之名;钧窑在河南禹县神后镇,禹县古名钧州而得名。

    宋代饮用抹茶,多采用盅或盏,盅托就更为普遍,而制作比唐朝精细多姿。宋代以后,我国饮茶方法随着茶叶加工方法的逐渐改变,已开始不加调味饮茶了。茶具主要有茶碾、茶罗、茶盏、茶杓和茶瓶等;饮茶大多不用碗而用盏。茶具所用材料除普通陶瓷外,也有用金银的,人们当以“金银为优”。到了元代、明代除边疆人民饮茶用煮饮外,散、末茶的饮用增多,不用煎煮而用“撮泡”,即开水冲泡,茶具种类简化,而质量却有提高。

    茶具以“瓷器为上”,“黄金为次”。清代以后,除边疆少数民族外,茶具慢慢形成了以瓷器和玻璃器为主的局面。

    (胡坪)

    2.茶具的演变

    《癸辛杂识》称:“长沙茶具,精妙甲天下,每副用白金三百星(衡器上记数之识点叫星,用金银时代,即以星为数——作者注)或五百星,凡茶之具悉备,外则以大缕银合贮之。越南仲丞相帅潭日,尝以黄金千两为之,以进上方。”

    《清波杂志》曰:“凡茶宜锡,窃意若以锡为合,适用而不侈,贴以纸则茶味易损”

    宋末开始,发明蒸青散茶制法。饮用散茶时,不碾成碎末,全叶冲泡,不用盐调味,重视茶叶固有香味。蔡襄在皇佑元年至五年(公元1049~1053年)间写的《茶录》是当时29中国茶经的代表作,在下篇器论中,详述了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的性质用法与茶汤品质的关系。

    元代茶壶的变化主要在于壶的流子(嘴),宋代流子多在肩部,元代则移至腹部。这时江西景德镇青花瓷异峰突起,闻名于世。青花瓷不仅国内珍爱,而且远销国外,特别是日本,因“茶汤之祖”珠光氏特别喜爱这种茶具,后来青花茶具又定名为“珠光青瓷”。天目茶碗也传至日本,12世纪至14世纪,日本佛僧到我国天目山佛寺留学,曾带回天目山的茶碗,这种茶碗施有黑釉,因此在日本,人们把这种带黑釉的陶瓷通称为天目瓷。天目茶碗有黄天目、白天目、黄践、曜变、油滴鳖盏、灰潜兔毛盏等。

    宋代以后,饮茶偏重于品,茶具有了较多的变化。许次纾《茶疏》道:“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

    明代时,品茶瓷色尚白,器形贵小,当时许多的瓷窑多生产小而精巧、色白的茶具。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茶洗”,形状如碗和盂,底部有孔,是饮茶之前用来冲洗茶叶的。16世纪中国瓷器出现在法国市场,致使法国人惊叹不已,大加赞扬。明代中期以后,又出现了用瓷壶和紫砂壶的风尚。

    到了清代,广州织金彩瓷、福州脱胎漆器等茶具相继而起。

    近年来,在浙江上虞出土了一批东汉(公元25~220年)瓷器,出土器物中有碗、壶、杯、茶盏、托具等。经北京故宫博物馆,上海、浙江考古单位鉴定,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瓷茶器。这对研究古代青瓷茶具有重要价值。

    (胡坪)

    茶具,按狭义的范围,主要指茶杯、茶碗、茶壶、茶盏、茶碟、托盘等饮茶用具。芳香美味的茶叶配上质优、雅致的茶具,更能衬托茶汁的液色,保持浓郁的茶香。特别是精制的茶具,也是一种艺术品,既可沏茶品饮,又能使人从中得到美的享受,给品茗增添无限的情趣。

    我国茶具种类繁多,质地迥异,形式复杂,花色丰富,现介绍如下:

    1.陶土茶具

    陶土器具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发明。最初是粗糙的土陶,然后逐步演变为比较坚实的硬陶,再发展为表面敷釉的釉陶。

    宜兴古代制陶颇为发达,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几何印纹硬陶。秦汉时期,已有釉陶的烧制。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就已经崛起,成为别树一帜的优秀茶具,明代大为流行。紫砂壶和一般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由于成陶火温较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且传热不快,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即使冷热剧变,也不会破裂;如有必要,甚至还可直接放在炉灶上煨炖。紫砂茶具还具有造型简练大方,色49中国茶经调淳朴古雅的特点,外形有似竹节、莲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形状的。《桃溪客语》说“阳羡(即宜兴)瓷壶自明季始盛,上者与金玉等价。”可见其名贵。明文震享《长物志》记载:“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先后出现了两位卓越的紫砂工艺大师——龚春(供春)和他的徒弟时大彬。龚春幼年曾为进士吴颐山的书僮,他天资聪慧,虚心好学,随主人陪读于宜兴金沙寺,闲时常帮寺里老和尚抟坯制壶。传说寺院里有银杏参天,盘根错节,树瘤多姿。他朝夕观赏,乃摹拟树瘤,捏制树瘤壶,造型独特,生动异常。老和尚见了拍案叫绝,便把平生制壶技艺倾囊相授,使他最终成为着名制壶大师。供春的制品被称为“供春壶”,造型新颖精巧,质地薄而坚实,被誉为“供春之壶,胜如金玉”。“栗色暗暗,如古金石;敦庞用心,怎称神明”。时大彬的作品,突破了师傅传授的格局而多作小壶,点缀在精舍几案之上,更加符合饮茶品茗的趣味。因此当时就有十分推崇的诗句:“千奇万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壶”。清代紫砂茶具,在前人的基础上更有发展。

    其中以清初陈鸣远和嘉庆年间杨彭年制作的茶壶尤其驰名于世。陈鸣远制作的茶壶,线条清晰,轮廓明显,壶盖有行书“鸣远”印章,至今被视为珍藏。杨彭年的制品,雅致玲珑,不用模子,随手捏成,天衣无缝,被人推为“当世杰作”。当时江苏溧阳知县陈曼生,癖好茶壶,工于诗文、书画、篆刻,特意到宜兴和杨彭年配合制壶。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作,再由陈氏镌刻书画。其作品世称“曼生壶”,一直为鉴赏家们所珍藏。清代宜兴紫砂壶壶形和装饰变化多端,千姿百态,在59国内外均受欢迎,当时我国闽南、潮州一带煮泡工夫茶使用的小茶壶,几乎全为宜兴紫砂器具;17世纪,中国的茶叶和紫砂壶同时由海路传到西方,西方人称之为“红色瓷器”。早在15世纪,日本人来到中国学会了制壶技术,他们所仿制的壶,至今仍为日本人民视为珍品。

    名手所作紫砂壶造型精美,色泽古朴,光彩夺目,成为美术作品。过去有人说,一两重的紫砂茶具,价值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明代张岱中说:宜兴罐以龚春为上,一砂罐,直跻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愧色。名贵可想而知。

    近年来,紫砂茶具有了更大发展,新品种不断涌现。如专为日本消费者设计的艺术茶具,称为“横把壶”,按照日本人的爱好,在壶面上刻写精美书法的佛经文字,成为日本消费者的品茗佳具。

    目前紫砂茶具品种已由原来的四五十种增加到六百多种。例如,紫砂双层保温杯,就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新产品。由于紫砂泥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强,渗透性好,所以烧成的双层保温杯,用以泡茶,具有色香味皆蕴,夏天不易变馊的特性。这种杯容量为250毫升,因是双层结构,开水入杯不烫手,传热慢,保温时间长。造型多种多样,有瓜轮型的、蝶纹型的,还有梅花型、鹅蛋型、流线型等。艺人们采用传统的篆刻手法,把绘画和正、草、隶、篆各种装饰手法施用在紫砂陶器上,使之成为观赏和实用巧妙结合的产品。

    紫砂壶的创作者,相传是明代宜兴金砂寺一个不着名的寺僧,他选紫砂细泥捏成圆形坯胎,加上嘴、柄、盖,放在69中国茶经窑中烧成。有一把失盖的树瘿壶,造型精辟,现存北京历史博物馆,是供春唯一的传品,但也有人疑为赝品。自明代供春(龚春)模仿老银杏树瘿制成“供春壶”而闻名后,相继出现的制壶大师有明万历的董、赵梁、文畅、时朋“四大名家”,后有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妙手”,清代有陈鸣远、杨彭年、杨风年兄妹和邵大亨、黄玉麟、程寿珍、俞国良等。近代有顾景洲、朱可心、蒋蓉等人,顾景洲近作提璧壶和汉云壶,系出国礼品。青年艺人也是人材辈出。

    紫砂茶具式样繁多,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在紫砂壶上雕刻花鸟、山水和各体书法,始自晚明而盛于清嘉庆以后,并逐渐成为紫砂工艺中所独具的艺术装饰。不少着名的诗人、艺术家曾在紫砂壶上亲笔题诗刻字。《砂壶图考》曾记郑板桥自制一壶,亲笔刻诗云:“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

    评价一套茶具,首先应考虑它的实用价值。一套茶具只有具备了容积和重量的比例恰当,壶把的提用方便,壶盖的周围合缝,壶嘴的出水流畅,色地和图案的脱俗和谐,整套茶具的美观和实用得到融洽的结合,才能算做一套完美的茶具。宜兴茶具便有这些特点。

    紫砂茶具不仅为我国人民所喜爱,而且也为海外一些国家的人民所珍重。早在15世纪,日本、葡萄牙、荷兰、德国、英国的陶瓷工人就先后把中国的紫砂壶作为标本加以仿造。

    18世纪初,德国人约·佛·包特格尔(J.F.Bottger),不仅制成了紫砂陶,而且在1908年还写了一篇题为《朱砂瓷》

    的论文。本世纪初,紫砂陶曾在巴拿马、伦敦、巴黎的博览79会上展出,并在1932年的芝加哥博览会上获奖,为中国陶瓷史增添了光彩。

    (胡坪)

    2.瓷器茶具

    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瓷器发明之后,陶质茶具就逐渐为瓷质茶具所代替。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1)白瓷茶具唐代饮茶之风大盛,促进了茶具生产的相应发展,全国有许多地方的瓷业都很兴旺,形成了一批以生产茶具为主的着名窑场。各窑场争美斗奇,相互竞争。据《唐国史补》载,河南巩县瓷窑在烧制茶具的同时,还塑造了“茶神”陆羽的瓷像,客商每购茶具若干件,即赠送一座瓷像,以招揽生意。

    其他如河北任丘的邢窑、浙江余姚的越窑、湖南的长沙窑、四川大邑窑,也都产白瓷茶具。

    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玉器”之称。北宋时,景德窑生产的瓷器,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并有影青刻花、印花和褐色点彩装饰。

    到元代,景德镇因烧制青花瓷而闻名于世。青花瓷茶具,幽靓典雅,不仅为国内所共珍,而且还远销国外。

    明朝时,在永乐、宣德青花瓷的基础上,又创造了各种彩瓷,产品造型精巧,胎质细腻,彩色鲜丽,画意生动,十分名贵,畅销海外,国际上誉我国为“瓷器之国”。

    白瓷以江西景德镇为最着名,其次如湖南醴陵、河北唐89中国茶经山、安徽祁门的白瓷茶具等也各具特色。

    此外,传统的“广彩”茶具也很有特色,其构图花饰严谨,闪烁有光,人物古雅有致,加上施金加彩,宛如千丝万缕的金丝彩线交织于锦缎之上,显示出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气派。

    (2)青瓷茶具青瓷茶具晋代开始发展,那时青瓷的主要产地在浙江,最流行的是一种叫“鸡头流子”的有嘴茶壶。六朝以后,许多青瓷茶具都有莲花纹饰。唐代的茶壶又称“茶注”,壶嘴称“流子”,形式短小,取代了晋时的鸡头流子。相传唐时西川节度使崔宁的女儿发明了一种茶碗的碗托,她以蜡做成圈,以固定茶碗在盘中的位置,以后演变为瓷质茶托,这就是后来常见的茶托子,现代称为“茶船子”,其实早在《周礼》中就把盛放杯樽之类的碟子叫做“舟”,可见“舟船”之称远古已有。

    宋代饮茶,盛行茶盏,使用盏托也更为普遍。茶盏又称茶盅,实际上是一种小型茶碗,它有利发挥和保持茶叶的香气滋味,这一点很符合科学道理。茶杯过大,不仅香味易散,且注入开水多,载热量大,容易烫熟茶叶,使茶汤失去鲜爽味。由于宋代瓷窑的竞争,技术的提高,使得茶具种类增加,出产的茶盏、茶壶、茶杯等品种繁多,式样各异,色彩雅丽,风格大不相同。浙江龙泉县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于16世纪首次运销欧洲市场,立即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唐代顾况《茶赋》云:“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皮日休《茶瓯》诗有“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99魄起”之说;韩偓《横塘诗》则云“越瓯犀液发茶香”。这些诗都赞扬了翠玉般的越窑青瓷茶具的优美。宋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达到鼎盛时期,生产各类青瓷器,包括茶壶、茶碗、茶盏、茶杯、茶盘等,瓯江两岸盛况空前,群窑林立,烟火相望,运输船舶往返如梭,一派繁荣景象。

    (3)黑瓷茶具

    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斗茶者们根据经验认为建安窑所产的黑瓷茶盏用来斗茶最为适宜,因而驰名。宋蔡襄《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这种黑瓷兔毫茶盏,风格独特,古朴雅致,而且磁质厚重,保温性能较好,故为斗茶行家所珍爱。其他瓷窑也竞相仿制,如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个黑瓷兔毫茶盏,就是四川广元窑所烧制,其造型、瓷质、釉色和兔毫纹与建瓷不差分毫,几可乱真。

    浙江余姚、德清一带也曾出产过漆黑光亮、美观实用的黑釉瓷茶具,最流行的是一种鸡头壶,即茶壶的嘴呈鸡头状,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至今还存有一件,名叫“天鸡壶”,被视作珍宝。

    总之,我国的瓷器茶具品类很多,产地遍及全国,重要的亦有数十处,这里重点介绍几处。

    瓷都景德镇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真宗赵恒下旨,在浮梁县昌南镇办御窑,并把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这时景德窑生产的瓷器,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而且已有多彩施釉和各种彩绘。当时彭器资《送许屯田诗》曾001中国茶经有这样的评价:“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

    到元代,景德镇因烧制青花瓷而闻名于世。青花瓷茶具,淡雅滋润,不仅为国内所共珍,而且还远销国外。

    明代时,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景德镇在生产青花瓷的基础上,又先后创造了各种彩瓷,产品造型小巧,胎质细腻,彩色鲜丽,画意生动,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被视同拱壁。明代刘侗、于奕正着的《帝京景物略》一书中有“成杯一双,值十万钱”之说。

    清代各地制瓷名手云集景德镇,制瓷技术又有不少创新。

    到雍正时,珐琅彩瓷茶具胎质洁白,通体透明,薄如蛋壳,已达到了纯乎见釉,不见胎骨的完美程度。这种瓷器对着光可以从背面看到胎面上的彩绘花纹图,有如“透轻云望明月”,“隔淡雾看青山”。制作之巧,令人惊叹。

    景德镇向来重视瓷釉色彩,这里的颜色釉瓷器很早以前就十分着名。我国瓷器为色釉装饰,大约起源于商代陶器。东汉时期出现了青釉瓷器,唐代创造了黄、紫、绿三彩,称为唐三彩,宋代有影青、粉青、定红、紫钧、黑釉等。据史籍记载,宋、元时期,景德镇瓷窑已有300多座,颜色釉瓷已占很大比重。到了明、清时代,景德镇的颜色釉取众窑之长,“尽人工之巧”,承前启后造诣极高,创造了钧红、祭红和郎窑红等名贵色釉。钧红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铜红釉品种,宋朝时为河南钧州禹县烧造,从明朝开始,景德镇大量生产钧红瓷。明代永宣年间,景德镇瓷工继钧红之后,创造了祭红。祭红娇而不艳,红中透紫,色泽深沉而安定,古代皇室用这种红釉瓷做祭器,因而得名祭红。因烧制难度极大,成品率很101低,所以身价特高。古人在制作祭红瓷时,很名贵的原料如珊瑚、玛瑙、玉石、珍珠、黄金等都在所不惜。郎窑红又叫宝石红,色调鲜艳夺目,绚丽多彩,亦很受人喜爱。如今景德镇已恢复和创制70多种颜色釉,如钧红、郎窑红、豆青、文青等已赶上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还新增了火焰红、大铜绿、丁香紫等多种颜色釉。这些釉不仅用于装饰工艺陈设瓷,也用以装饰茶具等日用瓷。使瓷器“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的特点更加发扬光大。

    福建德化瓷宋朝福建烧制瓷器,有闽北建瓯、建阳和邵武、秦宁、建宁等地。茶具都以斗茶用的为多,形式也极不一致。宋末、元初在泉州德化开始建有瓷窑,所产瓷器洁白可爱(《福建通志》)。唐、宋时期景德镇白瓷茶具和龙泉青瓷茶具都由泉州出口,对福建泉州烧瓷影响很大,德化瓷可能是江西、浙江瓷窑传播过去的。

    据福建考古工作队对德化屈斗宫窑址的发掘,德化瓷器种类很多,有碗、盘、壶、罐、洗、盅等十多种。造型雅致,色泽有黄有灰,色调宜人,丰富多彩。德化永春所制瓷器成为泉州出口的主要商品。据考证,德化瓷器如高足杯、军持、执壶和花瓶等,在日本、印尼和印度等地均有发现。

    湖南醴陵瓷湖南瓷器的特点是瓷质洁白,色泽古雅,音似金玉,细腻美观。醴陵的釉下彩瓷,更是誉满中外的传统产品,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上曾获一等金牌奖。

    如今醴陵群力瓷厂继承和发扬这里特有的生产工艺而制造的釉下彩茶具等,其画面犹如穿上一层透亮的玻璃纱,洁白如玉,晶莹润泽,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这种餐具和茶具装饰201中国茶经淡雅,造型新颖,配套齐全,既实用又富有艺术性。十多年来,这些餐具和茶具一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内使用,受到国内外来宾的赞赏,被誉为陶瓷艺术国里的明珠。1979年醴陵釉下彩茶具和景德镇青花瓷器一起,分别被评为全国优质产品,荣获金质奖。

    龙泉青瓷浙江龙泉青瓷,以造型古朴挺健,釉色翠青如玉着称于世,是瓷器中的一颗灿烂明珠,被人们誉为“瓷器之花”。龙泉青瓷产于浙江西南部龙泉县境内,这里林木葱茏,溪流纵横,是我国历史上瓷器的重要产地之一。南宋时,龙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窑业中心。其优良产品不但成为当代珍品,也是当时皇朝对外交换的主要物品,特别是造瓷艺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的“哥窑”、“弟窑”,继越窑有发展,学官窑有创新,因而产品质量突飞猛进,无论釉色或造型都达到了极高造诣。因此,哥窑被列为五大名窑之一,弟窑亦被誉为名窑之巨擘。

    哥窑瓷,胎薄质坚,釉层饱满,色泽静穆,有粉青、翠青、灰青、蟹壳青等,以粉青最为名贵。釉面显现纹片,纹片形状多样,纹片大小相间的,称为“文武片”,有细眼似的叫“鱼子纹”,类似冰裂状的称“白圾碎”,还有“蟹爪纹”、“鳝血纹”、“牛毛纹”等。这本来是因釉原料收缩系数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疵病,但人们喜爱它自然、美观,反而成了别具风格的特殊美。它的另一特点是器脚露胎,胎骨如铁,口部釉隐现紫色,因而有“紫口铁脚”之称。

    弟窑瓷,造型优美,胎骨厚实,釉色青翠,光润纯洁,有梅子青、粉青、豆青、蟹壳青等。其中以粉青、梅子青为最301佳。滋润的粉青酷似美玉,晶莹的梅子青宛如翡翠。青瓷艺人向来追求“釉色如玉”,弟窑产品可谓达到了这样的艺术境界,其釉色之美,至今世上尚无匹敌。器物的棱沿部分微露白痕,称为“出筋”,底部呈现朱红,称为“朱砂底”。有的不加任何装饰,却给人以清新活泼之感;有的却作巧妙装饰,如在瓶肩上饰一只虎、一条龙,或两只远眺的凤鸟,神态逼真,栩栩如生;有的将碗口沿做成荷叶状,中间伏着一只龟,或洗内刻双鱼,别有风韵。

    从宋代起,龙泉青瓷不仅是国内畅销产品,也已成为重要出口商品,博得国内外群众的广泛喜爱。16世纪晚期,龙泉青瓷传入法国,它那青翠欲滴的釉色,使法国人惊叹不已,不愿以俗名称呼它,时逢名剧《牧羊女》风靡巴黎,风趣的巴黎人认为,只有剧中主角——雪拉同的青袍,堪与龙泉青瓷媲美,于是他们把龙泉青瓷称为“雪拉同”,至今法国人对龙泉青瓷仍用这一美称。现在世界上所有着名博物馆,都珍藏有龙泉青瓷,仅土耳其伊斯坦堡博物院就有1000多件;日本东京还设有专楼珍藏,只有高级外宾到来或樱花时节才开放,供人们观赏。如果博物馆举办陶瓷展览而没有龙泉青瓷,准会被认为不符合着名博物馆的条件。

    (胡坪)

    3.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银”等品种,特401中国茶经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鲜丽夺目,逗人喜爱。

    (胡坪)

    4.玻璃茶具

    在现代,玻璃器皿有较大的发展。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态各异,用途广泛。玻璃杯泡茶,茶汤的鲜艳色泽,茶叶的细嫩柔软,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上下穿动,叶片的逐渐舒展等,可以一览无余,可说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特别是冲泡各类名茶,茶具晶莹剔透,杯中轻雾缥缈,澄清碧绿,芽叶朵朵,亭亭玉立,观之赏心悦目,别有风趣。而且玻璃杯价廉物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玻璃器具的缺点是容易破碎,比陶瓷烫手。

    (胡坪)

    5.金属茶具

    我国除有上述茶具以外,历史上还有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尤其是锡作为贮茶器具材料有较大的优越性。锡罐多制成小口长颈,盖为筒状,比较密封,因此对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都有较好的效果。唐时皇宫饮用顾渚茶、金沙泉,便以银瓶盛水,直送长安,主要因其不易破碎,但造价较昂贵,一般老百姓无法使用。

    至于金属作为泡茶用具,一般行家评价并不高,如明朝张谦德所着《茶经》,就把瓷茶壶列为上等,金、银壶列为次501等,铜、锡壶则属下等,为斗茶行家所不屑采用。到了现代,金属茶具已基本上销声匿迹。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宫廷的银质鎏金茶具,1987年5月,我国在陕西省扶凤县皇家佛教寺院法门寺的地宫中,发掘出大批唐朝宫廷文物,内有一套晚唐僖宗皇帝李儇少年时使用的银质鎏金烹茶用具,计11种12件。这是迄今见到的最高级的古茶具实物,堪称国宝,它反映了唐代皇室饮茶十分豪华。这批茶具是公元874年封存入地宫,供奉释迦牟尼真身佛骨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这批茶具主要有:

    鎏金银龟形茶盒——存放待烹茶末用。

    鎏金银茶槽子——分碾槽和碾轮,用于碾碎茶末。

    鎏金银茶罗子——箱形,内有茶罗架和接茶屉,碾后茶末过罗(筛)用。

    金银丝结条笼子——用于炙茶饼用。

    同时出土的还有素面淡黄绿色琉璃茶托等。

    唐代饮用的是饼团茶,先将茶饼烘燥,谓之炙茶,再打碎入茶碾,碾成茶末,然后过罗(筛)成为待烹茶末。烹饮时,先将水烧开,放入盐椒等调料,再用“则”量取茶末投入水锅,三沸茶烹成,舀入碗内饮用。过程较繁复,使用茶具亦多。

    (胡坪)

    6.竹木茶具

    在历史上,广大农村,包括产茶区,很多使用竹或木碗泡茶,它价廉物美,经济实惠,但现代已很少采用。

    601中国茶经至于用木罐、竹罐装茶,则仍然随处可见,特别是作为艺术品的黄阳木罐和二簧竹片茶罐,既是一种馈赠亲友的珍品,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中国历史上还有用玉石、水晶、玛瑙等材料制作茶具的,但总的来说,在茶具史上仅居很次要的地位。因为这些器具制作困难,价格高昂,并无多大实用价值,主要作为摆设,用来显示主人富有而已。

    (胡坪)

    饮茶,人们不仅注重茶叶本身的色、香、味、形的优美,而且还要配用科学实用和艺术性高的茶具。对于茶具的鉴赏和选择,包括:种类、质地、产地、年代、大小、轻重、厚薄、形式、花色、颜色、光泽、声音、书法、文字、图画、釉质、配套等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高深学问。

    1.丰富多彩的茶具我国最古老的茶具是陶土制的缶,类似今天四川、云南的烤茶罐,既可煮茶,也可作盛具,它形状古朴,笨重粗糙。

    西汉以后发展了釉陶茶具,上釉后,外表不仅光亮平滑,也有了鲜艳的色彩,它比起生陶茶具就美得多了。以后我国茶具经过多方面发展,出现的种类有茶炉、茶壶、茶碗、茶盏、茶杯、茶盘等专用茶具。据唐代陆羽《茶经》所述,广义的茶具包括贮茶、碾茶、炙茶、煮茶、调茶、饮茶等过程的器701具共20余种。

    从茶具材料质地来看,我国出现过的种类有陶土、瓷器、铜器、锡器、金器、银器、玉器、玛瑙、漆器、景泰蓝等。到了现代,则以陶器茶具、瓷器茶具为主,还有玻璃茶具、搪瓷茶具等,更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由于各地饮茶习惯,茶类及自然气候条件不同,茶具可以灵活运用。如东北、华北一带,多数都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后斟入瓷盅饮用。江苏、浙江一带除用紫砂壶外,一般习惯用有盖瓷杯直接泡饮。四川一带则喜用瓷制的“盖碗杯”,即口大底小的有盖小茶碗,下面还有个小茶托。茶与茶具的关系很密切,好茶必须用好的茶具泡饮,才能相得益彰。茶具的优劣,对茶汤的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都会产生显着的影响。因为茶具既是实用品,又是观赏品,同时也是极好的馈赠物品。

    中,妙玉在栊翠庵拥有的茶具,是不同凡响的:

    有成窑“五彩小盖盅”,有官窑脱胎填白盖碗,有“绿玉斗”,有九曲十环二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大盏,还有古玩奇珍的两只古杯,这说明我国当时的茶具已是极丰富多彩的了。

    一般来说,现在通行的茶具以瓷器、玻璃居多,陶器次之,搪瓷又次之。各类茶具中以瓷器茶具、陶器茶具最好,玻璃茶具次之,搪瓷茶具再次之。因为,瓷器茶具传热不快,保温适中,对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而且造型美观,装饰精巧,具有艺术欣赏价值。陶器茶具,造型雅致,色泽古朴,特别是宜兴紫砂为陶中珍品,用来沏茶,香味醇和,汤色澄清,保温性能好,即使夏天茶汤也不易变质。但由于陶器不透明,沏茶后难以欣赏杯中的芽叶美姿,是801中国茶经其缺陷。如果用玻璃茶具冲泡名茶,如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瓜片等,杯中轻雾缥缈,澄清一碧,茶芽朵朵,亭亭玉立,或旗枪交错,上下沉浮,饮之沁人心脾,观之赏心悦目,别有风趣,充分发挥了玻璃器具透明的优越性。至于搪瓷茶具也有它的优点,虽然欣赏价值比不上上述几种,且家庭、办公室不太适宜,敬客不够庄重,但经久耐用,携带方便,适宜于工厂车间、工地及旅行时使用。至于塑料茶具,因质地关系,对茶味有影响,除临时使用外,平时都不适宜。尤其忌用塑料保暖杯冲泡高级绿茶,因杯中长期保温,使茶汤泛红,香气低闷,并有熟味,大煞风景。

    有的地区,茶具是成套的,如:贮茶、煮茶、沏茶、饮茶成套;盏、盖、托成套;铜、瓷、锡等器具成套合用等。譬如四川成都的“盖碗茶”,用的是铜茶壶、瓷盖碗、锡制杯托,用这一系列茶具泡成的茶,色、香、味、形俱臻上乘,果然“正宗川味”。

    唐代,从《茶经》可以看出,民间仍以陶瓷茶碗为主,瓷器比陶器色泽洁白,质地更细腻,这有利于观赏茶汤美好的色泽。由于唐代斗富之风盛行,贵族家中开始出现金、银、铜、锡等金属茶具,这类茶具很名贵,但因为昂贵、笨重,而不能在社会上普及。宋代茶具多用瓷茶盏,口敞底小,有黑釉、酱釉、青白釉等品种,以黑色为主,“斗茶”用的茶具多为黑釉盏。元代青白釉茶具较多,黑釉盏已逐步被青白釉茶盏代替。明代盛行用茶盏,中期以后又出现了用瓷壶和紫砂壶的风尚。到了清代,广州织金彩瓷、福州脱胎漆器等茶具相继而起。近代,又有了玻璃茶具和搪瓷茶具,使我国茶具更加901丰富多彩,仪态万千。现代茶具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比过去先进,而且在品种、花色、造型艺术上也比过去精巧美观。

    我国目前的茶具,仍以“景瓷”和“宜陶”最为流行和名贵,普遍受到茶叶消费者的欢迎。

    (胡坪)

    2.有白玉之称的瓷茶具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白玉”之称。其中以江西景德镇出产的最为着名。北宋时,景德镇生产的瓷器茶具,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并有影青刻花、印花和褐色点彩装饰。明代时,在青花瓷的基础上又创造了各种彩瓷,产品造型精巧,胎质细腻,彩色鲜丽,画意生动。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浮梁即今景德镇,是个古老茶区。景德镇在唐代就能生产质量很高的茶具。南宋时,景德镇湖田窑成功地制成了褐黄、天蓝、微青细条纹的所谓兔毫盏。今天,市面上流行景德镇的青花茶具,有一种“青花双龙茶具”,其茶壶、茶杯、茶盘上均绘有一对凌空飞舞、气势雄伟的青龙,口沿周围的青翠艳丽的带状边饰也十分精巧,令人赏心悦目。白釉青花,清新典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景瓷茶具大都配有精巧的装饰,如外壁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兽、人物故事等精美绘图,或几行颇蓄哲理的劲遒的书法,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用这等茶具冲泡名茶,在品饮茶叶的同时,观赏茶具,将别有一番情趣。

    除景瓷外,也不乏其他名瓷,唐陆羽《茶经》提到:“碗,011中国茶经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有人认为邢州和越州出产的瓷碗同样是上等质量,其实并非如此。如果说邢瓷质地像银,越瓷就像玉,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一点;如果说邢瓷像雪,越瓷就像冰,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二点;邢瓷白易使汤现红色,越瓷青易使汤现绿色,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三点。晋杜育《荈赋》指出:“器泽陶简,出自东隅”,这里指的就是越州制的碗,上口不卷边,碗底呈弧形而浅,容积不到半升。越州瓷、岳州瓷都色青,使茶汤呈青绿色。邢州瓷白色,使茶汤色红;泰州瓷黄色,使茶汤色紫;洪州瓷褐色,使茶汤色黑。不同瓷器,对于茶的汤色都有不同的影响。龙泉青瓷茶具以它造型古朴幽雅,瓷质细腻、釉厚,色泽柔和而蜚声中外。不少古代诗人都有诗句称赞,如:唐朝诗人陆龟蒙曾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美丽诗句,描绘越窑瓷器的瑰丽色彩。孟郊诗云:“蒙山玉花尽,越瓯荷叶空。”顾况《茶赋》云:“舒铁如金之鼎,越泥如玉之瓯”。

    韩偓诗云:“蜀纸麝煤沾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徐夤在《贡余秘色茶盏》一诗中称:“巧剜明月梁春水,轻施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喷。”都给人以美好的联想。

    (胡坪)

    3.紫色的瓷器——紫砂茶具瓷器茶具的发展,使陶制茶具相形见绌,但紫砂陶具,却能与瓷器茶具争名于世。有人将紫砂茶具称之为紫色瓷器。

    梅尧臣:“紫泥新品泛春华,”谷宣城张祖得遣鸦山茶诗:

    “雪贮双沙罂,诗琢玉无瑕。”诗中描述了“紫泥”“砂罂”等紫砂茶具使茶的香、色、味更佳。

    宜兴制的紫砂茶具,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据说苏东坡设计了一件茶壶,它以取法自然的古青色树枝作为壶的把手,配以赭色瓜型壶身,刻上古朴的瓦当和精妙的书法,清雅古朴,色彩对比,相得益彰,被历代文人雅士视为有实用价值的珍品。紫砂壶的造型有:仿古,光素货(无花无字),花货(拟松、竹、梅的自然形象),筋囊(几何图案)。艺人们以刀作笔,所作的书、画、印融为一体,构成一种古朴清雅的风格。一般人所用的普通紫砂壶,则用模具制作,泥质较粗,但仍不失其紫砂茶具“泡茶不走味”的特色。曾有这样的传说:一个泥水匠修屋时,把一个宜兴产的紫砂陶茶壶放在屋顶天花板里,完工后忘记带走,经数年后,再度修屋时发现了它,而壶内茶的汤色、香气、滋味竟丝毫未变。这个传说或许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紫砂茶壶的性能和优点。

    紫砂茶具工艺独特,既是精致的艺术品,又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历来受人称颂。所谓“茗注(即泡茶之壶)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江苏宜兴古称),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品茶)必用宜壶也”,对宜兴紫砂称颂备至,自宋、元、明、清诸代都有专着详细介绍。

    生产紫砂壶的主要泥料有天然五色陶土,即:紫砂泥、朱砂泥、大红泥、墨绿泥、本山绿泥等,是陶都宜兴的一大特产。丰富的陶土资源深藏在当地的山腹岩层之中,杂于夹泥211中国茶经之层,故有“岩中岩,泥中泥”之称。泥色红而不嫣,紫而不姹,黄而不娇,墨而不黑,质地细腻和顺,可塑性较好,经再三精选,反复锤炼,加工成型,然后放入1100℃至1200℃的高温隧道窑内烧炼成陶。由于紫砂泥中主要成分为氧化硅、铝、铁至少量的钙、锰、镁、钾、钠等多种化学成分,焙烧后的成品呈现出赤似红枫、紫似葡萄、赭似墨菊、黄似柑橙、绿似松柏等色泽,绚丽多彩,变化莫测。

    紫砂陶土经过焙烧成陶,称为“火的艺术”,根据分析鉴定,烧结后的紫砂茶壶,既有一定的透气性,又有低微的吸水性,还有良好的机械强度,适应冷热急变的性能极佳,即使在百度的高温中烹煮之后,再迅速投放到零度以下冰雪中或冰箱内,也不会爆裂。

    紫砂茶具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新加坡、罗马尼亚、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过70多次国际性博览会,获得过金奖,颇受好评。有“名器名陶,天下无类”、“陶中奇葩”、“中国瑰宝”、“名陶神品”、“泥土等同黄金”、“寸柄之壶,盈握之杯,珍同拱壁,贵如珠玉”等赞语,为中外陶瓷鉴赏家、收藏家所珍视。

    (胡坪)

    4.茶具中的奇花异葩我国饮茶历史悠久,茶具丰富多彩,使用方法各异,有不少引人入胜的物与事,如:

    (1)孟臣壶和若琛杯311到广东潮州、汕头或福建厦门、漳州、泉州喝过工夫茶的,都体会到泡饮工夫茶的确有许多独特之处。首先是用茶,不取红、绿、花茶,独嗜“乌龙”;再是冲饮方法有诸多讲究,大致须有赏茶、温壶、置茶、温润泡、冲泡、淋壶、温杯、运壶、奉茶、品茶等程疗;茶具也特别,壶是一种紫砂冲罐,“大不盈握”,真正名牌的工夫茶壶,壶底还镂刻“孟臣”的钤记。杯则是一种小得出奇的细瓷小杯,只半个乒乓球大小,称“若琛杯”。

    孟臣壶和若琛杯的流行,大约是在清代。清施鸿保在《闽杂记》里说:“漳泉各属,俗尚工夫茶,茶具精巧。壶有小如胡桃者,名孟公壶,杯极小者,名若琛杯。”《厦门志》

    (公元1832年)也有记载:“俗好啜茶器具精小,壶必曰孟公壶,杯必曰若琛杯。茶叶重一两,价有贵至四五番银者,名曰工夫茶。”

    “孟臣壶”,壶名原出自人名。明朝天启(公元1621~1627)年间,宜兴有个着名制陶师叫惠孟臣,他制作的紫砂小壶,造型精美,别开生面。因他制的壶都落有“孟臣”款,茶家遂习惯称为“孟臣壶”。直到他去世300年,这种有“孟臣”款的壶还不停地出现。可见他的壶是多么受人欢迎。

    “若琛杯”也来自人名。清代张心泰《粤游小识》有记述:

    “潮郡尤嗜茶以鼎臣制宜兴壶,大若胡桃,满贮茶叶,用坚炭煎汤,乍沸泡如蟹眼时,瀹于壶内,乃取若琛所制茶杯,高寸余,约三四器,匀斟之”明白说出“若琛所制茶杯”。惟若琛为何时何地人氏,尚有待进一步考证。

    (2)巨型古瓷茶壶411中国茶经1951年在英国海德公园大型国际展览会展出的大茶壶,最近在香港展出。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在参观展览会时,曾饮过从这个茶壶斟出的香茶。

    此壶高约1米,壶身周长2米,重27公斤,容量57.3公斤,可泡2.3公斤茶叶,能斟出1200杯茶,可算是目前世界上最巨型的陶瓷茶壶了。约值88万美元。

    这个大茶壶的来源已无可考。从釉彩绘有中国人种茶、采茶、烤茶及从海路运茶出口的图画分析,可能是清代输出茶叶时,连同茶叶一起传到英国的。

    现这个茶壶归英国川宁茶叶公司所有,并藏在伦敦这家公司的茶叶博物馆里。

    (3)稀世瑰宝——龚春壶龚春制作茗壶,绝技高超,但制品不多,流传到后代的更是凤毛麟角。清代古物收藏家吴骞、鉴赏家张叔未,费尽精力寻找,都因未能找到“龚春壶”而自叹福薄,只能感慨地说“这个瑰宝,世间已不复存在了”。1928年,宜兴有一位毁家整治善卷洞的储南强先生,十分重视故乡文物,曾不惜代价搜寻龚春壶。一天,他在苏州冷摊上无意中发现了一把造型奇古的陶茶壶,摆摊的主人却作为破旧废品摆在一旁,储先生见了好奇地拿起一看,壶把下竟有“龚春”两字,大为惊喜,当即用五百银元买来,他为这次奇遇,庆幸不已。为了考证来历,鉴定真伪,又找冷摊主人盘问,才知此龚春壶是从绍兴傅叔和家里流传出来,储又赶到绍兴傅家了解,知傅家收藏前原是蠡费氏所有,又去请教费氏,知费氏前是吴大澂收藏;而吴大氰又是从另一收藏家沈钧和处所得。

    511龚春壶之发现,消息传到国外,英国皇家博物馆来人商量,以2万美金为代价,请求储先生出让,储认为国宝,没有答应。抗战时,日本派专人找储,愿以8000元代价购买,储先生拒绝出卖。他为保护国宝,索性带龚春壶到深山别墅隐居去了。

    50年代,储先生将龚春壶献给了国家,现收藏在北京历史博物馆。

    (4)茶壶盖上的妙文多少年来,人们常常在茶壶盖上刻着“也、可、以、清、心”五个字。不少人不知其奥妙所在。其实,这是一种回文体。只要顺时钟方向,无论从哪一个字开始读,都能成句,且意义完全相同,都说明饮茶的益处。

    (胡坪)


如果您喜欢,请把《中国茶经-下》,方便以后阅读中国茶经-下四、茶具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中国茶经-下四、茶具并对中国茶经-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