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_r(); []
</p>
“此言当真?”明明换了新作物,去年陈塘关减产也得到了证实,怎么到今年就增产了?不应该啊!一年的时间怎么可能掌握水稻、麦子的种植方法?哪怕下头没有贯彻落实改种新作物,也不应该增产。见纣王问的急,萧升、曹宝连连道:“臣不敢欺君。”子受再问:“为何会增产?”“自然是....”刚开口,萧升、曹宝就发现了不对劲,群臣沉默无比,便是李靖也昂首看天,当做什么都不知道。“臣不知!”险些铸成大错啊!满朝武,谁不知道是粪肥导致了增产?虽然有许多土地因为水稻、麦子的种植经验不足而欠收,但凡是成功收获并使用了粪肥的田地,必然丰收。亩产增加了,虽然有部分田地欠收,但产粮总量和往常相差不多,甚至有一成增长。这件事不能公开,因为普及粪肥的方法,有些难以启齿,属于偷盗行为,一旦公开,在严明法度的现在,可是件株连无数的大事。因而,即使殿武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也只能心照不宣憋在心里,不然第一个为难的就是纣王。其实殿最不明白的就是子受自己,久居深宫睡大觉,没机会走访民间,群臣又隐瞒不报,咱啥都不知道。问了半天问不明白,子受反而觉得是个好现象,劣币驱逐良币计划成功,朝臣开始划水了!张大不愧为国家栋梁!子受沉吟半晌后,道:“既然如此,奏章先呈上,秋收一事来日再议。”等到萧升、曹宝退下后,上任兵部尚书的鲁雄出列奏道:“此次平乱,一应将士的封赏,臣等已经整理出来。”“呈上来。”这倒是没什么麻烦的,李靖的新法里头有一套军功升级制度,只要按着套路来就行。子受看了半天,封赏太合理了。越合理的事,越不能干。子受颇为不满意道:“奴隶军与宫女兵的封赏倒也正常,这妇女联合会的女子,何以封赏如此之少?”鲁雄揪了揪短须,奴隶军虽然一向不被看好,但总归还是朝廷编制的正规军,女兵虽然不是正轨编制,但早在子启叛乱时就有过出战,如何封赏有过先例,都属于朝廷内部事务。可妇女联合会的女子没有名单在册,人员构成也很杂,既不能当做正规兵将也不能当做朝廷官员,没有责罚她们擅自入武库拿兵刃甲胄就不错了。奖励她们英勇护驾为国出力自然可行,但封赏不可能太过优渥,毕竟主要平叛的主要战力还是奴隶军与女兵,这些女子真正起到的作用只是鼓舞士气,伤着的都没几个,最多也就磕着碰着。不待鲁雄解释,子受就抢先开口道:“依朕看来,这群女子的封赏给的少了,再加三成。”鲁雄不干,严词拒绝:“功不配赏,若如此优待,我大商将士该作何想法?何况陛下大兴土木,又有南征战事,国库之的钱粮已是不多,又何来多出的三成给她们?”国库没钱了?建了阿房宫和六部大殿之后,总算熬到了这一天,好消息!不过经历这次秋收之后,国库又有不少收入,再把跟着大禹后人造反的贵族抄家,又是一笔钱,花出去的又回来了。看来不止得给女子提高封赏,奴隶、女兵也得提一下。子受道:“将奴隶军更名为敢当军,今后与正规军同等待遇,另外将宫的女兵组建成军,赐名娘子军,妇女联合会凡是希望入行伍的女子,皆可纳入,与正规军一视同仁。”“这...”鲁雄有些犹豫,提高封赏倒也不是不行,奴隶军与女兵确实立了大功,但在这之,还有一支被忽略的军队也抵御了叛乱。玄鸟卫。他们虽然组织松散,但也确实出了力,如果按照之前对奴隶军与女兵的封赏,玄鸟卫还不至于产生抱怨情绪,可封赏一提,差距太大,难保不会出问题。鲁雄所担心的问题正是子受的用意所在,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奴隶军与女兵得的多,玄鸟卫得的少,那这些本就素质参差不齐的玄鸟卫,还会卖力工作吗?必然展露闲汉本质,加大划水力度!子受偷偷摸摸看了眼李靖,封赏的标准新法已有规定,不过自己这个老大享有最终解释权,应该没问题吧?李靖有所察觉,感觉这个眼神不一般。莫非....有深意?玄鸟卫现在由他代掌,如果出了事,他肯定要负责。提高奴隶与女兵的封赏,却对玄鸟卫的封赏只字不提....李靖浓眉一挑,若有所思。他一直在研究法理和情理,纣王刚才所抛下的封赏方式,似乎就是给自己的考验。给平叛出力的奴隶军、女兵、玄鸟卫一视同仁的封赏,这是注重法理的公平;给享受着虚高俸禄的玄鸟卫适当封赏,给没有正规军编制俸禄更低的奴隶军、女兵更高封赏,则是偏重情理的公正。无论是公平还是公正,都是执法必不可少的东西。李靖恍然大悟,微微拱手,果然,这就是纣王给自己的考验,知道如何在其寻找平衡,才能让新法变得更好,更适合大商臣民。子受没有发现李靖的动作,他四下望了眼,见没什么重量级朝臣反对,便道:“就这么办吧,封赏要尽早发下去,钱财不足的话就抄家,那些参与造反的贵族家财可以直接取用。”崇侯虎眨了眨眼,以往如履薄冰,几乎不在朝上说话的虎侯、于越侯等人纷纷开口道:“陛下不必担心钱粮之事,臣等略有家财,愿献上以充国库。”呃...这几个异族首领突然送钱,倒让子受有些不适用,不过他也没拒绝,谁不喜欢人形ATM?虎侯等人心松了口气,崇侯虎所传授的察言观色果然没有错,以往他们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现在大商与诸侯彻底闹僵,他们必须表态,刷刷存在感,告诉所有人,他们是大商最忠诚的舔狗。鲁雄又拿出一封奏疏,接着道:“陛下,臣还有一事要奏。”子受本来觉得,便好地道:“还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