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军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姚叶随风 本章:第一章 新军

    chap_r();    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三月初。

    北京的春天总是来得晚而去的早,江南此时已是草长莺飞万物荣发的时节,这深处北国的帝都却还是一片肃杀景象。

    在一场春雪过后,整个紫禁城都开始忙碌起来。无数的宫人和宦官从各自的住所出来,拿着扫把,井然有序的清理着各个宫殿门前的积雪。

    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大明帝国在辽东的抗金战争以及中原的剿匪战争中,均遭到了巨大的失败。

    中原战场上,闯贼攻克了河南洛阳,福王身死。辽东战场上的松山一役更是被打了个全军覆没,葬送了九边最后的精锐。

    宫里的太监们知道,崇祯皇上这个时候的心情不好。大家都默默地做自己手头上的事情,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触霉头。宫廷里不见了往日的欢声笑语,显得沉闷而又压抑。

    然而,只有一处例外,洋溢出与北京城此刻的压抑所不相称的热情与活力。这热情的源头就在北京西苑的内操场中。

    西苑的内操场,本来是明代皇帝训练太监内操的地方。此处占地广阔,背靠御林苑,环境隐蔽,且距离紫禁城不远,是训练心腹部队的绝佳所在。

    此刻偌大的操场上整整齐齐地站着十个大方阵的士兵。每个方阵的头排站着一个发令兵,正在各自高声地喊着口令整队。

    “向右转!”

    “向前看齐!”

    “稍息!”

    “立正!”

    这嘹亮的军令声雄壮有力。方阵中的士兵应声而动,整齐划一,仿佛是同一个人一样。

    所有的士兵上身都穿着大明制式的大红色胖袄,裤子则是上松下紧的马裤,小腿上打着绑腿,脚上穿着千层底的布鞋,头上戴着配有防箭檐的灰白色毡帽。

    站在方阵前观礼台上观看方阵集结的,是一个身高不足一米六的半大孩子。穿着和士兵们一样的军装,但是头上没有戴毡帽,而是用一根簪子扎起了发髻。圆圆的小脸晒得跟大兵们一样黝黑。

    “报告团长,全团共1000人,实到1000人,已集结完毕,请团长训示!”

    这个被称为团长的少年,自然就是崇祯皇帝的嫡长子,大明帝国的未来皇帝朱慈烺了。

    朱慈烺看着面前的士兵们,心中不禁暗叹一口气,自己总算是在这个即将到来的乱世有了自保的本钱!

    现在的这个朱慈烺的躯壳里住着一个现代人的灵魂。他本来是一个股票推销员,在一家基金公司里面做着卖股票的勾当。

    他本来的愿望是能成为一代资本大鳄,谁能想到,一觉醒来,就魂穿到了明末崇祯十三年,还好死不死的穿越到了大明最后一个太子朱慈烺身上。

    他在前世作为一个金融掮客,每日都承受着股价涨跌的落差,自然心理素质无比强大。

    在度过了最初的惊慌期之后,他很快的调整了心态。自己既然是大明的太子,那自己的命运就和大明绑定在了一起。

    “虽然历史上的大明亡于崇祯十七年,但此刻上天既然让我来到这乱世,我就要逆天改命!”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朱慈烺在深宫中小心翼翼地呆了几个月,做了一些功课之后才发现,自己这个太子如果没有自己的皇帝老子支持的话,什么都做不成!

    要钱?你一个孩子,每月的吃穿用度都有宫里负责,以什么名义要钱?

    要人?好,要儒学大师东宫有的是,不够的话翰林院还有。但是想要能做事的人才,抱歉,不要说东宫了,朝堂上都没几个像样的人才。

    好在,朱慈烺发现了祖制的漏洞。那就是幼军!

    成祖皇帝朱棣偏爱自己的皇孙,因此搞出了一个太子幼军的制度。但是后面的皇帝大多没有遵守,所以导致很多人以为明代的太子是没有领兵权力的。

    不过祖制就是祖制,条件不成熟的时候,祖制就是一张废纸。可是如果条件成熟了,那祖制就是合法背书!

    对于朱慈烺而言,这个能让祖制生效的条件,就是崇祯皇帝的信任和支持。

    好在他自己这个身体在穿越之前一向都是以乖宝宝的形象示人。每日问安讲读,从无荒废,朝堂内外都夸说太子纯孝。这让他的皇帝老子对他无比放心,不至于怀疑他有什么不好的心思。

    然而仅有孝心无疑是不够的,还要向崇祯皇帝证明,自己有带好兵的能力。不然何必多此一举,在内操之外又练什么幼军?

    为了让崇祯相信自己是知兵的,朱慈烺在去年七月初,朝廷决定派洪承畴解锦州之围得时候,献上了“缓进兵,结硬寨,保粮道”的策略。

    当时朝野上下虽然碍于君臣名分不便明说,背后都在传言,说朱慈烺黄口小儿,焉敢言兵?

    就连他自己的老子崇祯都嫌他大言欺人,让他回宫反省。

    然而偷看过历史剧本的朱慈烺知道洪承畴必败,也不急着反驳,乖乖的回到自己的慈庆宫面壁思过。

    果然,到了八月份,洪承畴顶不住朝中的压力,全军押上要和清军决战,结果在笔架山的粮仓被劫,粮道中断。

    当夜,明总兵王朴“怯甚”,尚未到约定突围时间,率领部众,已先逃遁,以致明军大乱。

    唐通、马科、吴三桂、白广恩、李辅明等,马步争驰,自相践踏,弓甲遍野,尸横满地。

    洪承畴等人突围未成,退守松山城。冲杀出去的明军,遭到截击,伤亡惨重。总兵吴三桂、王朴等逃入杏山;总兵马科、李辅明等奔入塔山。

    当吴三桂、王朴等沿海边逃跑时,清军迎头截击。数万明军,东有大海,后有追兵,盔甲遍野,溃不成军,“赴海死者,不可胜计”

    当时正赶上潮水大涨,全军尽没,只有200余人逃脱。后仅白广恩、曹变蛟、王廷臣败入松山,与洪承畴及其万余残卒,共守松山城。

    此役过后,朝堂震动,天子震怒。

    然而,正所谓彼之砒霜,我之蜜糖。朱慈烺听到了这个消息,固然心疼边军将士,但是更多的是欣喜,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果然,崇祯皇帝在震怒之余,想起了自己这个事前对此做出了警示的太子,连夜传朱慈烺近前召对。

    朱慈烺虽然很想痛陈时弊,把他的想法一股脑的兜出来。不过考虑到古人的接受能力,他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嘴巴,把自己之所以能够提出这样的军事见解归因到自己读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上面。

    最要紧的,是他在阐述自己的读书心得之余,表达了自己想要为父皇分忧,编练新军的愿望。

    崇祯皇帝当即表示,可以给朱慈烺一千名额的编制和粮饷,让他自己招募新兵,新兵就在西苑原来的内操场上训练。

    并且规定了期限,半年之后,崇祯要亲自来检查朱慈烺的练兵成果。如果发现练出来的兵不好,他随时可以解散这只军队。

    朱慈烺好不容易抓住了这个可以自己带兵的机会,自然无比珍惜。所有的新兵都是来自京畿附近的良家子。每个人的安家费都是他亲手一对一发放的。

    这半年来,他把他前世从军武杂志里看来的训练方法结合明代的纪效新书,统统地用在了新兵的操练上。可以说每天除了讲读和请安,所有的时间都和新兵们泡在了一起。

    现在,这一切的努力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朱慈烺把思绪从回忆中拉了回来。对着传令兵命令道:“全体稍息!”

    “是!”传令兵得令之后,原地转身,并脚跟,对士兵们大声传令道:

    “全体都有!稍息!”

    “哗!”

    此时已经是早上九点多了。新军中用的是西洋钟计时。每天七点吹起床号,吃过早饭后开始体能训练一直到九点整,然后开始器械训练。

    只是今天与以往不同,因为皇帝陛下要来视察新军的训练成果,所以包括朱慈烺在内,所有人都在操场上恭候皇帝的大驾。

    正在所有人等的有些心焦的时候,只听三声静鞭,操场的入口处传来太监公鸭嗓的声音:“皇上驾到!”

    听到这声音,朱慈烺赶忙三步并作两步,小跑着上前迎接。朱慈烺的伴当和侍从当然也紧随其后。

    “儿臣叩见父皇,恭请父皇圣安!”

    “叩见陛下!恭请陛下圣安!”朱慈烺身后的新军将士刷的一声,整齐的单膝下跪。

    崇祯皇帝从鹅黄色的双人便轿中缓步走出,环视了操场一周,右手轻轻一抬:

    “平身吧。”

    朱慈烺一听,起身正要让将士们也起身准备演武,没想到崇祯皇帝看着操场上仍旧跪着的将士先开了口:

    “诸位将士也平身吧!”

    操场上跪着的将士们纹丝不动!

    朱慈烺暗道一声不好,心说,自己看来是给军队洗脑洗的太好了,这帮子新兵都是农家子,只认他这个团长,别人的话都不听啊!

    他可不能让崇祯跌了面子,赶忙下令:“起身!”

    “刷!”的一声,一千多人犹如一人一般,整齐的起身。

    崇祯皇帝深吸了一口气,直视着朱慈烺说道:“吾儿练得真是好兵啊!”

    朱慈烺听言,赶忙又跪下,说到:“儿臣手下的都是新兵,不懂规矩,是儿臣练兵不当,还请父皇责罚!”

    崇祯此刻心里十分矛盾。一方面对于这些军士不听自己的命令感到十分震怒,另一方面又感到欣喜,这些士兵能如此听自己的太子的话,至少可以证明自己的儿子能得军心。

    而能得军心正是一个合格将领的必要条件!

    更何况,他即位十五年来,从未见过如此整齐划一的军容!就连有御林军之称号的亲军四卫远远无法和眼前这支军队相提并论!

    他很期待这只军队一会儿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惊喜。

    因此,他并没有继续深究此事,一边向演武台走去,一边说道:“吾儿还不起身,主持演武?!”

    朱慈烺听言,暗自吁了一口气,知道自己是过关了,起身紧跟着崇祯,走到了演武台上,对着全体将士大喊:

    “演武开始!”


如果您喜欢,请把《晚明太子朱慈烺》,方便以后阅读晚明太子朱慈烺第一章 新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晚明太子朱慈烺第一章 新军并对晚明太子朱慈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