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集》-(61-70)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张中晓 本章:《拾荒集》-(61-70)

    六一

    废弃跪拜而代以握手,是容易的,但去掉畏惧等quot;精神文明quot;而代以理性感情,却是艰难得多。从奴隶到人的变化,应不等千从跪拜到握手的变化,而是从畏惧到无畏的变化。

    六二

    为什么人们在统治者的花招和历史事变面前茫然、惊讶、或者希望…¨

    为什么人们常常不知道历史教训,不知道前车之覆,而人则常常昧然?

    没有经历的人当然不知道,于是把他所接触者(第一次)视为新鲜和仅知的;

    已经历者由于自己种种限制(知识、见解范围等)而不知。由于历史每一次重复,都是采取新的形式、变换新的衣裳,正如同是军阀剖据,却打出了种种旗号,同是流氓撤赖,却玩弄了种种

    花招……

    其中心理因素起极大作用,如对统治者的幻想,对历史人物的同情等等。

    统治者总是玩弄种种宜传和政治行径,来一众心和定众志。

    历史的重复在于古今人心相同。称王道霸之情古今皆一,所不同的仅是手段(形式),因之,古时之禅让,即今日之下台,古时之求仙即今日之长寿也。在于统治者影响人心的心理基础相同。

    历史的重复,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喜剧何?曰:第一次是为本有的正义性,第二次是借用伟大的旗号,借用者往往不是没有经验的轻浮者,就是刁滑的大流氓。

    历史的重复历史家的哲眼看到所评价的,而不是当事人(历史人物)自封的。

    六三

    宗教是人所看不见的东西,但是它控制着人心,现实的宗教应当抛弃超自然(神秘)的累赘(外衣),而和现实人间建立起联系的关系,使它渗透于团体的一切习俗和活动中,渗透于人类关

    系的各个方面。使世俗的兴趣和活动在宗教的信念和热情中生长起来。即一半和尚,一半居士。

    六四

    宗教是一种人生感情,是对每一个对象和每一个拟定的目

    的或理想所可能采取的一种感情态度(贯穿一切的人生态度) ----虽然,某个宗教教门教派有着特别的一套或松弛或严谨的制度组织的信仰与实践。

    宗教的感情是特殊的一种经验、特定的一种实体,一个教门或一个宗派。

    宗教的感情是居于一切经验(美学的、科学的、道德的和政治的)一种性质。像血液一样流贯在一切抗体里。

    六五

    虚无主义认为伟人不过是一个穿着神圣的外衣的坏蛋罢了。

    六六

    平庸的人们,在自己的限制上建立信心,而在理性的无限面前灰心和感到虚无。

    六七

    所谓一念之间,人禽之界,也就是要求人的良知在选择中必须站在人的一边。

    六八

    习惯是巨大的社会飞轮,是其最可贵的、有保守力的代理人。只有它才使我们不越规矩,坚守着人生自然的提防,并使幸运儿们逃脱穷人们妒忌的暴动,只有它才防止了那些被教养起来从事于最艰苦、最讨厌的职业的人们不致开小差,它使渔夫和水手能在海中度过严冬,它使矿工能在黑暗中坚持,…它使不同的社会阶层不致彼此混乱,习惯是社会分工的水门汀,习惯是本能和情感的现实化。本能的情感,在血肉个人中,通过习惯而取得实在的形式。

    六九

    情感是激发起来的,其中很少或简直没有理智的理由,它产生于人的不正确的感触,而不产生于对象。发怒、害伯、优愁、失望这样一些情绪,都是没有客观理由的。人能够克制它们,不让热情(激动的情绪,表现出来,把它关闭在心膛里,它也就消失了。喜怒一主于己,人因情绪而产生祸福之果,责任完全在于自己。

    错觉(如捕风捉影)也可引起情感,人们往往因一种并不知道的事情产生感触或激动。

    七十

    如对于纷绿万恶的现象都要视之必然,寻出解释,不啻于以一个枯槁的公式夺去生命的实质,或把世界变成因果报应的裁判所。这实在最不合智力,也就是最可笑的。(参见)最

    不合智力,也最不合现实真谤。


如果您喜欢,请把《无梦楼随笔》,方便以后阅读无梦楼随笔《拾荒集》-(61-70)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无梦楼随笔《拾荒集》-(61-70)并对无梦楼随笔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