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谁的人
北京电视台quot;红楼梦中人quot;选秀活动轰轰烈烈了10个月,终于结束了,黛玉、宝钗扮演者暂时有了人选,宝玉扮演者还有待考察。10个月来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少男少女总算都有了结果,上位的上位,回家的回家,倒是坊间流传该活动背后的一些传说颇耐人寻味。
别的不说,单是导演组两度易人已经透露出了不少信息。这让我想起古代一个贪官的故事,贪官离任时该县的地皮比三年前他上任时低了三尺,但考察团征询地方意见时居然都说他好话,希望他留任,考察团十分不解,私下询问才有了答案。原来老百姓的意思是他已经是一只吃饱了的老虎,实在怕再来一头饥饿的豺狼--民间的智慧就是这么简单而朴素。
花絮很多,比如,黛玉组前三名名字居然是程媛媛、闵春晓、李旭丹(冠军),有记者将三个名字各取一字,组合起来便是程晓旭,跟前一电视剧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的名字只差一个后鼻音--无聊是无聊,但好玩是吧。
更好玩的是,宝钗组胜出者姚笛居然是温都水城的代言人,而温都水城是quot;红楼梦中人quot;全国总决赛的举办地。我不是说这两件事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不可能没有联系对吧,万物都有联系,这么明显的事怎么会没联系呢?至少,为了不让人有这种联想,主办方起码应该想点办法吧,比如回避一下?
传说很多,无法一一列举,而很多传说也无法证实,比如谁是谁的人,谁拿了谁的钱等等,没证据可不敢乱说。某红学家在比赛结束时,为宝黛钗组的前三名各题诗一首,表扬她们的美丽与智慧,不揣冒昧,俺也打油一下,献给quot;红楼梦中人quot;,前三句均来自小说版:
身后有余忘缩手,(智通寺门联)
徒留名姓载空舟。(薛宝琴《赤壁怀古》)
因何镇日纷纷乱,(贾迎春《算盘》)
此红楼非彼红楼。
如此quot;双黄蛋
连着很多天,华表奖都是我身边很多朋友嘴里的笑话。明星们出场时章子怡的烟熏妆、李冰冰的疑似地摊货等装扮被笑话,充分说明了朋友们的不厚道,在我看来,女人肯于打扮,男人就应该大喜过望了,还挑肥拣瘦?就欠让你们回到目力所及范围内,漫山遍野黄脸婆时代了。
当然,再不厚道的人看到女明星的打扮不及格也是说说而已,当年比约克的天鹅装还有几个人记得呢?
华表奖最好玩的传闻是这样的,某组织者对来颁奖的年轻演员说:谁也不许把规定的词念错,谁念错以后别想上华表了;谁要提前退场,3年不许上华表。
不过既然是传闻,当然没有证据,不过这从赵薇和李连杰没话找话,最后说quot;我们好像凑够要求的5分钟,可以开奖了quot;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再说,对年轻演员严格要求,对他们的成长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种要求看起来严厉了点,但华表奖嘛,大奖,当然有资格对年轻演员严厉,不然岂不是枉担了虚名?
华表奖上,最为人所诟病的是所谓的quot;双黄蛋quot;问题,即一个奖项有两个人或者影片获得,大奖quot;优秀故事片奖quot;获得者居然达到10部,分别是《千里走单骑》、《香巴拉信使》、《生死托付》、《我的长征》、《小巷总理》、《太行山上》、《别拿自己不当干部》、《云水谣》、《山乡书记》和《东京审判》。朋友拿这个开玩笑,被我坚决反击了回去,人家叫quot;优秀故事片quot;,又没像前四届那样叫quot;最佳quot;, 当然可以奖项并列了,从第五届到第十一届都是这样,第十二届就更没有理由改变了。我举的例子来说服朋友,比如,贾元春送东西到大观园,妹妹们全都有份儿,连宝玉宝钗黛玉都得到了,那可是宫里来的东西啊!元春送东西,为什么人人有份儿呢?当然是她觉得她的弟弟妹妹表妹们都很出色,难分伯仲。华表奖也是这样,既然10部片子都好,自然可以都有奖了,这叫皆大欢喜--当然,是不是真的都好,我也没看全,就没资格说话了。
低人一等
入选quot;百年话剧名人堂quot;的导演陈薪伊搞了个舞台剧,按照新华社记者的描述:quot;剧中的宝玉、黛玉,竟被安排身穿欧式豪华礼服共读;黛玉葬花不用quot;荷锄quot;却跳起了芭蕾舞;元春的豪华头饰重达10公斤,以致被压得直不起腰来……
于是,该社评论员愤怒了,斥责说这是quot;以不肖对圣贤quot;,道:这些quot;创意quot;太拙劣了,不仅使多数观众难以接受,想必扮演者自身也会感到尴尬。
我够笨,实在想不出扮演者自身为什么会感到尴尬,最重要的是,什么时候变成圣贤了?圣贤不是指孔子那些人吗?一部小说哪里当得起quot;圣贤quot;二字。quot;子不语怪力乱神quot;,里怪力乱神处处皆是,如果孔子真活着,看到人把他跟并列,估计也会生生气死。
把小说改成话剧,加一些现代元素,至少应该算是一种艺术上的探索,动不动就用quot;文革quot;腔调大帽子压人,实在没意思。
话剧上演时只有五成上座率,也成了批评者的证据,说quot;多数观众放弃了散场后主办方提供的免费班车,选择了提前退场,这分明是对quot;恶搞quot;古典名着者的最严厉的惩罚quot;。这话听起来相当可笑,因为新闻里明明写着quot;11月10日、11月11日两晚,上万观众冒着瑟瑟寒意来到上海市虹口足球场,期待一场与经典名着的露天quot;约会quot;quot;。瑟瑟寒风啊,我倒觉得观众是被冻走的,花那么多钱看话剧,提前走了,显然不是风度问题,而是温度问题。
至于经典名着到底该怎么演,应该是导演的事,这是常识。1986年,中央戏剧学院把《李尔王》改成《黎雅王》,故事改到中国春秋年代,甚至使用了中国戏曲的程式,获得的评价相当高。20多年过去了,有些人的心态反倒大步后退了,怪。
倒是余秋雨这次心态相当好,说:quot;舞台剧,它和从文学高度来看的经典名着是两回事,没有必要过于难过,或者过于激动,不要把同一名字下不同等级的事情混在一起。它排出来好不好,自然会面临市场残酷的考验,如果艺术上等级不高,过于随便,市场自然会给它颜色。quot;心态好归好,还是觉得话剧低人一等,啧啧,这戏剧学院院长当的。
寻找宝玉
李少红版的又开始了搜索的历程,这次搜索的是宝玉。偌大一中国,宝玉就那么难找吗?的确很难。
李少红是个明白人,她说:quot;我拍新版的首要准则就是还原原着。在这个前提下选择演员,出现选手和角色的年龄不符的情况,也是不争的事实。总之我会尽量让最终确定的演员接近角色。quot;她注意到了年龄问题,这比1987年版就是个极大的进步。1987年版电视剧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擅自修改原着,而且不是小打小闹,是把原着的结尾统统舍弃不用;第二个问题就是演员年龄集体偏大,别的不说,晴雯进贾府的时候,年龄只有11岁左右,但你看看那个晴雯,说她21都有人信,年龄不像,表演得再好也是南辕北辙,何况,那版的表演实在谈不上个quot;好quot;字,基本上也就是把台词念出来的水平。
话说回来,为什么寻找贾宝玉很难呢?最重要的是,现在的社会已经没有了生产贾宝玉类型气质的土壤。
贾宝玉的气质,概括起来说,大致有三点:一、懂事。比如他孝顺,他遵守礼法,他对人(当然,主要是女人)体贴;二、饱读诗书。这一点,现在能做到的年轻人实在不会有很多,我也听说过有孩子能倒背《老子》,而且是真倒着背,还赢得了很多专家学者的掌声(呸!),但能像贾宝玉那样看了后能杜撰偈语的怕是一个都没有了;三、有想法。贾宝玉对流行观念,比如文死谏武死战等,能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目下同年龄的孩子就很难做到--他们都被大书包压得聪明才智尽失了吧,我想。
对李少红来说,最难的就是找出一个这种气质的演员,唯一比找一个这样气质演员难的,是她必须还得找两个--一个演少年贾宝玉(15岁前),一个演青年贾宝玉。
唯一比找两个这样演员还难的,是她找的两个人至少还要外貌相似。
找两个贾宝玉难,两个薛宝钗呢?两个林黛玉呢……如果李少红真要忠实原着人物年龄的话,我对该剧表示悲观。
当然,如果她最后放弃了这个念头,那--我更悲观了。
样板戏又杀回来了
里看戏的段落非常之多,贾家甚至自己还养了12个小演员,都是色艺双绝之辈,有的还非常有性格,比如龄官,连贾元春小姐的面子都敢不给。宝玉、黛玉、宝钗等人显然对这些戏都很熟,比如第二十二回说到《山门》时,薛宝钗甚至能背出里面的唱词,说的是鲁智深,quot;漫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quot;。
的确是好词,这种饱含真性真情的诗句在后来的戏里是越来越少了,几近于无,尤其是离我们最近的那些样板戏。样板戏里也不是没有好段落,参与创作的都是大家,想一点都不好,也难。比如这样的唱词:quot;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quot;quot;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quot;在我看来都很不错,但更多的是这种:quot;细读了全会的公报激情无限,望窗外雨后彩虹飞架蓝天。江山如画宏图展,怎容妖魔舞翩跹!quot;quot;手捧宝书满心暖,一轮红日照胸间。quot;图解政策有之,宣扬个人崇拜有之,整体艺术质量可想而知了。
艺术质量是一回事,问题在于样板戏代表着什么,用五岳散人的话说,它代表着quot;强迫流行quot;,比我年龄大的人,大多都能听了上句接下句,不会唱都很难,在quot;文革quot;年代,不听不看样板戏,就没别的可听可看了。茨威格的小说就为我们描述了类似的可怕场景:一个人在纳粹监狱偶然得到一本棋谱,而且只有这本棋谱可读,出狱后,他居然击败了象棋大师--从quot;文革quot;年代走过来的很多人,对样板戏唱腔唱词的熟悉程度,完全可以超过那些作者--别以为真不可能。
说样板戏是quot;文革quot;的一个标志,一点没有夸大其词。最近教育部门打算在中小学教育内容里加上些京剧内容,但让人疑惑的是,他们给出的15段京剧里,居然有9段来自样板戏,这是谁在为quot;文革quot;摇旗呐喊、借尸还魂呢?
相应地,《新京报》消息:quot;所有音乐老师都能开口唱京剧,这是最低标准。quot;新学期开始,北京将试点在20余所中小学引入京剧。市教委体美处副处长王军昨天表示,短期培训不奢望老师的京剧唱功如何,但让每个教京剧的老师都能开口唱是一个基本要求。
那么,在基本要求之下,就是会唱包括9段样板戏在内的15段了,要达到这个要求还真不难,到40岁往上的人里面找就是了,容易得紧--他们愿意不愿意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永远的恶搞
永远的恶搞,意思是恶搞这个事似乎成了永远的话题。一件事情能成为话题,肯定是很多人对其看法不同,从前很着名的相声演员姜昆就是个不支持恶搞的。其实我也很想天下太平,没人恶搞,但姜昆的理由实在说服不了我。
《新快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着名相声艺术家姜昆昨天对时下流行的quot;恶搞quot;进行了抨击。他认为,恶搞和创意是两回事儿,恶搞是quot;下三路quot;的东西,是quot;流氓文化quot;。quot;恶搞和创意是两回事儿,大家都很欣赏美国文化的强势,但人家那个创意都恶搞了吗?我们为什么非得要去恶搞,非得要搞成quot;流氓文化quot;才算有创意呢?我们为什么非得要走quot;下三路quot;呢?quot;上三路quot;不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拥有的吗?
quot;上三路quot;肯定是中国人应该拥有的,但全世界无论哪儿的人,也都拥有quot;下三路quot;,所以我们也学姜昆说:quot;我们为什么非得要走quot;上三路quot;呢?quot;下三路quot;不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拥有的吗?quot;一个人,既有上三路也有下三路,否则裤子就卖不出去了,制衣行业将大受打击,大家也别想生儿育女了。--这是调侃一下,其实更大的问题是姜昆的思维方式,按他的分析,美国文化的强势=创意不恶搞,美国人不恶搞=我们也不能恶搞,哦呵,这话要让愤青们听到,肯定会把姜昆骂成汉奸了,他们该会问:quot;难道中国文化一定要以美国马首是瞻吗?quot;不知道姜昆该怎么回答。
我心眼不坏,替姜昆回答一下吧,其实美国人也恶搞的,而且恶搞得堂而皇之,比如伍迪·艾伦的每部电影都是恶搞,如果说伍迪·艾伦的说服力不够的话,再看看电影《白头神探》,一二三,恶搞,简直潇潇洒洒一塌糊涂。
再往深了说,相声本身就是恶搞的行业,姜昆恶搞了一辈子,老了老了开始反对恶搞,这本身是不是也是恶搞呢?正如贾政,自己年轻的时候诗酒风流,被老爹打过皮开肉绽,但等自己老了,却己所不欲,施给了自己的儿子贾宝玉,要么孔子说quot;老而不死谓之贼quot;呢。
反三俗
quot;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quot;,这是里的句子,于丹教授说,她当年是读中学时第一次在课本中读到的。林黛玉的课本大致是《女儿经》之类,她爹算开明的,把她当儿子养,课本不过是四书五经,没于丹教授那么好的运气,可以在课本里读。林黛玉要想听这两句千古好词,还须听戏。
再好的戏,在林黛玉的年代也是俗的,就像我们今天看电视小品一样,你说算艺术,我看最多也就是表演训练。
还有更俗的呢,比如,咱们这会儿看是毫无问题的,算是quot;雅quot;书。但林黛玉不能看,薛宝钗不能看,甚至,贾宝玉也得偷偷摸摸地看,在他们那会儿,这何止是quot;俗quot;书,甚至是禁书。
行酒令的时候,当着贾母的面,林黛玉不但说出了quot;良辰美景奈何天quot;,还说出了里的词儿,quot;纱窗也没有红娘报quot;。
禁,林黛玉还偏就看了,不但林黛玉看了,薛宝钗也看了--宝钗冷笑道:quot;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便罢。quot; 黛玉不解,只管发笑,心里也不免疑惑起来,口里只说:quot;我何曾说什么?你不过要捏我的错儿罢了。你倒说出来我听听。quot;宝钗笑道:quot;你还装憨儿。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那里来的。quot;黛玉一想,方想起来昨儿失于检点,那、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
我极疑心王熙凤王夫人贾老太太都看过这些,但她们深沉些,不会当黛玉的面指出,但最终还是选择quot;看quot;而不露的薛宝钗做贾宝玉的媳妇,说不定就跟这些有关--她们看了,不说,但很鄙视也看了的林黛玉,这种心理很不正常,但所谓家长老师,大多如此,反倒正常不过了。
一直以来,卫道士老夫子们就是这么对付我们的,动不动就反三俗,动不动就封杀,大多和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的脑子是一个级别了,看上去都很聪明,实际上不过是个笑话。
红楼短信
美国人艾略特在长诗的开头就说,四月是最残忍的季节。今年四月,我对此深有同感。进到四月的第一天,我的手机就不停地遭受轰炸,一天里,接到了400个短信,都是祝我生日快乐的。原来,和我同样复姓quot;王小quot;的王小峰,在他的博客里公布了我的手机号码,并开玩笑说当天是我的生日,号召他的粉丝们给我发短信祝我快乐。头100个短信,我还煞有介事地回quot;愚人节快乐quot;,但后来实在招架不住了,只好也quot;残忍quot;地不回了。
我琢磨,经常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是件相当有趣的事,如果中国有愚人节,该多好玩啊!可惜,好玩的东西都是舶来品,咱们这边实在沉重了点。
假如真的有,该怎么骗一骗里的朋友呢?就给他们每个人发个短信吧:
宝玉,老爷说行行出状元,他做了决定,不让你再读书了,想让你向薛蟠表哥学习,做生意,已经拨了银两,给你开个胭脂铺子,将来还可以成立化妆品公司。(宝玉跳了起来,手舞足蹈。)
黛玉,娘娘看中了你的诗,准备给你出诗集呢,首印10万册,版税25%。(黛玉回:版税我倒不在乎,但娘娘太心急了,我可不想让那些臭男人看我的诗,还不如烧了。)
宝钗,你的冷香丸专利申请成功,你可以开工厂赚大钱了,祝你成为中国首个女CEO。(宝钗淡淡一笑,旋即恢复平静。)
凤姐姐,皇上已经颁了圣旨,即日起我朝实行一夫一妻制了,放心。(王熙凤回头看一眼平儿,鼻子里哼了一声。)
元春娘娘,你弟弟贾宝玉中状元了,正在骑马戴花游街呢。(元春:在哪儿,在哪儿呢?快带我去看。)
迎春,孙绍祖给你写了休书,你可以回大观园住了。(这个有点狠,对不住迎春了,骗得你苦。)
探春妹妹,大太太开除王善宝家的了,还说你的耳光打得好呢。(探春:切,活该。)
惜春小妹,老太太忽然不喜欢看画,不用你画大观园行乐图了。(惜春:Oh,MY 佛祖,可安生了。)
巧姐,刘姥姥家板儿来了,给你带新鲜水果了耶。(巧姐:嘻嘻嘻嘻。)
湘云,你婶子托人带话了,说那些手工不用做了。(湘云当时躺倒睡着。)
李纨嫂子,李少红导演准备让最红的范冰冰扮演你,可漂亮了。(李纨昏倒在地。)
妙玉,听说你可以还俗了,还说让你嫁给宝玉呢。(妙玉口吐白沫,少顷,喜极而泣。)
可卿妹子,刘心武最新考证,说你根本没自杀,而且长命百岁。(可卿哭喊:天杀的,还是让我死吧。)
80公斤?挺好
一个好莱坞女星说:给我一副埃塞俄比亚难民那样的身材吧,但是不要让苍蝇围着我飞。这话说得非常政治不正确,让讨厌好莱坞的人找到了攻击的口实。但追求骨感的姑娘们可能就不这么想了,所以下面的新闻对她们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克洛伊·马歇尔今年17岁,身高1.78米,体重80公斤,看上去绝对是一个偏胖的女孩,但她在刚刚结束的quot;萨里(郡)小姐quot;大赛中,艳压群芳,勇夺桂冠。克洛伊说:quot;说实话,我的对手们都太骨感了,看着她们骨瘦如柴的单薄身子,我就感觉我一定会赢。
在40公斤的女孩子都会觉得自己quot;胖了quot;,然后到处打听减肥手段的今天,克洛伊·马歇尔的获胜让人振奋。这让人禁不住想起电影《阳光小美女》的主人公,7岁的奥莉芙,也是个小胖子,虽然她在影片的结尾处quot;选美quot;失败,但依然受到观众的喜爱,因为她给家庭带来了快乐,让家里人团结起来,不再是互不关心的quot;陌生人quot;了。
到底是胖一点美,还是瘦一点美,这是个老问题,我要举出杨贵妃的例子或者quot;楚王好细腰quot;的典故,估计大家都要开骂了。时代不同,标准也不同,但无论胖瘦,都有自己的优势,不然说书的怎么会说quot;胖大的魁梧,瘦小的精神quot;这样的话呢?林黛玉瘦,很美,在她身上,quot;心较比干多一窍quot;倒无所谓,quot;病如西子瘦三分quot;更能吸引人;薛宝钗胖,也美,她给宝玉的感觉是quot;品格端方,容貌丰美quot;,甚至quot;人多谓黛玉所不及quot;,但当宝玉说她quot;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quot;时,她还是quot;不由的大怒quot;,可见在那个年代,胖子也是不受欢迎的,不然宝钗怎么会急?
有些人,追求瘦身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比如说蔡依林,体重只有39公斤,却声称还要减肥,姑娘,再减你就成名片了!着名大嘴宋祖德调侃蔡依林为了洗脱自己和艳照门的关系而悬赏求证的事,居然说蔡依林是炒作,说她没和陈冠希拉上关系,是陈冠希看不上她,因为她瘦。看看,瘦已经成了罪状了,虽然宋大嘴的话有很多靠不住,不足为证。
拉杂写这些,没别的,只是作为一个胖子,看到另一个胖子在选美中获胜,很是高兴,盼望着胖人有更多扬眉吐气的机会,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