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启琛同志, 你注意你的措辞。艺术是不分贵贱的,作为一个电影从业者,你竟然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别人的剧本,你觉得合适吗?”
邹郁一本正经的说道:“大俗即大雅,本身就是市场的定位需求。你看你辛辛苦苦拍摄《门里边门外边》,等下个月上映,也赚不到多少票房,可这部《玻璃鞋》,分分钟票房破亿你信不信?”
宋启琛撇撇嘴:“你少来忽悠我,现在想进天光传媒的导演还少吗,你随意找个导演都能拍这片子,我还有我自己的打算呢。”
于是邹郁问道:“那好,说说你的打算。”
宋启琛说道:“我要潜心写剧本。”
邹郁接着问道:“那你有想法了吗?”
宋启琛顿时呼吸为之一窒:“这写剧本又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事情,怎么那么容易有想法。”
邹郁顿时笑了:“那就趁你在没有想法之前,先把《玻璃鞋》拍了。”
“哎呀,我不是不想拍电影,你就算让我拍电影,也得给我找个靠谱的吧。”宋启琛说道:“你不觉得我拍完《门里边门外边》,再到拍摄《玻璃鞋》,有点不对味儿吗?”
拍完一部高级文艺片,转手去拍商业爱情片,这都什么鬼。
“没什么不对味儿的,一个真正优秀的导演,能拍得了文艺片,也能拍商业片,你不能局限于某个死胡同里出不来。”邹郁说道:“你不觉得你自己最近的状态有些不太对吗?”
宋启琛沉默片刻,没有否认。
其实,从宁晨站出来公布他们的母子关系以后,宋启琛就处于这种紧绷的状态。以前的他,在外界眼中,只是一个普通的天才导演,就算特别,也特别不到什么程度。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是宁晨的儿子,所以他必须优秀。
这种无形的压力,让宋启琛对自己的要求也开始无限度拔高,所以他不愿意拍摄这些类似的普通商业片,而是想要写出来更高质量的片子,去拿更大的奖,来迫切的甩掉宁晨儿子这个标签,证明自己。
所以与其说他看不起狗血爱情商业片,更不如说,他怕被同行们看不起他要去拍狗血片。
但是很多时候,紧绷的状态反而让人压力过大,从而迷失自我。
最后,宋启琛讷讷说了实话:“我敢肯定,如果我接拍《玻璃鞋》,到时候哪怕票房过两亿,甚至三个亿,外面那些影评人也会把我给骂到狗血喷头。”
宁晨的儿子,天才少年导演,竟然去拍这种爆米花电影,怎么可能不挨骂?
“那就让他们骂,我让你接这部商业片,本来就是让他们骂你的。”
邹郁闻言笑了:“你是宁姨的儿子,这个标签暂时是撕不掉了,别人把你高高架起来,但是你不能任由别人这么做。你要先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任由他们失望,等到日后你拍出高质量好片子来,他们才会欣喜于天才的你又回来了。”
这就是一个期望值的问题。
因为宁晨的原因,宋启琛年纪不大,却要接受电影界无限放大的期望,而期望值是无限叠加的,宋启琛不是神,不可能一直毫无差错的走下去。
所以与其在最开始逼着自己不停地优秀,满足外界的期待,那倒不如自我放下架子,让他们骂。
反正被骂又不会丢钱。
这才是目前的宋启琛破除掉宁晨儿子这个标签最好的方法。
而就如邹郁所说,真正的国际性大导演,只拍拿奖的文艺片,是绝对不可能配得上国际二字的。就连陈满去年在柏林拿了银熊奖,今年不还是照样拍摄《情定封神榜》这样的商业片吗?
宋启琛还年轻,不能因为这些外力的原因,导致他钻进文艺片的路上越走越远。
拿奖是目的,但是不能一直以拿奖为执念。
“你说的似乎也有点道理。”宋启琛被邹郁这一番话说服了,但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劲:“可是为什么一定是《玻璃鞋》,换部别的片子不好吗?”
因为我想让你在拍商业片的同时学习一把人家男主角是怎么制造浪漫的事情你以为我会告诉你?
好好学学吧二傻子。
邹郁说道:“别的片子预算不够,就这两部片子刚好合适。”
“行吧。”
宋启琛虽然还有些老大不乐意,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单车少年》和《玻璃鞋》这两部片子,都是投资不高的小成本电影,所以决定拍摄以后,天光制片部立刻开始立项开机。
而不出意外,等到天光在有关部门提交了《玻璃鞋》的相关信息以后,立刻引起了一片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