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稳得一批的产业链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三分糊涂 本章:第1021章 稳得一批的产业链

    五月十八号。

    当企业度过初创和扩张期后,一切都会变得规范而稳定起来。

    在刻意低调的处理下,陈静的退休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远芯只是在大礼堂召开了一场中层以上的管理会,然后在会上,陈静先是回顾了自己加入远芯以来的经历,细数了远芯的发展,为自己,也算是为远芯这十九年来做了一次总结。当然,她也没忘记表示自己虽然退休,但依旧会持续关注远芯,并期待远芯在未来创造更伟大的成就。

    在绵绵不断的掌声中,首任轮值董事长田耀明上台,田耀明再次总结了陈静的工作经历,并高度赞扬了陈静在远芯所做出的成就……

    总之,就是一套官话。

    但就算再明白是面子功夫,下面的管理层也潸然动情。

    而陈静的离开,意味着远芯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

    三个月后。

    “山总,田总让我把文件给你过目。”

    苏远山办公室内,孩子刚刚断奶的文晓倩把文件夹放到苏远山的右手边,随后她对着韩依依摆了摆手,走到文件柜前,从右侧取出茶叶罐,然后给自己沏了一杯。

    韩依依在一旁抿嘴微笑:“晓倩姐果然轻车熟路。”

    “嗨,这罐子上的暗记还是我做的呢——你什么时候改了给我说一声哈。”

    “一定。”

    这边两人在聊天,那边苏远山也抬起了头来,他拿过文件夹,翻开看了一眼后眉头微皱:“给我过目干什么?权限在田总那边的啊。”

    文晓倩放下茶杯,走到苏远山身旁,她也很无奈:“就是田总非说让你看看……”

    “……唉。”苏远山放下文件,伸手揉了揉眉心。

    ——远芯是个技术驱动型企业,田耀明更是一直掌管技术,猛地让他当轮值董事长,即便有文晓倩负责的董办协助,他依旧有些不适应。

    终究还是因为……陈静在过去十几年,就跟个家长似的,把远芯这十几万人照顾得太好了。

    “我不看。”苏远山呼了口气,合上文件递给文晓倩:“现在你们办公室就是协助轮值董事长的,甚至说句不好听的,今后你们就是铁打的办公室,流水的董事长。老田有什么拿不准的,或者不理解不明白的,那就是你的任务。”

    文晓倩的表情立刻就愁了起来。

    但苏远山却不管那么多,直接挥手道:“去吧,就这么给他说。”

    “哦……”文晓倩咬了咬唇,终究还是下意识就应了下来。

    毕竟这十几年来,服从苏远山的吩咐,已经成了她本能的意识。

    “对了,是不是要准备20周年庆了?”苏远山一边说着,一边望向日历。

    不知不觉中,2010年已经过去大半,甚至连暑假也马上就要结束。

    明年的三月二十一日,便是远芯注册成立十周年的生日。

    过去的十九年,远芯从来没有对这个日子有过什么特别的安排,包括十周年都是如此——因为在苏远山看来,一个成立才十周年的企业,完全没有什么值得好庆祝的。更何况2001年的时候,正是远芯积极应对互联网泡沫,同时扩大半导体产业链的关键时刻,一切以低调为主。

    但明年则不一样了。

    二十年过去,非但远芯已经完成了各个领域的扩张,同时也进入了“沉淀期”——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开始逐渐进入“老化”“僵硬”的时期了。

    ——远芯的创始人中,就算是苏远山,今年也已经三十六岁,其他人更是直奔五张而去。

    因此,在接下来,如何让远芯继续保持活力和创新,如何让新进的员工继承远芯的精神和荣誉,便是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一环。

    而20周年庆,从某种意义上,它既是总结,也是传承。

    因此它尤为重要——陈静已经答应,要作为嘉宾回来参加。

    “嗯,目前品牌运营部门和我们几个办公室简单地碰了个头,只有初步的概念。”

    “哦?说来听听。”

    “嗯……大概就是,以晚会的形式举行,地点可能会放在体育中心。”说到这里,韩依依皱起眉头:“但体育中心球场坐不下那么多人……”

    苏远山惊讶道:“你们不会是想把所有人都拉到一起吧?”

    “但我们光是省城总部就有六万员工啊……”韩依依愁着眉:“而且晚上进行,绝大多数人都下班了的,肯定都要参加。”

    “……”苏远山一阵无语:“先不忙考虑这个,说说看节目和流程的安排。”

    “节目的话,无非就是唱歌跳舞……只是把以往年会搬到体育场。至于流程也大差不差吧,到时候您肯定要讲话致辞的。”

    苏远山:“……嘉宾呢?”

    “我们有想过邀请部分领导来参加……但也有不同的意见,觉得一旦邀请起来就是个麻烦事……至于友商,看情况而定。”

    苏远山沉吟了几秒后微微点头:“嗯,这个确实。就不邀请领导,我们自己搞就行了。”

    “好。”文晓倩点头,接着道:“还有就是其他活动,譬如产品促销活动,譬如邀请参观活动,譬如出纪录片这些……基本上就算是品牌推广了。毕竟搞一次不容易,预算不少,总得考虑一下增值嘛。”

    “呵呵,这个可以有。”苏远山笑了起来:“这样吧,你们商量一下,到时候拿到季度会上讨论。”

    目送文晓倩离开办公室,苏远山闭上眼睛养了会神,随后便切换出写了一半的文件。

    文件的标题是《工业产业链的全国性布局》

    快速过了一遍已经写了的内容后,苏远山双手放到键盘上,但却没有继续打字。他思考了一会后拿起电话,给段勇平拨了过去。

    随后,他站起身来,走向段勇平的办公室。

    ……

    “国内的工业产值虽然一直在增长,但现在明显可以感觉到,西方的投资方向有朝着东南亚继续转移的倾向。”

    段勇平办公室内,他和苏远山坐在茶几上,应苏远山的邀,聊着国内企业的现状。

    “嗯,随着国内gpd不断提高……”苏远山接过段勇平的话,顿了顿,一摊手:“好吧,其实就是国家持续放水。”

    段勇平哈哈一笑:“工资也水涨船高。”

    “对,工人,特别是加工厂的工人待遇也在提高,而且国家也开始强制执行五险一金制度……坦白说,对于最下游的组装环节而言,国内的用工成本已经比不上周边那些国家了。”

    “所以你担心产业链在资本的驱动下向东南亚这些低用工成本地区转移?”段勇平望向苏远山,他瞬间便洞悉了苏远山的想法。

    苏远山皱起眉,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我当然不担心整个产业链转移——从90年代算起,哪怕从90年代末期起,到现在虽然才十几年,但已经形成了完全规模的产业链——虽然是加工型居多。”

    “首先,它是建立在十几亿人口精挑细选下形成的,我们拥有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最大的工业规模和产业集群。”

    “其二,我们国家的产业链,或者说信息时代的产业链,是我们在进入到信息时代的同时培养起来的——譬如智能手机产业链,便是我们培养起来的,而不是单纯的接受谁的工厂或者技术的转移而来。智能手机产业,在我们国家已经根深蒂固,形成了生态圈。其他国家,永远不可能抢走。”

    “其三,我们的产业链背后有十四亿人口的市场进行兜底。而不是单一的出口型加工——周边哪个国家能够做到既能提供廉价劳动力,工业生产能力,又能提供广袤市场的?没有。”

    “所以,要完整地把国家整个产业链搬走,除非整个东南亚乃至南亚凝成一股绳的来抢,而且还必须有我们国家的行政力度……否则根本没有机会。他们最多,也就是搬走个末端不需要技术含量的组装环节。”

    “但目前国内的发展还十分的不平衡……就算是组装环节,对于国内某些地方,也是香馍馍。”

    说着苏远山叹了一声:“所以现在的麻烦就在于,我们要如何在巩固产业地位的同时,保护住国内的工作和就业机会。”

    段勇平认真地听着,此时也皱起了眉头,沉思了数秒后他认同地点头:“确实,而且我说一个反直觉的现象哈……”

    “你说。”

    “我认为,基于互联网的技术进步,行业模式的增加,看似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譬如我们现在正在从农业国走向工业国的路上,大量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工厂打工,同时也推动城镇化的进行……但实际上,失业人口是在增加的。”

    段勇平一边思考着,一边斟酌道:“农民离开土地容易,回到土地就难了——但我们不要忘了,技术进步的背后,从来都是伴随着失业。当技术对就业岗位的贡献低于了城镇化过程中的新城镇居民后……那失业就会变成必然。”

    苏远山一拍大腿:“就是这个道理!”

    段勇平微微一笑:“就拿简单的网购举例,我明显感觉到,随着这几年互联网购物的兴起和被接受,实体的店铺生意越来越困难了——特别是服装,小玩意之类。春节的时候我回了趟老家,发现县里以前的那些买小玩意的一元店什么的全没了,服装店也少了一半。而且线下的手机铺和家电铺子也少了很多。”

    “线下电器城也会被线上商城干掉的。”

    段勇平点头:“是啊……虽然马路上多了快递小哥,但因为受到互联网购物而倒闭的商铺所造成的没有工作人群,却比快递小哥更多。”

    苏远山深以为然:“所以……任何工作机会都是宝贵的。”

    “嗯……你的想法是?”

    “我现在没具体头绪。”苏远山重新皱起了眉头,片刻后他轻轻一叹:“我只能说,给决策层提个醒,看能不能通过产业链朝着国内纵深布局,然后缩短运输成本等方式来使国内落后地区也享受到工业化的红利。”

    说着苏远山耸了耸肩:“劳务输出,回乡建设。这说起来好听,但长久下去,总不是个办法——人总是往高处走的。”

    段勇平一怔,片刻后他望向苏远山:“你的意思是,把低端加工环节转移到落后地区?”

    “嗯,有这个想法。就是不知道具体实现起来如何……”苏远山皱眉摇头,片刻后又苦笑道:“所以这不是来找你取经来么?”

    ——别的不说,就冲刚才老段对技术和工作机会的认识,段勇平就有资格值得苏远山前来取经。

    但很显然,苏远山提出的这个计划,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也不是脑门一拍就能搞定的——因为国内的情况太复杂了。

    段勇平沉吟许久,最终还是摇头:“暂时没办法建议,得准备很多手资料,甚至对全国的加工业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才行。”

    “那你就帮忙摸一下。”

    “好嘛。”段勇平呵呵一笑,倒也不客气,直接应承了下来。

    他当然知道,苏远山的这些报告是可以直接递到内参上去的。

    从某种意义上,他这也是在参与大政方针的推演……是治国。

    “对了,20周年庆,有什么想法没?”段勇平随即望向苏远山——他虽然不是“开国元老”,但现在好歹是远芯首席执行官,没有了陈静之后,他就是事实上的企业这边的第一人,怎么都得上心。

    苏远山便笑着把刚和文晓倩的对话给他说了一下。

    当说到最后品牌部门想借此机会搞点活动的时候,段勇平哈哈大笑。

    “这个可以有——要么就低调得大家吃顿饭就完事,要么就高调得世人皆知。而且啊,我还有个建议。”

    “什么建议?”

    “小倩不是说可以邀请参观么?我觉得,我们可以从客户入手。嗯……”段勇平沉吟着,片刻后微微一笑:“譬如十年以上的客户,譬如海外客户——邀请这些忠诚的客户来远芯总部参观,由我们提供所有费用。”

    “按照现在的媒体和信息传播速度,对于树立和巩固我们的形象,推广我们的企业文化和产品理念,肯定是大有裨益的。甚至我觉得,它的意义甚至还会超过纪录片什么的……”

    苏远山再次一拍大腿:“好!”

    7017k


如果您喜欢,请把《1991从芯开始》,方便以后阅读1991从芯开始第1021章 稳得一批的产业链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1991从芯开始第1021章 稳得一批的产业链并对1991从芯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