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微弱的晨曦,刚刚将夜的天际稍稍染淡。一师的欧式教学楼还笼罩在一片黎明之前的深邃寂静之中。黑暗宁静的寝室里,交织着同学们不同的鼾声。毛泽东一个人轻手轻脚地下了床,他来到一师水井边,将满满一桶井水提出了井沿,脱掉衣服,全身只剩了一条短裤。深秋的晨风袭来,吹得高大的樟树哗哗作响,赤裸的毛泽东忍不住打了个寒战。他探了探冰凉冰凉的水温,用力深深呼吸了几口,仿佛是为自己壮胆,他狠狠一拍胸膛,撩起桶里的水,浇在胸膛上。顿时,他冷得全身一缩,倒吸了一口凉气。但咬咬牙,他一下接一下撩起水,浇在身上。然后用毛巾起劲地在透湿的身体上狠狠擦着……由慢而快,由冷而热,他体会着,他渴求着,他的呼吸交织着水花,他的脸上渐渐展开了笑容……猛地,他举起木桶,将半桶水兜头浇下。
“爽快啊!”微起的晨曦中,他压抑不住的兴奋的声音回荡在树梢林间、秋风深处。
接下来,他学着老师,大声诵道:“……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畴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晨曦之中,宁静的一师校园里,毛泽东捧着一本《饮冰室文集》,正聚精会神地读着梁启超的:“……梁启超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当啷、当啷……”校役摇晃着铜铃,起床铃声清脆地响满了寝室走廊。一间间寝室里,一顶顶蚊帐中,一个个学生打着哈欠,爬起床来。远远地,毛泽东的晨诵声正清晰地传来:“……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子升、萧三、张昆弟、罗学瓒……一个个同学奇怪地打开了房门,他们看到毛泽东端坐草坪的身影映着初升的朝阳,他的晨诵声如此清朗,盖过了一切铃声与起床的喧闹。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晨诵声中,两个年轻的身影停在了毛泽东的身后,两个声音与他的声音汇成了一体。毛泽东一回头,原来是蔡和森和子升来到了他的身边,正加入他的诵读。三个人目光相对,会心一笑。毛泽东提高了声音,“……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一双双脚步悄悄汇集,张昆弟、罗学瓒、萧三、李维汉、周世钊……一个个同学犹如被巨大的磁铁所吸引,不断聚集到毛泽东的身后,晨诵之声,越汇越响。那充满朝气、青春昂扬的晨诵声汇成了巨大的声浪,回荡在整个一师的上空,仿佛正呼唤一个崭新的开始,仿佛正向整个世界宣布着同学少年们青春的誓言。
二
上午的课在综合大教室上。黑板上板书着“教师之职责与地位”的标题,台下,学生们不像往常面向讲台,而是面对面坐成了两个阵营,中间空出一片,相对摆了两把空椅子,整个教室布置得好像一个辩论场。
徐特立草鞋布衫,一如往常,“这次的课堂心得,有一位同学表现不俗,不但论述详尽,有理有据,而且由此而阐发,对教师的职责与地位怎样确立,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那就是本科八班的刘俊卿同学。有趣的是,另有一位同学,这次的心得同样出类拔萃,而且观点正好与刘同学的相反,那就是本科六班的蔡和森同学。那么,两位同学的观点,究竟谁更有道理,作为师范生,我们又应该怎样认识教师的职责与地位问题呢?今天,我们的课换换花样,就请两位同学上台来,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交由大家来评判。”一指那两张空椅子,“刘同学,蔡同学,请上坐。”
两位辩手上前坐了下来。望了对面那张平静的脸一眼,仿佛是为自己暗暗鼓劲,刘俊卿深吸了一口气,站了起来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要为社会奉献那么多,要还像现在这样,生活清苦,地位低下,那怎么吸引优秀的人才从事教育?”
“我不同意。”蔡和森接过了话,“教师者,传道授业,教书育人者也。要是教师都一门心思追求更好的待遇,更高的地位去了,那还有什么心思培养学生?用这样的心态去教书,又怎么教得出愿意为社会、为大众奉献自己的学生呢?”
“说得好!”学生中,毛泽东带头喊了出来,一时间,教室里响起嗡嗡一片赞同的议论,学生们大都站在了蔡和森一边。
刘俊卿急了,争辩道:“大道理谁不会说?可真要让你低人一等,吃一辈子粉笔灰,你蔡和森也未必愿意吧?”
此言一出,教室顿时静了,学生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他们真的没有想到刘俊卿竟会说出这种话来。
“对不起,我从来不觉得吃粉笔灰有什么地方低人一等,相反,我倒坚信,教书育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职业之一。”
听到蔡和森以这样的方式这样回答自己,刘俊卿的脸涨红了,他心虚地说:“我……我也没有说就不崇高嘛,只不过、只不过别人都把老师看成穷教书匠,光你自己以为崇高,有什么用嘛……”
他的声音不由自主地低了下去,在满教室鄙夷的目光注视下,他已然明白在这里讲出心里话是多么的不合时宜。
平静地,蔡和森站了起来,一字一句地说:“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有理想,有信念,懂得崇高与纯洁的意义,假如眼中只有利益与私欲,那人与只会满足于物欲的动物又有何分别?林文忠公有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我若相信崇高,崇高自与我同在。而区区人言冷暖,物欲得失,与之相比,又渺小得何值一提呢?”
教室里,一片宁静,蔡和森的话,仿佛让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思考。宁静中,一个掌声突然响起,那是徐特立。掌声顿时响成了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刘俊卿埋着头,满脸只剩了尴尬。带着屈辱与恼怒,他的目光扫过了蔡和森仍然平静的脸……
三
最后一堂课,是评讲作文。
“第二名,刘俊卿,90分。”袁吉六在发作文本,他把本子递给刘俊卿,微笑着,“有进步啊。”
他又拿起一个本子,声音提高了八度:“第一名,蔡和森,98分。”冲着蔡和森,眼睛笑得都眯成了一条线,“如此文章,当上公示栏公示全校,展览完了再发还给你。”
“毛泽东,”砰的一声,作文本甩在毛泽东的面前,袁吉六看也不看他一眼,从嗓子里挤出一个变了调的声音,“65分!”
本子上,“65”分的分数旁,是大大的三字批语“老毛病!”看着自己的作文,再看看袁吉六,毛泽东都有些懵了……
下课铃声中,众多学生纷纷拿着碗筷,涌出了教室。
“俊卿兄。”走廊上,易礼容追上了正拿着碗筷走向食堂的刘俊卿, “是这样,你的文章最近进步那么快,我呢,就老是原地踏步,所以特别佩服你。不知道能不能耽误你一点时间,跟你讨教讨教,怎么才能提高作文水平。”
“这个嘛……”刘俊卿露着笑容,口气却是不冷不热,“我现在功课也忙,要不改日吧。”他撇下易礼容,径直走去。身后,易礼容愣住了,张昆弟一拉他:“你也是,问他干什么?人家蔡和森文章比他强得多,又肯帮人,你不会去问蔡和森啊?”
“我知道他不如蔡和森,可蔡和森是一直就强,他是慢慢进步的,所以我想问问他……”“那也得人家肯帮忙,你什么时候看到他帮过别人?”听着身后传来的话,刘俊卿的手捏紧了筷子,直捏得指节都发了白。
人声鼎沸的食堂一角,蔡畅咬着窝头,面前是稀饭、咸菜、咸鸭蛋,蔡和森正微笑着看妹妹吃饭。学校今天发津贴,蔡和森特地带信让蔡畅来取回去,给家里买点米。望着妹妹吃得那样香甜,蔡和森的目光中充满了怜爱,告诉她自己已经吃过了,要她多吃点。
人群中,毛泽东打好了饭,夹着书本,匆匆走出食堂,来到八班教室里,把稀饭、窝头摆在了桌上,咬着个窝头,急匆匆地打开课桌抽屉,把一本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与他的作文本并排放在桌上。“我写不好,梁启超总写得好吧?”毛泽东把窝头往碗里一搁,一把翻开了梁启超的文集,说,“摆本梁启超在面前还学不像,我还不信了!”
在距离蔡家兄妹不远处的食堂另一侧;王太太又吩咐秀秀来给王子鹏送饭菜了。子鹏推开食盒,表示不再吃外面送来的饭菜了,自己要和同学们吃一样的饭菜。秀秀正劝着他,刘俊卿端着饭走过,发现妹妹,赶紧扭开头,准备躲开,身后传来秀秀委屈的恳求声:“您不吃,太太那儿,我怎么交代得过去?太太说了,您要是不吃,就、就不准我回去……”
“哟,子鹏兄,又有好吃的了?送都送了,这又何必呢?我做主,吃!”刘俊卿打开食盒,端出里面的饭菜,并不抬头,对秀秀:“好了,没事了,你回去吧。”
看了为自己解围的哥哥一眼,秀秀转身离去。将丰盛的饭菜摆开,刘俊卿抄起了筷子,子鹏却犹豫着,看了看四周,有不少同学的目光都在望着这边。刘俊卿也感觉到了,扫了周围一眼,却见众目睽睽中,蔡和森一双平静的目光正在注视自己。咬了咬嘴唇,他端起饭碗,示威似的把几个窝头往桌上一扣!窝头在桌子上摇晃了几下,以不同的姿势乱七八糟地躺在了残汤剩水中间。
正在吃饭的蔡畅不禁皱起了眉头:“哥,这个人怎么这样啊?”
蔡和森想了想,站起身来,走过去,站在王子鹏和刘俊卿面前,尽量放着和缓的口气说:“子鹏兄,俊卿兄,你们两个如果不吃学校的饭,能不能不要这么浪费?这也太可惜了。”
“哎哟,对不起啊!”子鹏赶紧起身,不好意思地道歉,“我们……不是故意的。”
刘俊卿却沉下脸,一把拉开子鹏,说:“你跟他说什么对不起,又不是他的饭!”
“不管是谁的,总归是粮食嘛……”蔡和森还想说服他。
“粮食也是我和子鹏兄的粮食!怎么,看我们吃得好,看不过眼啊?”
“俊卿,你别说了。”子鹏拉住刘俊卿,对蔡和森说,“蔡兄,是我们不对,我以后不倒了,再也不倒了。”
子鹏说着,伸手来收拾桌上的窝头,刘俊卿却拦住了他,冲着蔡和森吼道:“我今天就倒了,怎么样吧?”
蔡和森看看他,说:“你这个人怎么不讲道理呢?”
“跟你我还偏不讲!当自己有什么了不起,我怕你呀?哼!”
蔡和森盯着他,摇了摇头,一言不发地走回了座位。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盯着刘俊卿和王子鹏,刘俊卿赌气似地坐下,提起筷子吃了起来。子鹏在一旁整个慌了手脚,满脸都是尴尬。刘俊卿却一副得胜的样子,用筷子一敲碗,大声说:“子鹏兄,吃呀!”
回到自己的桌前,蔡和森坐下了,微笑对妹妹说:“吃饭吧,别理他。”等妹妹吃完饭后,又将她送出食堂门口。目送妹妹离去,蔡和森回到食堂饭桌前,收拾起自己的碗。他刚一转身,却看见方才子鹏和刘俊卿坐过的桌子下,躺着一串钥匙。蔡和森走过来,捡起钥匙,目光却不自觉地盯住了饭桌上那几个窝头。
饭给了妹妹,他自己到现在还饿着呢。犹豫了一下,蔡和森咽了口口水,看了看四周,食堂里其他同学坐得离他还算远,没人注意他,于是,他把桌子上的窝头装进了自己碗里,大口大口地吃着。
这时子鹏和刘俊卿来找钥匙,刘俊卿斜睨着蔡和森,脸上全是压不住的幸灾乐祸:“我说蔡兄哪来的力气教训人,原来吃饱了饭,还没忘了加餐,难怪难怪哟。”
蔡和森手一抖,手中那半块窝头掉在了桌上。食堂里还在吃饭的学生涌了过来。子鹏拉了刘俊卿一把,希望他不要再说。
“哎!都来瞧都来看,有好戏看了啊!从来只有叫花子捡人的剩饭,今天让大家开开眼,蔡和森蔡大才子也捡我刘俊卿的剩饭吃了。”刘俊卿把子鹏的手一甩,冲着四周里三层外三层的学生,兴致勃勃地喊道,“你说你还装什么样子嘛?还不让我和子鹏兄倒饭,不倒你上哪儿捡啊?”
子鹏恳求着:“俊卿,我求求你,别说了!”
“我偏要说!平日里他多威风啊?教训张三教训李四,今天也轮到他了!”刘俊卿捡起那半块窝头,伸向蔡和森,“蔡大才子,来呀来呀,别客气,不吃多浪费呀?”
众目睽睽下,蔡和森脸色刷白,这番羞辱已经让他真是无地自容了,但更让他难堪的是,他听到有人在身后叫了一声。
“哥!”
“小妹?”蔡和森一回头,不禁全身一震,他看到的是早已泪流满面的蔡畅。因为想起了妈妈说要给哥哥留点钱买纸和墨,蔡畅跑到半路又回来了。蔡和森呆了一呆,他一把拉住妹妹,就往外走。
“哎!别走哇!不还没吃完吗?蔡大才子,接着吃啊,要不要我来喂你?来呀来呀,别客气,来呀。”刘俊卿一步拦在蔡和森前头,举着那半块窝头,伸到蔡和森的鼻子底下,仿佛举着一面胜利的旗帜。
突然,一只手从旁边伸了过来,一把抓住了那半块窝头。刘俊卿回头一看,愣住了。只见徐特立面无表情地将那半块窝头拿了过来,不紧不慢地将窝头塞进了自己嘴里!所有的同学都呆住了,子鹏一时手足无措,看看刘俊卿,刘俊卿更是尴尬万分。徐特立一言不发,在桌前坐了下来,把自己的空碗往桌上一放,又拿起一块窝头,旁若无人地吃了起来。一时间,全场静得连徐特立的咀嚼声都清晰可闻。
“嗯,很香嘛!”徐特立一面大口吃着,“蔡和森,你要是不吃,我可就全吃了。”眼泪骤然滑出了蔡和森的眼眶,他拉开凳子坐下,也抓起一块窝头。两个人好像比赛一样,大口地吃着。两只手同时伸向了碗里最后一个窝头,还是徐特立拿了起来,他一掰两半:“来,二一添作五。”接过半块窝头,迎着徐特立温暖的目光,蔡和森笑了。
就在这时,人群一阵躁动,孔昭绶与方维夏排开人群,出现在大家面前。孔昭绶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看看四周的学生,拿过蔡和森手里的半块窝头,咬了一口,仿佛是回味起了某种久违的甜美,孔昭绶笑了,说:“小时候,我家里很穷,吃不起什么好东西。记得有一年过年,我母亲借了半袋玉米,磨成面,蒸了一锅窝头。窝头刚出锅,我饿极了,拿了一块就吃,结果烫了嘴,窝头掉在地上,母亲捡起来,把弄脏的那一半掰下来,自己吃了,干净的那一半,给了我吃。香啊!今天吃这半块窝头,又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那半块,真的很香!”
泪水蓦然湿润了他的眼眶,他擦了一把,昂起头继续说:“同学们,各位第一师范的同学们!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啊!你们的父亲,你们的母亲,在家里是何等的节俭,何等的惜粮惜物,你们从小都是看在眼里的!还记不记得,你们那种田的父亲,冒着三伏天的大太阳,在田里一整天、一整天地割稻?还记不记得,你们的母亲,把自己碗里的饭扒到你的碗里,告诉你她光半碗饭已经吃得好饱好饱?”
他终于又忍不住,声音哽咽起来。不少学生都已是热泪盈眶!孔昭绶略平静了情绪,说:“刘俊卿同学,有一位老师,我想应该重新跟你介绍一次,也跟我们全体同学介绍一次,那就是被你称为徐大叫花的徐特立老师。我听说,不光你一个人,还有不少同学背后也这样叫他徐大叫花。是啊,徐大叫花。你们这位徐老师还真是像个叫花,身上补丁衣服,脚下是草鞋,坐不起轿子,吃学生食堂,连一把油纸伞都买不起,下雨天穿件蓑衣!很寒碜啊,长沙城的教书先生里头都找不出第二个这么寒碜的了。可我也要告诉你们,就是这位徐大叫花,光一项省议会副议长的职务,就是两百大洋的月薪!更不用说他还同时担任长沙师范学校的校长,兼着三所学校的课,他的收入,在我们长沙城所有的教书先生中无人能比,比我这个校长高出不止三倍!那徐老师的钱到哪里去了呢?如果大家有空,去一趟徐老师的家乡,长沙县五美乡,就会看到有一所小学,一所免费招收贫困农家子弟的五美小学,那里的学生读书不要钱,一分钱都不要!因为那是徐老师创办的学校,所有的钱,都是他一个人掏!而我们的徐老师,徐大叫花,连自己的家人都全部留在乡下务农,因为长沙城里生活费太高,因为多省一块钱,就能让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多读一个月书!”
已经不光是学生,所有的教师都深深地震撼了。
“什么是贫困,什么是富有?穿草鞋、打补丁、吃粗茶淡饭就是贫困,穿皮鞋、坐轿子、吃山珍海味就是富有吗?不,孩子们,贫困与富有,不在于这些表面的东西。今天的你们,都还年轻,将来走入社会,你们都要经历金钱与名利的诱惑,都要面临理想与现实的选择。等到了那个时候,你将会真切地感受到,当你不计个人得失,尽己所能,使尽可能多的人得到幸福时,你的精神将是那样的富有和快乐。反过来,如果一天到晚只记得自己那一点私利,只盘算自己那一点得失,就算你坐拥万贯家财,就算你白天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等到了晚上,等到你一个人安静下来,你就会发现,你并不快乐,你所拥有的,只是无尽的空虚,因为在精神上,你只是个一文不名的穷光蛋!这半块窝头,我留下了,这半块窝头,我也希望从此留在每一位同学的心里!使我们牢牢记住,俭朴为修身之本!”
猎猎秋风中,他的声音振聋发聩,回荡在整个学校的上空!
四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只有一种绝对的评价,窝头事件也一样。当刘俊卿在会后委屈地垂头坐在督学办公室纪墨鸿的对面时,虽然纪墨鸿并没有明显地袒护他,但他还是看到了一线希望。
纪墨鸿说:“挨了批评就挨了批评,垂头丧气的干什么?校长和先生们批评你,也是为了你好。你做学生的,难道还要到我这儿讨回个什么公道不成?当然了,有些观念,我也并不赞同,这读书人总还有个读书人的颜面,都弄得像个乞丐一样……算了,这些话,不是该跟你说的。你只要记住,学生,就得服从学校的规矩,不管听不听得进去,老师的话,总要服从,才是好学生。你先去吧。以后有什么事,还是可以来找我的。”
刘俊卿毕恭毕敬地离开督学办公室之后,纪墨鸿也随即出门,到了杨昌济的办公室,在杨昌济对面坐下,端着茶杯字斟句酌地说:“有些事情,我这个督学本来不便开口,可不开口吧,这心里又堵得慌。杨先生,您是长沙学界之翘楚,与孔校长又有同窗之谊,我想,您的话他想必听得进去一些。”
“纪先生有话,就尽管说吧。”除了上次来送聘书,杨昌济一向和纪墨鸿没什么交往,所以,他实在猜不透这位督学大人今天来找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
“那我就直说了。你我都是致力于教育之人,学生应该教成什么样的人,不应该教成什么样的人,这是学校教育的大本大源,是万不可出一点纰漏的。这一次,孔校长在学校搞这场所谓俭朴教育,您就不觉得过分了吗?教学生俭朴做人,这墨鸿也是不反对的,可凡事过犹不及,俭朴要俭到捡人的剩饭吃吗?那剩饭是什么人吃的?那是叫花子!难道我们培养学生,就是要培养一群叫花子出来吗?”
纪墨鸿说的是他的心里话,但道不同不相为谋。他的话显然在杨昌济这里得不到共鸣,相反,还让杨昌济非常反感。杨昌济反问道:“纪先生的意思,学校是培养上等人的地方,对吗?”
“本来就是嘛,难道还培养下等人?”纪墨鸿端起茶碗要喝,但越想越生气,又把茶杯放下了,“这俗话说得好,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学生家长辛辛苦苦,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为的什么?不就是为了他们有个好出息,他日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吗?咱们做先生的,也当时时想着身上担着的那份责任,总须培养学生谋个好前程,让那农家的孩子不必再扛锄头,做工人家的孩子不必再卖苦力,走出去一个个有头有脸,斯斯文文,做个人上人,才对得起学子们一番求学之意,家长们这番含辛茹苦啊。这下倒好,吃剩饭!学生吃了不纠正,老师还要带头吃,一个老师糊涂不算,校长还要吃!这、这、这是要干什么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岂不是连高低贵贱都分不清?斯文扫地,真是斯文扫地!”
说到情绪激动处,砰的一声,纪墨鸿把茶碗又一放。
杨昌济实在听不下去了,但他还是尽力克制着,问:“扛锄头、卖苦力的,都是下等人,是贱民,只有读书人才是上等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纪先生就是这个意思,对吗?”
“话当然不能这么讲,一讲就是封建等级,糟粕之论。可这世道它就是这么个世道,道理也就是这么个道理嘛。”纪墨鸿的口气明显地软了些。
“是吗?”杨昌济站了起来,他的口气却明显地硬了:“纪先生,如果事先不知道,我会以为今天当我的面讲这番话的,是哪位前清的学政大人。可你不是封建王朝的学政,你是民国的公务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国民一律平等,哪来的高低贵贱之分?不错,今天的中国,还没有做到真正的人人平等,还有诸多不合理的现象,可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人要做的,不正是要抹平这种不合理的等级,让学生去除旧观念,做一个民国的新人,为人人平等之大同世界而努力才对吗?先生倒好,满口高低贵贱,恨不得把学生都教成蝇营狗苟,但求一己之富贵前程,不思国家、民族、社会之未来的自私自利之徒。我倒要请问纪先生,你,这是要干什么?”
“大道理谁不会说,可大道理当不得饭吃!”纪墨鸿满脸涨得通红,腾地站了起来,拉开门便往外冲,一只脚已跨出了门,又回过头,狠狠地说:“我倒要看看,你板仓先生用这番大道理,教得出什么样的好学生!”
纪墨鸿砰的一声关上了门走出办公室,迎面却正碰上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三人站在他面前。三名学生显然看到纪墨鸿摔门而出的情景,都有些不自然。还是子升先恢复了常态,喊了一声:“纪督学。”
纪墨鸿迅速平静了表情,和蔼地:“有事啊?”
子升说:“我们来找杨老师。”
纪墨鸿像没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微笑着说:“杨先生在里面,进去吧。”走了几步,纪墨鸿又在楼梯口停了下来,回头看着三名学生进了杨昌济的办公室,轻轻摇了摇头。
三个学生今天来找杨老师,是想请老师担任他们的指导老师。因为蔡和森提出想成立一个哲学读书会,基本成员除了他们三个,还有周世钊、张昆弟、罗学瓒、萧植蕃、李维汉、陈章甫、易礼容、熊光楚他们,一共十多个人,都是对哲学、社会学比较感兴趣的同学。他们商量着,打算定期开展读书活动,互相交换学习笔记,比赛学习进度,以促进提高自己。当然,根据毛泽东的建议,还要一起锻炼身体。这样的好事情,杨昌济怎么会不答应呢?只不过,无论是作为发起者的蔡和森、萧子升和毛泽东,还是哲学读书会的导师杨昌济,恐怕都没有想到,就是这个松散的、以强烈的求知欲望为纽带组织起来的学生兴趣小团体,后来竟会一步步壮大起来,一步步走向政治上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