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
琴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弹弦乐器之一。相传远古的伏羲氏和神农氏,都曾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的第一篇《关雎》中,就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吟咏。由于它的声音不愠不躁、平正冲和,很合乎儒家“中和”的音乐美学思想,所以受到许多文人雅士的喜爱。
琴,又称古琴、瑶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弹拨乐器之一。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120厘米—125厘米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厘米左右),厚约二寸(6厘米左右)。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一般是以桐木作面板,梓木作背板,有头、颈、肩、腰、尾、足等。
琴共七弦,一端以岳山支撑琴弦,无品,琴面有十三个琴徽以定音位。其定弦法很多,并不固定。古琴表现力特别丰富,运用不同的弹奏手法,可以有不同的艺术特色,它的散音(空弦音)嘹亮、浑厚,宏如铜钟;泛音透明如珠,丰富多彩,由于音区不同而有异。高音区轻清松脆,有如风中铃铎;中音区明亮铿锵,犹如敲击玉磬。按音发音坚实,也叫“实音”。各音区的音色也不同,低音区浑厚有力,中音区沉着温润,高音区尖新清脆。按音中的各种滑音,柔和如歌,也具有深刻细致的表现力。
古时候,古琴的地位非常特别,它是高雅的象征,但又不属于雅乐系统;它受到文人雅士甚至僧道人物的喜爱,常弹奏于幽室旷野,竹林月下,但又绝非俗乐。它是文人士子的必修功课,孔子、司马相如、蔡邕、诸葛亮、嵇康、戴逵、白居易等都是抚琴高手。
古人把琴作为明道德、美风俗、禁淫侈、和人心的修身养性之器,因此形成了对琴的古淡圆润、静远雅洁的审美要求。今天,琴仍然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瑟
瑟是古老的弹弦乐器,起源很早,《乐书》引《世本》说“庖牺(伏羲)作瑟”,不一定可靠,但在周代,瑟已经是重要的弹弦乐器了。中有许多关于瑟的诗句,中有许多孔子和弟子鼓瑟的记载。
据说最早的瑟有五十弦,舜嫌其太繁,便把它简化为二十五弦了。就是这样,大概在元代七十二弦琵琶和扬琴出现以前,它也是弦数最多的弦乐器。瑟体多用整木斫成,瑟面稍隆起,体中空,体下嵌底板。瑟面首端有一长岳山,尾端有三个短岳山。尾端装有四个系弦的枘。首尾岳山外侧各有相对应的弦孔。另有木质瑟柱,施于弦下。
先秦两汉时期的古瑟,考古发掘中多有发现。湖南长沙浏城桥一号楚墓(约为春秋晚期或战国早期)出土的瑟,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实物。河南信阳、湖北江陵等地楚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都出土有瑟,弦数二十三至二十五弦不等,以二十五弦居多。
古瑟至南北朝时期失传。唐、宋以来文献所载和历代宫廷所用的瑟,与古瑟在形制、张弦、调弦法诸方面已有较大的差异。当时的瑟,首尾各有一长条岳山,两岳山外侧有数目相应的弦孔,依次张弦。共二十五弦,音高按十二律吕排列。正中一弦(第十三弦)不弹,其余二十四条弦可奏两个八度音程的二十四个音。以右手弹“中声”(低八度音区),左手弹“清声”(高八度音区),左右手也可同时弹奏高低八度的和音。基本指法是大、食、中、无名各指分别向内外方向拨弦,名为擘、托、抹、挑、勾、剔、打、摘,共八种。后世定弦法略有变化,正中一弦也可弹奏,按五声音阶或七声音阶定弦。左手在必要时可按抑柱左弦段而取变化音。
筝
先秦时的瑟,最初是五十弦,后来舜把它简化为二十五弦。据后代传说,瑟又被分为两半。《乐道类集》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秦国有姐妹二人都喜欢鼓瑟,可家里只有一张瑟。有一天,她们在争抢瑟的时候,把它从中破成了两半,姐姐手中的一半十三弦,妹妹手中的一半十二弦。秦皇听到这件事,十分惊异,就把这种十二弦和十三弦的乐器叫做“筝”。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据后汉刘熙载《释名》说:“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筝”的得名,是因为其声音“筝筝然”。
筝是秦地(今陕西西部)的乐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在秦地流行。它最早出现在秦李斯的《谏逐客书》中,他描述当时秦地的音乐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声也。”所以筝也称“秦筝”。其实,在战国时期,筝已经广泛流传到齐、鲁、燕、赵等中原地区。《战国策·齐策》说:“临淄(齐国都城,今山东淄博市东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筝。”自汉代以后,筝更是打破了地域的界限,成为十分重要和受人喜爱的乐器。
最早的筝可能有五弦。东汉应劭《风俗通》引《礼记·乐记》载:“筝,五弦,筑身也。”近年在湖北隋县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中,就有五弦筝一件。战国末年,筝已发展到十二弦。经过八百多年,至隋代才增加一弦。此后十二弦筝和十三弦筝长期并存,而以十三弦筝流传最广。元、明以后,又出现了十四弦筝和十五弦筝。清末,出现了十六弦筝。近年来,筝的制作有很大发展,研制出了二十一弦筝、二十五弦筝、二十六弦筝、四十四弦筝等,以二十一弦筝使用最广。
筝的外形和瑟有点相似,但琴面有撑弦柱(即雁柱),可以左右移动以定音高。
筝的音量宏大,音域宽广,表现力十分丰富,尤其长于表现那种凄清哀怨的情愁,所以古人常把它称作“哀筝”。当然,筝并非只能表现哀怨的情绪,它也很适宜表现宁静和平与欢快热烈,甚至气势磅礴的作品。
弦鼗
弦鼗是秦代出现的弹弦乐器,虽然没有实物留传,但它在我国器乐史上的地位却非常高。
先秦时期的弦乐器,都是放置在桌上或架上(也可以放在石上甚至膝上)弹奏的,没有出现抱在怀中演奏的弦乐器,所以在行进中或马上几乎无法弹奏。
据说秦始皇修筑长城的时候,民工们非常辛苦,又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他们就编唱了许多民歌,来抒发自己愤懑和感情。没有伴奏的乐器,他们就把一种叫鼗的鼓改制成了乐器。
鼗鼓,就是现代的巴浪鼓,不过要大得多。它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有一个长长的柄,一是鼓的两旁各有一条短绳,系有珠子(称两耳)。它的敲击方法是握住长柄,左右转动,珠子就敲响鼓面。修长城的民工们,把鼗鼓调过来,把鼓面当成音箱,在长柄上安上弦,一种新的乐器——弦鼗就诞生了。
弦鼗的出现,改变了我国弦乐器中没有抱于怀中演奏一类的现象,意义和影响非常巨大,此后出现的阮咸、三弦、月琴、秦琴等乐器,都是从弦鼗演变出来的。
箜篌
“十三学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著名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的诗句。诗中提到的“箜篌”,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非常优美的一种弹弦乐器。
箜篌有卧、竖两种。
卧箜篌的出现,大约是在西汉武帝时,据说是汉武帝令乐人侯晖(一说侯调)依琴而制。当时的箜篌,形制和琴、瑟相似,5-7弦,有柱(琴马),只是用拨子弹奏,和琴、瑟不同。
竖箜篌则是东汉时期由波斯(今伊朗)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它本来是一种角弓形的弹奏乐器,形状似竖琴而小,便于在马上弹奏。传入中国以后,也被称作“箜篌”,为了和中国原有的卧箜篌区别,就被称作“竖箜篌”或“胡箜篌”。宋陈旸《乐书》说:“竖箜篌,胡乐也。其体曲而长,其弦二十有三。植抱于怀,用两手齐之,俗谓之‘擘箜篌’,亦谓之‘胡箜篌’。”“植抱于怀”中演奏的应该是小箜篌,还有一种大箜篌,是放在地上演奏的。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三说大箜篌“高三尺许,形如半边木梳,黑漆缕金装画台座,张二十五弦。一人跪而交手擘之”。还有一种箜篌是从东晋初年从天竺(印度)传入的,由于雕有凤首,所以称为凤首箜篌。
竖箜篌传入中国以后,受到中土人士的喜爱。《后汉书·五行志》就记载“(汉)灵帝好胡服……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在唐代,它是燕乐、清乐、西凉乐、高丽乐、百济乐、天竺乐、高昌乐、龟兹乐、疏勒乐、安国乐以及俗乐的重要乐器(包括卧箜篌和竖箜篌)。唐咸通中,教坊第一部有张小子善弹箜篌,冠于古今。还有中唐时的李凭。连深通音律的唐明皇,也喜欢弹箜篌,教坊谢大善唱歌,尝唱《乌夜啼》,明皇亲自弹箜篌和之。
到宋、元时期,箜篌的使用都还相当普遍,但是到了明末,它的使用却渐渐减少,到清代则基本失传了。
20世纪30年代,上海大同乐会曾按古制制作了大箜篌、小箜篌和凤首箜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曾根据竖琴的原理,参照古史的记载和图片,研制出了一架竖箜篌。1980年,又成功研制了雁柱式仿唐箜篌。这架箜篌外形富丽堂皇,黑亮的弓形琴身、金色的凤首。它有双音箱,七十二弦,按C大调音阶排列,音域从A1-a3共五个八度,而且具有像竖琴一样的转调功能。它的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成为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件珍品。
火不思
这是北方蒙古族乐器。名字有点怪,其实是土耳其语的译音,说明它是一件外来的乐器,所以也译作浑不似、虎拨思、吴拨似等。关于火不思,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西汉元帝时(前49—前33),王昭君嫁到匈奴,她的琵琶坏了,“胡人重造,而其形小,昭君笑曰:‘浑不似。’”后来,就讹成“火不思”了。
据《元史·礼乐志》载:“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以皮为面,四弦皮,同一孤柱。”它的外形与新疆的一些弹拨乐器如弹布尔、都他尔等有些相似,新疆柯尔克孜族的考姆兹和云南纳西族的苏古笃,在形制上与火不思相近,名称也相似,它们属同一渊源的乐器。火不思外形最大的特点是四个弦钮都在同一旁。1905年,在新疆吐鲁番以西的招哈和屯(古代高昌地区),发掘的9世纪初唐代高昌古画,画中有“一儿童抱弹长颈、勺形、四弦轴并列一侧的弹拨乐器”,应该就是火不思。
火不思在元代很盛行,清代的“番乐”合奏中仍在使用。
阮
阮,又称阮咸,它是由一个人的名字命名的。
秦始皇修长城的时候,老百姓为了发泄心中的愁苦,在鼗鼓上安上弦,就成了我国最早的抱在怀中演奏的弹弦乐器——弦鼗。还有一种抱于怀中演奏的弹弦乐器,据说是西汉时遣乌孙公主和番,下嫁昆弥(西北方少数民族),怕她寂寞,叫工人依筝、筑、箜篌等乐器制造了一种便于在马上弹奏的乐器,传为四弦、十二柱,可能是木制音箱。这种乐器在汉代虽然已经被称作琵琶(称汉琵琶),但是和今天的梨形琵琶的形状完全不同,它是在圆形的共鸣箱上加上一个长柄,柄上有十二柱。它其实就是后代阮和月琴的前身。为什么汉琵琶后来又叫做“阮”呢?
东晋时有七个著名的文人,被合称为“竹林七贤”,大文学家阮籍哥哥的儿子阮咸也是其中之一,他善弹琵琶,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他弹奏的琵琶,实际上是圆形直柄的汉琵琶。这种琵琶受到南北朝时从西域传入的曲项琵琶的冲击,在南北朝后期几乎失传了。
唐武则天时,有蜀人在古墓中挖到一件铜制的乐器,圆形直柄,和晋人所画的《竹林七贤图》中阮咸所弹的乐器十分相似,于是人们就把这种乐器称作“阮咸”,并且按其形制改用木材仿制,声音竟是意外地好。
唐、宋时期,阮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乐器。在宋代,已经出现一种较小的阮咸,叫“双韵”。元、明、清时期,阮没有得到发展,相反还逐渐式微,形制上不但没有改进,反而变成三条弦或者两条弦。直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大同乐会在复制古乐器的时候,才由郑觐文先生依宋制制作了阮。后来,无锡华光国乐团在艺术指导杨荫浏先生的指导下,制成首次按十二平均律排品的十六品大阮和中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阮的研制得到很大发展,现在的阮主要有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音阮四种,其中,音色最优美、常用作独奏的是中阮。
现代的阮,木制圆形音箱,直柄,四弦,一般用拨子弹奏。
月琴
月琴是从阮演变而来的乐器。自晋代起就在民间流行,约从唐代起就有月琴之名,取其形似圆月声如琴。但那时候它可能和阮是同一样东西的不同名称。宋陈旸《乐书》:“月琴,形圆项长,上按四弦十三品柱,象琴之徽,转轸应律,晋阮咸造也”。清代时月琴就与阮完全不同了,比阮简化,琴杆变短,音箱呈圆形,在各族人民中广泛流传。
现代的月琴,音箱较阮小,呈圆形,也有六角形或八角形的,柄短,琴的面和背用桐木板,八品,四弦,用拨演奏。
月琴可用于独奏,在民族乐队中也有比较重要的位置。它是京剧的重要伴奏乐器之一,和京胡、京二胡一起,被称为“三大件”。在西南少数民族中,月琴是非常重要的乐器。
三弦
由弦鼗演化成的乐器中,三弦的形制可能是最接近弦鼗的了。清毛奇龄《西河词话》说:“三弦起于秦时,本三代鼗鼓之制而改形易响,谓之弦鼗。”他就明确地认为三弦就是弦鼗。
正式有三弦之名是在元代。明杨升庵在《升庵文集》中说:“今之三弦始于元时。小山(元散曲家张可久)词云:‘三弦玉指双钩,草字题赠玉娥儿。’”三弦在元、明时期的杂剧和传奇中,是很重要的伴奏乐器。在明、清时期蓬勃发展的各种曲艺中,三弦更是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北方的鼓书如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山东大鼓、东北大鼓、天津时调和流行于河南的三弦书中,它都是最主要的伴奏乐器,而流行于北京、天津一带的单弦,更是以三弦为唯一的伴奏乐器;在南方江浙一带流行极广的弹词如苏州弹词、扬州弹词等,一般分为单档和双档,单档由一人弹琵琶自唱,双档则由一人弹琵琶,一人弹三弦对唱。在京剧、曲剧、吕剧、豫剧、山西梆子等戏曲中,三弦也是很重要的伴奏乐器。在民族器乐合奏和地方音乐如江南丝竹、十番鼓、十番锣鼓、广东音乐、福建南音、常州丝弦等中,三弦也是极为重要的乐器之一,由于它的音色圆润、结实饱满,有时在乐队中显得十分活跃。
三弦有大、小两种。大三弦音色浑厚,多用于北方鼓书的伴奏;小三弦音色清亮,多用于南方弹词等的伴奏。
三弦,顾名思义,当然是三条弦,它的音箱一般由蟒皮两面蒙成,柄很长,无品,用拨弹奏。
琵琶
古时候称琵琶,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系统的乐器,一种叫“汉琵琶”,是由弦鼗演变出来的阮一类的汉民族本土乐器;一类则是由西域传入的曲项琵琶。到唐以后,琵琶就只指后者了。
唐以后的琵琶,音箱是梨形的,琴项上部向后弯曲,所以叫“曲项琵琶”,项的下半部分(有的书叫“琴杆”)有几个音格,叫作“相”,老式的琵琶有四相。音箱部分背面呈弧形,正面是薄桐木板,上面有竹做的音格,叫作“品”。旧式的琵琶有九至十三品,四弦。
琵琶最早也是用拨子弹的。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的弹奏有“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的诗句,可见琵琶女是用拨子演奏的。唐代出现了用手(严格的说是指甲)演奏琵琶的形式,当时叫做“琵琶”。《旧唐书·音乐志》说:“旧琵琶皆以木拨弹之,太宗贞观时,始有手弹之法,今所谓琵琶者也。”现代琵琶就完全不用拨子了。
琵琶的表现力非常丰富,既可以表现铁马金戈、狂风暴雨般的磅礴气势,又可以表现小浦夜月、渔舟晚唱的淡远轻柔。所以琵琶曲目也就有文曲、武曲之分。文曲细腻柔和,武曲豪放雄健。清末琵琶演奏家李芳园说:“文曲宜静,宜有余音;武曲宜威,宜雄壮。”(《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凡例》)文曲注重左手的吟、揉等技艺,武曲注重右手的滚、轮、双、扫等手法。唐人所说的“曹刚有右手,兴奴有左手”,实际上所指的也就是他们演奏风格的不同。
琵琶的结构比较复杂,以前使用的四相十三品琵琶,由于不具备所有的半音,因此,在转调上很不方便。现在的琵琶已经有六相,二十一品、二十三品、二十六品,具备了所有的半音,不仅转调方便,而且大大增强了琵琶的表现力。
柳琴
柳琴应该是仿琵琶的后起乐器。它的形状,简直就是缩小了的琵琶。柳琴的长度是六十五厘米,最早只有二条弦,现在发展为三条。没有相,有七至十个品。声音高亢清脆。
柳琴原是流行于鲁、皖、苏一带的民间乐器,用作柳琴戏、泗洲戏等地方戏曲的伴奏及弹奏简单歌曲,发音响亮宏大,音色高亢刚劲,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现已发展为独奏乐器,还是民族乐队中高音部的重要乐器。
冬不拉
冬不拉,又名东不拉、东布拉,是中亚地区的传统弹拨乐器,在哈萨克斯坦以及中国新疆的哈萨克族中尤其流行。琴杆细长,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两种。一般用松木或桦木制作,琴颈即指板,过去多用整木斫成。音箱上有发音小孔,两弦,琴身有品位。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使用最多的乐器,音量不大,但音色优美。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可用于独奏或器乐合奏,表现力非常丰富。改革后的冬不拉,增加了品位,改用钢丝弦,扩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
冬不拉的种类也比较多,如四弦十二品的最高音冬不拉、四弦十五品的高音冬不拉、二弦十三或十四品的中音冬不拉、二弦十七品的次中音冬不拉和十品的低音冬不拉等。
都他尔
都他尔,维吾尔族弹拨乐器。音箱呈瓢形,蒙以薄木板,背面有条形花纹。琴杆细而且长,杆上用丝弦缠有十二至二十个品位。二弦,弦为丝弦,按四度或五度定弦。音域一般为f-a2。弹奏时琴身斜置胸前,左手大指按内弦,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按外弦,右手用指弹奏。都他尔的音色柔和,音量较大,常用于自弹自唱和器乐合奏。
热瓦甫
热瓦甫,维吾尔族弹拨乐器。琴身木制,音箱呈半球形,蒙以羊皮、驴皮或马皮,改革后蒙以蟒皮。在音箱上方两侧有羊角形饰物。琴杆上用丝弦缠有二十余个品位。张弦五根,一般分为三组,即内弦两根为一组,音高相同,外弦两根为一组,音高相同,中间一根弦为主奏弦,演奏旋律,两边两组弦为共鸣弦。演奏时将琴身横置右肩,左手按弦,右手持拨子弹奏。
热瓦甫的音域为g-g2。它一般用于独奏和器乐合奏。经加工改良,增大琴体,张弦三根,制成低音热瓦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