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涅磐超越概念-5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本章:第四章 涅磐超越概念-5

    但在这无明、黑暗和迷惑之中,我们如何能探知佛性呢?飘流在汪洋中的水手,第一个希望的征兆来自于穿过黑暗风暴的一束光线。朝向它驶去,他们就会抵达光之源头--灯塔。慈悲就好比从佛性所发出的光。起初,佛性只是超越我们见地的一个概念而已,但如果我们生起慈悲心,终将能趋近它。从一个迷失于贪、瞋、痴黑暗中的人身上,也许很难看出佛性。他们的佛性是如此地遥远,我们可能以为根本就不存在。但是即便在最黑暗而暴力的人心中,还是会有慈悲闪现,虽然那可能极为短暂而暗淡。如果能珍惜重视乍见的光芒,投入更多的能量往光源的方向移动,他们的佛性还是可以被发掘出来的。

    由于这个原因,人们赞诵慈悲为达到完全去除无明最安全之道。悉达多的第一次慈悲行动在极早的一世,在一个不相称的地方--他那时不是菩萨,而是一个由于自己恶业而投生地狱道的众生。当时他和同伴被迫拉一辆车穿过地狱之火,阎王坐在后方,无情地鞭打他们。悉达多还满健壮,但他的同伴非常虚弱,因此被打得更厉害。

    见到同伴被鞭打,悉达多生起了一股强烈的悲心。他请求阎王,请放他走,我来背负二人份的重量。一怒之下,阎王重击悉达多,他头裂而亡,往生善趣。他在死亡时刻的那一念慈悲心持续地增长,而在后来世中变得越来越灿烂。

    循着慈悲心,还有无数的道路可以带领我们证得佛性。即使只是在智识上了解自己和众生本善,也能带我们趋近成就。这就好像我们把珍贵的钻戒放错了地方,但至少知道它还在珠宝箱中某处,不是掉在广大的山野中。

    虽然我们用成就、愿望、祈愿等字眼来描述证悟,但究竟上我们并非从外在的来源得到证悟。较正确的说法是我们”发觉”了一直都在那儿的证悟。证悟是我们真实本性的一部分。我们的真实本性好似还在模子里尚未取出的一座金质雕像,而这模子就好比是我们的染污与无明。由于无明和情绪不是我们本性原有的一部分,如同模子不是雕像的一部分,因此有所谓本初清净这种说法。当模子破了,雕像就出现了。当我们的染污清除了,我们真正的佛性于是显现。但很重要的是了解--佛性并非神圣而真实存在的灵魂或本质。


如果您喜欢,请把《近乎佛教徒》,方便以后阅读近乎佛教徒第四章 涅磐超越概念-5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近乎佛教徒第四章 涅磐超越概念-5并对近乎佛教徒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