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ldquo;天生rdquo;的,不如说是ldquo;形成rdquo;的。
mdas;波娃
1935年除夕之夜,香梅一家在广州陈家老宅与祖母团聚。
无须隐晦,香梅对从未见过面的祖母却有颇深的坏印象。很小的时候,她就从大人、佣人的闲言碎语中得知:祖母不喜欢她,当然更不喜欢她以后的香莲香兰香竹香桃;祖母还几番捎书让父亲纳妾,ldquo;不孝有三,无后为大rdquo;,难道六个孙女不算后代?难道老祖母自家不是女人?
香梅想,祖母一定面目可憎。
得儿得儿,马车在广州街上不紧不慢地走着,她睁大了眼贪婪地看着南国风光的城镇:高大鲜艳的凤凰树,齐崭崭的骑楼,精悍微黑肤色的男男女女,全然不同古老的北平。马车拐进了幽清的桃源上待,在一幢灰扑扑的老宅前停住时,她的眼中透出失望!青砖清水外墙已见斑斑驳驳,石雕门罩冷冰冰凸现于双扇黑漆门的上面,门上的狮头双铜环分明上了绿锈!何处再觅外祖父老宅的绿树红墙琉璃瓦?莫非这里是百年老屋?不是说是祖父在世时亲手设计建造的么?
有佝偻着的老仆开门迎接他们,却无热闹。他无声无息领着路,老屋静悄悄。风雨郎下停着红漆斑驳的老式轿子,那紫红的轿帘上绣着的金凤凰,因年深月久金线脱落灰黯得就是一只落毛的凤凰。一进一进的门槛高达尺余,厅堂厢房不见人影,七拐八拐进到里院,方有轻烟袅袅、木鱼声的笃,老仆垂手低语:ldquo;老太太在做晚课。rdquo;
香梅的心已提到喉咙口了。暮霭沉沉,寂静阴森,禁宫的恐怖与古墓的清凉感攫住了她。看过太多的古书,听过太多的鬼怪故事,她提心吊胆祖父的冤魂显形。其实,祖父跳楼自杀处是陈家一幢四层楼的洋房,那洋房早已贱卖抵债,是拆毁重建还是让给了亲友家,陈家缄口不提,凶宅呗。奇怪的是,提倡洋务崇尚科学的陈庆云,却在他事业蓬勃、志得意满时,偏偏亲手设计并建造了这么一幢迷离森严的中国宅子,莫非他有预感将不久于人世,这禁宫般的宅子就成了妻妾的归宿之地?
子孙获见祖母,稀里糊涂的磕头请安中,猛抬眼,祖母却无比慈祥!香梅始料未及。她痴迷地仰视着,刹那间,推翻了昔日的恶感,她还从未见过这般古典高贵超脱平和的中国老太太!
是上一个朝代的女人。
梳着老式的纹丝不乱的发髻,髻上只插一支碧玉簪;月白色的斜襟长袄刚过膝头,大襟下摆和袖口三镶三滚粗细黑缎,黑缎上是黑丝线刺绣的黑色缠枝牡丹花;黑色的长裤,裤脚亦镐黑缎绣黑花,似脚非脚的三寸金莲似踏非踏青砖地面上。这不是人,是一缕香魂。只有手腕上一对硕大的悲翠玉镯,沉甸甸绿盈盈成了浑身素缟的她唯一的点缀。桌上还有一杆擦得锃亮的水烟筒,这大概是祖母的第二生命。
按老规矩,孙辈一个个叩头,祖母便一个个发红包。香梅并不稀罕红包,她稀罕祖母给红包的一双手,掌背掌心还是那么饱满,十指还是纤纤削似葱,这双手认真地亲切地抚摸她的脸蛋她的手,啧啧叹道:ldquo;脸圆手巧。香梅不禁想起了在观园中的贾母。尽管祖母苦命。
祖母的身旁立着二祖母三祖母,她们是祖父的两个小妾,倒都是天足,祖母让孙辈喊她们ldquo;二婆rdquo;、ldquo;三婆rdquo;。二婆粗拉拉的,原是祖母的陪房丫头,后收为妾,二叔便是二婆生的,二婆始终不脱丫头气,低眉顺眼伺候着祖母。三婆却极标致水灵。雪白的瓜子脸上,前留海长长地垂着,青郁郁的眉与眼楚楚怜人;可只要掩口一笑,左腮上显酒窝,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会说话!她的穿着打扮也不像祖母二婆那般过时,却也不时髦,大喇叭袖掐腰的圆摆短袄,几乎曳地的百褶黑长裙,使她极富有戏剧人物的色彩。她也的确是戏子出身,祖父生时当是很得宠的。祖父去世已二十六年了,可她看起来像只有三十多岁,婀娜妩媚,她也心甘情愿幽居于这冷宅中?
香梅的心怦怦乱跳,她渴望着走进这三个上上代女人的生活中,她似乎有点明白祖母要父亲纳妾的初衷,看来并不全是敌视轻视母亲。
在这幢封闭幽深的老宅中,眉清目秀的祖母并不忧悒焦虑。每日早起,由二婆帮她梳妆,尔后由二婆搀扶着到经堂做早课,在檀香的轻烟和幽香中,祖母轻阖双眼,手捻佛珠,口中念念有词,是在诚念经,还是在回首二十六年的辛苦路呢?丈夫纵身一跃,抛下妻妾不顾,丢下三儿两女不管,长子亦不过十三岁呵!而今她培养出儿子成材,体面地嫁了女儿,也算儿孙满堂了,她却只守着这空旷寂寥的家。陈家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都由三叔三婶掌管,陈家门楣总算没坝塌,对她这个足不出户的旧式女人,已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了。她已满足,她已无欲,无泪无笑,虔诚事佛而已。每天夜间还有晚课,同样虔诚至极。晚课后就寝前有时洗脚,也由二婆和小丫鬟伺候。三只脚的红漆描金木盆里盛着热气腾腾的开水,祖母坐在床沿,精美的绣花鞋脱下,白绸的脚套脱下,慢慢地松开白色的裹脚布,一圈一圈一层一层,足足有丈余,方亮出人为的畸型的尖尖ldquo;玉笋rdquo;!经过长长的ldquo;工序rdquo;,水已变温,便洗脚,祖母就又微阖双眼,轻叹一声,是无可奈何地是心满意足。为了偷看这非脚的脚,香梅姊妹兴致勃勃不屈不挠,踮起脚尖从雕花窗户往里看,趴在地上挤开门缝看,以至小丫头都没好气地说:又来了!rdquo;但这一幕却是刻骨铭心的,半个世纪后成了世界名人的陈香梅依然慨叹:被压抑被扭曲的中国旧式女人中,灵魂中仍有着坚忍和不屈不挠。
永远的憾(2)
除了做早课晚课,其余的时间,祖母抽抽水烟筒,问问家务,还看看古今小说。其时,上海北平流行张恨水的《啼笑烟缘》,母亲正如醉如痴地读着,香梅把书拖出来,大胆地给祖母看,不想祖母不仅不恼,反微微一笑说:ldquo;北平的戏子比广州的开放。rdquo;那么,祖母看过了这些言情小说?祖母是不是话中有话?是联想到原为戏子的三婆不够开放还是希望三婆永不开放?香梅不敢问也问不清楚,她的小脑瓜还理不清这混乱又清晰的思绪。
有时,祖母和二婆三婆会到后花园坐坐。后花园有水井一口,紫荆树两株,后院墙则爬满了如瀑的三角梅。娇艳的三角梅烧红了老墙,紫荆树累千累万的蝴蝶花纷纷扬扬,祖母的心,难道几十年都无一丝波澜,真的ldquo;妾心如止水rdquo;?
二婆三婆呢?也无怨无悔做祖父的活陪葬?妾,不过是大户人家的点缀,像田产、房屋、摆设什么的;而纳妾还显示着正室的雅量吧?香梅的脑海中,总闪烁着三婆那会说话的水汪汪的大眼睛,她欲说示说的是什么呢?
抗战暴发后,三婆趁着混乱跟人私奔了。祖母没有张扬此事,只当陈家从未有过这么一个女人。或许是爱惜陈家名声?或许是慈悲?听到此消息的香梅却像是松了口气。
祖母难得出门。出门只为亲戚家不得不去的红白喜事,再就是上寺庙烧香。当二婆搀着祖母上轿时,望着举步维艰又风摆杨柳似的祖母,望着红漆斑驳的古老的轿子和灰暗落毛的绣凤轿帘,如同望着上一个朝代和人物的远去,香梅大人般沉重地叹了口气。
ldquo;在家从母,出嫁从夫,老来从子。rdquo;
ldquo;揭帝揭帝波罗揭帝波罗僧揭帝菩提萨婆诃。rdquo;
《女诫》,是祖母人生的精神支柱?岁岁年年,从少女到少妇到终身守寡,祖母享有自在、智慧和慈悲,这便足矣?
陈香梅不知道。
她只知道桃源上街陈宅及陈宅的女人们,是部历史书,比教科书《历史》要有趣和伤感。因为《历史》是难得让女人占一席之地的。
除夕夜,陈宅一扫二十六年的沉寂悲凉,万响爆竹震撼整条桃源上街。正厅堂,点燃巨烛,祭上三牲鲜果,子孙们毕敬毕敬跪拜祖宗。在一系列的瓷板画像中,香梅寻觅到先祖父陈庆云的遗容,他是唯一的不着长袍马褂不留长辫者。西装领带,三七开的西装头,一张广东人的凹凸分明的脸,那双眼便分外炯炯有神。香梅听外公说过,陈爱祖籍福建,移籍广东南海。陈家廖家都算是客家人。客家人是南海岸外来户的后代。他们曾以航海和冒险为生,他们来自何方?孔子的故乡?历代鏖战激的中原?黄山脚下的徽州?谁知道呢?香梅只知道,无论北平、天津还是广州,她都爱。
从未谋面的祖父炯炯目光注视着她,似乎在炫耀他昔日曾拥有的辉煌。他与廖凤书是志同道合的挚友,一起参加同盟会,热衷于推翻满清的斗争。但他更爱商务与科学,他任中国商务轮船公司总裁和招商局局长,正是三十而立之年。事业上的发达让他醉迷,他不甘于按部就班,他羡慕西方世界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变化,他认识到交通是时代前进的血脉,他想引进西方都市的电车汽车,以之取代中国的轿子、苦力和黄包车。他辞去了所有的职务,他用陈家的家业做赌注,买下了一家电车公司,并雄心勃勃让这新奇的交通工具在香港街衢ldquo;叮铃铃铃rdquo;地运行。
可是,他输了。守旧的中国人对这种新奇的怪物避之如鬼神!很快资金无法周转,他债台高筑;而他仍倔强地陷在里边,试图扭转乾坤,但合作的伙伴却早已抽身,于是,无力回天!他痛憾国人的保守,他痛恨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他痛惜自家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1908年除夕之夜,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年仅三十又三岁。
他目光灼灼,虽死犹生,盯着他的妻妾子女孙儿孙女们。香梅觉得头皮发怵,瓷板画像上是一个死不瞑目的中国男人。
他是勇猛者,又是怯懦者;他是开放者,又是保守者;他是ldquo;德先生rdquo;ldquo;赛先生rdquo;的崇拜者,又是爱金莲宠戏子的风雅名士派。老宅和妻妾是物和人的见证。
香梅没有作哲理的思辨,她知晓陈宅告诉了她很多:中国女人的故事和中国男人的故事。她甚至不愿这么快就离开这幢并不老的老宅。
然而,一过了春节,陈应荣就将妻子女儿送到香港,即启程去美国新墨西哥州赴任。
不久,陈应昌亦得一机缘,报考上空军,并去到美国受训。
廖香词和女儿们住进了香港铜锣湾金龙台一幢小红砖房中,这是廖家亲戚的房子,虽嫌旧,院子也小得只有巴掌大的绿草地,但一家一院,母女都很愉悦,自称ldquo;女儿园rdquo;。北平时的李妈始终跟着她们,这时主动升为官家婆,另请两个仆役,这一家子仍过着中产阶级的日子。
永远的憾(3)
比利时人办的天主教堂就在一条街上,圣保禄女书院也是他们办的,从校长教师到做粗细杂事的几乎全是外国修女。香梅对这所女书院充满了好奇:那些黑帽黑袍而帽里裨白生生的修女们像影子似地飘来飘去,她们讲课会说地球是圆的?一切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细胞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构成?这些是已读中学的静宜告诉她的。信仰天主的修女怎么讲科学?
她和妹妹们不久就跻身这所女书院。
事情是这样的:外祖父家信仰天主教,香梅姊妹从小就常跟着长辈去教堂做弥撒,但那不过是玩儿,并未正式受洗。在香港住下来后,大约是教堂的钟声的感召,廖香词问女儿们,愿否信仰天主?女儿们欢喜雀跃。于是,在一个充满温馨与音乐的礼拜天的清晨,陈家六姊妹在光线黯淡的教堂里,接受了洗礼。静宜的教名为雪狄雅,香梅的教名是安娜。
风琴吱吱嘎嘎响着,镶嵌着七彩玻璃的窗户让人想入非百,葡萄酒是红红的,小小的面饼很坚硬,为什么要把这比作耶酥的血与肉?圣母玛利亚却很安详,因为她是母亲。母亲!香梅只愿永远依偎在母亲的身旁,哪怕跪凳的蒲垫也很坚硬,硌得膝盖隐隐作痛,但她愿意,卖力地唱着赞美诗。
廖香词也很满意。她信教,以为这不仅净化人的魂灵,而且是心的慰藉所在,尤其对女人。四个大女儿都上了学,老五香竹老六香桃尚小,就在家嬉戏,廖香词的日子也就不太寂寞。小小的厅堂里有架旧钢琴,她不忘给钢琴上的花瓶插上鲜花,闲暇时,会自弹自唱一首过了时的外国情歌:ldquo;在黄昏,想起我的时候,不要记恨,亲爱的mdash;mdash;mdash;rdquo;戛然而止。她为谁唱呢?那个英国贵族青年已成了一首古老的香词。远去美国的陈应荣说过,一安顿好就来接她们。然而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信也寥寥钱也寥寥,他在那边的日子过得很是拮据。廖香词只有耐着性子等待。
圣保禄女书院一切井井有条,但缺乏中学应有的勃勃生气,管理太严谨刻板。女书院中还有不少寄宿生,多是家在东南亚的华侨女孩,每个月交食宿费50元。宿舍里是挤挤挨挨的窄窄的木板床,饭堂里是单调的饭菜,就是洗澡,绿眼珠的老嬷嬷也幽幽地盯着你,指望一切悄无声息。香梅不喜欢这样的空气,真是无家的漠漠悲哀啊。然而,仅仅四年后,她又重回到这所学校,她和四个妹妹成了寄宿生成员,在这里经历了最孤独最恐怖的涉世之初!
陈香梅的女书院只念了两年,便完成了初中学业。她从初一跳级到初三,这得助于教国文的志杨素影女士。在女书院,只有杨素影和教艺术的游小姐是中国人。杨素影长得清清瘦瘦,有中国古代才女的风韵。她的名字本身也就是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杨素影国学功底厚实,她能背诵很多唐诗宋词元曲,同时也要求学生们背出。她吟诵时很轻很慢,那ldquo;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rdquo;的意境,萧瑟、苍凉、寂寥,便如同一幅加国山水画慢慢舒展开来,吟到ldquo;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rdquo;时,的眼睛不湿湿的?秋原黄昏,孤独的旅人走向天涯异域,能不忆家乡?
香梅对香港的印象是复杂难言的。
打1842年丧权辰国的《南京条约》签订以来,香港的英国人的统治下已近百年。资本经济与殖民文化杂交生出畸型的繁荣,各种本不调和的地方背景和时代氛围硬生生糅合一处,营造出真实又虚幻的天地。在街头摩肩接踵的各色人等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人与人的关系中,陈香梅以早熟的少女的眼光,刺心地感受到这里是白种人的天下!
但是,她仍旧痴迷这座华美又悲训的都市!她爱蓝绿色的海,爱码头耸立的色彩抢眼的巨型广告牌;爱红土崖上狂热疯长的野花野草,爱繁花满枝头,如野火哔哩啸落烧红了天似的影树;爱香港山中的起雾,白茫茫的雾将洋房子板棚子全都溶化了;爱热闹的街衢,爱商店里琳琅满目的洋货。到处充满了新奇的刺激和夸张,她大饱眼福;但心头又分明是沉甸甸的失落感。
香港不是北平!
她想念北平。她想念外公。
外公和她一起唱着:ldquo;浅浅流动的小溪,高高飞起的梦,随着风,飞上天空hellip;hellip;rdquo;
北平怎样了?外么怎样了?
1935年12月9日清晨,北平各大中学校五六千学生,沉痛高呼ldquo;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rdquo;的口号,从四面八方涌向新华门请愿,示威游行。怕是像浩浩荡荡的五四运动一般冲过来冲过来!香梅很遗憾没亲眼目睹这一幕,她们家已南迁了。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在骊山华清池对蒋介石实行兵谏。从外公的来信和大人们紧张的议论中,她也略知一二。她双手托着腮帮坐在沙发一角凝听着,脑海中想象这位蒋先生赤脚在黑夜的山崖陡沟中奔跑攀爬之景,她的思维只是文学少年的形象思维而已。
永远的憾(4)
1937年夏,外公的来信语气严峻焦虑多了,外公说,日本鬼子贪婪凶残的本性不会变,他们对北平对整个中国虎视眈眈,战争一触即发!香梅对母亲说,快让外公家搬到香港来呀。母亲摇摇头:你外公的家业全在北平,还有那宝贝的书斋,他舍不得!李洁吾老师给香梅来了最后一封信,说:ldquo;我的小朋友,我即回家乡侍奉老母。rdquo;李老师的家乡不是在东北么?
一种直觉,让香梅预感到战争不会大遥远。而那时的香港,却仍是太平景象。战争对于香港人,只是无线电和报纸上的事。
这年夏天,克莱尔middot;陈纳德却理智地断言:战争的灾难已经而且将更疯狂地蹂躏整个中国!这时,他已乘上美国多拉尔邮轮公司的ldquo;加菲尔德总统号rdquo;,离别旧金山,向西横渡太平洋,前往中国上海。
蓝色的海洋波涛滚滚,一群白色的海鸥恋恋不舍跟着总统号翱翔。陈纳德凭栏而立,抽着他喜爱的骆驼牌香烟,他吐着烟雾,海风倏地就将烟雾吹得无影无踪。他苦笑了,他四十七岁了,有着二十年的不算短的空军生涯,到处流转却一事无成,他没有建功立业,不过一区区上尉,几个月前才被晋升为临时少校。呵,过去的一切,也一风吹了么?
他心不甘。
1936年初春,陈纳德和路克、比利这ldquo;三人飞行小组rdquo;在佛罗里达迈阿密作告别表演。红头发雀斑脸的路克坐在驾驶室中,观众中却有位老太婆蹒跚而出,唠唠叨叨请求咱克捎上她。爱刺激的观众们闹腾腾地鼓掌叫好,路克无可奈何耸耸肩,帮着老太婆上了驾驶舱,飞机发动了,说时迟那时快,路克从舱里掉到了地上,而飞机却陡地直冲云霄!全场呐喊呼啸,飞机在蓝天盘旋,翻着筋斗,突地,飞机直往下坠,眼见擦着了地面,观众全哑了,宇宙凝固了mdash;mdash;mdash;机毁人亡?!别慌,机肚几乎擦着地面却又像燕子般掠上蓝天!是谁带头呼喊:ldquo;陈纳德mdash;mdash;mdash;rdquo;,于是,万众欢腾,山摇地动是这一个熟悉的姓名!告别表演没有一丝悲凉,滑稽、风趣、幽默,真正的男子汉用笑声,而不是眼泪告别。
在成千上万的观众中,又有个有心人看上了陈纳德,他便是中国空军怀念毛邦初将军。当时中国空军组建不久,主要由意大利人在杭州笕桥机场等处培训中国飞行员,但收效甚差。这回,他已请到罗伊middot;霍勃鲁克前往中国担任飞行教官,而罗伊恰是陈纳德的朋友。不久,罗伊从中国写信给陈纳德,希望他和他的朋友们到中国做教练,陈纳德推荐了路克和比利,他自己却还没下决心,他已是八个孩子的父亲,岁月不饶人,慢性气管炎、低血压、听觉不灵常折磨着他。
1936年秋,他病倒了,被停止飞行送到堪萨斯州的陆海军医院治疗;秋去春来,空军示意他退休,他被震懵了!二十年的军人生涯就此结束?他将告老还乡,回到密西西比河畔做耕种棉田的农夫?抑或去到飞机工厂做个小打小闹的技术工?不。他心不甘。他默默地接受了退役,但是他的双手紧紧扼住了命运的喉咙。
他给罗伊回了信。这时,罗伊已出任中国中央信托局的机要顾问;宋美龄已出任航空委员会的秘书长。宋美龄允诺陈纳德提出的所有条件,聘请他担任中国国家航空委员会顾问,年薪12000美元,合同两年。这回,他只是先行到中国考察三个月,当然,这三个月的旅行考察费用全由中国方面负担。
他将家眷安顿到路易斯安那州老家后,便启程了。他的决断,不全是因为中国给他优厚的待遇,更因为他看到了命运的转机,他会有所作为的!那就是在中国。
从秋到春,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读报听无线电,他关注中国事态的发展。日本侵略中国已经五年多了,可是世界各国政府却没有对日本采取坚决制裁措施,英、法、美等国的所谓ldquo;中立rdquo;,无疑是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陈纳德的感情天平倾向苦难的中国人民。
海风轻轻地吹,海浪轻轻地摇。陈纳德摁灭了烟蒂,回到他的12号舱房。他喝着威士忌,并开始了记日记。有意思,以往他从不记日记的。眼下他有一种感觉:一切从头开始。他似乎浮躁起来,嫌船行太慢,他盼望早日抵达中国上海,可海上的航行将长达一个月!
从旧金山到檀香山,整整五天。船泊港口,大雨滂沱。他冒雨去到夏威夷的卢克机场,那里的三年,是他飞行生涯的黄金岁月。旧地重游,周身的热血又沸腾起来,他不老!四十七岁正当年。
从夏威夷驶向日本神户,又是十余天。壮硕的比利到码头迎接他。比利的旅行证件上,身份是杂技团副经理,真是活见鬼,陈纳德哈哈大笑。他自己的护照上,职业是德克萨斯州的农场主。他说,NO,充其量是个农夫,播种、捕鱼、打猎。杂技团、农场主当然是为了避免麻烦,若写明飞行教官什么的,签证怕都拿不到。两位却毕竟是军人底子,有心计地藏好照相机,驱车去这地狭人稠的岛国游览。京都古老的法隆、东大寺的大佛、神户小巷两旁鳞次栉比的小商店、大阪饭馆的米酒和素鱼烧吸引着他们,但他们更以飞行员的惯性和目光搜寻目标测量位置,建筑物、工业区,轮船航线逃不过他俩的视野,他俩半遮半掩拍摄下许多照片。陈纳德的心情是沉重的:日本不再是戴着斗笠种着稻子虔诚祈祷神灵的农业小国,透过工业畸形繁荣的外观,陈纳德更坚信自己的预感,这个弹丸之国野心勃勃,一场疯狂的大战不可避免。他为中国担忧,从甲午海战后,日本强大的海军力量只以封锁中国海上交通的门户。他俩拍摄下的照片,竟成了日后重要的作战情报。
永远的憾(5)
凌晨两点,他们乘坐的邮轮离开港口,在浓雾中穿越濑户内海经过下关,直向中国东海驶去。
上海到了。在六月的骄阳下,ldquo;冒险家的乐园rdquo;依然展览着它的旖旎和繁华,码头上无数人力车和人群涌动着,一派热闹平和,似乎没有留下前几年淞沪战争的创伤!陈纳德的心又一次悸动了。他为这方水土的平和麻木而震惊,同时他又顿悟到他和这方水土似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每次踏上这方土地,却是这样地情切意深!
路克在码头上迎接他俩。三个ldquo;空中飞人rdquo;热情地拥抱。在中国的天空,他们将揭开更为严峻辉煌的一页吧。
这天的日记上,陈纳德记着:ldquo;我终于在中国了,希望能在里为一个正在争取民族团结和争取新生活的人民效劳。rdquo;
6月6日,罗伊从南京赶来,领着陈纳德开车去见宋美龄。在上海旧城区法租界的一幢高围墙住宅里,陈纳德和罗伊在幽静的小客厅里等候着,正是午休时光,院里的蝉们长鸣不已。这时,竹帘一掀,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轻盈走进,印花布旗袍衬出她窃窕挺拔的身段,开朗的笑容平添了妩媚,陈纳德注意地打量着她,却以为是罗伊的女友,没有想到,她竟是年已四十的宋美龄!宋美龄以地道的美国南方腔的英语,开诚布公讲述中国空军令人焦虑的现状,她恳切地聘任陈纳德为中国空军顾问,授上校军衔,希望他立即草拟改革中国空军的方案,同时请他即赴南京工作,随后去各空军基地进行考察。
陈纳德被深深地感动了。为她的热情和活力,为她的坦诚和直率,为她的信赖和厚望。他在日记中激动地写下:ldquo;以后我要称她lsquo;女王rsquo;。rdquo;这个个性倔强又骄傲的美国男人为他第一次见到的中国女人而折服,不为别的,如果他懂中国语言,只消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
但他不懂中国话。还有一位不懂中国话的中国通,那就是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私人顾问端纳。端纳认为中国急需建立一支强大的空军,他和罗伊是力荐陈纳德的两位举足轻重的人物。第二天,陈纳德在百老汇大厦端纳的寓所见着了端纳。
陈纳德毫不掩饰他对这位传奇人物的好奇和钦佩。这个头发棕赤、脸色红润的澳洲人,与中国近代史纠葛一处!911年他参加辛亥革命,是向南京开炮的第一个外国人;他担任了孙中山的顾问,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责成他起草了对外宣言;1928年,他担任少帅张学良的私人顾问,是使少帅重新振作的重要人物;1934年初,他又成为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私人顾问,在西安事变的调停中他亦是个不可少的人物。两个男人痛饮。酒逢知己千杯少。端纳亦敞开胞怀,对陈纳德大谈蒋介石的发迹,中国军阀的连年内战,宋查理家族中三姊妹两兄弟的种种传奇。陈纳德全神贯注地听着,他是军事行家,但决非政治里手。端纳是本打开的书,陈纳德从他身上读到第一部中国近代史。
第三天,陈纳德和罗伊即飞往南京,俯瞰宽阔流淌的长江,陈纳德迷蒙了,这不是他的密西西比河吗?他知道,中国和他的家乡,已经难解难分了。视察了南京空军基地,又飞往洛阳空军学校,陈纳德忧心忡忡,怒火中烧:墨索里尼哪里是支援建设中国空军?分明是毁灭中国空军,意大利人训练的飞行员根本不能参战,他们在南昌等处办的飞机装备厂也压根装配不出战斗机!这是阴谋!是陷阱!
1937年7月7日夜,北平西南宛平县卢沟桥畔响起了枪声炮声。
日军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陈纳德正在洛阳视察,他立即电告蒋介石:ldquo;只要有用我的地方,我无不应命。rdquo;
然而,1937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的ldquo;中立法案rdquo;,以任命方式向中国提供援助的美国人都会被视为违法的。
陈纳德不管。
他毫不犹豫地要承担起反侵略的责任。
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指出ldquo;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rdquo;
消息传到香港,报贩报童举着号外,在街头人群中奔跑着,呼喊着。
香梅和静宜跟着母亲,也急急忙忙奔走着。上邮电局,从亲友家打听消息,北平的外公外婆,广州的祖母一家,新墨西哥州的父亲,都叫香梅母女牵肠挂肚。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可烽火岂只三个月?
日寇疯狂地发动全面进攻。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终于在庐山发表讲话,卢沟桥事变是最后关头,中国政府决心抗战到底,ldquo;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rdquo;
永远的憾(6)
不愿作奴隶的中国军民,以血肉之躯筑成新的长城,抗战,抗战!就有平津激战、淞沪鏖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的悲壮激烈,有平型关大捷、台儿庄血战的辉煌!
但是,日寇毕竟蓄谋已久,疯狂猖獗。1937年7月底,平津相继失陷;11月,上海失陷、太原失陷;12月,南京失陷、济南失陷;1938年5月,徐州失陷;6月,开封失陷;9月,保定失陷;10月,石家庄失陷、武汉失陷、广州失陷hellip;hellip;
仅仅一年零三个月,华北、华中、华南的大好河山在血与火中颤栗着、呻吟着。但是,中华儿女还在发出最后的吼声,日寇征服不了中国人!抗战进入到艰苦的相持阶段。
南天海角的香港却未受战火之扰,她似乎成了离乱中国人的洞天福地。商界文坛的大亨名流涌向这里,各种政治力量也或明或暗活动于这里,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捐献救国亦活跃在这里,这里成了抗战前期的文化中心之一。而一小撮汉奸走狗也在此偷偷进行罪恶勾当。
铜锣湾的小红房子里,廖香词和六个女儿眼下真正地相依为命。廖凤书一家从北平迁到上海,上海沦陷后,他不打算再逃难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吧。祖母一家战乱时曾搬到香港与她们共住了一些日子,三婆就是那时失踪的,但祖母过不惯香港的日子,故土难离,不久就搬回广州桃源上街的老宅了。陈应荣呢,既没有催她们去美国,也没有到香港来看她们。香梅心中很是不平:难道父亲忘了她们?丢下她们不管了?廖香词却极力掩饰胞中的忧怨,淡淡地解释说:ldquo;你们的爹地公务在身,战时是不好擅自离职的。rdquo;
1938年圣诞节,陈应荣给她们寄来了钱和厚厚的一封信,这当然是最好的圣诞礼物。
陈应荣在信中谈到一个在中国参战的美国退役上尉陈纳德,美国报纸谣言纷纷,说他在中国匿名作战,这是美国的ldquo;中立法案rdquo;所不允许的。但是,陈纳德毫不畏惧,写了一封信给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城的蒙哥马利广知报。他要广而告知:
ldquo;中国一直以为美国和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和同情是无私心的。
ldquo;中国此时正为太平洋在作战(信不信由你!)而美国的官员和人民,就在日本屠戮上海之始,急切地离开了中国。此种情形,中国人民无论如何不能了解。
ldquo;我很奇怪,为什么我竟会被认为在匿名作战?难道我不敢用我的真名来表示愤恨这场侵略战争吗?对于为什么我二十年来如一日地献身于空军,我实无心要再作申明。现在我更毫无犹豫地要负起这个日本帝国主义对一个和平民族的侵略的反抗责任来。所以,我可以向你保证:你绝对可以永远直呼我的真名字!rdquo;
在桔黄的光晕中、暖暖的炉火旁,廖香词和六个女儿读着这封抵万金的家信,家信中用了整整一页写这个美国友人,她们不孤立,中国人不孤立。
四岁的小妹香桃奶声奶气地说:ldquo;这个美国叔叔跟我们一样姓陈!rdquo;
哄堂大笑。开怀大笑。好久了,没有这么痛快地笑过。
香梅说:ldquo;我觉得,他倒真有中国大侠的作派,坐不改姓,行不更名。rdquo;
这位中国大侠风的ldquo;陈叔叔rdquo;还在中国么?
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即回电陈纳德,感谢他的投效,并令他去南昌主持该地战斗机队的最后作战训练。
七月的古城南昌,燠热难忍,睡不好吃不好,陈纳德觉得自己像一只蒸笼里的螃蟹。战斗机差,飞行员基础差,一切像是一个噩梦,但是中国飞行员不乏勤学苦练、勇敢无畏者,这让他感动,他只是焦急:时间来不及了!
就在7月,蒋介石急召他和毛邦初上庐山牯岭去禀报空军情况。美庐别墅中,毛邦初不得不告知,号称拥有500架战斗机的中国空军,实际上仅有91架能参战。蒋介石勃然大怒,毛邦初冷汗热汗交流。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奈何?陈纳德以冷峻的目光冷峻的语调谈了20分钟,宋美龄激动地作翻译。如果说生命是种缘,蒋介石对这位第一次见面的美国人印象极佳,他信赖陈纳德,认为他坦白、自信,有力挽狂澜的气魄和能量。
8月,蒋介石召陈纳德赴南京中央军校参加最高级军事领袖会议,白崇禧、龙云、阎锡山、余汉谋、韩复榘、冯玉祥、何键、刘湘、蔡廷锴、石敬宁等都出席了会议,决定抗战到底。参加这次军事会议的只有两个外国人:端纳和陈纳德。
陈纳德刚回到南昌,准备与战斗机群一起北上到开封空军基地时,宋美龄急召他去九江,告知他日本人正准备占领上海,让他速飞往上海通知美国人。然而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高思等却很不以为然。他在陈纳德去南京的路上,淞沪之战打响了。他以军人的勇猛一往无前,神速赶到南京。宋美龄请他指挥中国空军的第一次空战!怎么办?并非知己知彼,但时间不等人。他肩起了重任。一方面决定以寇蒂斯鹰式飞机去俯冲扫射日本轻型巡洋舰,以诺思洛普的轻型轰炸机去轰炸泊在黄浦江上的ldquo;出云号rdquo;,日本海军司令部设在这艘重型巡洋舰上。另一方面发挥他已在南京、上海、杭州这一三角区组织的空中警报网的作用,组织战斗机群在杭州上空狙击日本的轰炸机。
永远的憾(7)
8月14日陈纳德独自驾驶鹰75式单翼战斗机从南京起飞,他不放心,决定沿江而下低飞视察战斗情况。上海地区正遇台风袭击,狂风呼啸,大雨倾盆。陈纳德的深棕色的眸子燃起了火:天哪!中国飞行员终究缺乏经验,炸弹扔到国泰旅馆和汇中饭店!外滩上空硝烟滚滚,起火的却是英国的巡洋舰!这真是上海的ldquo;黑色礼拜六rdquo;呵。陈纳德痛惜不已。所幸的是杭州上空的战斗打得极漂亮,中国飞行员猛冲猛打,视死如归,结果歼灭了敌机12架!不管怎么说,至少粉碎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陈纳德的飞机两翼也留下了几处弹痕,战火已燃烧着他的心,他对高思的软硬兼施的ldquo;劝阻rdquo;不予理睬。
8月15日,日机首次空袭南京。在首都饭店屋顶平台上,一群外国记者和美国飞行员正在极目远眺。天气炎热沉闷,云层又厚又低,有情报说,日本的机队已从台北基地飞往南京了。可俯瞰这六朝故都,仍是一派宁静美丽。奔腾的长江、古老的城墙、高高的紫金山、幽清的玄武湖尽收眼底,战争在哪儿?刹那间,警报尖利划破长空,日本机群已从云层里钻出来,投掷炸弹、扫射机关枪,肆无忌惮,不可一世;而地面和高楼上的高射炮、机枪也愤怒回击。炸弹的爆炸声、机枪哒哒哒的扫射声、人群的呼叫声在火光中被撕裂被夸张,到处在爆炸,到处在燃烧,城市在毁灭,人群在流血。楼顶平台上的记者们触目惊心,仿佛世界末日已来临。机场上原本岿然不动的陈纳德也不得不向防空洞跑去,美国机械师史密斯扛着自己的小电影摄影机跟在陈纳德身后奔跑,他想摄下这罪恶的一切!陈纳德攥紧了双拳,他看清了日机上的膏药旗,看清了日本飞行员扭曲了的面孔。这就是侵略!这就是疯狂!他咬牙切齿:ldquo;狗强盗!rdquo;
日机的狂轰滥炸五天中又进行了三次。陈纳德住在紫金山旁的乡村总会,他一次次目睹日机的猖獗,一次次目睹城市的毁灭,一次次目睹无辜的市民倒在血泊中。这就是战争。
直到南京陷落前一天的黄昏,陈纳德才驾着鹰式飞机离开古都。早已不是什么三个月的视察了,他和中国水土中国人无法分割了。残阳如血。陈纳德的心也在淌血。
陈纳德去到汉口,住在神界饭店,又有缘跟端纳彻夜长谈,同时通过端纳结识了另一位中国通mdas;麦克休,他是海军陆战队的一名大尉,在中国当海军副武官,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他用玩世不恭的口吻一针见血地指出蒋介石等都不过是投机政客。陈纳德同样有兴趣地聆听着。汉口下了雪,机场在融雪中一片泥泞,飞行员得在泥泞中跋涉才能上飞机;而要发动飞机引擎,得上用棉袄捂着,下烧煤油炉先加热才行。陈纳德看着民工们用鹅卵石铺垫跑道滑行道,心中酸楚难言。从苦夏到寒冬,中国空军经历了艰苦卓绝的空战,飞机只剩下十余架,飞行员也死的死伤的伤,中国空军的路几乎走到了尽头!然而,战争不需要叹息。在敌众我寡的险恶形势下,中国空军在1938年的春天再创辉煌,日机中号称ldquo;四大天王rdquo;者被打得三亡一俘;4月29日日本天皇生日这天,中国战斗机和苏联战斗机齐心协力;击落日机36架。这需要怎样的意志和勇猛!不只是一架中国战斗机在紧急关头就是以撞机而与敌机同归于尽的。陈纳德忘不了这些有名者和无名者的英勇事迹。他想,中国飞行行员本来应成为世界第一流的飞行员。
1938年9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陈纳德接到宋美龄的指令,要他去湘西芷江,用最后剩下的几架鹰式飞机成立一所航校。他和舒伯炎驱车到了那里,可仅有的两架飞机很快也被士官生摔坏了。于是,宋美龄又指令他们去云南昆明郊区的航校,航校才建立,校长是王叔铭。宋美龄希望陈纳德尽力将航校办好,不管付出多少代价,仗总是要打下去的。10月下旬冒着;麦克唐纳开了飞机来接他。另一位ldquo;空中飞人rdquo;卢克middot;威廉逊在七七事变后,迫于官方命令,回了美国。矮个子的长沙人舒伯炎少校是陈纳德的翻译,在以后的岁月里,他跟着陈纳德满天飞,几乎形影不离,但可怜的是他始终有着顽固的晕机症。
陈纳德一眼爱上了昆明。他自此在昆明一住七年,深情地称她为第二故乡。
此时,铜锣湾的陈香梅并不知道陈纳德的行径,更不知晓这些枝枝节节。她不曾想到,半个世纪以后,她有意而天也有缘让她重新踏访陈纳德当年走过的路,当年路过的城!此刻,她只是闪过一念:今生今世会有缘见着这位中国大侠风的美国人吗?
这一年,香梅姊妹有缘见到的是二叔婆一家。
永远的憾(8)
二叔婆便是何香凝女士,廖仲恺的遗孀。其实香梅姊妹该喊她二舅婆,廖仲恺是她们的二舅公呗。大约是跟着母亲喊,母亲称她二婶母。
二舅公是个大人物,二叔婆也不同凡响。香梅从母亲的片言只语中,知道母亲很敬畏二婶母,赞叹她是巾帼英雄;但又有敬而远之的感觉。二叔婆和她的女儿梦醒儿子承志也像很神秘似的,行踪不定,但常能从报纸上觅到二叔婆的名字,常跟宋庆龄的名字在一块。香梅姊妹对二叔婆也就充满了仰慕和好奇。
礼拜天,廖香词和女儿们做了礼拜就兴致勃勃去到二叔婆家。
没想到,一盆凉水从头浇到脚,香梅对二叔婆的第一印象糟透了。
58岁的二叔婆矮矮胖胖,头发剪得很短,脑门光溜溜的,一张国字脸冷若冰霜,目光看人却很是锐利。她着一件没有腰身的素色旗袍,如挂着一顶蚊帐。浑身上下不加任何一丝修饰。
香梅母女让她锐利地盯着看,竟有不寒而栗之感。
廖香词赶紧让女儿们给二叔婆请安,二叔婆倒不拘礼节,即不要香梅姊妹磕头鞠躬,可她也没有红包给。
二叔婆的目光仍盯着廖香词:ldquo;女儿家,怎么打扮得像群花蝴蝶似的?哦,还涂脂抹粉?rdquo;
廖香词怔住了。出门得化妆,这是她的习惯,且认为是对别人的礼貌。这些日子她觉得自己气色不好,出门时还特地化了浓妆。
香梅深深为母亲抱不平,她看见母亲的羞赧都透过胭脂了,二叔婆怎么一点情面都不讲?
廖香词已缓过神来,轻声解释说:ldquo;二叔婆,我刚领着她们望弥撒来。rdquo;
二叔婆高高挑起两眉:ldquo;望弥撒?莫非你让她们全信了天主教?rdquo;
廖香词只有点点头。
二叔婆更火了:ldquo;你呀你,亏你还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子呢,世上哪有什么鬼神上帝?真是无知!想得出来!上帝?上帝只对那些无法面对现实的弱者微笑!rdquo;
圣母玛利亚呵,香梅打心里恨起这位蛮横的二叔婆。二叔婆的声音宏大,给人震耳欲聋之感;她还有力地挥动着手臂,仿佛在公众集会上演讲,而廖香词和她的女儿们是群颓废的不争气的女子!
香梅的心被刺伤了。
二叔婆的女儿廖梦醒也极其朴素,素面朝天,但她很沉静,身边带着个十来岁的女孩儿。但香梅姊妹从没见过梦醒姨的丈夫,梦醒姨自身也像个谜,她从不对香梅姊妹说什么,惜话如金,只是偶然间,她会不经意地吐出一句唐诗宋词,恰到好处,让香梅佩服不已。
香梅姊妹最喜欢的是承志舅舅,她们见到他的第一面起,就全主动省略掉ldquo;表rdquo;字。舅舅年轻潇洒,没有一点架子,既不像他的母亲那样大喊大叫,也不像他的姐姐那样沉默寡言。他爱跟这群外甥女逗闹,没大没小,快快活活。而唯有此时,二叔婆挂霜的脸蓦地变得晴朗朗,漫出慈祥和怜爱。
香梅听母亲说过,二叔婆极爱儿子,1933年承志舅舅在上海被捕,二叔婆就冲进市府找市长吴铁成要人,否则,请他连她也一起关!后来宋庆龄、柳亚子、经亨颐三人做保,放了承志舅舅。出狱不久他就悄然离去,只留下三封信,一封给母亲,一封给柳亚子,还有一封给经亨颐的女儿经普椿。原来,他俩在偷偷恋爱呢,他要她等他两年,如若真爱他的话。眼下,有情人终成亲眷,可香梅没见着这位新舅妈。香梅很想问问舅舅,这些传闻当真否?可是,舅舅从不跟她们说这些正儿八经的事,也许她们太小?也许舅舅潇洒中仍藏匿着神秘?也许从舅舅的身上能寻觅到舅公廖仲恺的灵魂?
香梅若是缠着母亲盘根问底,母亲会笑着摇摇头:女人家,怎么弄得清政治上的事?香梅立马反诘:二叔婆不也是女人家?母亲说,就你灵跳过人。二叔婆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家,她有她的信仰,个性刚烈,认定的事,不屈不挠,九死不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就是蒋介石,她也敢跟他对着干。怎么说,你二叔婆也是个自立自强的女性。母亲是诚挚的。香梅思忖,二叔婆严厉呵斥的母亲,仍不改对二叔婆的敬意,这怕不全是做一个淑女的矫情所致吧,还因为什么呢?
香梅姊妹却在背后偷偷给二叔婆取了个绰号:肥婆。
二叔婆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无暇顾及她们。二叔婆很忙。香港也积极开展了抗日救国活动,为抗日捐衣捐粮捐药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有义演。在不少集会上,二叔婆常作声振寰宇、响遏行云的演讲,她号召港澳同胞为抗日出钱出力,挽救民族的危亡。同时,她还警告说,日寇决不会放过香港,战争在即!而且会是漫长的!拥挤的听众几乎屏声敛息听着她颇有感召力的演说,但说到战争与香港时,听众中却有人发出不以为然的嗤笑:危言耸听!二叔婆镇定自若,有穿透力的目光咄咄逼人:请你丢掉幻想!很少有女人能镇得住这种场面,况且是个老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