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 所应追求的希望和勇气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张翼乔虹 本章:2月12日 所应追求的希望和勇气

    所有的一切,都会成为如烟往事,我们唯一能够珍藏心中的是我们从今天的学习、工作和奋斗中所得到的精神启示,是在失败和挫折后所得到的一种自我肯定。在将来的岁月里,我们的心灵将引导我们,使我们能够更加潇洒地对待新东方面临的成功和失败,并在成功和失败时作出更大的努力,取得生命最终的辉煌。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新东方能够成为希望和勇气的代名词。

    ——摘自2005年俞敏洪在新东方员工大会上的讲话

    背景分析

    平安却不平静,更不平坦。这就是新东方以及俞敏洪的真实际遇。

    2005年新东方员工大会上,俞敏洪想起了很多,想起了早年草创英语培训班时,在低矮破旧的小平房里度过的凄风苦雨;想起了点点烛光、声声诵读的课堂长夜;想起了“非典”肆虐之时“退课”大潮的汹涌澎湃……对于俞敏洪来说,新东方的英语教育,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更有尊严,为了更多的人在精神层面更加坚强、更加富足、更加自立。

    1996年,徐小平、王强、俞敏洪联手创业,共同打拼。那时候的他们,充其量只是“一小撮”清贫羸弱、一无所有的知识分子。但是经过精神的陶铸,生活的历练和磨难的洗礼,他们成长为“先富起来”的有理想的企业家。新东方试图通过这样的生动案例,向那些饥渴求知的学生们传播英语之外的感动和力量。

    徐小平、王强回国之后,俞敏洪做了4件事:花费30万元人民币购置“帕萨特”轿车,淘汰掉“红大发”面包车;善意解聘了原来负责移民业务的老外,放手让徐小平开展移民咨询业务;将管财务、行政、后勤的妻子请出,逐步弱化“夫妻店”形象;重新划分地盘,确定新的利益格局——徐小平负责留学、签证、移民和咨询,王强负责基础英语培训。

    创业之初的一段时间里,新东方只以英语教学为主,并没有主动给学生们灌输一种思想境界和人生意义的指导。后来,俞敏洪发现在课堂上单纯讲授英语的应试技能效果并不好,很多学生常常昏昏欲睡,或者干脆伏案而眠、鼾声四起。俞敏洪还发现,一些从新东方结业的学生没有记住“俞老师”在课堂讲授的背诵英语单词的种种技巧,而是牢牢记住了他在课堂上不经意间说的“至理名言”。学生们把俞敏洪在课堂上传播的“名言”,作为激励自我的座右铭,指引自己的事业进步。这个时候的俞敏洪意识到,新东方的课堂教学应该有意识地向学生们灌输有关成功哲学、精神励志的故事和思想。

    长此以往,这样的授课模式建构了一种坚不可摧的“新东方精神”。

    行动指南

    一个人成功与否,不在于你的教育背景有多深厚,经历有多显赫,而在于你对自己的未来保持怎样的心态和追求。


如果您喜欢,请把《俞敏洪管理日志》,方便以后阅读俞敏洪管理日志2月12日 所应追求的希望和勇气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俞敏洪管理日志2月12日 所应追求的希望和勇气并对俞敏洪管理日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