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 年轻气盛不算是缺陷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张翼乔虹 本章:9月20日 年轻气盛不算是缺陷

    你是头儿,你有人格魅力,但是创业伙伴还是离开了你,我也经历过这样的窘迫。我觉得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军人物战略目标明确,而且气度足够大,合作伙伴一般不会离开。年轻气盛不能算是缺陷,史玉柱到现在还年轻气盛呢。但激情过度了,有时候可能会伤害人,在激情背后要增加宽容度,提高个人沟通的能力与技巧。

    ——摘自2008年俞敏洪在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节目中的点评

    背景分析

    下海之后的俞敏洪,性情温和、行事稳健,但也有果敢行动的胆略。

    新东方三个字因何而来?这里面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趣闻。1992年前后,俞敏洪在北京东方大学外语培训班打工(东方大学至今依然存在,是中国人民大学几位退休教授合办的)。打定自行创业的念头后,俞敏洪去找东方大学的创办人协商,并承诺如果对方答应把东方大学的牌子转让使用,他会给8位退休教授每人每月2000元钱,直至他们年老垂暮。但是那些老教授没有答应俞敏洪这个条件,他们索要的“品牌使用费”超出了俞敏洪的承受能力,于是他灵机一动,在东方大学前面加了个“新”字,新东方英语培训就此诞生。

    这时候有人找到东方大学的创办人,说一年给一万元的承包费,没想到那些老教授竟然答应了。这一边,东方大学外语培训的牌子竖起来,开始张贴广告招生;而另一边,因为缺乏知名度,新东方的招生很不乐观,俞敏洪一下子陷入了被动状态。为了抢回主动权,俞敏洪找到东方大学,拍着胸脯说:“我每年给你们两万五,希望你们把东方大学这个牌子的使用权卖给我。”最后,俞敏洪花费了8万元,一口气买断了为期三年的独家“品牌使用权”。8万元是俞敏洪当时所有的积蓄,年轻气盛的他觉得如此冒险——值得。

    三年以后,新东方的品牌知名度逐渐形成,再也不需要借助东方大学的名气了,俞敏洪便不再使用东方大学的品牌。新东方的大旗张扬起来,俞敏洪开始不停地寻找激情、才情兼备的英语老师加入新东方。

    行动指南

    成功的企业家都是相似的,失败的企业家各有各的不幸。企业家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如果您喜欢,请把《俞敏洪管理日志》,方便以后阅读俞敏洪管理日志9月20日 年轻气盛不算是缺陷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俞敏洪管理日志9月20日 年轻气盛不算是缺陷并对俞敏洪管理日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