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阿里巴巴和马化腾的腾讯是个人创业的上市公司,马蔚华的招商银行、马明哲的平安保险均是改革开放之后创立的、有国资背景的上市公司。
在《中国企业家》的“企业领袖”榜单中,这两类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席位,其中前一类有21家共入选40人次,后一类有12家共入选33人次。另外还有8家上市央企或上市国有银行共入选16人次,4家非上市公司共入选11人次。
创业时间越靠近现在、越年轻的企业,股权结构就越简单清晰,也就越容易走向市场化、公共化,使企业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但在早一辈的企业家那里,股权结构是企业生存发展必须面临的最大难题——这种艰难是马云、马化腾不可能,也不必经历的。
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创下今年全球最大的科技企业IPO,人们一般认为是国际资本对中国科技企业的价值认同。但是,如果今天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像16年前的万科那样复杂,它能获得几倍的市场认购呢?
——2007年12月,王石在《四马随想》中如是说
背景分析
2007年的中国市场,条条大路通罗马。在不同的行业,面向不同的客户,以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那些率先把握“中国购买潜力”的中国公司,迅速积累了与投资者议价的本钱。
衣、食、住、行,健康,教育,旅游,休闲,投资,个体消费需求率先爆发。这给那些B2C公司的成长提供了机会。那些帮助B2C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上下游公司,同样受惠于中国消费的增长,不管它们提供的是原材料、研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渠道,或者是融资服务。
得到更多认可的,是那些利用互联网“工具”经营传统业务的公司。比如,通过互联网销售母婴用品的红孩子,通过互联网和呼叫中心销售衬衫的PPG,以及把跳蚤市场搬到网上的阿里巴巴等。
从“快速”到“卓越”,对中国快公司来说,意味着形成更全面的竞争力,以应对成熟市场的产业竞争。这将是比“长大”更大的挑战。
行动指南
国际资本不仅仅认可中国的银行、中国的科技企业,它们更加认可的是中国的改革。作为改革受益者的企业,则要在吸收过往30年经验的基础上寻找更有质量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