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 还没有看《大国崛起》的杂感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陆新之 本章:12月16日 还没有看《大国崛起》的杂感

    玄奘之路在巴基斯坦路段,收到央视制片人发的短信:《大国崛起》播放,反响热烈。

    牵挂这部片子,是因为制片和编导是多年的朋友,费了3年工夫完成的片子,因非市场因素而迟迟未投放市场,总算在年底开了绿灯。

    从印度回到国内收到《大国崛起》VCD,忙于事务、应酬,成为空中飞人,至今还没看上这套系列片。但拍摄的立意是清楚的。20世纪80年代,央视曾播放了一套《河殇》。经历“文革”的中国经济难以为继。历史的忧患和现实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使中国决策者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状态。对外开放是在经济不能维持的迫不得已下进行的。沿海一列特区的建设,使中国看到了希望。以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来歌颂海洋文明、鼓吹改革开放的《河殇》应运而生。播放震动朝野。

    20年过去了,中国崛起,已成为经济大国,虽然距强大还有很大的距离。

    此时制作《大国崛起》又恰逢其时。

    虽然还没有看过此片子,但有两点是肯定的:第一,如果说,《河殇》是批判否定传统文化的话,《大国崛起》应该是以华夏文化为底蕴,少了焦虑,多了自信;其次,看问题的方法论少了激情,却更多理性。这些话与其说是对片子的预期,不如说是对制片人、编导个人修养的理解。

    ——2006年12月,王石在其博客文章中如是说

    背景资料

    继2003年3月播放以政治大事为题材的历史连续剧《走向共和》后,中国中央电视台从2006年11月13日至24日隆重推出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该片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这些“世界性大国”,是指西方环球航海以来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即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该片播放后,观众反应热烈。片集之中给出的结论是,重商主义、科技教育、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威权和适合本国情况的制度,是大国崛起的秘方。显然,除了这些结论,公众还可更深入地分析大国崛起与强盛的关键。

    行动指南

    中国初步成为经济大国,未来的发展轨迹可以预见。而企业家在这个发展过程之中,除了一味激情澎湃之外,还应该务实地找到最合适自己企业成长的步调和节奏。


如果您喜欢,请把《王石管理日志》,方便以后阅读王石管理日志12月16日 还没有看《大国崛起》的杂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王石管理日志12月16日 还没有看《大国崛起》的杂感并对王石管理日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