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程超泽 本章:做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

    老师,我经常看您的文章,感觉到价值投资是对的。我2009年4月份进入股市,市场大调整,我的资金严重缩水,让我产生了退出股市的想法。目前还持有招商银行3000股,国电电力5000股,复星医药4000股,资金都被套牢了,请老师帮我分析一下,后市是坚持价值投资还是换仓呢?

    2007年5月前我在印度尼西亚工作,突然遭遇金融危机,为了转移注意力,我开始炒股。我对股票可以说一窍不通,不过我买过基金,于是像买基金一样全仓买了股票,想法就是像放基金一样放着。

    2007年5月30日前,我回到北京,买了您的《长捂不放:牛市震荡中的炒股策略》,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证券书。5月30日以后,我的资金一下子缩水不少,那时候我觉得无所谓,反正还不懂操作,让它坐电梯去吧。可是资金越缩越少,觉得不能不管了,于是割肉出来了。

    两个月的股市经历让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太有意思了,拿点资金玩玩,既成为生活的调剂,做好了还能挣钱,何乐而不为?

    接着我又买了代码为600018的股票和其他几只,看基本面都不错,可是6月以后又缩水了……看着大盘上的红线、绿线因为谁谁的一句话,发疯一样降落、升起,我觉得这是不守信用的游戏。原来以为只要认真地投资经营好的公司的股票,就可以得到回报,现在感到困惑了:在中国股市还找得到信任吗?找不到信任,怎么可以长捂不放?

    由于隐私的原因,恕我把他们的名字隐去,引用他们的留言只是为了我下面分析的方便,可以有案例作为参照,也请两位留言者允许。

    以上是两个喜欢我博客文章的网友给我的留言,他们的留言暴露了许多所谓的价值投资小股民的共性。但我想要说的是,他们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并没有遵循价值投资法则。我在给第二位留言者的回复中写道:

    你想实现价值投资,但你当下最大的问题是你投资的非严肃性,比如投资好玩或买入股票的随意性。你常常在股指很高的时候买入了标的公司的股票,而这正是价值投资法则忌讳的事。

    在对第一位留言者的回复中我是这样写的:

    我以为你不必为被套牢而烦恼。股市一点都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你没有真正掌握价值投资法则上。根据价值投资法则:第一,你肯定买高了;第二,被套是暂时的。我的资金是在中国股市最低迷的时候投进去的,几年都没有任何交易,期间已有分红、送股、配股,计算复利都很高;第三,如果你在股市最低迷的时候抛掉股票,就形成了难以弥补的亏损;第四,你的所有股票都很棒,都是未来的大牛股,尤其不要小看复星医药,它好像还没有过像样的行情。结论是:坚持长捂,直到长牛市走完为止。

    我知道很多人都自称自己是价值投资者,但他们又无法遵循价值投资法则,更可笑的是,他们甚至从来没有看过一本像样的关于价值投资的书,也不了解价值投资法则,难怪在他们亏损的时候,动辄就把价值投资法则数落一遍,把自己亏损原因全推到价值投资法则上。那么,什么是价值投资法则,其精髓又是什么?

    价值投资法则其实一点儿也不神秘。投资者不需要通过电脑指令或计量经济模型就能运用自如,也不需要具备工商企业管理学历就能掌握其精髓,这里需要的只是良好的性格和心态。买进两三只长期获利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绩优股,然后耐心地持有5年、10年甚至20年,再去关注它们。20年后,你看到的将是涨幅惊人的获利股。

    以下是我整理出来的价值投资的七大原则,以飨想要成为真正的价值投资者的读者。你是否是价值投资者,衡量的标准就是这些原则。

    原则一:逢低买入

    逢低买入就如同消费者低价买进商品。在消费观念上,一切耐用和非耐用消费品,只要价格下降,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商品变得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了。在超市里,只要宣传今天某种(些)商品降价促销,作为顾客的你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去买一些。如果你喜欢吃的方便面降价,或孩子喜欢吃的麦当劳、肯德基之类的快餐店有特价品供应,你很可能会临时改变煮米饭的想法,而在超市里买几箱方便面回来以备不时之需,或带着孩子一起去快餐店饱餐一顿。人们喜欢这么做,就是因为有一种渴望价值在起作用。消费者还有一个消费原则是,一旦某种商品的价格低于自我设定的公平价值,就会购买。比如,人们可能排斥24袋包装、标价为30元的整箱蒙牛牛奶,然而一旦价格大幅降至20元,他们很快会在心中衡量出这一价格已进入自己所认定的价值区间,因而会踊跃购买。这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市场抢购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了。

    但现实的股市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处有悖消费的基本原则的地方了。在那里,追涨杀跌现象盛行,投资者都相信,股票价格上涨时要跟进,价格下跌时要抛出。媒体和市场分析师则更是给投资者“害怕跟不上”的心态推波助澜,他们要让投资者相信,如果现在不买进股票,价格只会越涨越高,以至于错失了该波段上涨的良机。

    价值投资法则是股市中的唯一异类,它倡导的是逢低买进股票。这一投资法则和我们上述讲的消费原则其实并无二致。不论是购买超市里的商品,还是投资资本市场的黄金、外汇、债券和股票,都应该尽可能地低价买进,使每一块钱的投资价值最大化。当然,合理评估消费品的价值是一件困难的事,市场上没有几个顾客能计算出一瓶潘婷洗发水或一辆Polo汽车的真正价值。因为这些商品除了有形的价值外,还有无形的价值。然而,评估一只股票的价值就相对容易多了,因为它的价值是可以准确计算出来的。只要使用的计算工具得当,信息透明,投资者就可以计算出一家公司的真正价值,这就使得投资者在逢低买入时要比消费者购买一件商品时判断的准确性更高。而且股价随时都在变化,投资者有更多低价买入的机会。如果某公司股票的每股价值只有10元,而现在的股价却在15元的高价位上,那就根本不值得投资者理会。除非股价跌至每股5~7元,甚至更低,投资者再开始波段买入。价值投资者深信,股价被市场低估的情形只是暂时的,总会有结束的时候;市场早晚也会发现这种价值被低估的股票,从而把股价提高到一个合理的价位。逢低买入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增加潜在利润。未来获利与否,取决于买进股票而不是卖出股票的时机,卖出只是完成整个买卖的过程,并证实你先前的研究以及随后买进股票的决定正确与否。

    原则二:塑造价值概念

    投资者要面对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评估购进资产的时机和价格是否最为恰当。由于大多数股票投资者都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估资产的方法,他们也很少会在购买股票之前去评估公司的价值。他们买卖股票的决策完全依赖于K线图和技术指标,有的则是看报纸介绍或听电视财经频道里某位分析师的推荐。还有一些人买股票是由于看到公司股票分红、股利提高或股价在过去一两周内创出新高而冲动购进。更离奇的是,还有不少投资者是有一天走在路上无意间听到两个人在说某只股票要大涨而买进的。令人颇为不解的是,很多投资者花在购物和整理房间上的时间都要比购买股票的决策时间长,殊不知后者的重要性远比前者大得多,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投资者做功课的时间却如此之短。

    投资若要成功,就必须先做好功课。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世纪以来所有投资大师没有一个是靠技术图表和凭空臆测来累积财富的。可以说,他们今天的成就,主要归功于他们在投资前的分析研究工作。在持有一家公司股票之前,他们必然会去了解有关这家公司的运营和财务状况,包括其经营的环境、公司潜力,再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出是否要买进股票的可行性计划。不这样做就盲目投资,其结果无异于掷骰子。一旦把投机引入整个投资交易过程,尽管买进的股票偶尔也能大赚一笔,但这种获利只能算是运气,而不能称为价值投资的结果。

    评估一家公司时,我们的要求可以很严格,也可以很宽松。据说,巴菲特能在20分钟内就判断出他研究的公司是否值得投资。他使用的投资方法相当严格,平均每100家公司中有99家会在短时间内就被汰出局。但一旦瞄准了几个潜在的投资机会,巴菲特可能会花上几天甚至几个星期的时间进行详细调研,以佐证自己先前的直觉。

    现在,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法则已逐渐为世界上大多数成功的投资者所采用。他们会全面评估一家公司,并在买入前就评估好股票价值。这些伟大的投资者不会盲目投资,也不用心理臆测来贸然处理投资问题。买入前先评估公司,至少有以下三个优点:

    能使交易保持连贯性、一致性。很少有投资者会在买入股票前就设下严格的门槛,因而他们的交易常常会遭受损失。如果不考虑股票的内在价值而贸然买进,投资者很可能遭遇许多风险,其中之一就是以过高的价格买进股票。

    有助于保护自己的投资策略。对投资者而言,清楚买进股票的原因是十分重要的。那些无法向自己证明有正当买入理由的人,一定是不理性的进场者。他们习惯于提前抛出所持股票,或忽略公司的潜在问题而长期抱着一只股票不放。更糟糕的是,他们不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以至于在交易时总是重蹈覆辙。

    能让投资者事先确定投资回报率的标准。如果事先不能确定预期的获利标准,就不要买进股票。不要因为股票未来几年可能会上涨一点点就买进,而要为未来两年可能上涨50%,5年上涨100%,或15年能涨1000%,再果断作出投资决定。一旦目标设定,就要尽可能坚持到底。如果你确信某只股票的价格被高估了50%,你就不应该期望未来几年能有跑赢大盘的获利,你可能还会出现亏损。

    价值投资法则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万无一失的,但有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可以防止买进价值被高估但潜在投资回报率不高的股票。美国前财政部长鲁宾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牛市的时候,人们在评估证券价值时并不会太严苛……不论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投资股票严格一点总是有益的。”

    原则三:利用“安全边际”避免损失

    任何一个投资者都无法避免股市处于低谷时带来的亏损,但是价值投资却可以让投资者将亏损降到最低点。只要能使亏损最小化,投资者就能获得跑赢大盘的回报率。事实上,各种研究都证明,在相对于市场水平较低的价位买进股票,假以时日都能有较高的回报率。

    但是多低的价位才算便宜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如果你对自己的评估方法有绝对的信心,只要股价低于你所认定的公平价值时就可买进。但为了安全起见,可以给自己设一个缓冲价格,其区间越大越好。格雷厄姆1949年撰文称这种缓冲价格为投资者的“安全边际”。如果公司每股价值15元,投资者绝不应该在价格跌到14元时就迫不及待地买进股票,这种策略唯有在你的评估完全准确时才管用。投资者应该给自己预留足够宽的安全边际,以此来弥补分析研究上可能存在的不足。获利最大化的关键就在于,善加利用股价大幅跌破公平价值后的机会并买进。格雷厄姆指出,在购进的事实发生后,投资者很容易为自己买进价格超出公平价值的股票寻找一个合理的借口,但是这些理由通常是很主观的,反映了投资者绝不认错的心态。格雷厄姆说:“或许大多数投资者在试手气时都相信自己会获利,因此他们声称自己在获利上预留了安全边际。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买进股票的时机是非常合理的,或者认为自己的技术总是高于他人的,甚至他所聘用的投资顾问和使用的系统也十分可靠。但是诸如此类的说法却无法令人信服,因为他们依赖的是自身的主观判断,并没有获得足够的证据支持,也缺乏实在的理论根据。如果有人以自己认定的涨跌走势拿钱下注,我就相当怀疑他是否有任何可称得上安全边际的保障。说句实在话,投资者相信安全边际,大多是源于简单、明确及所谓的来自统计资料的算术推论,其实这是十分危险的。”

    原则四:把投资当成做生意

    格雷厄姆曾说,将投资当成做生意,才是最有智慧的。做生意,就要严格遵循健全的市场法则和商业法则,只有这样,投资才是没有激情的。我在担任投资经理人时,采用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投资原则,一直建议投资者和客户应把投资当成角色互动的游戏。他们应扮演成企业主的角色,确切地知道公司是否真如报价一样值钱。我认为,过分关注股价上下波动反而会忽略对公司内在价值的关注。套用格雷厄姆的话来说就是:“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华尔街从来没问过这家公司到底值多少钱。然而,这才是买股票时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如果某商人被要求以1万美元买下某家公司5%的股权,那么他心中应该盘算如果买下整家公司,就需要付出20倍的价钱,也就是20万美元。那么,20万美元,相对于1万美元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你就势必考虑以此价格买进这家公司是否值得。”用此放大效应来评估一家公司,无疑有助于了解这家公司,价值评估才会真正落到实处。当然,价值评估自然不会以公司股价的单日随机波动作为依据。

    原则五:坚持到底

    100多年来,警告投资者别做短线投资的书很多,这类书中也不乏给投资者买进股票后长期持有的策略建议,教导投资者不要理会每季营收、每日头条新闻,应着眼于大局。20世纪初,在美国,也有许多人告诫投资者不要抢进被高估的银行股票,但无人理会。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期,投资者把所有的忠告一概抛到脑后,把股价系于公司未来的利好消息上。我曾在股市见过太多的投资者把理智扔在一边,疯狂地买进股票,仅仅是因为此家公司刚刚宣布了要重组的消息,或者是不确切的消息,而不管这种重组的实质内容究竟是什么,是不是为了拉高出货。我们也见过年迈的投资者从退休金中拿出5万元、10万元甚至更多的钱买进一些连公司名称都念不出来的股票,更不要说对公司内在价值的了解了。更多的散户则只是根据每天成交量的形态来进行股票买卖。有的人还随身带着股票机,生怕自己错失了“良机”。

    基金公司或证券公司喜欢推出各种各样的股票组合,新方法、新系统、新预测软件层出不穷,迫使投资者不由自主参与其中。但是这些被耍弄的投资者不知道,股市中唯一被证明有效的就是公司的真实表现。任何新闻事件只会使股价短期内起伏不定,但改变不了股价的长期走势,因为公司的价值增长与否才最终决定股价的走势。研究也一再表明,只要计算出公司真正的价值,并在该价格以下果断买进,投资者才能战胜大盘。

    价值投资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在低于公司真实价值的价位买进股票,不论利率高低、经济盛衰、货币地位强弱,不为一时的经济震荡所动摇,坚持自己的信念,必有丰厚的回报。就如同罗杰·巴布森曾经说过的:“许多投资方法都在运用一段时间后相继失效,但只有价值投资法则是唯一值得一再提倡的,因此被看成是最为稳妥可靠的方法。”

    原则六:反向操作

    就在华尔街的投资经理人每天梦想着赚进大笔财富的时候,秉持价值投资法则的投资大师们,如巴菲特、史柯劳斯、嘉伯礼、普赖斯、内夫、坦普尔顿等,却在善加利用价值被低估的资产,他们从别人愚蠢地抛售股票中发现获利的价值,以远低于实际价值的价格大笔买进股票。20世纪50年代,巴菲特操作无人问津的股票,且以三四倍本益比的股价大进大出;传奇基金经理人内夫在市场无情地抛售克莱斯勒和花旗银行股票时却大量买进;彼得·林奇则买进所有同行不屑一顾的消费性产品公司的股票,从此使麦哲伦基金成为神话。

    所以,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价值投资者,不管别人怎么看,都必须坚持自己既定的投资原则,坚守对一家经过自己认真研究的投资标的公司的立场和看法。詹姆斯·戈德史密斯曾说过:“如果你看到花车才想到要去加入游行队伍,那未免太晚了。”如果投资者在1996年的美国最新一波的自酿制啤酒投资狂潮达到巅峰时才想到加入投资者的行列,那么往后3年间他们一定会惨遭巨额亏损。如果投资者听从了分析师在1995年提出的忽略主要零售业股票的建议,那么,将错失1996~1997年该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波行情。同样,1995年,数以百万计的投资者在市场上横扫网络股和半导体股,结果却眼睁睁地看着被炒高的该类股票的股价又被打回原形,他们经历的只是一场纸上富贵的美梦。然而反向操作的投资者并不是机械式地逆势而为,为反对而反对比暗流还要危险。股票市场对公司股价走高或走低判断的概率几乎是一样的,因此,投资者唯一能与市场反向操作的状况应为:(1)股票市场对事件的心理反应似乎已到了极度疯狂的程度;(2)对公司财务资料的分析,大家都错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时,千万不要反向操作。

    原则七:忽略市场

    股市中的芸芸众生若不为媒体信息所左右实在难能可贵。而这正是成功投资者的重要特征。这样说并不是说他们不需要关注媒体信息,而是说他们关心的焦点应聚合在公司长期发展潜力上,而不是下个月或下一季度会发生什么事上。给投资者最好的建议是:不要轻易听信经纪人、经济学家、分析师、市场策略师和新闻媒体的话,因为这些所谓的“专家”只会误导你的判断力。而你要做的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当发现市场中有低于实际价值的股票时,要大胆买进,绝不因当前的市场局势而犹豫动摇。投资者应学会分辨信息真伪,而不是将精力徒劳无益地耗费在利率、通货膨胀、市场脉动、最新失业率报告或是什么指数平均线上,这些事件与一家公司是否具备引人注目的高价值毫无关系。决定价值最有力的因素就在于,重视人人都可得到的公司财务报表,以及公司在市场上的长期表现,这些较之经济学家、分析师等能告诉你的不知要重要多少倍。

    同样,市场行情与公司真正的价值也毫不相干,唯一决定价值的只有公司的获利表现,而不是市场期望给这个表现定价的方法。不论大盘指数上涨或下跌可能带来什么样的震荡,都不应该成为投资者作出买卖决定的依据。股市上有太多的投资者因为总是在寻觅进场时机而迷失了自己。他们也因为所谓的市场专家“不要买进”的建议而错失了买进好公司股票的最佳时机。更糟的是,有些投资者依照每天市场股价的跌幅来决定买卖与否,并设了所谓的止损点,但你又怎么能够知道这只股票跌到何时才为“跌无可跌”,此时的止损点又有什么意义?总之,只要公司的价值仍然比投资者所买进时的价格高,就应该坚决忽略市场中其他投资者的反应。


如果您喜欢,请把《即将到来的股市大突破》,方便以后阅读即将到来的股市大突破做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即将到来的股市大突破做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并对即将到来的股市大突破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