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房奴:走出蜗居,未必安居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陈国强 本章:第三章 房奴:走出蜗居,未必安居

    “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六千,吃穿用要两千五,冉冉上幼儿园一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三四百,手机话费两百五,还有煤气水电费两百。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四百,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里的这段台词道出了无数房奴的心声。

    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一旦越过这条警戒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可能影响生活质量。但在我国,超过90%的人按揭购房,其中,超过30%的人月供占其收入的50%以上。沉重的负担导致他们不敢轻易更换工作,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没有心情也没有余力去娱乐、旅游、购物,好好享受生活。生活已经完全困在一所房子里,走出蜗居,未必安居。

    1、一个准房奴的账单

    一个人送外号“葛朗台”的准房奴在网络上公开了自己的日常开销,网友惊呼“比中的海萍还要狠!”“葛朗台”在杭州工作,每月的工资扣完税、公积金、保险后,有6000元左右,还有年终奖,收入不算低。但他打算在2010年年底买房,为了能尽快存够首付,所以开始了近乎自虐的节约计划。

    “葛朗台”现在的房子是租的,先租下整套,然后再转租出去几间,这样一来,他自己所付的租金就没有多少了。由于午餐和晚餐都能在单位解决,他决定将每个月的开销,包括餐费、零花钱压缩到150元以内。这样一来,再做些兼职,“葛朗台”预计能在2010年年底存下10多万元。下面就是“葛朗台”的日常支出账单,叹为观止!

    日期:2010年2月22日

    餐费:3元

    交通费:0元,骑车去公司

    其他:0元

    总计:3元

    日期:2010年2月23日

    餐费:一个苹果

    交通费:0元,骑车去公司

    其他:银行卡工本费5元

    总计:5元

    日期:2010年2月24日

    餐费:1元,在公司附近买了一个包子充饥

    交通费:0元,骑车去公司

    其他:自行车坏了,修车花费10元

    总计:11元

    日期:2010年2月25日

    餐费:1元,在公司附近买了个包子

    交通费:0元,骑车去公司

    其他:0元

    总计:1元

    日期:2010年3月1日

    餐费:2元,豆浆+包子

    交通:6元,坐公交车527来回

    合计:8元

    日期:2010年3月3日

    餐费:3元,自己在家买菜做饭

    其他:0元

    合计:3元

    日期:2010年3月4日

    餐费:2元,自己在家买菜做饭

    其他:0元

    合计:2元

    日期:2010年3月6日

    餐费:0元,合租的朋友做饭,蹭饭两顿

    其他:0元

    合计:0元

    “葛朗台”精神可嘉,只是这样下去,他的身体健康令人担忧。有相当一部分房奴就是以这种“葛朗台”式的精神和行动来换取一套房子,而这样的生活不是一两年,而是10年、20年甚至30年。大好时光就这样变成了背着一套房子负重前行的苦役,是否值得?

    2、尊严与房子的交易

    婷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但除了漂亮她一无所有,父母都是普通职工,一家四口人——父母、婷和弟弟蜗居在30平方米的房子里。所以,母亲从小就教育她,要珍惜自己唯一的资本,“做得好不如嫁得好”。母亲因为没有嫁个有钱人而终身懊悔,把希望寄托在了婷的身上。

    所以,婷一直耐心地等待着自己的真命天子,一一拒绝了那些不符合期望的追求者,直到有一天,鸣走进了她的生活。两个人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的,鸣虽然相貌平平,但一身的名牌吸引了婷的注意。她暗自猜想,鸣的家境一定相当优越。

    通过侧面的了解,果然不出婷的所料,鸣的父母都是很有身份的人,虽然算不上是富豪,但也比较殷实。在鸣的主动追求下,两个人开始了交往。一天,鸣带婷去拜见自己的父母,婷的母亲咬牙大出血,买了高档的烟酒,让婷拿去孝敬未来的公婆。

    进了鸣的家门,婷才知道,他家是独门独院的别墅,典雅的二层小楼和打理得整洁、漂亮的花园。拜见了鸣的父母后,鸣的母亲对婷递上的烟酒不屑一顾,淡淡地说了一句,“他爸早就戒烟戒酒了……”尴尬的气氛让婷从头到尾都如坐针毡,好不容易才熬到晚饭结束,匆匆忙忙地逃走了。

    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鸣的父母却既不提亲,也不送彩礼,甚至说连婚宴都不想办了,因为婷的家境实在入不了他们的眼,找一门这样的亲家,让他们感觉在亲友面前抬不起头来,更主要的是质疑婷的动机,想让两个人主动分手。

    婷的母亲气得大哭大闹,把未来的女婿吓坏了,只好回去纠缠自己的父母,最后把行李搬到了婷家里,扬言如果不办婚礼,就不回自己家。婷的母亲高兴得一口一个“乖儿”。面对自己的独子,鸣的父母只好屈从,带着彩礼上门提亲,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婷在周围人羡慕的眼神中出嫁了。

    婷与婆婆不和的种子从第一次见面就播下了。婚后,婷与鸣没有自己的房子,就和鸣的父母住在一起,彼此的反感开始发芽、生长,大大小小的摩擦不断。婷开始怂恿鸣买房子,但凭两个人的收入买房不可能,只有让鸣的父母掏腰包。

    在小夫妻的纠缠下,公婆终于点头同意,出钱给他们买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婷如愿以偿地从公婆家里搬了出来,过上了自己向往已久的生活。1年之后,他们有了孩子。但婷和婆婆的关系一直没有缓和。

    一个周末,一家三口去看望鸣的父母。因为一件小事,婷和婆婆发生了口角。婆婆当时就撂下话来,“房贷以后你们自己还!”婷在气头上一咬牙,二话没说,扭头就走。等她冷静下来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经身处绝境,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刚好够还房贷。

    鸣只好回去求父母,婷的婆婆坚持要他们跪在门口磕头认错,才肯回心转意。那天,鸣和婷带着孩子回到父母家,婆婆站在二楼的窗前看着他们。鸣拉着婷跪下来,在驻足围观的人们的议论声中开始磕头,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磕了多少个头,门终于打开了,婷一头扎进卫生间,痛哭失声。

    从此,只要婆婆对婷稍有不满,就以不还房贷相威胁,婷只好忍气吞声,接受婆婆的数落和白眼。这样的日子要过20年。为了一套房子,婷无奈地交出了自己的身体和尊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婷就像一个非典型房奴,虽然她没有自掏腰包还房贷,但同样被一套房子奴役着,凶狠的婆婆成了房子的化身。究竟人是房子的主人,还是房子是人的主人?

    3、蜗牛壳里的人生

    1997年,吕国华来到厦门读书,到2007年,他在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已经生活了10年。高涨的房价让他感到绝望,只好跟两个妹妹一起租房住,他的积蓄仅仅能在市中心买5个平方米。

    一天,他怀着戏谑和无助的心态,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没钱就买个5平方米的卫生间——楼下1平方米的卫生间、1平方米的厨房、1平方米的餐厅,剩下的2平方米做客厅。全部用折叠椅,墙壁上挂液晶电视,说不定还能搞个沙发、茶几。楼上的5平方米用来作主房,放个床垫和笔记本就可以了。梳妆台也搞一个,楼上到楼下用钢管上下吧——要有消防队员的好身手啊,还可以练练钢管舞。如果可以,再买个半匹的空调,整个屋子就好温馨。

    这个帖子很快流传开来,受到网友的追捧——“这是我见过的最有才的帖。如果真的能实现,楼主,钢管的钱我出了”;“看着看着,想笑,笑完了,还真有种心酸的感觉”。甚至有网友愿意把家里的阳台贡献出来,让吕国华建造他的5平方米复式。

    就在此时,一家商场的企划部联系到吕国华,打算在商场外面把这个5平方米的两层小楼建起来,作为商场开业活动的一部分。2007年9月底,小楼完工,成本价不足2万元。商场贴出的海报上有这样的描述,“9月30日下午,厦门房奴代言人Mr.5开始五平方米空间生存。一个平凡小民的全部梦想、现实、苦恼、欢乐……都将塞入面积仅为五平方米的小屋”。

    这是一座高3.2米、面积仅为5平方米的二层“小楼”。在它的两边,是30层高的商品房。与周围的高楼大厦相比,它局促得像一个火柴盒,但吕国华称它为“我的豪宅”,火柴盒里几乎塞下了他所有的生活必用品。

    二楼只有1.3米高,根本就直不起腰,一张1米宽、2米长的凉席就成了床,主人只能坐在凉席上。凉席旁边放着一个铁皮柜,既是储物柜,又是电脑桌。房子还接了宽带,中间地板是一块钢化玻璃,显得通透。而这里的楼梯,是一根钢管。一楼中间放着一张小折叠桌,两边是坐垫和靠垫,这就是客厅了。在一个角落里,放着车载冰箱,上面隔出几层放上电磁炉、电饭锅,就成了厨房。旁边立着洗漱池和马桶。

    9月30日晚上,吕国华搬进小屋的第一夜,兴奋得无法入睡。等他早晨醒来的时候,突然发现玻璃外面黑压压地围着上千人在看,把他吓了一跳。在这个小楼里,吕国华度过了自己的黄金周。

    3年时间过去了,西安已经出现了不足13平方米的最小户型。生活在蜗牛壳里,正在成为现实。

    4、房奴揭竿而起

    “事业未成而房价大涨,今佳人催婚,囊中羞涩,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观国家政策,调控凛冽;西安市场,却仍在涨,盖因开发商强势,卖方市场已形成也!”——《房奴出师表》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房奴也在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着自己的声音。从邹涛的“不买房运动”到于凌罡的“集资建房”——被戏称为地产江湖的“陈胜、吴广起义”,前有梁志刚披枷带锁逛住交会,后来任志强在论坛上被扔鞋。房奴不堪压迫、揭竿而起,矛头所指自然是开发商——对他们敲骨吸髓的奴隶主。

    2006年春天,邹涛以一封《关于发起“不买房行动”致全体市民的公开信》而成为广大房奴的代言人和意见领袖,站到了与开发商斗争的最前沿。在公开信中,邹涛大声疾呼,“为了不做房奴,为了一辈子不要再背负沉重的债务,更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请大家和我一起行动起来”,“深圳楼价一日不降到市民可以接受的程度,我们就坚决不买房”。声势不亚于当年陈胜、吴广豪迈地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他还给冯仑和王石写了一封公开信,痛斥房地产是“一个暴利行业”, 质问“有哪个开发商敢公布房地产开发的成本?”讨伐开发商的檄文啊!邹涛的名气越来越大,应媒体之邀,他一次次和开发商PK、群殴,进行面对面的斗争。邹涛还起草了一份“房价真高、房奴真苦、房地产业真危险”的报告,打算进京面呈温家宝总理,为民请命。

    现实中的邹涛颇有英雄主义情结,钦佩毛泽东,向往金庸、古龙武侠小说中的侠客。遗憾的是,他的前妻起初因为这种个性而爱上他,最后因为这种个性而离开了他。前妻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是:“如果你是别人老公,我会很欣赏,但是自己老公就不能忍受。”邹涛引用保尔的名言以明心志,“当一个人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懊悔,也不因虚度年华而羞愧”。老婆都丢了,就别跩了!

    不管是“不买房”还是“集资建房”,现实中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更多的是表达一种不满,宣泄一种绝望。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行动所折射出的高房价造成的社会对立与冲突,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社会的裂痕会进一步扩大,矛盾会继续升级,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

    美女导演徐静蕾说过:“如果没有达到非常轻松就可以买房的状态建议不要买房,更不需要用买房来证明什么。”冯仑嘴有点损,“成为房奴,那是活该啊!”他要表达的意思是:解决住房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可以租房,如果不理性消费,买不起房的去买房,只买得起小的非要去买大的,最后日子难过,那是活该。

    冯仑还说:“你让大学才毕业的年轻人就去买房,这无异于让幼儿园的小男孩找媳妇。”“还有一些人买房是为了面子。有些消费者的心理很奇怪,他买房可能是给其他人看的。”话虽然不中听,但都是大实话。


如果您喜欢,请把《房地产江湖》,方便以后阅读房地产江湖第三章 房奴:走出蜗居,未必安居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房地产江湖第三章 房奴:走出蜗居,未必安居并对房地产江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