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粮食产业——未来的天下粮仓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陈斯文 本章:5、粮食产业——未来的天下粮仓

    长达千年的农战远未停止,一场旨在于争夺利润,抢占战略高度的粮食战争在未来十年内将会更加激烈。

    当我们认识到这一切后,就意味着我们在未来将会出现的转变方向。

    所幸的是,这种转变还不算晚,而且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农业传统的国家而言,这种转变也并不艰难。

    主题介绍:从历史中走来——蒙羞的岁月——未有竟期的粮食战争

    5.1:从历史中走来

    历史上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传统。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大陆性国家,其温和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农业会注定在这块土地上得到长足发展,事实上,从有史料记载以来,中华民族就依靠农业来维持生存。

    在这样一个标准的农业国家中,财富的唯一来源就是粮食,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一切社会思想、经济思想,以至于政府的政策措施,都是围绕着粮食的生产与分配为中心的。

    对于和平时期而言,粮食能够养活民众,对于社会的稳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到了战争时期,作为宝贵战略资源的粮食,就更是凸显出其重要的意义。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发生在两千四百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在那段长达二百五十多年的时代里,由周王朝统治的中国,分裂成为许多个彼此独立、互不服从的封建小王国。

    无论这些王国有着怎样的区别,唯独在粮食问题上,几乎每一个王国都把粮食生产摆在与军事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上,而这种双轮前进的经济模式,正是历史学名词“耕战之术”的由来。而在这些国家中,尤其秦国对这一政策的贯彻力度最为巨大。

    为了让民众能够安心于粮食生产,保证国家拥有足够的粮食储备,以商鞅为主政者的秦国,甚至于专门制定法律,在保证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将每一个民众限制在土地上专心从事农业生产。

    正是这样的举措,实现了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直接接合,起到了促进农业发展的效果。而秦国也正是凭借着最彻底的耕战之术,战胜了所有的诸侯国,从而使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

    事实上,和自然资源一样,粮食也同样拥有着财富的属性,而且比起真金白银来,粮食的实用价值是无可替代的,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历史上,以粮食为战争手段,以粮食为战争契机的事件屡见不鲜。

    一个著名的例子发生在春秋时代,在管仲治理下的齐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齐国并没有因为其巨大的粮产量而选择出口,相反,齐国在多次的对外贸易中,都选择以渤海之地的奢侈消费品交换邻国的粮食,同时严禁一粒粮食流出国外。

    在齐国疯狂储藏粮食的同时,另外一个小国则在大量出售国内的粮食,用以换取丝绸、名马、珠宝等奢侈品。

    没有人能弄清齐国的战略意图,然而直到几年后普降灾荒,许多国家都因此而陷入困顿的时候,齐国却以其雄厚的粮食储备大举出击,不仅在贸易中大有斩获,甚至于直接以武力为手段,将一些粮食枯竭的小国直接划入自己的版图。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粮食战争!

    出于时代的久远,在现代的经济教科书中,我们很少能够见到这样的另类历史,然而事实上,对于现代国际经济竞争而言,这种围绕着粮食彼此博弈的局面毫无差别。

    5.2:蒙羞的岁月

    事实上,对于现代国际社会中一部分频繁运用粮食武器的国家而言,中国运用这一武器的经验与历史,都足以成为世界的老师。

    然而,在过去的岁月中,我们却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屡屡失手,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在抵御美国廉价农产品冲击时所表现出来的幼稚与失常。

    仅以大豆为例,在1995年之前,中国一直保有大豆净出口国的地位。在此之后,美国开始了其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

    在2000年,中国大豆的年进口量,首次突破了1000万吨,这一数字使得中国从过去的净出口国,一下子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在此后几年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美国大豆进入中国市场,这些享受着美国政府特殊财政补贴的大豆,拥有着与中国大豆同等的质量,低的多的价格,而中国大豆的生产,却不存在丝毫的补贴。

    自己种不如向外买,正是在这种不公平竞争的情况下,使得许多中国粮食企业将采购方向转向了国外,其结果是中国农民无法销售自己生产的大豆,而每多种一亩大豆,就要赔上更多的资本,于是,中国本土大豆的生产开始出现萎缩。

    在中国大豆的最大产地黑龙江农垦地区,仅在2006年一年,其种植面积就比上一年缩水了25%,而到了2007年,这一数字更是破天荒地扩大到了40%!

    当我们的大豆产量由世界第一变为世界第四之后,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是,大批以种植大豆为生的农民,因此失去了自己的饭碗,不得不放弃耕种,加入到进城打工的行列中来,而美国仅凭借这一项出口收入,就足以挽回其在玉米、小麦、马铃薯等多个粮食作物生产方面的财政补贴。

    这样的情势让我们羞愧难当,不惟无颜面对广大的中国农民,更令我们精于“农战”的历史先人蒙羞于地下。

    5.3:未有竟期的粮食战争

    在2007年11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出现了6.9%的同期上涨。其中,城市上涨幅度达到了6.6%,农村上涨幅度达到7.6%;食品价格上涨18.2%,连续第四个月物价涨幅超过6%,而这些数字上涨背后,无一不与国际粮食价格上涨有着直接的关系。

    面对这样的现实,唯一的结论就是——长达千年的农战远未停止,一场旨在于争夺利润,抢占战略高度的粮食战争在未来十年内将会更加激烈。

    当我们认识到这一切后,就意味着我们在未来将会出现的转变方向。

    所幸的是,这种转变还不算晚,而且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农业传统的国家而言,这种转变也并不艰难。

    到今年,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六年的连续增长。在当前全球粮价起伏不定的背景下,中国粮食连年丰收,这种增长的意义就更为重大,无异于中国已经成为未来十年内世界粮食安全的“稳压器”。

    在占据了这一有利位置之后,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在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守护这种优势,从古老的智慧中挖掘有利于现代竞争的积极因素,将这一行业打造为类似美国电子,德国汽车、英国金融、中东石油一样的王牌。


如果您喜欢,请把《2020期盼中国》,方便以后阅读2020期盼中国5、粮食产业——未来的天下粮仓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2020期盼中国5、粮食产业——未来的天下粮仓并对2020期盼中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