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线战场
新年伊始,德、奥两国就决定在东战场南北两个方向发动攻势。1月22日,开始德、奥为逼退俄军,救出被围困的普热米什尔要塞的守军,同俄军在喀尔巴阡山区血战两个月,迫使俄军向普鲁特河和德涅斯特河撤退。由于俄援军赶到,德、奥军前进受阻。3月22日,俄军攻克坚守达半年之久的普热米什尔要塞,12万奥军缴械投降。双方都未在喀尔巴阡山地区达到预期目标。
俄军西北方面军准备在2月下旬发起攻势,占领东普鲁士。右翼第10、12集团军担任主攻;左翼第1、2、5集团军在维斯瓦河西岸待机。德军也计划于2月上旬,在这一地区发动进攻,第10、第8集团军担任进攻。德军先下手为强,于2月7日、8日两天,第8、第10军团先后投入对俄军第5集团军的包围作战。俄军遭此意外打击后,很快向涅曼河、博伯尔河一线败退,德军迅速插入其后方,将俄军第5集团军中的第20军包围在奥古斯托夫森林,于2月22日全歼该部。3月2日,俄军第1、第12、第10集团军转入反攻,德军被阻止在中涅曼河、博伯尔河、那累夫河之线,冬季交战结束了。俄军向东普鲁士的进攻计划流产了,德军也没有达到围歼俄军西北方面军右翼的目标。
鲁登道夫与法金汉在东线作战问题上产生分歧,前者坚持认为应从东普鲁士方向采取大迂回的方法绕过波罗的海岸的俄军北翼,通过维尔纳插入俄军深远后方,切断那里通往波兰的几条主要铁路线,在加里西亚的德、奥部队配合下,合围前凸在波兰中部的俄军东线主力。参谋总长法金汉认为鲁登道夫这种南北相距400英里的钳形攻势很难奏效,在德皇支持下,法金汉决定对俄军实施中央突破,在维斯瓦河与喀尔巴阡山之间发动攻击。5月2日,德军马肯森的第11集团军在得到从西线调来的4个军的加强后,在果尔利策一举突破俄军第3集团军的防线,在以后一个多月的交战中,俄军损失惨重,节节败退。德、奥军队渡过桑河、德涅斯特河,收复普热米什尔要塞,在6月22日,占领利沃夫。俄军重创之下,被迫退出加里西亚。马肯森名声大噪,升为元帅。
为配合马肯森部队的继续东进,7月13日,德军加尔维茨的第12集团军开始在北面进攻,经10天激战,俄军败退,德军渡过那累夫河进逼俄军后方重镇谢德耳策。德军贝洛第10集团军也在7月14日向米塔瓦方向的俄军第5集团军进攻,德军占领了立陶宛大片领土,但德军并未达到歼灭俄军普列韦第5集团军的目的,只是将其击退到西德维纳河上。德、奥军队频频得手的进攻使战场势态对俄军十分不利,北面的德军已威胁俄军中央集团的后方,俄军所据守的波兰地区位置向西突出,三面受敌,有被对方合围的危险。于是,俄军统帅部不得不下令全面撤退,8月5日,德军占领华沙,但并未达成法金汉消灭其主力的目标,9月中旬,他只好允许鲁登道夫以有限的兵力在北面发动迂回进攻。早已等得不耐烦的鲁登道夫闪电般切断从维尔纳到德维斯克的铁路线,但此刻俄军战线已经收缩,从波罗的海岸的里加到罗马尼亚边界的柴尔诺维兹,战线由圆弧拉成直线,因此有足够的预备队来应付鲁登道夫的攻击。而德军因远离后方基地而攻势渐衰,东线上的秋季交战也告结束。
俄军的失败主要是武器弹药的严重缺乏,士兵、军官的素质不如德军强,当取得加里西亚胜利后,远途进军,因波兰境内铁路状况落后,使自己的后勤陷于困境。在前线,成千上万没有枪支的士兵在战壕里等着接受因别人死伤而留下的枪支。火炮是当时战场上具有决定性的武器,但每到关键的交战地点,俄军的火炮远处劣势。当俄军接近德国边界时,德军正好充分发挥其边境地区良好的铁路交通网的作用,对敌实施有效的打击,但此时正确的战略似乎应采取鲁登道夫的建议,对过于深入的东线俄军主力实施合围,从鲁登道夫9月攻势的效果来看,如果法金汉当初下决心这样做,未尝不能做到。事实上,俄军虽然败退了,却没有被消灭,他们的败退像是向后滚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紧,原先伸开的五指又收拢为拳头,大批德军反倒被吸在东线不能脱身。
2.西线战场
马恩河会战后一个多月里,双方都试图从西面迂回对方侧翼,结果变成双方向海边的“赛跑”,战线一直延展到北海沿岸,双方都进入阵地战,圆镐铁锹阻止了最初的运动战。10月8日,德军攻克安特卫普,阿尔贝国王退守伊塞尔河(他一直在那里坚守了4年,直到美军参战)。10月20日,新任德军参谋总长法金汉调集重兵进攻伊普尔突出部的英军阵地,猛攻10天不克,11月10日,德军再次猛攻无效后,于11月25日转入守势。这就是所谓“第一次伊普尔会战”,德军死伤约13万人,英军损失近8万人,法军损失约17万人。造成死伤人数巨大的原因是双方指挥官的战术观念跟不上现代火力的发展速度,在狭窄的空间里,以传统的密集步兵队形,不停顿地冲击由绵密火力网构成的对方阵地。这些现象在以后几年里一再重复。
到1915年初,西线呈典型的阵地对峙,第一道防线一般由两三条彼此间隔100~150米的堑壕线组成,其正面,有时也在侧翼围上铁丝网。防线阵地上构筑避弹所、掩蔽部、机枪和火炮发射点,掩体之间由纵横密布的交通壕连接,防线的个别地段筑成环形防御。在重要方向上,还在第一道防线后面3.5公里处构筑第二道防线,并建立掩护侧翼的斜切阵地。在防线的深远后方设置筑垒兵营,在此集结的部队可随时增援前线。
为打破僵持,迫使德军向法、德边界退却,法军统帅部于2月16日至3月17日发起香巴尼会战,担任主攻的法军第4军团在伤亡和失踪9.1万人后,连德军第一道防线也未突破。在此期间,为配合法军行动,英军第1集团军也在里尔西南发动进攻,占领德军一小块阵地,但终因无法扩大突破口而停止了行动。4月5日至17日,法军第1集团军又在战线右翼的韦夫尔谷地发动打击,企图以突然的快速行动消灭圣米耶尔突出部的德军。经过12天的战斗,法军伤亡6.4万人,但一无所获。
法军攻势刚被遏制,德军第4军团便于4月22日在伊普尔开始进攻。德军利用顺风之利,首次在战场上使用化学毒气罐,毒气放了5分钟,一人高的黄绿色浓烟向英军第5军阵地漫卷而来,目击者称:“当第一阵浓烟笼罩整个地面,人们闷得喘不过气,拼命挣扎时,最初的感觉是吃惊,随之便是恐惧,最后军队中一片慌乱。还能行动的人拔腿就跑,试图跑在径直向他们追来的氯气前面,但多数人是徒劳的。”德军依靠毒气出奇制胜,打开了一个3.5公里宽的缺口,但德军预备队没有及时跟上来,因而没能发展突破,直到5月12日会战结束,德军付出巨大伤亡,也只是略微扩大了一点突破口,远未达到目标。
为报复德军在伊普尔的行动,同时应东线正在败退的俄国的请求,英法联军于5月3日发起阿图瓦会战,担任主攻的法军第10集团军和英军第1集团军,分别从阿拉斯和内夫-夏佩尔地区向杜埃总方向进攻,以求达到中央突破,为阵地战发展成运动战创造条件。联军的其他部队和过去的会战一样,在各自据守的地段采取佯动以迷惑对方。这次会战断断续续进行了6个星期,结果是法军夺到7公里宽、3.4公里纵深的一小块土地,英军夺到6公里宽、900米纵深的土地。英法联军伤亡13.2万人却远远未能达到会战目标。此战德军也伤亡7.3万人。
上述行动失败后,法、英两国决心于秋季在香巴尼和阿图瓦两地再次发动大规模攻势。8月底,法军最高统帅部通过本国政府使英国政府承认,法军总司令对法国境内的联军所有兵力的战斗行动享有进行总指挥的优先权。英军总司令则有权选择执行法国所拟定计划的手段。9月25日,在经过两个半月秘密准备之后,法军第2、第4集团军在香巴尼展开攻势。双方兵力情况是,法军以42个师和3000门火炮对德军21个师和1500门火炮。与此同时,法军第10军团和英军第1军团也在阿图瓦拉开战幕,这儿的兵力是英、法32个师和2500门火炮对德军16个师和1200门火炮。10月中旬,双方都打得筋疲力尽,英、法联军停止了两地的进攻,两地会战的结局是:法军在香巴尼占领了德军第一道防线上正面22公里宽、纵深3.4公里的一小块地盘,在12公里正面上接近了德军第2道防线。在阿图瓦,法军攻占了一块正面9公里、纵深2公里的地段,英军攻占了一块正面6公里、纵深3公里的地段。法军伤亡20万人,英军伤亡7.4万人,德军伤亡14.1万人。同法国统帅部实施战略大突破,解放全部法国国土的目标相比,协约国联军的收获实在微不足道。
秋季会战双方都使用了化学毒气弹和燃烧弹,步兵进攻之前,进行了好几天的连续炮击,耗费炮弹几百万发。火炮群射击由气球和飞机通过无线电进行校正。为测定对方炮兵位置,测声和地形测量等技术兵种也出现于战场。总的来看,战斗有利于防御的一方,进攻往往得不偿失。防线上一旦出现突破口,后方待命的预备队或友邻部队立刻上来进行堵击,由于在突破口激战的双方步兵距离很近,攻方的炮火无法相助,因而进攻的步兵很难向纵深发展。在坚固的、有着较强纵深配置防御阵地线上实施完全的突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秋季攻势失败后,英、法军队在整个战线上停止了进攻行动,转入阵地防御式作战。
3.其他战场
意大利国势贫弱,野心很大,这就决定了它要扮演一个领土扩张投机者的角色。1882年意大利参加德、奥同盟是针对法国的,以后两国为互相换取在非洲殖民地的利益而达成妥协,并签订了一项秘密协定,双方承诺在未来战争中,如果一方受到攻击,则另一方应守中立。所以法国已不再是意大利的假想敌国。意大利的主要领土扩张方向是地中海和土耳其领下的北非,它的殖民政策更多地需要仰仗具有强大海权的英国,而不是大陆强国——德国。它虽同德、奥两国签订三国同盟,不过是聊壮声势的权宜之计,以后德、奥两国也知道这个盟友是靠不住的。三国同盟规定,如果德奥两国受到攻击,意大利有援助的义务。盟约还规定,如果奥匈占领巴尔干领土,事先必须就意大利补偿问题达成协议。大战爆发时,德国是攻击者而非被攻击者,奥匈在对塞尔维亚动手前,也根本不曾与意大利讨论过补偿问题。所以,意大利在大战初宣布中立,左右观望,以便待价而沽。意大利向德、奥表示,保持中立需有“补偿条件”,其中包括要求奥匈割让特兰托、南提罗尔、的里雅斯特给意大利。德国为了应付这条“惯于跟在猛兽后面的豺狗”,从中斡旋,劝奥匈接受意大利的条件以换取其严守中立而不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但被一向瞧不起意大利的奥匈拒绝。
意大利的领土要求不能遂其心愿,同时又看到奥匈连连败北,行将崩溃,唯恐再不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将来便没有资格参与对奥匈的瓜分。于是便转而向协约国讨价还价,后者当然要比同盟国一方慷慨得多了,1915年4月26日,意大利同英、法、俄签订了一项秘密条约《伦敦条约》,协约国家同意意大利获得特兰托、南提罗尔、的里雅斯特、达尔马提亚和三年前占领的土属多德卡尼斯群岛。另外,意大利将在新建立的阿尔巴尼亚享有特权,如果战后土耳其被瓜分,意大利还应得到小亚细亚的南部;如果德国殖民地被瓜分,意大利也有领土补偿权。作为交换,意大利必须在《伦敦条约》签字后30天内加入协约国阵营作战,为此,意大利还得到英国提供的5000万英镑的参战费。5月26日,意大利对奥匈宣战,但对德国的宣战直到1916年8月27日才公布。
意大利在意、奥边境展开4个集团军共12个军(36个师),约87万人。奥匈以20个师与之相对抗,不久又增加了5个师。意军名义上的统帅是国王艾麦纽二世,实际指挥由参谋总长卡多尔纳将军负责。意军总的战略意图是渡过伊松佐河,通过阿尔卑斯山脉东端低矮的丘陵地带进入奥地利平原,进军维也纳。这也是受北面阿尔卑斯山地形严重限制的意大利,唯一可选择的进攻路线。5月23日夜,意军不待集结完毕即发动全线进攻,经一个多月的激战,收获甚微,抢占了伊松佐河对岸一小块阵地、蒙特内罗高地和特兰托前沿几块阵地。
6月23日至7月7日,意军发起第一次伊松佐会战,意军19个师、1200门火炮对奥军13个师、700门火炮。意军企图强渡伊松佐河两面包围奥军,激战11天意军毫无进展。
7月18日至8月3日,意军动用预备队以25万人的兵力发动第二次伊松佐河会战。奥军仅以7.8万人进行防御,意军这次实施中央突破,并一度得手,后被奥军一再逆袭击退。最后意军弹药不济,停止进攻。
10月18日至11月4日,意、奥两军又开始第三次伊松佐河会战,意军除徒损兵力外,一无所获。
11月10日至12月2日,第四次伊松佐会战又起。意军竭尽全力,仅在奥军防线上挤进3个小小突出部,伊松佐河沿岸重要军事据点仍然掌握在奥军手里。在四次伊松佐河会战里,意大利共损失兵力近18万人,奥匈也损失了约12万人。这样,意大利加上别处的损失,在开战半年时间里,共损失约25万人而一无所得。它唯一的贡献是减轻了俄国的压力,使奥匈从俄国战线上前后抽调了10个师来应付意大利战线。这个国家的野心和能力实在是不成比例,正如前德国首相俾斯麦所描绘的:意大利有狮子般的胃口却长着一副老鼠的牙齿。
德、奥为打通与土耳其的陆上联系,决心征服塞尔维亚。英、法、俄为能在巴尔干方面牵制同盟国,也极力支持塞尔维亚。于是,保加利亚的动向在巴尔干局势中便显得举足轻重,双方都极力拉拢其加入自己的营垒,但问题的关键是哪一方肯出高价,满足保加利亚对塞尔维亚的领土要求。协约国虽然说服塞尔维亚作出很大让步,但仍不能使保加利亚感到满足,而同盟国这方面的态度当然使保加利亚感到满意。另外,由于德国向保加利亚提供巨额贷款,也促使后者最终倒向了同盟国家。就在同盟条约签字之前,素有“狐狸”之称的保加利亚国王斐迪南讹诈有数,说他在伦敦存有价值几百万英镑的私人财产,一旦向协约国宣战,势必被英国没收,他要求德国保证,即使战争失败德国也保证赔偿他的损失,结果德国只好同意。直到战后30年代,德国仍在还他这笔钱。
1915年9月6日,德、奥、保三国参谋总长法金汉、康拉德、甘塞夫在普里斯签订一项军事合作公约,由德军马肯森元帅统一指挥入侵塞尔维亚,其作战计划是:奥、德军队从北面、东北面全线压出,保军从东面切入,合围歼灭塞军主力。
塞尔维亚曾考虑过单独媾和问题,准备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审判并枪决暗杀斐迪南皇太子的主谋迪米特里耶维奇,以息奥匈怒气。但时间已来不及,德、奥已大军压境。塞尔维亚随即向协约国提出一个大胆的计划,打算以少数兵力在北面进行防御,集中主力于东面,先发制人,趁保加利亚军队尚在动员阶段就将其歼灭,并占领其首都索菲亚,迫使其投降,然后以全部兵力投入对奥、德军队的作战。但协约国还在痴迷于保加利亚加入己方作战的幻想,拒绝了这一计划,等到明白了保军动员的真正意图时,又同意了塞军的作战计划,但为时已晚。由于协约国态度变化不定,当进攻迫在眉睫时,塞尔维亚连一个明确的应敌方案和部署都没有落实。
10月6日,马肯森指挥德、奥联军共14个师强渡萨瓦河与多瑙河,于10月9日占领贝尔格莱德。从10月8日开始,塞军指挥官普特尼克将军被迫将主力从东面调往北面。10月15日,保加利亚不宣而战,保军鲍亚吉耶夫的第1集团军和托多罗夫的第2集团军约30万人,由东向西长驱直入,配合北面的德、奥联军开始包围作战。20万塞军经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且战且退。早在10月初,英、法远征军3个师就在中立国希腊的萨洛尼卡陆续登陆,10月底开始北上,企图和退却南下的塞军会合,但遭到保加利亚第2集团军的有力阻击,败退的塞军见与英、法远征军会师无望,害怕被合围,便转而向西南方向的门的内哥罗和阿尔巴尼亚退却。塞军经历了千辛万苦,两次跳出德军的包围圈,在损失5万将士和无数武器辎重后,终于到达亚得里亚海岸。1916年1月初,塞军依靠盟国船只又撤往科孚岛和宾泽特,这时塞军只剩约10万人。1916年5月,这支塞军加入萨洛尼卡的远征军,随后参加了解放祖国的战斗。
塞尔维亚战败后,奥匈参谋总长康拉德不顾德国盟友的反对,继续向门的内哥罗和阿尔巴尼亚进军。1916年1月25日,门的内哥罗战败投降,其国王尼古拉斯一世自杀殉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唯一因战败而自戕的国家元首。接着,奥军攻入阿尔巴尼亚,击退一支意大利部队,到达亚得里亚海岸。尽管协约国已在希腊的萨罗尼卡登陆,开辟了一条巴尔干新战线,但德、奥、保三国军队仍然没有越境进入希腊,以防希腊正式加入对方阵营。
4.加利波利会战
西线战场陷于阵地对峙令英、法政府和军事要人一筹莫展,他们急于要打破这一看来是无止境的僵局。这时,俄国尼古拉大公为减轻土耳其对高加索方面的压力,要求英、法在达达尼尔海峡发动一个牵制性的攻击。英国内阁中丘吉尔早先也曾主张从海上进攻土耳其,占领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并控制达达尼尔、博斯普鲁斯海峡,打通与俄国的海上交通联系,向其提供急需的作战物资。打败土耳其可促使巴尔干地区一些观望者,保加利亚、希腊、罗马尼亚加入协约国队伍,另外,达达尼尔海峡战前都是英俄所关注的焦点,英国人自然希望在混战中抢在俄国之前控制海峡,以便将来胜利后,作为对付俄国的重要筹码。
1915年1月初,英国政府的“战争委员会”通过了进攻土耳其的方案,决定实施一次大规模的海上行动。俄国很快感觉到英、法此次大规模行动的“弦外之音”,向两国表示了强烈不满,坚决要求英、法两国保证,一旦战争胜利,在瓜分土耳其时,君士坦丁堡连同附近的海峡沿岸将并入俄国。英、法两国先是拖延,以后在会战进程中,强行通过达达尼尔海峡行动失败后,才同意俄国这一要求,但提出的交换是,俄国必须站在英、法一边作战到底。
英、法的作战计划是:先扫除海峡的布雷区,然后同舰炮火力彻底摧毁土耳其的海岸防御体系,然后海军舰队通过达达尼尔海峡,攻占君士坦丁堡,迫使土耳其投降。会战定于2月19日开始,由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卡登将军指挥。土耳其守军由乌策多姆、梅尔滕和赞德尔斯三位德国海陆军将领负责指挥。由于英国内阁为此战举行多次会议,既走漏了消息,又拖延了时间,土耳其方面在2月中旬得知消息后,迅速在海峡地区集结起20万部队以加强防御,在会战开始前,土军已在海峡水道以南布设了9道水雷障碍,并有专门的炮兵部队保护布雷区。对英、法方面来讲,奇袭的效应已经丧失。
达达尼尔海峡会战分两个阶段,1915年2月19日至3月18日为第一阶段,英、法舰队在没有陆军的支援下单独作战,试图强行通过达达尼尔海峡;4月25日至次年1月9日为第二阶段,陆军部队在加利波利半岛登陆后作战。
2月19日清晨,英、法舰队6艘战列舰和1艘战列巡洋舰开始炮击海峡外围炮台,从而揭开会战第一幕。虽然英、法海军火力占有七八倍的优势,但因连续几天的大雾或暴风雨,战果甚微。2月25日,英、法海军恢复炮击,且压制了土军的大部分火力,驱逐舰驶抵海峡入口处开始扫雷,3艘战列舰尾随其后,压制保护布雷区的土军炮兵,以掩护扫雷行动。但被土军猛烈的炮火所逐退。接着英、法军又采取单舰炮击和夜间扫雷,也没有成功。3月18日,英、法投入全部兵力发起总攻,罗比克接替患病的卡登,担任总指挥。整个舰队编成3个分舰队,所有的舰艇各司其职,一边同土军展开激烈炮战,一边排雷,企图强行通过37英里长、2.5英里宽的海峡。战斗中,战列舰“狂饮号”、“无敌号”、“奥申号”或因触雷、或因炮击而沉没;战列舰“苏弗伦号”、“巨人号”、“坚定号”被重创,而后长期不能作战。鏖战至黄昏,舰队指挥官罗比克见损失严重、难以取胜,便发出脱离战斗的信号。
英、法海军惨败后,决定动用陆军在海峡北岸的加利波利半岛实施登陆,企图在陆上从背后攻克土军海防工事,让其舰队通过海峡。登陆部队有英军第29师、澳新军、海军陆战师,法国第1殖民师以及希腊1个志愿军团,登陆部队由汉密尔顿将军指挥,人数约8.1万人。与之对抗的是德国赞德尔斯将军指挥的土耳其第5军团约6万人,2万人部署在海峡的亚洲一面,4万人配置在欧洲的一面。
4月25日,联军登陆部队在主攻和佯攻方向都登上了海岸,巩固了滩头阵地,但在两天内却损失近2万人。激战到5月底,英军战列“舰霍莱伊特号”被土军驱逐舰击沉,战列舰“胜利号”和“威严号”被德国潜艇击沉。陆上战斗因行动缓慢和指挥上的严重失误而毫无进展。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海军参谋长费希尔上将因再次失败而被迫辞职,贝尔福接任海军大臣,杰克逊接任海军参谋长。尽管作了这些人事上的调动,也改组了政府,但英国已骑虎难下,决定再向加利波利半岛增兵。
8月6日,联军在加利波利半岛的苏夫拉湾登陆,以后的两天里,胜利女神一直向联军敞开着大门,但英军前线指挥官斯托夫将军偏不进去,他任凭部队懒洋洋地待在海滩上,就像童子军宿营一样。而土耳其援军正以强行军朝着前线赶来。英军指挥官不谙将道,如果最高指挥官汉密尔顿或负责前线指挥的斯托夫,能随部队一起上岸,及时向纵深发展,胜利将唾手可得。然而,汉密尔顿在一个小岛上等候消息,斯托夫则坐在1艘军舰上对部队登陆很满意。而他们的对手赞德尔斯在破晓前已骑着马到处搜寻兵力。关键时刻已经过去,两军在半岛上展开了数月的拉锯战。联军远道而来,且水土不服,疾病蔓延,利在速战。现久攻不下,情况日益严重。斯托夫、汉密尔顿先后被撤换,孟罗接替最高指挥官一职。到任两天后即向首相阿斯奎斯建议从加利波利撤退。此时保加利亚已加入同盟国作战,塞尔维亚全部被占领,德国与土耳其的陆上交通已连接,各种作战物资源源运到前线土军手里。11月27日,寒流席卷半岛,联军两天里冻伤5000人,加速了危机的来临。英国内阁几经争论之后,终于决定退兵。1916年1月9日,英法联军完成撤退,加利波利会战结束。协约国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同一协调的指挥,汉密尔顿和罗比克互不服气;没有完整的计划;也没有重视时间的意识以及作战、指挥方式的老化与陈旧。
此战双方损失为:英、法军队25.2万人,土耳其军队21.8万人。对英国来说这是历史上最悲惨的事件之一,在以往任何一次战役中,它都没有遭到过这样巨大的损失,而且一无所获。德国人与土耳其人则弹冠相庆,欣喜若狂。君士坦丁堡和柏林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赞德尔斯被誉为“东线的兴登堡”,恩维尔被捧为“土耳其的拿破仑”,苏丹穆罕默德五世被称为“无敌者”。
此外,1915年的近东战场形势还包括:土军第3集团军和俄军高加索集团军仍继续对峙在高加索战线。从1月开始,俄军屡屡进击,到6月为止,前进了80~100公里,肃清了阿塞拜疆的土军,获得较大战果。7月9日,土军转入反攻,展开阿拉什凯尔特会战。8月3日,俄军因缺乏弹药,在阿拉什凯尔特谷地包围土军的企图未能成功,土军向梅尔盖米尔山隘撤退。
10月,俄军巴拉托夫的骑兵军渡过里海,踏上伊朗袭击亲德、亲土的伊斯兰集团。12月,俄军占领其主要据点哈马丹,使德、土唆使中亚国家卷进对俄作战的企图遭到破产。
英国在大战爆发的当年12月9日,就出兵美索不达米亚,占领了底格里斯河同幼发拉底河相交的库尔纳。到1915年3月,英军已增加到2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旅,由尼克森指挥。5月底,英军分两路沿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向巴格达进攻,英军汤森德东路纵队沿着底格里斯河前进,起初连战皆捷。11月22日,德国霍尔兹元帅指挥的土军第6集团军同汤森德部在克泰齐丰展开激战,英军败退库特城。12月7日,土军包围该城,英军苦撑待援。直到1915年快结束时,仍未能决出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