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恐慌下的顶级鞋子,出路在何方?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吴晓波 本章:破产恐慌下的顶级鞋子,出路在何方?

    沉重的成本压力使得制造者们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市场活动和品牌推广,开拓海外新市场,但市场推广和海外新兴市场又恰好是奢侈品新的增长支撑点。

    “查尔斯卓丹”的悲剧

    1957年,当第一家查尔斯卓丹(Charles Jourdan)女鞋专卖店在巴黎开张的时候,几乎巴黎所有的时尚名媛都集体出动了,导致最后商店不得不关门,只能通过发放号码牌进场,其余人在店门口排队等候的方法来缓解当时拥挤的场面。在法国,创始于1921年的查尔斯卓丹曾经是女鞋中优雅、高贵、女性化、高质量的代表,是流行风潮的指向标。查尔斯卓丹坚持一名时尚、具有良好品位的女性应该从头到脚尖都是无可挑剔的,手袋应该和鞋子搭配得天衣无缝,配饰是最能够表现出女性的优雅完美。一名对时尚关注热爱的女性,必定是个查尔斯卓丹的钟爱者。

    然而,如果“Cinetruc向媒体透露,公司董事长Cophe Beranger在当天上午的劳资委员会特别会议上宣布,公司将停止所有款项的支付并向法国东南部的Romans-sur-Isere商业法院申请了破产保护。

    此次破产将涉及查尔斯卓丹集团旗下的三家子公司,他们分别是负责生产的查尔斯卓丹商业公司、负责市场推广和行政的查尔斯卓丹法国公司以及负责店铺经营的Sodepar公司。集团管理层已向三家子公司的432名员工发出通告。

    查尔斯卓丹的破产对法国制鞋业是个沉重的打击,然而坏消息却决非仅此一个,在法国与查尔斯卓丹齐名的奢侈品鞋制造商StephaneKelian也收到了Romans-sur-Isere商业法院发出的破产清算令。

    于是2005年9月2日,数百名制鞋工人在法国南部小镇、奢侈鞋业中心Romans-sur-Isère游行,抗议即将面临的失业命运。工人们将旧鞋子堆积在小镇的一座古老石桥上,以示抗议。贸易联盟的代表Gilles Apoix为此呼吁:“我们不能像抛弃旧鞋子一般抛弃他们。”

    这一事实或许正是欧洲顶级鞋业现状的写照——除了少数成功者,大部分以品质高超、工艺精良闻名的传统品牌举步维艰,或是设计魅力不佳导致顾客流失,或是债务缠身。总之,顶级鞋业的黄金时代已渐行渐远。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法国制造”、“意大利制造”至今仍是中国市场上身份的象征,然而在欧洲,让人们引以为豪的“名牌制造”却是惨淡经营。

    “压力的来源”

    法国一向引以为傲的制鞋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这股力量主要来自亚洲的同行们。据法国鞋业联合会统计,受亚洲进口鞋的竞争,法国2004年鞋产量为5300万双,比2003年下降13%,鞋业雇员总数为1.53万人,同比减少15%,制鞋公司也从173家缩至150家。去年,法国从亚洲国家进口的鞋类共计2.08亿双,相当于法国市场(3.25亿双)的三分之二。

    但是,法国奢侈鞋业面临困境跟亚洲便宜鞋子有关,这是一个很值得怀疑的论点。毕竟购买Charles Jourdan和购买不到十欧元一双的中国产鞋子的顾客是不会重叠的。习惯了Charles Jourdan舒适“脚感”和高贵象征的顾客根本不会去光顾一双不到十欧元的亚洲鞋子。

    那么对于Charles Jourdan这样的顶级鞋业来说,压力到底来自哪里呢?

    对欧洲顶级鞋业的制造商来说,最大的压力来自成本。因为制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艺流程,顶级女鞋的制作尤其如此。

    顶级品牌鞋子的任何微小变动都可能引起制造工具的大变化。譬如说要将高跟部分缩短2厘米,制造商就需要一个完全不同的模具;如果发现了一种新面料,想尝试一下,那么就需要一套新的面料切割系统。更要命的是,时尚是一种变幻莫测且更新极快的潮流,今年流行“波西米亚”风,明年可能就是“布尔乔亚”大行其道;眼下平底大热,再过几个月秀台上可能就全是6厘米的细高根儿,种种变化不一而足。这就苦了制造者,因为过多的变化意味着成本的大幅上扬。

    除此之外,在欧洲,一个熟练的制鞋工人每月工资在2000欧元到3000欧元左右;在中国的广东地区,一个同等熟练工人的月薪大约只有2000元人民币。不仅如此,该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即便在法国和意大利这些具有悠久制鞋传统的地区,也很难找到愿意从事制鞋业的年轻人。

    沉重的成本压力使得制造者们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市场活动和品牌推广,开拓海外新市场,但市场推广和海外新兴市场又恰好是奢侈品新的增长支撑点。

    “简单”可以复制么?

    面对困境,最重要的是寻求出路。幸运的是,目前欧洲的顶级鞋业一脉尚存。

    最好的老模范自然是tOD's。这个在奢侈鞋业王国炙手可热的品牌2005年上半年的销售额达到1.42亿欧元,较2004年同比增长23.3%%;该集团的总收入则达到2.39亿欧元之多。在黯淡的奢侈鞋业市场中,tOD's无异于一道照亮夜空的光芒。

    tod's总经理SabineBrunner女士曾总结过该品牌的成功要素:“工艺精湛,每一双鞋从机械切割到手工缝制,都兼顾美感与耐久性;虽然产品是在意大利生产,但投资、研发、创新和市场投放均针对全球市场。”

    J.P.todaposs的掌舵人Deigo Della Valle说:我们要设计一款像LEVIaposS般、有如生活必需品的鞋子!没错,因为坚持好品质、舒适实用、可以穿好几年而不止是穿一季的流行品,J.P.todaposs成为名流们理所当然的“生活必需品”。

    这个已有20多年历史的现代名牌,除了以拥有众多知名爱用者著称外,另一个“传奇故事”则是,多年来他们只有皮底、胶底、软底叁款moccasins便鞋,和D Bag、Eigodaposs却利用各式各样的皮质、皮色与玩弄“鞋底游戏”,把简单的商品创造出无数变化。

    不过能以极少数的品项款式而走红全球,目前还真的只有J.P.todaposs做得到。tOD's的产品结构相当简单,这使它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从而能够维持高利润率。tOD's并不是以创意和设计作为特别卖点的顶级鞋子,它的简单和舒适是人们喜爱它的重要原因,也是tOD's能在风雨飘摇的市场中挺立的法宝之一。

    此外,获取更多利润后,tOD's能够以更强劲的势头进行市场推广,以求在新兴市场赢取更多利润,挑战其他品牌。

    但是能以极少数的品项款式而走红全球,目前还真的只有J.P.todaposs做得到。

    “顶级”还能分一杯羹吗?

    况且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如果没有艳丽或雅致的色彩,没有不同高度与形状的鞋跟,没有刺绣或是镶钻的装饰,就会少了很多美好的梦想。

    那么,我们可以来看看Jimmy Choo。被比喻为“辛德蕊拉的鞋子”的Jimmy Choo是创立于1996年的一个著名的小品牌,近年来是红地毯上炙手可热的新贵,手工绣珠华美、小羊皮高跟鞋别致,可谓最得明星欢心。其成功之道可一言以蔽之:顶级,再顶级。它仅在极其有限的范围内“精准发售”:明星、王室成员、时尚的狂热爱好者。尽管成本高昂,但小规模生产和极高的销售价格仍然能够使得品牌维持非常可观的利润率。

    创始人JIMMY Camara,两人合作,创立了JIMMY ChOO品牌

    4吋高的鞋跟是它的特征,鞋跟与鞋身的平衡是Jimmy Choo鞋子最重要的元素,巧妙运用宝石及皮革所构成瑰丽与典雅的风格配搭也是Jimmy Choo绚采夺目的地方。

    JimmyChoo所有的一切似乎都为顶级而设:只进入最高档的商店,拒绝任何够不上档次的邀请——虽然对一个年轻品牌来说,这有点冒险;它只在花钱如流水的地方开设门店,譬如纽约、伦敦、比佛利山庄或是拉斯维加斯;它的门店装修得如同上流社会的高级沙龙处所,简洁而雅致,或是华丽而含蓄,每一个细节都在传达自己的身份与品牌理念。

    然而,顶级再顶级的消费群体毕竟是有限的,在这个领域已经被Roger Vivier、Manolo Blahnik、JimmyChoo等先驱占领,后来者想要分一杯羹的难度可以想象。

    “政府的力量有多大?”

    另有消息说,法国政府日前在领土整治和发展部际委员会(CIACt,原CIADt)会议上决定拨款853万欧元支援法国顶级鞋业中心罗芒市(Romans-sur-Isere)解决经济问题。自从查尔斯卓丹和Stephane Kelian相继破产以后,直接导致共573人失业,使当地失业率达到16.7%

    据总理府公布的新闻材料,这笔钱中的273万欧元用于一揽子就业计划,300万欧元用于企业的优化组合,30万欧元用于集体股份,250万欧元用于工业外部拓展计划。

    年初,法国鞋业联合会牵手法国鞋制品进出口商与批发零售联合会、全法零售商联合会和全法特许分销商联合会共同组成非正式“鞋盟”。

    “鞋盟”认为,如果趋势照此延续,将会对本国制鞋业的就业及部分企业的生存带来严重后果,而要扭转这一局面,必须加强技术创新。以法国皮革技术中心为例,其为了鼓励技术创新拿出220万欧元投资鞋业技术平台。在该中心,设计师的设计灵感在72小时之内就能做成样品鞋,供业内人士进行更可靠、更深入的分析。

    但是政府的这些支持措施能够给“查尔斯卓丹们”带来多大的帮助呢?

    对于欧洲大多数中小型顶级鞋业制造商来说,这是个艰难的时刻:继CepOS已经不再盈利,销售额锐减至4000万欧元;Robert Clergerie在其创始设计师离开后,失去了很多追随者,目前正在苦苦挣扎。

    54岁的贝内迪克特·卓丹、查尔斯卓丹公司创始人的孙女在公司宣布破产的时候无比难过地说:“就我而言,今天我彻底埋葬了自己的生活。”那么对于这些挣扎在生存边缘的欧洲顶级鞋子品牌来说,如何才能重新回到他曾经的黄金时代呢?

    沈家乐:蓝狮子财经创意中心编辑。


如果您喜欢,请把《案例(第三辑):返回原点》,方便以后阅读案例(第三辑):返回原点破产恐慌下的顶级鞋子,出路在何方?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案例(第三辑):返回原点破产恐慌下的顶级鞋子,出路在何方?并对案例(第三辑):返回原点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