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创造大财富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吴晓波 本章:小国创造大财富

    冰岛、卢森堡、列支敦斯登,许多人在地图上指不出的国家,资源有限、土地狭小、人口更少,唯一的优势是地处区域枢纽位置,但他们却能在诗情画意的环境中急速现代化,平均国民所得在全球名列前茅。治国与经营企业,道理相通,企业家可以从中领悟出什么?

    古堡、小径、一片静谧;山峦、澄湖、满眼绿意。有谁会想到,这竟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几个角落?

    位于欧洲的冰岛、卢森堡与列支敦斯登,小到许多地图上都找不到他们的踪影,但却全都跻身全球平均每人国民所得的前十名。别以为它们的高所得是物价昂贵堆积而成。在考虑物价水准、购买力平价后的平均国民所得,它们仍是名列前茅。

    它们国土不大,资源有限,山峦迭起,平原不多,曾经穷困落后;它们的人口也很少,冰岛和卢森堡各有三、四十万人,列支敦斯登只有约三万人。但是地理位置极佳,位于各国往来的枢纽,这可能是它们唯一的优势,可以汇聚各方能量,善用邻国资源。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无国界的世界》一书中指出,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国土、人口与资源不再是国家成功的要件,更重要的是管理者的领导能力与愿景。

    冰岛——欧洲并购生力军

    提到冰岛,心中浮现的是卡通影片《北海小英雄》里头戴牛角帽、身着铁甲裙、留着长发与络腮胡、驾着大桅帆船的维京海盗或渔人吗?

    现在的冰岛,平均国民所得超过三万美元,比富国俱乐部OECD(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的平均值高两成,十五年来薪资涨了一倍,财政赤字大幅降低,最普及的车从平价的丰田CORONA变成高价的丰田Landcruiser。

    这些大转变,靠的当然不只是捕鱼!

    盖曼森兄弟的故事,正是冰岛发展的缩影。

    一九八六年,他们成立一家供应零售生鲜渔获的公司,之后,他们迅速扩展到欧洲,产品也增加了各种处理过的肉品。前年,他们直接卖掉获利较差的水产部,现在总部已迁往英国,专卖各类冷冻肉品或熟食。

    去年,这家公司被《商业周刊》选为欧洲火热成长企业的第三名,英国最大连锁超市特易购的许多生鲜、即食食品,就是来自这对冰岛兄弟。

    就像盖曼森兄弟,冰岛人早已走出小渔村,练就一身国际运作能力。

    国际化的第一个工具是语言。冰岛有自己的语言,但是为了增进与各国的交流,多数人都能使用英文、德文与北欧各国语言。

    “大家广泛地认同,学习外国语言是有用且必要的”冰岛中央银行的经济学家莫勒认为。

    教育也为冰岛打造许多新国际人。小小三十万的人口中,随时都有八千人留洋在外,其中九成学成后选择归国,为国家提供源源不绝的新动力,让冰岛成为平均每人出版最多图书、阅读率最高的国家。

    冰岛商旅更积极走出国门,在欧洲打天下。近几年,冰岛企业家在欧洲并购市场活跃进攻,已经买下英国、法国、丹麦的百货、食品、房地产、玩具、服饰、珠宝等行业。冰岛银行也在芬兰、挪威、瑞典与瑞士、英国并购同业。

    现在连俄罗斯的酿酒业、英国的足球俱乐部,都陆续出现冰岛血统。

    《经济学人》不禁赞叹,小国冰岛俨然已是欧洲并购的生力军,而且他们懂得发挥杠杆,用欧洲其它国家的资金去买这些企业。

    《冰岛评论》指出,这些进展要归功于前冰岛首相奥德森。自一九九一年奥德森上任以来,推行了一系列自由化与现代化的政策,把冰岛带进欧洲经济协议,又成立冰岛的股市,将企业税从50%大幅降低到18%。

    他在位的十三年间,冰岛国民所得成长三成,连对于财经政策一向批判严谨的《华尔街日报》也推荐“冰岛的奇迹药方”。

    现代化的管理也造福传统产业。因为冰岛降低了对渔民的补贴,但是鼓励他们改良渔具,他们平均每人渔获量甚至是海洋大国加拿大的十倍。这批全国12%的上班族,提供了冰岛七成的出口收入。

    现代化并没有摧残冰岛的自然生态,反而创造了未来的财富。

    普利策奖得主戴蒙所著的《崩溃:社会如何自取灭亡或兴盛》就特别指出,冰岛兼具自然与现代的永续发展道路值得效法。

    在各界为能源吃紧的今天,冰岛利用天然的火山蒸气与海洋之国的水力发电提供七成的能源需求。政府还计划要用这些资源将冰岛转化成百分之百、目前广被倡议的“氢能经济体”(hydrogen Economy)。

    冰岛有全球最早对大众开放的加氢站,将水分解,提供汽车动能,连美国国会参议员希拉蕊·克林顿都前来考察未来替代能源的发展。

    虽然一手擘画冰岛转型的奥德森已经下台,但冰岛早已种下繁盛的种子,“就像一部车往正确的道路直线前行,即使驾驶换到后座,方向依然不变。”冰岛左翼绿党领袖席福森比喻。

    卢森堡——与邻结盟创生机

    以往,卢森堡给人的印象,就是硬梆梆的、拥有许多钢铁。

    但现在,它有了一个更酷炫的代言人。去年起风行全球,提供免费网络电话的公司Skype,就是卢森堡企业。这项技术在一年内吸引了超过千万用户,大撼欧、美电信业,促成许多长途电话公司大减价。

    除此之外,卢森堡还有更吸引人的特质。它是全球平均国民所得第二高的经济体(四万四千美元),经过物价平减后,更是全世界的第一名。身为欧盟与OECD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卢森堡的富裕和与邻为善脱离不了关系。

    近代史上,欧洲分合不已、战祸频繁,卢森堡就是靠着不断与邻结盟创造生机。

    在十九世纪,卢森堡就和德国签关税同盟,二次大战还没结束,就急着和荷兰、比利时签关税同盟,战后也很积极地参加国际组织,借着与他国的经济联系,弥补本身资源与市场的不足,并让政经环境更稳定。

    目前卢森堡共参加超过五十个国际组织,为它带来许多商机。例如,卢森堡有八成的商品用以出口,约四成的上班族来自外国,还被选为全球经济自由度最佳的第三名。靠着结盟创造稳定的卢森堡,忧患意识极浓,也积极改革经济。

    早期的卢森堡,的确靠铁矿累积许多财富。它不但被称为“钢铁王国”,也曾拥有全球第一的平均每人钢铁产量。但是在1980年代,卢森堡的钢铁业一度受挫,这让他们体悟,不要让经济太依赖在一个单一部门,所以积极发展服务业。

    进展最大的是金融业。目前金融部门的产值,已经占全国的22%,平均每人拥有的银行家数,甚至曾创下世界第一。另外,卢森堡政府还降税,鼓励各国前往设置控股公司,提高它的经济战略地位。

    从制造业过渡到服务业经济,从易受战火蹂躏的蕞尔小国蜕变成国际大门户,卢森堡无疑是全球资源小国的最佳导师。

    列支敦斯登——外国人抢进为它打拼

    相信这是许多人第一次接触到“列支敦斯登”这几个字。

    而对这个国家有印象的人,恐怕也有许多是因为看过布莱德彼特演的电影《火线大逃亡》,因为这正是后来定居列支敦斯登的小说家哈勒在西藏的经验改编。这本书自1950年代问世迄今,已经被翻译成四十多种文字,畅销全球。

    尽管世人对列支敦斯登如此陌生,它却是世界经济上令人难以忽视的方寸之地。

    很多人都对这个人口类似中国一个小乡镇,开车绕全国一圈不到一小时,全境的保安组织只有约六十名警察,没有机场、海关与公共交通工具,至今还维持着君主制度的国家充满好奇,它如何缔造全球第六名的平均国民所得?

    夹在奥地利与瑞士之间,列支敦斯登早就从奥地利的多战与瑞士的中立和平中体认到,小国一定要维持安全稳定,努力发展经济。于是列支敦斯登宣布中立,并与瑞士形成货币与关税联盟,后来甚至连外交、国防等事务,也委托瑞士代理。

    藉此取得了政治与军事的稳定局势,列支敦斯登开始拓展国际商务,经济发展也随之起飞。

    它大幅降低企业税,学习免税天堂对外国企业只收注册费,还跟邻居瑞士学习金融管理技术,成为吸引许多外国资产与纸上公司的金融重镇。目前列支敦斯登有四成国人从事金融业,这些纸上企业还为它带来三成的国家收入。

    要从事国际业务,就得不断与时俱进。列支敦斯登曾被欧美工业国批评,因为金融业与客户间的保密协议,成为洗钱中心。为此,列支敦斯登订立反洗钱的相关法令,还与美国签订相互法律协助协议,以维持对开曼群岛等竞争者的优势。

    人口有限的列支敦斯登,如何能应付这么多的国际业务?

    稳定的经济环境与工作,自然而然吸引了许多外国上班族。列支敦斯登的劳动力中,有2/3来自国外。他们有的暂居于此,有的每天通勤,多数来自瑞士、奥地利与德国。

    这些国际精英还打造了列支敦斯登令人惊叹的精密制造业。它的制造业人口有四分之三是外籍兵团,产品包括医疗器材与航天设备,还是全球三分之一假牙的产地,堪称世界第一,当年登陆月球的阿波罗号,也有来自列支敦斯登的零件。

    二次世界大战前,列支敦斯登是一个农业穷国,居民多以畜牧维生。几十年来的急速现代化,并没有摧毁他们的传统文化。

    列支敦斯登自二十世纪初就开始发行邮票,印刷与图案设计精美而有“邮票王国”之称,迄今仍未放弃这项传统工艺。为了将邮票艺术发扬光大,它甚至请来各地的美术大师设计邮票图案,为国家贡献超过一成的GDP。

    走向未来,列支敦斯登人自觉,绝不能放弃传统,宁可维持君主政体,塑造稳定的社会。老一辈的列支敦斯登人担心,蜂涌而来的金钱、外国事务与跨国婚姻冲淡了年轻一代对国家的认同。“如果失去了我们的传统,我们只会变成另一个摩纳哥”一名老人不无忧心忡忡地说。


如果您喜欢,请把《案例(第二辑):“产业机会主义”的前世今生》,方便以后阅读案例(第二辑):“产业机会主义”的前世今生小国创造大财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案例(第二辑):“产业机会主义”的前世今生小国创造大财富并对案例(第二辑):“产业机会主义”的前世今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