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零售业界有一个共识:沃尔玛与家乐福代表了零售的两种赢利模式。
简而言之,沃尔玛是通过降低采购、物流成本赢利,而家乐福的“赚钱法宝”是收取通路费用(俗称进场费)。由于家乐福目前在中国的拓展比沃尔玛成功,此外,这种模式操作更为简单,因此,国内的零售企业大多仿效“家乐福”模式,进场费成为他们赢利不可或缺的部分。
但有一种观点认为,除中国外,跨国巨头家乐福在其他海外地区的赢利状况并不理想。由此可见,收取通路费用这样的赢利模式只具有短效性,也就是说,不可能保证零售企业长久赢利。因此,国内零售企业要想实现长期赢利,应该把工夫下在降低采购、物流成本方面。
作为家乐福(中国)的掌门人,施荣乐显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
“中国人是世界最好的商人,并不是家乐福在教中国人如何做生意。”施荣乐如此表述。而一位业内人士则表示,依照中国目前的交通状况,很难完成高效物流,“神奇”地降低成本。因此,家乐福的模式可能更适应中国零售业现状。
“这种赢利模式100%长久。”原家乐福上海区总经理、现家乐福中国执行委员会发展总监罗定中,非常肯定地说。他给出的原因是世界通用的两个商业法则:第一,“使用就要付费。”其次,“后到者肯定要比先进者付出更高的代价”。
在施荣乐看来,进场费总体上是依照政府规定的模式收取。他表示,在政府严格监管的范围中,更应该受到重视的,是零售商是否准时给供应商结账,有无长期拖欠供应商货款的情况。
“零售商销售商品给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利润。”施荣乐分析,无论是收取通路费用,还是降低采购、物流成本,它其实要解决的都是产品进价问题。他提醒,两种模式的赢利关键并不在于是否收取进场费,它实质上要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即零售商以及供应商如何提供具有价格竞争力的商品。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家乐福在中国各地寻找着不同的合作伙伴。家乐福很可能是国内拥有合资公司最多的外资零售企业。根据施荣乐的介绍,目前家乐福在中国内地有32个合作伙伴,共同开设了31个合资公司。家乐福在内地开设60个门店,平均下来,每个合资公司目前只管理不到2家门店。
沃尔玛在中国的44家门店则只有3个合资伙伴,分别是深圳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昆明大观商业城有限责任公司及中信泰富。
家乐福合资公司保持高度灵活性。家乐福门店98%的生鲜产品由本地采购;杂货、日用品的60%也在当地完成。今年年初,家乐福中国设立四个大区的高级执行委员会,总部分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个大区掌握着80%的决策权。
驾驭这样庞大规模的合资公司,任谁都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施荣乐也非常忙碌,据他统计,去年乘坐飞机126次。
中国零售业已经彻底开放,家乐福是否会改变它在中国的合资模式,开始自由地“单飞”呢?面对这个问题,施荣乐如此反问:“你为什么要我改变10年来成功的一种好体制呢?”
“家乐福在中国成功的秘密,就是因为在各地都有好的合作伙伴。”施荣乐透露,当地的合资伙伴不但可以给家乐福行政事务的帮助,而且还能让家乐福了解当地消费情况、熟悉市场。
江苏悦达集团就是这样的一个合作伙伴。主业为汽车、纺织等制造业,投资了6条高速公路的江苏悦达,通过与家乐福合作又进入零售业。
“家乐福对好的合作伙伴非常忠实。”施荣乐如此评价。
家乐福与统一集团的合作,从台湾延伸到内地,就似乎是施荣乐这句话的另一个注脚。去年底中国零售业对外资全面开放,家乐福获得了更加自由的空间。施荣乐也由此第一次公开承认,台湾统一集团在祖国内地的家乐福门店中也持有股份。
据他介绍,当年家乐福被要求整改时,江苏悦达从统一集团在重庆家乐福持有的45%股份中,接过了35%。因此,现在的重庆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包括3个股东。家乐福占股比例为55%,江苏悦达占股35%,统一企业占股10%。三方成立的合资公司共同开拓重庆业务,并将此前在重庆的两家家乐福门店注入了合资公司中。同时,重庆的第4家门店当天就要签约,第5家门店已经在选址和谈判当中。
除了重庆以外,统一集团在广州、天津家乐福合资公司中,同样拥有股份。家乐福目前在重庆3店、广州3店、天津5店。如此计算,统一集团已经将触角伸进家乐福内地的11个门店。
“是台湾统一集团的老总教会我如何在中国做零售。”施荣乐介绍,在来中国内地之前,他在台湾家乐福工作了6年,而统一集团是其在台湾的唯一合资伙伴。
目前为止,家乐福进入了中国内地的27个城市。在中西部地区,它在乌鲁木齐、成都、昆明、重庆、武汉、长沙等在内的6个城市已开设了15家店。今后准备每年以10家到12家门店的速度在中国大陆继续扩张,新开门店将有三分之一分布在中西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