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轻纺市场是当今国内仅次于义乌小商品城的第二大专业市场,它是亚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但是,也许没有人会相信,在并不久远的九年前,它还是一个需要摊派才能勉强开张的市场。
摊派两字一点都不用带引号,因为那是正儿八经的摊派。
并且,它差一点被当地农民用炸药包给炸掉。
绍兴,在中国历史上可是个大大出名的地方。
就人物而言,这里出现过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卧薪尝胆的勾践、文才盖世的陆游、佯狂佯瘴的徐渭、豪侠伺傥的秋瑾、深刻尖锐的鲁迅……除了这些响当当的名字,绍兴人物中,最出名的还有一类,就是绍兴师爷。
鲁迅先生曾言: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自古以来,绍兴一直是一个出师爷的地方,即所谓的“无绍不成衙”、“天F师爷绍兴半”。
有人曾把繁体的“绍兴”两字拆开,为绍兴人画了一幅漫画像:
拗七拗八,一支刀笔,一张利嘴;到处认同乡,东也搭半个月,西也搭半个月,一言以蔽之日:八面玲珑剔透。
寥寥数言,绍兴人的精明和耐劳已跃然纸上。
以这份精明、耐劳和地产的丰裕,绍兴从来就是一块风流繁华地。
绍兴最知名的行业有三缸:酒缸、酱缸、染缸,其中又以染缸最具规模。
所谓染缸,也就是织造印染业。绍兴出产的越绫,早在唐代已非常风行,据史载,唐末的浙东观察使每十天就要向朝廷上交越绫一万五千匹,可见当时绍兴轻纺业的繁荣。
走进近现代,绍兴的“三缸”中也是染缸发展得最快。
改革开放的序幕一拉开,领风气之先的绍兴农民便冲在了前面,当地的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形成了与“苏南模式”并称的著名的“宁绍模式”。这其中,轻纺业挑了重头。在80年代初,绍兴县就拥有了2000多家乡镇纺织企业,近5万台织机和20余万名由农民充当的产业工人。
到1984年前后,绍兴的轻纺业就领略到了繁荣的喜悦。
据统计,当时绍兴年产各种面料已近十亿米,可供全国人民每人缝制一件新衣裳了。而当时国内许多地方的经济才刚刚开始腾飞。
在当时的绍兴。并没有一个像样的专业市场,只是在轻纺企业较集中的柯桥镇上有一条百把米长的“布街”。
绍兴人很骄傲,他们的市场是靠一万多名“既精明又耐劳”的供销员给跑出来的。、可是,过了两年,“风水”突然倒着转了。国际轻纺市场出现周期性疲软,脆弱的中国轻纺业措手不及。国内轻纺企业出现大幅度滑坡,绍兴境内也是一片风声鹤唳。有一年,县经委搞了一次摸底调查,结果一出来大家都吓了一跳:全县轻纺企业的应收款、库存及三角债加起来已达到了13亿元,竞相当于所有银行贷款的总数。
老路似乎已走到尽头了。县领导一班人心急火燎,这时,义乌人的经验正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他们便也想到了办个市场。
既然义乌人能搞得那么成功,为什么我们不也来试一试?
规划很快做出来了,是一个占地两万平方米的棚屋结构的大场子,模样有点像义乌的“第二代市场”,起名是:绍兴轻纺市场,以专销化纤面料为主,地址就选在原先的“布街”上。
建这样一个市场,起码要500万元。县里出一点,银行贷一点,各大企业不但要积极进场,还得再募捐一点。可是,方案一推出,好多农民老板有点算计不过来了。
绍兴县第三纺织厂厂长戴仲明,至今仍记得当初找他谈话时的情景。这位五十挂零、乡村会计出身的“老江湖”当时满腹的狐疑。
“现在生意那么难做,跑出去还卖不出布,坐在家门口反倒卖得出了?”
“不能这样看问题,市场办起来,就会有人来,绍兴布的名声就会大起来,而且,市场办在家门口,信息还灵一点哩。”
“话是那么说,但是能行吗?”
“不行的事政府能干?县里早派人做过调查了,目前国内的服装市场是有不少,但是专门搞面料的,特别是专做化纤面料的还没有。如果搞一个,肯定会吸引不少厂家,咱们搞这样的市场有基础。”
“八面玲珑剔透”的农民厂长还是将信将疑,“万一搞不成呢?”
“怎么会搞不成?要有信心嘛。这样吧,你就带头出个7000元,进场后的管理费免五年,就当支持县里的工怍。”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戴仲明一咬牙,“那就支持吧。”
范天福是当时的乡镇企业局局长,后来出任中国轻纺城开发管委会副主任。如今,他笑着谈到这件事:“说得难听点,这已几近于摊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