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的市场都修成了“正果”;并不是所有的市场都给一方经济带来了繁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在中国的确立,绝不意味着这一模式在中国已经成功,而实际上,这仅仅是序幕的拉开而已。
就在人们起立向市场欢呼的时候,市场却仍然不动声色。
它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有自己的生存条件,有自己的辩证法。而在这条曲折澎湃的“市场之河”中,人们无非刚刚摸到了第一块石头。
温溪镇上那个空旷得让人伤感的“金巢”,并不是唯一的景观。1992年底,新华社记者胡宏伟带了一个“展示浙江市场繁荣景象”的课题走遍各地,满载而归之后,他却写下了一个连他自己也预料不到的标题——《冷眼慎看市场热》。
就是在这篇通讯中,他提出了“市场空壳现象”。
“空壳是一个在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浙江的市场步伐领先于全国,因而问题的出现也早于其他地方。”胡宏伟如是说。事实上,直到数年后的今天,这一“空壳难题”仍然困扰着许多省市的市场创办者。
在行文中,这位跑了十午农村新闻、年轻而老成的新华社记者解剖了三种变形的“市场观”:
一种是“一抓就灵”的理想主义“市场观”。
“浙南某市。去年下半年,由当地政府领导现场拍板,兴建起一座颇具规模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然而,庆贺开业的震天爆竹响过之后,偌大的市场就再没有出现第二次热闹。人散房空,冷清得让人心酸。无奈之下,这座市场不得不改成了如今的停车场。
“记者在各地调查时感到,像这样由于政府部门的一厢情愿,匆匆上马而造成的‘空壳’市场不是个别的。另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市场虽然没有出现如此极端的冷清,但也仅仅是维持而已。所发挥的作用与当初寄予的美好愿望相去甚远。
“细细剖析不难发现,与前些年主要由农民自发办市场不同,在近年兴起的新一轮‘市场热’中,不少市场建设的投资主体已转换成了政府部门。政府部门的参与大大促进了市场发育的进程,但同时,过分的行政色彩及简单化的工作手段,也产生了一定的负效应。
“在许多地方干部的脑子里,市场‘一抓就灵’,建一个市场易如反掌,而办起市场后一切工作难题又可以自然地迎刃而解:
我们这里企业不兴旺,好,办一个市场‘筑巢引鸟’;——说今年的产品销路打不开,好,办一个市场‘引来八方客’;一说自己的发展思路不够开阔,好,办一个市场……“这些干部对市场怀着一种超乎寻常的期望和热情。而由于传统的思维惯性,这种期望和热情又往往建筑在一种理想化了的思维定势之上一一他们误以为只要圈出一块地,搭起几个棚,‘渠’成就自然会有‘水’到,梧桐栽下又何愁风凰不翩翩而至上下翻飞?然而,事实往往无情地击碎他们顺理成章的‘市场梦’。于是,“匆匆忙忙划地皮,热热闹闹忙开张,冷冷清清守摊场’”便成了这类市场共同的命运三部曲。
“经济学家认为,市场并不尾一个唾手可得的甜果儿,它的产生与发育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及过程。同时,市场也不是一粒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要繁荣一个地方的经济,除必须花大力气建设好市场外,还需要在营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发展特色产业等等方面付出心血,做大量的工作。
“对市场的理想主义的简单化认识,主要症结正在于我们对市场规律的无知。无知造成盲动,盲动造成被动,被动之后则更加不知所措了。”
一种是“高大全”的形式主义“市场观”。
“浙北某县、市场经济向来不发达。不久前,该县投资一千余万元,建起一座硬件现代化水准令人叹为观止的大型商城。
在剪彩仪式上,一位当地领导不无自豪地宣称:“我们的市场将有三方面特色:高起点、大气派、全功能。”
“好一个‘高大全’。”
“近年以来,浙江各地迅速崛起相当一批夫型市场,建设造价均在百万元以上,投资达几千万元的也不少见。其装修之豪华、门面之气派绝不比‘义乌第四代’逊色。有信息表明,从总体上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档次的不断提高,是浙江市场体系日益发展、扩张的必然要求。事实也证明,这一趋势对进一步推动浙江城乡经济的活跃与繁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并非这一切都是合乎规律、令人拍案叫绝的。
“一些市场发育基础并不好的地区,为何会脱离实际需要与可能,硬要‘一掷千金筑金巢’?浙江省农村政策研究室的一位同志分析认为,在目前的大气候下,许多政府官员急于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有所作为,而轰轰烈烈办一个市场就算为搞市场经济破了题,就算树起了一个高大的改革形象。这样,不管条件是否具备,市场当然是建得越大、越气派越好。
“这位同志不无担忧地疾呼:办市场中盲目攀比、贪大求洋的形式主义倾向应当歇一歇了。
“义乌市政府的一位领导不无遗憾地说,现在到义乌参观的干部中,不少人希望能取一点市场速成经。
“他们往往只看到表面上的东西,只单单把硬件现代化学了去。这样办市场,结局好不了。”
还有一种是围着“钱袋子”转的本位主义“市场观”。
“一条公路干线横穿浙东甲、乙两市。甲市紧贴这条公路干线在乙方一侧建起了一个副食品批发市场,前个把月刚剐开业。而乙市却决定在同一公路干线的对面与前者相距仅几百米处也办一个副食品批发市场。现在,这个投资数百万元的市场已经开工建造。
“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同志指出,这绝不是正常的市场竞争,而是行政长官意志在作怪。类似于这样极不合理的市场布局并不少见。
“市场的孕育与生长,本应该是打破行政区划的人为界线,由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态势所决定的。而事实上有不步干部目光短浅,在考虑建设一个何种类型的市场、这个市场办在何处时,往往把无形的行政区划疆界视为篱笆墙,习惯于在自己所辖的地盘上打转转,并通过行政手段强行付诸实施。这种旧有的封疆自宁式小农经济阴影下的本位主义市场观,最终必然导致市场发育的不良。
“环顾当今‘市场热’,不难发现,把部门自身利益视为办市场的主要追逐目标,是本位主义市场观的又一‘佳作’。
“近年,许多地方政府纷纷发出文件,鼓励各部门大力兴办市场,并相应实行了‘谁办场、谁管理、谁收费’的政策。这对调动多方力量,推动市场网络的进一步发育本是件好事。但是也有少数部门对活跃与繁荣经济这一办市场的根本目的性比较淡漠。尤其是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生存脐带逐渐被割断,这些部门感到无所适从。于是,兴办市场成了他们既可树转换职能的改革之名,又可行为本部门小团体创收之实的好机会。他们或设立各种名目。增加交易手续以多收环节费,或干脆公开大幅提高市场管理费额度。增收部分并未用于市场再建设,却落入了部门的‘钱袋子’。
“对这一本位主义市场观的‘新创举’,许多群众称之为‘唱着新调子,踏着老步子,走着歪路子’……在这篇洋洋长文的最后,胡宏伟又加了一段并非多余的话:
“市场热仍在升温,市场热应该升温。
“即使在市场相当发达的浙江省,市场的发育仍然有一个长远而艰难的历程。目前,在全国各地,无论是市场数量还是发展层次都远远不够,仍需继续大发展。只是,在把握了这一基本认识之后,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做冷静的分析,以避免今后市场建设中的失误。”
就在美誉鹊起的热闹声中,为了让全国的市场发展免走不必要的弯道,浙江人扒开了隐藏在皮下的“伤口”给天下人看。
先行者的理智与坦荡,在这里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