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温州的对话,仅仅开了一个头,在若干年后,实践会给我们更多的答案。
在这样的对话中,一个真理其实已经凸现在了我们的面前,那就是;市场的生命在于不断地突破自己,实现飞跃。近年以来,浙江农民并没有拘泥于市场数量和规模上的嘭胀,而是在市场运行的整体机制上寻求发展。市场显然已经由量的扩张演进为质的成熟。
这一耐人寻味的转折性变化可粗略概括为以下十大态势:
一、传统集市贸易开始与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对接。其特征是一批以市场为依托的股份制公司破土而出,办市场从单纯的政府行为转变为以经济规律为导向的企业行为。过去,专业市场一般是由工商部门代表政府,从规划、筹资到建设统包操办。如今,许多市场已经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完全由公司负责运转,工商税务部门角色回归,负责依法登记、收缴税费等管理工作,当地政府则承担宏观协调推动之职。这种市场建设企业化的趋向有利于政企分离,有利于接轨国际惯例,有利于搞活机制、吸纳资金,促使市场迅速壮大,因此受到了国家体改委的重视和肯定,称之为“市场发展的方向”。
二、培育市场的思路不再一味靠税费优惠,而是从更广阔的空间着力改善市场发展的综合环境。如同前些年不少地方为吸引外资竞相出台优惠政策一样,浙江各地在兴办市场之初往往实行轻税低费,营造政策“凹地”。这一状况目前正在改变。
三、商品交易手段从现货即期交易向契约化交易或远期合约交易延伸。其前提是一些市场的摊主经过大浪淘沙脱颖而出,积累了资本、扩大了经营规模,有的甚至还几户联手组建起各类贸易公司。昔日的小贩已成长为名副其实的企业家。
他们不再跋山涉水、肩挑背扛,而是利用电话、传真等现代通讯载体沟通信息,并与客商签订合同,据此组织生产、供货。还有不少头脑机敏的经营大户则正在转化为商品交易经纪人,为本地或外地厂家、客商任总代理、总经销,获取中介差价。
四、市场经营主体趋向多元化。长期以来,浙江各地的专业市场曾经基本上是个体户一统天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有、集体工商企业也跻身这一广阔舞台同台献艺,争妍斗艳。
仅在杭州丝绸市场进场设点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就有300余家,其中包括杭丝联、都锦生、喜得宝等知名大企业,经销产品上千种。在某些市场,更有大批香港及东南亚各国的商家前来开设窗口。多种经济成分的汇流,为浙江市场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五、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出现交融、联动。浙江的许多经营者最初都是围绕专业市场靠从事购销活动白手起家,当原始资本积累到一定量后,即转而投资与市场相关的各类加工业,由此,带动了与专业市场相适应的个体、私营及股份合作工业的迅速发展。
六、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市场群体,逐步取代划地为牢、各据一方的“诸侯市场”。过去普遍存在的仅隔一道县界、市界,相距数十里,同类市场重复建设,彼此内耗的现象正在改观。有些已建的“诸侯市场”开始被相邻的优势市场合并。
七、专业市场开始突破区域局限,辐射全国甚至走向世界。实现这一转变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依托当地产业群的优势而在全国稳坐“霸主”交椅,有的则借助闯荡全国的无数浙江商贩在各地租赁柜台、经营摊点,形成无孔不入的市场触须,还有的则尝试了母子市场的新模式,在天南海北直接开办分市场。
八、市场内假冒伪劣产品藏污纳垢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这既得益于各地政府摆正了繁荣与打假的关系,也得益于广大经营者素质的不断提高。
九、专业市场从农村逐渐向大中城市发展渗透。由于所经营的商品档次的升级,它们开始受到城市企业及消费者的青睐,更由于大中城市地处交通枢纽。资金、信息密集等优势,专业市场已不再是乡村的“专利”。
十、集贸型商品专业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日益推动各种要素市场的加速形成,两者关系趋于紧密化。这一方面是专业市场的发展事实,使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市场意识进一步浓厚;另一方面是各地为更有效地壮大专业市场,开始放开视野,着手培育与之相关的要素市场。时,要素市场的发育,又为商品专业市场在更高层次上的生长、发展刨造了可能。
十大新趋势的出现,表明专业市场在内在运行方式上已经实现了飞跃性的进步。
然而,我们在期待更激动人心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