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清战役
盘踞在晋冀鲁豫边区之敌,遭八路军1944年攻势作战打击后,大部退缩到中心城镇及主要交通线上。根据毛泽东关于“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指示,八路军晋冀鲁豫各军区,除积极扫清残存在根据地内和边沿上的日伪军据点外,还为开辟豫北、晋南新区发起强大的春季攻势。道请战役即为春季攻势中的主要战役之一。
驻道清铁路南北地区的系日军第117师团和伪兴亚巡抚军、第5方面军独立第14旅。为开辟道清路两侧的豫北地区,打通太行根据地与豫西根据地的联系,太行军区决心以第7、第8军分区主力及冀鲁豫区党校警卫团等部,共4个团又3个独立营的兵力,于1945年1月下旬发起道清战役,消灭日军第117师团和伪第5方面军各一部。
战役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八路军以攻取道清路以南伪军所盘踞的小东、宁郭两镇为中心,扫清路南敌据点。为增强战役的突然性,太行军区先以地方武装和民兵进行宽正面的活动,迷惑牵制敌人,接着,以第7、第8军分区主力于1月21日夜,突然自九里山(修武北)等处南下,于修武以西越过道清路,远程奔袭小东、宁郭镇之敌。战至次日晨,相继攻克上述两镇,歼灭守敌大部。随即会同党校警卫团及地方武装,进攻道清路以南、平汉路以西、沁阳以东地区的日伪军。至31日,连克武阁寨、程风、徐营镇、郇村、中和镇等16外据点,歼敌一部。这时,日军第117师团第390大队分由沁阳、博爱、焦作等处出动,企图分3路合击八路军在大油、樊庄一带的部队。据此,八路军选其薄弱一路。以3个团的兵力设伏于樊庄,全歼由焦作南犯的日军1个中队,其他各路日军在遭到阻击后,纷纷回撤。樊庄一战,痛击了日军,巩固了新开辟的道清路以南地区。战后,主力全部北上,转移到辉县以北的南平罗地区待机。同时,又增调2个主力团,准备参加第二阶段的作战。
第二阶段,八路军以扫清道清铁路以北的日伪军据点为主要目标。2月20日2时,八路军以3个团攻击伪第5方面军独立第14旅旅部所在地五里源,以2个团攻击其外围据点陆村。主攻五里源的部队,经数次突击未能奏效,乃暂停攻击,重作部署。攻击陆村的部队在攻屯陆村,扫除马坊、焦庄等据点后,转入监视五里源之敌。是日黄昏,八路军向五里源之敌发起总攻,迅速突破围寨,攻入寨内。但因堵击部队疏忽,致使日伪军大部突围逃走。攻克五里源后,八路军主力乘胜北上辉县地区,扩张战果。至23日,相继攻克赵固、峪河、百泉等重要据点,并袭人辉县城关,解放了除县城以外的全部地区。两个阶段,共歼灭日伪军1000余人,俘日军11名。
道清路沿线日伪军在八路军打击下,恐慌异常,乃收缩兵力,增强修武、获嘉、辉县等城的守备。而新乡、郑州、开封之间三角地带,日伪军兵力十分空虚。
太行军区遂决定以主力一部挺进原武、阳武(今原阳)地区,开始第三阶段作战。
3月22日夜,第7军分区主力在武工队配合下,东越平汉路,突然袭取原武外围之王村、盐店、葛庄等据点。八路军于原阳地区突然出现,使日伪军不知所措,纷纷从原武外围据点撤回城内。10天之内,八路军两度袭入原武县城,攻克据点7处,歼灭日伪军600余人,争取了伪保安大队300余人反正,并逼近开封城郊,控制了除原武、阳武县城以外的大片地区。与此同时,以第8军分区主力一部,南渡沁河,向温县、孟县地区挺进,一度攻入温县城。至4月1日,道清战役胜利结束。
此役共歼灭日伪军2500余人,收复国土2000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75万,使以新乡为交点的平汉、道清、新(乡)汴(开封)3条铁路暴露在八路军的直接打击之下,道清战役是一次成功的运动战战役。弄清敌情,实行“重点主义”的兵力部署,采取不规律的闪击行动,并加强伪军工作和地方工作等,是战役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安阳战役
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在中国战场上,日军被迫困守于大中城市、交通要道和沿海一带,作垂死挣扎。
6月以后,日军先后从华北方面军抽出5个师团,调往上海和东北地区,分别加强其第13军和关东军;又从东北抽调一批伪军到华北接替调出帅团的守备任务。此时,日华北方面军下属有4个军、5个师团、12个独立旅团和11个独立警备队,共30余万人。为加强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的守备,日军进一步缩小作战范围,放弃一些地区,集中兵力坚守北平、天津、济南、石家庄等中心城市,以便进行机动持久的防御作战。
八路军总部于5月29日向所属各大战略单位发出指示,要求华北各大战略区对敌展开“更积极的攻势”,“在主力兵团中确立正规作战观念,发扬顽强与攻坚精神”,在以消灭伪军为主的作战方针指导下,组织大规模的战役战斗,锻炼提高指挥员对正规战的组织指挥能力和部队的战术、技术水平。遵照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八路军华北各军区部队相继展开了以夺取有利的反攻阵地为主要目标的大规模的夏季攻势。
安阳地区驻有日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一部,伪剿共第1路军李英部2个旅和伪第6方面军孙殿英部之暂编第9师及伪林县总队等部,共7000余人。长期以来,日伪军在安阳以西地区大修据点碉堡,构成一条对八路军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封锁线,企图阻断太行抗日根据地与平原地区的联系,封锁太行军区八路军的行动,阻止根据地向东发展。
为打破日伪军的封锁,着重打击与消灭伪军,逼近平汉路,扩大解放区,太行军区决定集中第3、第4、第5、第7、第8军分区主力及八路军总部警卫团,共9个团的兵力,发起安阳战役,攻歼平汉路以西、观台以南、鹤壁集以北地区之日伪军,解放并巩固这一地区。战役第一步,重点指向曲沟集和水冶镇;第二步,继向积善、观台及天喜镇、西善应方向扩张战果。整个战役由太行军区司令员李达、政治委员李雪峰统一指挥,参战部队共分为3个支队:第1支队,以第7军分区第1、第43团,第8军分区第2团,军区特务营和林县、安汤2个独立营组成,集结于合涧、原康地区,战役发起后,首先攻歼曲沟集及其附近据点之敌。第2支队,以第4军分区第32团、第5军分区第34团、义勇军第5团及林北、安阳2个独立营组成,集结于沈村、南北陵阳地区。
战役发起后,首先攻歼水冶镇及其附近据点之敌。第3支队,以第3军分区第769、第14团和八路军总部警卫团组成,集结于赵家慢、西丰地区。战役发起后,迅速进至北曲沟一带,随时准备歼灭各方面来援之敌,并待机扩张战果。对观台、积善、东西善应、鹤壁集等各据点之敌,由第1、第2支队组织当地武装钳制监视,待第一步任务完成后,则乘胜扩张战果,歼灭各该据点之敌。另有民兵、自卫队共3万余人配合参战。
战役于6月30日开始。预定战役的持续时间为10天至15天。
6月下旬,各参战部队进行了深入的政治动员,组织了攻坚及村落战斗的训练,进行了组织和物质准备。6月29日,各支队由集结地域隐蔽进入科泉、磊口、长生店及其各附近的进攻出发地区。战役于6月30日正式开始,实际发展成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攻取水冶、曲沟2镇,歼灭增援之敌。30日2时,第1支队开始向曲沟集之敌发起进攻。经过突破围寨,分割包围和攻取核心碉堡等战斗,至7时,全歼伪军第3旅旅部及其第6团,俘伪旅长以下573人。第2支队于30日1时向水冶镇之敌发起攻击,接连两次攻击受挫,遂改用连续爆破结合冲击的战法,至黄昏,将守敌伪军第2旅主力全部歼灭,负隅顽抗的日军分队亦被解决。在第1、第2支队攻取水冶、曲沟时,担任打援任务的第3支队进到北曲沟地区时,适逢安阳出援的日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第74大队的士官训练队和伪军,共约160余人,进抵北流寺。第3支队当即将敌包围,并于10时开始发起攻击。敌5次突围,均被击退。至17时,第3支队将被围之敌全部歼灭。这时,安阳又有日伪军100余人再次出援,被第1支队截击于王家邵村,歼其一部,余敌仓皇回窜,是日,除水冶、曲沟外,各支队又攻克阜城镇、果固、南固县、天喜镇等10余外据点。战役第一阶段遂告结束,歼灭伪第2、第3旅旅部,使安阳以西敌之封锁阵地门户洞开,各据点的伪军更加惊恐动摇。
第二阶段:扫除水冶镇南北诸据点。为迅速发展胜利,太行军区决定以第1支队(第2支队第32团转属第1支队指挥,第1支队第1团暂留曲沟集及其以东地区,掩护地方政府开展工作,并阻击安阳可能出援或反扑之敌)向南扫除九龙山,东善应等据点之敌;第2支队(欠第32团)进攻石官、东鲁仙各据点之敌;第3支队向众乐之敌进攻。7月1日,各支队展开第二阶段作战,经过2昼夜激战,将安阳城以西、观台镇以南、鹤壁集以北地区内的据点、碉堡全部摧毁,全歼伪剿共第1路军之第2、第3旅残部及伪林县游击总队一部。
第三阶段:乘胜扩大战果,破击观(台)丰(乐)铁路,向汤阴地区发展进攻。日伪军在八路军的打击下,收缩兵力,集中防守安阳、观台等重要据点。太行军区于7月4日以第1支队继续向南发展进攻,于5日攻以鹤壁集,并顺势攻克曹家、鹤塔等据点,歼灭伪第6方面军暂编第9师第26团,继之又连克北唐仲、黑塔、大湖、鹿楼集等据点,并争取了伪军2个中队反正。第2、第3支队主力,率领民兵、自卫队近万人,对观丰铁路段展开大破击作战,攻克东、西保障、王安等据点,并扫除了铁路沿线碉堡。守敌纷纷逃回观台、丰乐车站。经过连续3天的攻击,将鱼羊镇至观台附近的铁路全部拆毁。7月5日,日军由邯郸调援900余人及少数坦克至安阳。7日,日伪军600余人由丰乐车站出援,被第3支队阻击于丰乐车站以西地区。鉴于攻击任务已经完成,7月10时,八路军停止攻击,以第5军分区主力一部及安阳地方武装坚持新收复地区的游击活动,各支队集结于林县地区休整待机。至此,安阳战役遂告结束。
安阳战役共毙伤日伪军800余人,俘虏及反正、投诚的日伪军2500余人,击溃伪军900余人,攻克据点30余处,扩大解放区1500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35万,并进一步逼近平汉路及安阳日伪军据点,使太行山区与冀鲁豫平原在豫北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通过战役,锻炼和提高了八路军运动战、攻坚战和连续作战的能力,为以后的大反攻作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