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国的春三月却正如苍穹的晴空万里无云、大地的繁花千里绽放般的明亮、灿烂;努尔哈赤的脚步也走向了一个新的里程。
浩浩荡荡的大队人马,从辽阳出发,迁入新扩筑完工的渖阳城;下自百姓、牲畜,上至八旗统领、兵丁以及王公大臣,全都跟随着他迁入渖阳。
原本规模只有辽阳城一半大的渖阳城,经过扩建以后,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辽阳;新筑的城墙厚实坚固,城楼高耸,城周广阔,远远一望就能感受到伟壮的气势来,令他打从马上望见时就满意得连连点头,一面且在心中暗自推许:“皇太极果然能办事!这座城,虽然盖的时间拖久了些,却真盖出了规模和气势来了!”
甚至,他隐隐的感觉到了,这座新城,盖得有王者之气,有开创与勃发之气,有立足厚重之气,也有传之千年万代之气;远远望着,他的心中升起了一股特别的感受,也很想把皇太极叫来说几句,但是,念头一起,又立刻打消了:“别去夸他,免得他有了骄气!”
存了“磨练”之心,他便忍下了心里的话,直到进城以后,他都没说出什么来;而进城以后,策马在宽阔整齐的街道上,他的满意又增加了好几分,虽然还是没有说出口来,笑意却已经洋溢在脸上了。
走过几条大街后,他到达了新修筑的宫殿前——属于他个人的住所也已经完成了,规模当然也比他以往的宫室要大得多了……
以往独栋式的木楼已为二进式的宫院所取代,前面有宫门三楹,门内为一进院,院正中筑着高台,台上有川堂;后面是二进院,正中是正殿三楹,东西各有配殿三楹;整座宫院宽敞开阔,整洁明亮,屋宇多而井然有序,层次分明,并且与前廷清楚的分隔了开来。
作为他理政所用的前廷,建筑了一座宏伟的大殿,整体的造型是亭子式八角重檐建筑,白石基台、阶梯、栏杆,朱红圆柱,方位为坐北朝南;殿前是铺上了整齐的石板的大广场。
陪着他绕行一周,亲自视察每一座建筑的皇太极向他请示:“请父汗为大殿命名——”
他想了一想,答说:“就名为‘大政殿’吧!”
但是,随即又说:“这大殿建得伟丽精致,但是,殿前的这大片广场上空无一物,看来有点不协调呢!”
皇太极立刻解释:“这是为方便父汗召集各旗贝勒、将领们议事时,容各旗设置帐幕之用,因而不建屋宇,不种花树!”
此说成理,努尔哈赤当然接受了,点了点头之后就不说话了;但,到了第二天,他却一早就派人把皇太极找来,对他说:“我想了一夜,决定在广场上加盖十座亭子——”
这是反覆思考的结果:“以往的旧俗,汗王召集会议时,各将设置帐幕,席地而坐——但,那是未建城邦宫室时的旧俗,为祖先们留下的游牧旧习;而今,后金的家国城邦都已完备,游牧的旧俗已经改变,宫殿中的建筑也就须因应今习而有所变通!”
具体的做法也已成竹在胸:“大政殿前分左右两列,各建五亭,分别为左右翼王亭、两黄旗亭、两红旗亭、两白旗亭、两蓝旗亭!”皇太极立刻领命:“孩儿马上去办!先将亭子的图样画出来,送过来请示父汗裁示!”
于是,事情飞快的进行;不久之后,这项工程按照计划动工,在夫役们的通力合作下,挖土奠基,架木上梁,上漆铺瓦——崭新的宫殿中多了这一项新的工程,虽然平添了许多工作时的嘈杂噪音,却也显得特别热闹,特别兴旺,特别蓬勃。
而大明皇宫中也充斥着工作时的嘈杂噪音,敲打刨锯之声不绝如缕——天启皇帝的木工越做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所有手巧的太监都被调来充当他的助手,帮他做木工,而且还不停的增加员额,于是,原来的工作坊嫌小了,还得再建一座更大的;完成的作品也没地方陈列了,于是,他下令盖一间全新的、空间非常大的殿堂,专门用来陈列他的作品。
有如要与后金国的渖阳宫殿相呼应似的,大明皇宫也动起了土木——只是用途和目标截然不同而已,而且更坏的是,天启皇帝的耳中充盈着伐木叮叮之声,再也听不到其他的声音——不但魏忠贤的为恶他完全不闻,就连被魏忠贤非法逮捕入锦衣卫镇抚司的东林人士,在遭受酷刑时所发出的惨叫,他也毫无所闻。
<hr />
注释: